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朝陽支持抵製法國貨

[複製鏈接]

357

主題

974

帖子

529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2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英華人 發表於 2008-4-17 08: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朝陽談關於抵製法國貨(轉載)
關於抵製法國貨

   今天看到有人反對抵製法國貨, 一方面, 出現不同的聲音是好事, 改革開放30年, 互聯網發展十多年了, 當今的中國需要也容許多元化的聲音, 這是一個國家成熟與進步的表現. 另一方面, 作為多元化聲音的一類, 我本人贊成抵製法國貨, 而且我也不認為抵製法國貨就是憤青的表現而不抵制就是理性的態度.
  數百年來, 國家與國家之間永遠是利益的關係和實力的博弈, 西方文化的國際觀更是如此, 今天的世界儘管變得更加相互關聯, 博弈的手段可能不再那麼血腥, 但其形式背後的人類本質沒有絲毫變化, 況且所有的文化都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 英雄主義的成分, 所有的民族與人民都是在愛國主義的價值觀上來看待世界的.
  
  正因為如此, 國家與國家之間, 除了互惠互利的商業雙贏外, 更多的是互相的制衡和利益的交換, 而人類共同的理想或民主自由的理念只是裝點, 最近的例子就是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 實際的目的是制服不聽話的薩達姆, 使中東局勢按照美國希望的格局實現穩定, 以便於美國獲得石油資源, 卻被美國的宣傳機器宣傳成為了伊拉克人民的自由民主以及控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地球上的老大說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
  
  中國與法國的關係也是一種博弈制衡的關係, 博弈雙方的任何一方的不負責任的舉動都應該有後果, 這時候如果我們只是高風亮節, 想展示所謂大國風度, 就只能縱容對方的不負責任.
  
  法國有哪些不負責任的舉動呢? 中國剛剛給了法國200億美元的生意, 法國媒體與政客卻翻臉不認人地擺出一種西方人慣有的居高臨下的態度對中國內部的事情評頭品足, 橫加干涉。 法國新任總統到英國訪問, 與英國朝野會晤, 談及中國西藏問題, 儼然如100多年前西方列強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瓜分遠東利益一般。 但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國了, 中國人認為北京奧運會很重要, 火炬傳遞很重要, 你法國人從中國拿了那麼多生意, 為什麼還要抵制, 為什麼縱容媒體歪曲地宣傳, 為什麼不對干擾火炬傳遞的活動強力制止。 本質上, 法國人還是沒把中國人當回事, 兩百年的優越感不是那麼容易就消失的. 所以, 法國應該為其傲慢, 偏見, 甚至因懶惰而沒有認清當今世界的實力格局而買單, 任何國家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承擔其後果.
  
  法國的態度的後果之一就是失去了13億中國人的心, 也就失去了13億潛在的消費者, 我贊同抵製法國貨, 就是要讓充滿偏見的法國媒體與公眾感到損失與疼痛, 否則他們不會長記性的, 無論表面上多麼善良與高貴的人其本質都是懶惰與貪婪的, 這是社會人類的本性, 改變世界的唯一辦法是制衡 (leverage).
  
  至於有人說抵制家樂福是自己損失, 我不以為然, 有那麼多本土的連鎖店可以去啊, 其服務不相上下, 本土企業賺錢了更能惠及本國人民。法國大企業在中國蒙受市場的損失了, 他們才會去影響法國媒體與政客, 教育法國人與中國人平等相待。女士可以不用對LV包那麼痴狂啊, 中國企業生產的包有同樣的質量, 要看透帶個法國包感到體面的那點可憐的虛榮心,人民幣繼續升值, 中國的服裝服飾業開始從做苦力轉型成打出自己的品牌, 希望國人多支持中國的品牌, 幫助中國產業的升級, 其實大多數洋品牌都是中國做的, 是那點虛榮心讓我們化數倍的錢去買洋品牌.
  
  張朝陽 2008年4月16日 北京

50

主題

654

帖子

26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7
沙發
NOVAYORK 發表於 2008-4-17 09:05 | 只看該作者

《論語》出世之道

問憲第十四------論述做人的道理

原文:
或曰:"以德抱怨,何如?"
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白話文:
有人問到:"以恩德來報答仇怨,這樣做怎麼樣?"
孔子回答說:"如果以恩德來報答仇怨,那麼,用什麼來報答恩德呢?應該用剛直來對待仇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3977

帖子

322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egistered User

Rank: 4

積分
3227
3
我愛月季 發表於 2008-4-17 09:26 | 只看該作者
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