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片原載在紐約時報的書評, 有點意思, 翻譯過來和大家分享. 水平有限, 歡迎指正. 附原稿鏈接.
6/25/2000
有關拉薩的夢想
瞧那僧. 莫斯基(Jonathan Mirsky)
「虛幻西藏」
尋找香格里拉-從喜馬拉雅到好萊塢
奧維爾、舍爾 著
奧維爾、舍爾(Orville Schell)對荒謬的東西眼光獨到。1996年他到阿根廷的安第斯山採訪電影「西藏七年」的拍攝。這部電影是根據奧地利登山家亨利克、哈爾的自傳改編的。亨利克、哈爾在戰後成了達賴喇嘛的導師。當舍爾溜進片場,他看到的是一座精準複製的西藏的首府拉薩,。這個複製品完全可以說是半個世紀前哈爾所在拉薩的再現。經幡在風中飄揚,神龕和瑪尼堆把你帶到這座複製城市的西門。當舍爾踢到一堆氂牛糞的時候才發現那是陶瓷製成的,這麼做是為了實現忠實於原汁原味的承諾。
當然,這些特效是好萊塢慣用的把戲。但是在創造一個具有衝擊力的哈爾的拉薩的同時,這些把戲並沒有把我們和西藏的現實拉得更近。在他的新書「虛幻西藏」中,舍爾說儘管電影公司在追求「真實性」上不遺餘力,但對於西藏的幻想包圍(Eveloped)了,或者說是感染(infected)了這部影片和製作人。就連影片的藏族特約演員,其中一個還是達賴的姐姐也深深的沉浸在這種幻想中。他們立志要拿他們所創造的舊時拉薩來使佔領他們國家的中國人感到羞愧。
讓-雅克、安納德是影片的導演。他相信他的影片可以讓人們理解「寬宏和悲憫是兩個好字眼,因為他們可以讓你感到無比的快樂。安納德對舍爾說「西藏代表了在構建一個社會中最極端的備選(替代)方法。如果它(西藏)消失的話,那我們的生活就會成為一條沒有出口的高速公路。」所有在片場的人在談到西藏是都是這樣一種呆若木雞(transfixed)的調調。為什麼不呢? 舍爾甚至看見一個兜售藏傳佛教棒球帽的廣告,號召潛在的買家「頭頂悲憫,上前捐錢」。
舍爾指出,有關西藏最有活力的神話之一就是西藏「超然獨立於這個充滿妥協的外部世界。」世界上最有名的佛教徒之一,李察、吉爾對他說「傳統上,西藏人不讓其他人進入也沒有人想出去,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生活在天堂里.」 這簡直是一派胡言。很明顯, 這個明星把詹姆斯、希爾頓的1933年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所描述的那個外人無法逾越的化外之城香格里拉給生吞活剝了。作為一個受尊敬的中國問題專家,舍爾自1981年來曾兩次造訪西藏。他指出藏人在過去的一千多年中和外部世界多有交流. 他們在763年攻陷了漢人的都城; 在17和18世紀, 在拉薩駐紮的耶酥會神父和嘉布遣會修士就對西藏進行了深入和直白的描述. 在1720年, 在七世達賴的要求下, 滿洲皇帝軍隊進駐拉薩 「從而在歷史上中國第一次被認為是西藏的保護國.」
但這本書是關於虛幻而非現實的西藏的. 舍爾指出, 這個(虛幻的)西藏應歸功於像希爾頓之流的西方人. 1953, 舍爾13歲的時候被西藏狂想所吸引,認為西藏是一個 「另類和平可以致勝的地方.」 他現在明白, 此類狂想掩蓋了一個 「骯髒, 殘暴, 神秘的宗教修鍊方法, 令人切齒的貧困, 貧瘠的土地, 令人難以生存的氣候, 農奴制, 疾病和政教一體的專制主義的西藏.」 在中國人佔領西藏以前, 西藏社會的這種種方面是達賴喇嘛也不能否認的. 但這個世俗的西藏並不是那些明星佛教徒如吉爾和斯蒂芬.希葛之流所感興趣的. 舍爾對西藏的描述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他本來還可以說幾句那些流亡藏人是如何向那些輕信的西方人來兜售他們自己那個版本的空靈的西藏的)
在 「西藏七年」拍攝過程中, 扮演哈爾的布賴特.皮特和貴尼思.帕特羅被幽禁在一個與人隔絕的城堡里. 在舍爾獲准接近他之前, 他們給他立下規矩. 皮特的一個保鏢說 「你可以在遠處看但不能和他說話. 他脾氣極好, 如果他碰到你, 他就會覺得他有責任和你交談.」 令人稱奇的是, 皮特幾乎是所有參與這部影片的西方人中唯一知道他所不了解的事情的人. 舍爾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援引皮特的話說 「 他們給我劇本, 我就照著演….我是個會表演的成年人.」 他對舍爾說 「 我可不想跳進政治圈去妄談什麼西藏的未來.」
在影片進行後期製作的時候, 亨利克. 哈爾被曝是三十年代的納粹分子和衝鋒隊員.(奇怪的是希特勒認為西藏是雅利安人的發源地) 哈爾對此發表了尤抱琵琶的回應, 說他當初加入納粹只是為了能夠繼續他的登山事業. 舍爾對此評論說 「在人的一生中, 能有幾次機會可以宣稱作為最精於算計的懦弱野心家, 卻比墮落要來的高尚一點.」 電影公司為此亂了方寸, 為了救場, 他們用了舍爾所說的 「削足適履」做法. 影片的一個市場推廣經理解釋道 「 得了, 這是一部有關贖罪的影片,行了吧? 他事實上是一個納粹, 但這也恰恰說明了為什麼他的個性必須改變. 這是一部關於負罪感和自責的影片. 如果你從他85年的生命來看, 他在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還是可圈可點的模範啊.」 但是儘管有從蒙大拿空運來的氂牛, 特別飛行教官, 達賴的姐姐, 布賴特.皮特和6500萬多投資, 這部影片還是不可避免的失敗了.
現在有關傳統和現代西藏的歷史, 宗教, 藝術和文學有數量可觀的學術書籍和文章. 舍爾沒有嘗試再去湊這個熱鬧. 他另闢蹊徑, 對好萊塢得了西藏狂想症的狂熱追風派, 棒球帽咒語和電影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和他那生動的充滿洞察的書中的那些人物不同, 他知道 「 我的西藏, 我的拉薩, 我的亨利克.哈爾, 我的達賴喇嘛, 甚至是我的氂牛隻存在於我自己的想象中,存在於我少年時夢境里, 存在於幾個世紀以來西方人一廂情願的想象里, 除此以外, 他們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不存在.
瞧那僧. 莫斯基, 中國問題專家, 從1981年起曾六次訪問西藏.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 ... 6A15755C0A9669C8B63
[ 本帖最後由 tatataba 於 2008-4-18 14:4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