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司馬昭之心!透過「奧運聖火」事件看本質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8-4-22 1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司馬昭之心!透過「奧運聖火」事件看本質 (1)

在倫敦、巴黎和舊金山,奧運聖火傳遞先後遭到了ZD分子及其支持者的衝擊;尤其是在巴黎,ZD分子及其支持者不但暴力搶奪奧運聖火,至使聖火火炬被迫五度熄滅。更為惡劣的是,在搶奪聖火火炬過程中,襲擊者竟然毆打殘疾火炬手金晶。西方的主流媒體包括德國圖片報、法國電視24台、BBC和CNN等不是去指責那些試圖破壞奧林匹克團結與和平精神的人,相反,「抵制北京奧運會」的叫囂卻甚囂塵上。

只要對BBC和CNN的電視畫面稍加留意,人們不難發現:在這次「奧運聖火」事件中,ZD分子及其支持者,英、法和美國警方,以及西方媒體進行了精心準備和通力合作。英、法和美國警方看似設置了非常嚴密的警戒線,包括外圍的普通警察、與火炬隨行的特警和火炬護衛等,任何人要到達火炬手身邊至少要突破5道防線。理論上,這種警戒體系應該相當可靠。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採用了同樣的體系,ZD分子及其支持者就無計可施,最後向火炬手扔了三個水蛋了事。但是,在倫敦和巴黎,尤其是在巴黎,ZD分子及其支持者可以輕而易舉地直撲火炬手;每當這種時候,英法的警察都顯得反應非常遲鈍,而且總是表現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制伏尋釁者;也是每當在這種時候,西方媒體似乎總是有先見之明,無數架鏡頭已經恭候多時,捕捉下每一個細節,然後連篇累牘地反覆播放並配上「激情四射」的解說甚至演說,屈指可數的幾個ZD分子及其少數支持者被選染成了「海洋」。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儘管現場有成千上萬的愛國同胞,儘管現場到處飄揚著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但是BBC和CNN的電視畫面和網站上,人們幾乎看不到一個清晰的畫面。

還有一些非常值得玩味的細節。在倫敦,當一個ZD分子搶奪火炬時,一個中國的火炬護衛立即對其進行了制止。一個英國特警,開始似乎壓根就沒看見一個尋釁者從他面前越過;然而,他卻敏銳地注意到我火炬護衛的行動,他反應神速,立即對我火炬護衛實施了一個「鎖喉」動作。在巴黎,當一個尋釁者試圖搶奪火炬並毆打金晶時,近兩分鐘的時間內竟然看不到一個法國警察。更讓人莫名其妙的是,我們的兩名火炬護衛竟然不在金晶身邊也無法靠近金晶。若不是金晶拚死抱住火炬,恐怕火炬將陷入魔掌。中方的現場指揮可能察覺到什麼,所以他決然地中止了在巴黎的火炬傳遞。

「奧運聖火」事件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它只不過3.14事件的自然延伸,是西方「群氓」精心策劃的一系列反華動作的組成部分。3月14日,拉薩、甘南和甘孜等地同時發生的暴力事件,與之相呼應,世界各地ZD分子及其支持者同時衝擊中國大使館。事件發生后,西方媒體立即開足馬力,惡毒污衊和攻擊中國,並使出渾身解數,煽動分裂勢力和蒙蔽不明真相的人們。精心策劃和實施的3.14事件,確實讓中國政府措手不及。面對西方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因循守舊、頭腦僵化的官方媒體顯得茫然無計。而一些早已被西方滲透和收買的商業媒體和「文化精英」,大都裝聾作啞。當海外的愛國同胞通過網路對西方媒體的不實報道和污衊進行反擊時,國內一幫「精英」(以北京大學某教授、鳳凰衛視某名嘴以及南方都市報等為代表)開始鼓吹「普世價值」、「相互理解」以及「友邦驚詫」。誠如斯言:仗義多歸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

在西方甚囂塵上「抵制奧運」的宗教式的狂熱中, 西方「群氓」的真正目的僅僅是「抵制奧運」、羞辱GCD政府嗎?答案是否定的!


