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歸來了,本土怎麼辦

[複製鏈接]

181

主題

224

帖子

25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llsom 發表於 2004-6-9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海外留學歸來的人日益增多,大有鋪天蓋地之勢, 難免使「本土」群體中的許多人感到有些忐忑不安:未來的工作機會是否會被海歸優先佔領? 海歸是否成為職場發展的一條捷徑?我是否也應擇機出國讀書,免得日後受到威脅?

「海歸」都很可怕嗎?

從80年代以公派為主導到90年代自費為主流的留學熱潮,陸陸續續出去這麼多人,總也得有個回來的時候。這個被冠以一個統一的名稱――「海歸」的群體著實給國內競爭本來就日益激化的就業市場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

比較「海歸」與「本土」,國外留學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汲取營養的空間,這主要是指不同的文化價值觀、社會習慣、思維及行為模式、知識運用等方面的不同帶來的挑戰。但事實上,不同的人在國外實際獲取的營養可能存在著天壤之別,這是由於個人的經歷、閱歷、觀察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留學方式及年限、年齡及接觸面等因素的差異所造成。實際上,用「海歸」將出國留學的人歸為一類是一種十分幼稚的認識,所以,在蜂擁而至的海歸人士中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能對本土構成什麼威脅。

「海歸」到底有什麼優勢呢?

從可能對本土造成的威脅上講,海歸的優勢可以理解為兩個層面: 一是個人自身的優勢,二是社會或市場對以海歸為背景的這個群體在某些能力方面給予的普遍認同。用發展的眼光看,社會對海歸的認同經歷著一個從以往對「海歸」(或洋文憑)的盲目追逐到逐步趨於理智的過程。現如今,不論國內企業還是外國公司,都愈加清醒地意識到「海歸」背景本身並不一定說明人的能力。因此,那個曾幫助許多海歸順順噹噹地搶佔了灘頭陣地,同時也使許多本土人士嫉妒得眼睛發藍的「順風順水」正逐漸減弱。

所以「海歸」真正的優勢是指個人自身的優勢,這方面的優勢當然因人而異,主要包括開拓的視野,開放的意識,知識與實踐的積累與融合等。

有優勢就一定構成威脅嗎?那可不一定!

別光盯著揚眉吐氣的海歸, 出國回來「喘不過氣」的海歸在市場上也不乏其人。事實上,成百上千的海歸在開始時都為找工作費盡苦心,運氣不佳的甚至被搞得焦頭爛額。這是大多數海歸人員首先都會遇到的「再入市」時的市場定位問題。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公司對某個職位合格人選的認定,是基於對與該職位相關的知識及工作經驗的匹配來衡量的。如果個人能力與職位要求不在同一定位,其優勢便不會對特定位置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所以,本土人士大可不必面對海歸們耀眼的光環而閉目自嘆,拱手放棄機會。別讓來自於內心的恐懼蒙住雙眼,睜開眼睛,你很可能看到針對某一定位的你的特定優勢,否則,你的優勢會隨著你的不自信而喪失殆盡。

威脅可能來自什麼樣的海歸?

不妨把海歸分分類。一類是大學未畢業或畢業后直接出國讀研,沒有工作經驗; 一類是大學畢業后先在國內工作了幾年,然後出國深造; 再有就是國外讀完后又在海外工作了幾年,或工作了許多年。

第一類海歸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在應聘工作時多被視同於國內剛畢業的研究生或大本生,與本土有工作經歷的人通常不在同一區間競爭,一般不形成威脅。最後一類人因在海外時間長,閱歷較深,能力較強,不適於一般位置,不屬於職場競爭的主流。他們中間有些人會開拓自己的生意,應被視為可利用的資源。顯然,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海歸。他們正值盛年,又有先進的知識及實踐經驗,在市場會被普遍看好,這些人,才是海歸搶灘中的主力部隊,且人數較多。

什麼樣的本土最可能受到威脅?

不妨把本土也分分類。一類已有多年工作經歷,身居公司高層管理位置; 一類是工作了幾年, 進入公司中層位置; 再有就是工作時間不太長, 處於公司初級位置。

第一類人基本不會受到海歸的威脅。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多年的業績及自身能力已充分得到公司的認同,成為公司的核心人員,另一方面從公司正常運作上看,這類位置也不會輕易被人取代(提升,組織變化,政治因素等原因除外)。

第二類人處於公司中層,在向上移動的機會中可能會受到海歸的威脅。具有威脅力的海歸多屬搶灘的主力部隊,既有同等的工作經歷,又有較強的將學到的先進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圍繞著中層或偏上位置的空間多成為海歸搶灘的主戰場(在IT及Telecom行業,位置會更高些)。 處於公司初級位置的本土在發展中也可能受到第一類海歸的挑戰。這類海歸雖說在應聘中因為缺少工作經驗而無多優勢,但一旦進入工作崗位,其潛能可能會使工作年限稍長的本土感到「心虛」。不過,話說回來,總歸是因人、因工作性質、因機會而異。

本土該如何面對來自海歸的威脅?

首先心態擺正。海歸們往往顯得咄咄逼人(他們很可能是無意識的),本土人士不應在心理上將該信號無謂放大。海歸對某種知識的率先擁有隻是一時的優勢,並不真正產生長久的威脅。本土人士或學歷較低的人要從某種潛在的自卑意識和不自信的情緒中解放出來。

當感到海歸的威脅時,不妨仔細分析一下,威脅是來自自己缺少某些知識還是缺少海外的經歷閱歷?如果是前者,那麼威脅其實不是來自於海歸,而是來自於自己的不勤奮,只不過使你感到威脅的人恰恰是海歸罷了。比較一下,當別人在吃苦學習時(不論在哪裡),你卻在盡情享受生活,又怎能不產生差距呢?捫心自問,你有沒有下意識地把海歸的威脅作為開脫自己疏於努力的借口呢?關鍵在於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要提升,就會感到不舒服(若是舒舒服服就能提升那大家就都提升了),所以需要較強的動機,你不妨把海歸的威脅化作為動力。

至於選擇出國還是在國內深造,因個人特定發展階段而異。但認為只要出國留學就萬事大吉是不正確也是不現實的想法。學習和提高是永遠的, 對誰都是如此。本土人士要學會把握自己, 只要持續努力, 在哪裡都可不懼威脅,在挑戰中勝出, 更何況較之海歸你還有工作連續性的優勢呢?條條道路通羅馬,海歸最終也還是歸回本土,你悟出其中的道理了嗎?
此信息來自網路,並不代表本人觀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