司馬昭之心!透過「奧運聖火」事件看本質 (2)

從目前可以獲得的調查資料,我們可以大致了解西方「群氓」如何精心策劃這一陰謀。

英國和美國對達賴「特殊的感情」和對ZD堅持不懈的支持是公開的秘密。但讓很多中國人始料未及的是,這次陰謀的主導者是德國。莫克爾上台後,摒棄了前總理施羅德的許多對外政策,迅速向美國靠攏。一方面,Bush政府用鮮血和死亡推銷的「democracy」 和「human rights」 漸漸失去殺傷力;另一方面,Bush政府深陷Iraq泥潭,如何有效遏制崛起的中國開始力不從心。這個時候,莫克爾不失時機地推出了「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說和「西藏牌」(將對DL集團的支持公開化和常態化)。這兩個「高招」一出,Bush政府無疑是喜出望外。很顯然,Bush在莫克爾訪問期間,做出了許多令其鼓舞的許諾或利益交換。2007年春,德國外交部的一個前沿機構,開始精心策劃Anti-Chinese Tibet Campaign. 計劃的第一部分就是所謂的「XZ人民大起義」,其核心內容是:鼓動暴徒對非Tibetan尤其是非漢少數民族進行攻擊,造成重大傷亡后,激怒中國政府進行嚴厲鎮壓,從而進一步推動XZ局勢的惡化,升級為「XZ人民大起義」。計劃的另一部分就是正在實施的所謂的「奧運行動」計劃,該計劃的「高潮」設定在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期間,計劃在北京及其他奧運協辦城市每天舉行抗議活動甚至包括自焚等,削弱甚至抵消舉辦奧運會給中國產生的良好形象和由此帶來的影響力。該計劃一出籠,立即得到美國、德國政府和DL集團的青睞。在2007年5月,在由Fridrich Naumman Foundation組織的一次高級別會議上,美、英、德、法、加等國都有高級代表參加,「奧運行動」計劃被具體化並開始實施。行動總部設在紐約,加拿大人Freya Putt為「奧運行動」的總協調人,其他負責人(均加拿大人)有Paul Golding, Lhadon Tehtong, 和Kate Woznow. Lhadon Tehtong以旅遊的名義,2007年在中國的各大藏傳佛教寺院積極活動,其中包括北京的雍和宮。從這些事實,就不難理解加拿大媒體為什麼集體封殺旅加愛國華人在3.14事件之後舉行的一系列抗議活動,也不難理解加拿大政府為什麼對數十萬旅加愛國華人的強烈呼聲置若罔聞。從2007年下半年,沉寂多時的DL似乎年輕了十歲,開始周遊西方列國,一邊是為了造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協調派系林立的各國ZD分子的統一行動。令許多人不解的是,法國總統傻科齊上任不久,就從中國獲得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訂單,為什麼還甘願冒全體中國人民的衝冠之怒,沖在反華的最前線?當你看到美國政府「忍痛」將超過400億美元的空中加油機合同交給Airbus而不是Boeing,被法國混亂的經濟形式搞得一籌莫展的傻科齊,能不怦然心動而見利忘義嗎?

國與國之間永遠是利與害的博弈,「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善良的中國人所嚮往的「大同世界」(one world, one dream)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罷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和歷史集淀、獨特的地緣地理位置、柔韌但富有張力的民族特質,註定了中國不會甘居人後。正因為如此,不管中國由那個政黨執政、實施何種制度,如果中國不「閹割」自己,註定不會被「群氓」所接受。俄羅斯的慘痛教訓就是前車之鑒。經過兩次血腥的世界大戰,西方「群氓」建立起了一套以美國為中心的帝國體系,並各自在這個體系中尋找到各自的利益位置。儘管有遠見卓識的希拉克和施羅德,試圖推動歐洲的融合,建立起一個不但在經濟上,而且在政治和軍事上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的"大歐洲"。通過這次「奧運聖火」事件,德、法現政府向美國表明了"忠心",很可能讓希拉克和施羅德嘔心瀝血推動的事業和夢想,就此劃上休止符。這次「奧運聖火」事件,也是西方「群氓」權衡之後,為維護業已建立的帝國體系,正式公開聯手遏制中國的明確信號。同時,所謂的「西藏牌」也從原來的遮遮掩掩,變成今天的堂而皇之。在馬英九當選,兩岸局勢很可能走向緩和,「台灣牌」很可能威力大減的情況下,「西藏牌」將被西方「群氓」所更加看重而反覆利用。可以預見,今後DL集團將更加活躍於「群氓」的政府、議會、政治性組織和媒體之間,中國反分裂鬥爭的形勢將更加艱巨。

司馬昭之心!透過「奧運聖火」事件看本質 (3)

由於聖火沒有在德國境內傳遞,幕後的主謀之一德國很容易被國人所忽略。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德國的綠黨政治家就明確提出要將「XZ問題」做為一張王牌遏制中國和牟取利益。儘管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慘敗,德國稱雄歐洲大陸的野心從來就沒有泯滅過,只不過隱藏得更深。莫克爾上任后,在北約東擴、巴爾幹、伊朗及中東等問題,對Bush政府提供了充分支持;同時,她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適時打出「XZ牌」,迎合了Bush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華遏制的需要。其幕後的利益交換,很可能是美國政府對德國「歐洲雄心」的某種程度的默許或支持,以及對德國爭取安理會常務理事國的許諾。近年來,法國的經濟狀況不佳,傻科齊上台後,一方面要面對日漸窘迫的國內經濟形勢,另一方面又急於兌現競選時的一些承諾,面對美國的巨大加油機訂單和某種承諾的誘惑,同時可能天真地認為中國在高速鐵路、核電、航空等領域對其的依賴而無法採取強有力的反擊行動(比如取消簽署的200億美元訂單等)后,他決定「冒一次險」。自Blair政府以來,英國一直在賈美國之力,不但試圖主導歐洲事務,而且希望重振「大英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新上任的Brown政府儘管有所微調,但基本上一脈相承。英國政府除了在Iraq, Iran等問題上對美國亦步亦趨,而且在其前殖民地頻頻發力,如在緬甸發動的「橙色革命」以及目前辛巴威亂局等。必須注意到,儘管中英之間的經濟聯繫日益加強,在美國「遏制」中國的大戰略框架下,英國始終提供了最強有力的支持和配合。也許創建「殃格努-薩克森神聖帝國」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不論是「遏制+接觸」還是「接觸+遏制」,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是始終一貫的。這裡不再贅述。

在這一輪反華或遏制中國的浪潮中,「群氓」似乎空前團結。但從「奧運聖火」事件中「群氓」的不同表現,似乎可以尋找出一些貌合神離的蛛絲馬跡。在倫敦,英國政府似乎留有餘地,雖然做了一些「表演」,但並沒有讓聖火傳遞出現失控,同時努力避免任何英國官方介入的跡象。倫敦的事件發生后,英美媒體大肆渲染,讓法國政府某些人處於高度亢奮狀態,巴黎市官方於是公然介入,這就有了後來聖火傳遞在巴黎完全失控,中方火炬護衛在巴黎市政廳前主動熄滅火炬,集體退場以示最強烈抗議的場面。為了挽回一些顏面,巴黎市長決定授予DL「巴黎榮譽市民」以顯示對中國的羞辱。巴黎事件之後,西方媒體的宣傳攻勢達到了白熱化,營造了一種聖火傳遞將在美國舊金山出現「高潮」的狂熱氛圍,這讓某些法國人對自己的「精彩」表現相當「自豪」。然而,事情的發展大大出乎於法國的預料,美國政府基本保證了奧運聖火在舊金山的安全傳遞,並且沒有封殺數以萬計的華人舉行的盛大的護衛奧運聖火行動!失望的法國媒體開始滿心期待下一個「熱點」,尤其對印度的新德里給予厚望。然而,睿智的印度現政府對中國「給足了面子」,並藉此釋放了充分的善意。利令智昏的法國政府可能至今還沒意識到,通過英美的通力合作,他們已經被英美推到14億中國人的怒火面前!

英美為什麼要合夥「出賣」法國呢?

司馬昭之心!透過「奧運聖火」事件看本質 (4)

在冷戰體系完結和信息技術革命推動的新一輪世界重組的過程中,儘管歐洲在經濟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總量上足以和美國分庭抗禮,但是歐洲在政治、軍事和文化的實力和影響力,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大。美國超強的政治掌控能力(足可以顛倒黑白,翻雲覆雨)、單一美元的世界金融體系(確保美國利益最大化)、讓人望塵莫及的軍事能力(理論上可以消滅任何挑戰者),這讓歐洲尤其是法國的有識之士憂心忡忡。

二戰以後,法國一直以特立獨行的姿態存在於西方陣營,這不但讓法國人引以為傲,而且也為法國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尊重。面對新的形勢,卓越的領導人希拉克等認識到只有一個統一的歐洲,才有可能打破美國「獨尊」的局面,從而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領域取得與美國分庭抗禮的進步。為此,希拉克、施羅德等歐洲領導人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促進歐元體系的建立、並對中國所倡導的「世界多極化」給予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美國絕對不允許任何國家或集團對其「君臨天下、惟我獨尊」的地位和利益位置發出挑戰。為此,美國政府從明裡遏制中國、擠壓俄羅斯,暗裡不遺餘力的阻撓歐洲一體化進程和歐元體系的建立,甚至不惜離間歐洲各國的關係,美國保守派推銷的「老歐洲、新歐洲」理論就是明證。近年來,美國發揮其強大的操控能力,屢屢誤導歐洲的一些決策者在關鍵問題上犯錯誤。北約的非理性東擴、歐盟的過快擴張、肢解南聯盟等,不但大大增加了歐洲一體化的難度,而且還埋下了諸多危險的因素甚至仇恨的種子。

英國曆界政府骨子裡都存在強烈的「大英帝國」情節,以Blair政府表現最為明顯。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英國要選擇獨立於歐元體系之外,同時又對法德主導的歐洲一體化進程屢屢擎肘。也許從一開始,英國就沒有從內心認同「統一歐洲」的理想,相反,卻對以某種形式恢復昔日「大英帝國」的榮耀推崇備至。在德國政府迅速倒向美、英的情況下,以某種方式打擊法國,非常符合美國遏制「統一歐洲」的需要,也符合英國取代法國掌控歐洲主導權的需要。借「遏制」中國,將法國推到前台,一箭雙鵰。

我非常同意張朝陽的觀點:「中國與法國的關係也是一種博弈制衡的關係, 博弈雙方的任何一方的不負責任的舉動都應該有後果, 這時候如果我們只是高風亮節, 想展示所謂大國風度, 就只能縱容對方的不負責任。」我們必須通過堅決和有力的反擊行動,讓法國現政府為其不負責任而付出代價。但我們也需要考慮「中法傳統友誼」而形成的穩定的彼此「利大於弊」的關係,因此反擊行動要適可而止。否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正是美英所精心策劃,並熱切期望的。

妨害中國崛起的最大障礙不是法國,也不是德國,甚至不可能是英國,而是美國。沒有美國,就不會有「台灣問題」,更不會有「西藏問題」。小Bush也許是個魯莽的牛仔,但他身後擁有龐大而卓有成效的智囊集團。通過這次「奧運聖火」事件管中窺豹,就不得不嘆服「流氓老大畢竟是流氓中的老大」。由於我們自身的實力還不夠強大,面對目前錯綜複雜的形勢,我們更應該沉著冷靜,選擇最符合目前現實和我國長期戰略的決策和鬥爭方式。


司馬昭之心!透過「奧運聖火」事件看本質 (5)

「奧運聖火」事件只不過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群氓」與中國之間「遏制」與「反遏制」的插曲。但是,我們有必要對這一回合的交手進行反思。

西方「群氓」精心策劃的「XZ事件」,相關部門似乎失之察覺,結果讓政府措手不及,非常被動。事實上,某些在內地大肆活動的加拿大人士的身分是不難確定的。在「XZ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似乎也沒有對接下來的奧運聖火傳遞加強戒備,所以不論是在倫敦還是在巴黎,都顯得相當慌亂。毫不客氣地說,相關部門丟分甚多,難辭其咎。事件發生后,面對西方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僵化呆板的官方媒體顯得茫然無計,而隨後的反擊也顯得相當蒼白與無力。如果不是海外華人和留學生通過網路奮起反擊,在這次「爭奪話語權」的較量中,可謂一敗塗地。

一個國家要崛起,其「軟實力」也同等重要。 媒體作為「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通過這次角力,我們不得不承認西方「群氓」可謂遙遙領先,甚至強大到可怕。雖然他們在顛倒黑白的過程中,弄巧成拙,但是造成的惡劣影響已經難以消除,可以說成功達到預期目的。我們通常只片面地讚歎西方媒體的「自由」、「開放」和「公正」,事實上,西方媒體只是在對內部事務上顯得相當的「自由」、「開放」和「公正」。當涉及國家利益和西方主流價值觀時,西方媒體自始至終擔當著維護和傳播的急先鋒!比如,海外華人和留學生在世界各地舉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但是這些活動都無一例外地遭到西方媒體的集體封殺,給人產生「什麼也沒發生」的錯覺;而西方媒體確能把少數幾個ZD分子的活動無限渲染,給人產生「轟轟烈烈」的印象。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西方各國政府在觸及國家根本利益的問題上,對媒體有超強的控制能力。CCTV作為海外華人能看到的官方媒體,沒有對海外華人和留學生的愛國行動,進行及時充分的報道,對照西方媒體的強力出擊,讓人無限感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很多媒體尤其是商業媒體,在事件發生后,高舉「言論自由」和「普世價值」等冠冕堂皇的口號,置國家民族大義於不顧,大放厥詞,混淆視聽。由此看來,西方「群氓」對我國媒體的滲透和控制,可以說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這並非危言聳聽。如何迅速提高我國的「軟實力」,有關部門應當知恥而後勇!

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中華民族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尤其是80后,這些被稱為「享樂一代」的年輕人,不但顯示了高昂的愛國情懷,更顯示了充滿了技巧的戰鬥精神。而「悲情一代」60后,雖然文革在他們心中留下永遠的創傷,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對GCD切齒痛恨,但在民族大義之前,他們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我們的民族是團結的,我們年輕的一代是可以信賴的,再經過十餘年的卧薪嘗膽,中華之崛起,將不可阻擋。

73

主題

963

帖子

282

積分

等待驗證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積分
282
沙發
fengdingren 發表於 2008-4-22 20:33 | 只看該作者
d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