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平定叛亂:周恩來下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 (一)

[複製鏈接]

77

主題

161

帖子

7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nylzt 發表於 2008-4-12 2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周恩來三次談及他要到西藏的願望,未能成行。然而,他情系西藏,特別關注祖國大陸最後解放的這塊特殊地方,參與黨中央、毛澤東對西藏方針政策的制訂,並身體力行,為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寫下了劃時代的輝煌篇章。

為和平解放西藏辛勤操勞

按照《共同綱領》規定,西藏是中國境內的一個民族自治區。中央決定用和平方式解放西藏,實現祖國大陸的統一。周恩來同志為實現這一方針嘔心瀝血,辛勤操勞。

1950年1月14日,美國合眾社公布一則新聞,聲稱西藏當局正組織所謂「親善使團」赴英、美、中、印等國表明西藏「獨立」。中央人民政府對這一消息十分重視。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奉命發表談話,指出:「如果西藏地方當局背叛祖國,向外國派出『親善使團』表明 『獨立』,中央人民政府將不容忍。任何接待『親善使團』的國家,將被認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抱有敵意。」同時指出,西藏地方當局應派代表團來北京進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在這一警告下,美、英等國拒絕西藏「親善使團」訪問,已派出赴美、英等國的「親善使團」先遣人員至江孜被撤回拉薩。派往北京表明「獨立」的代表,抵達新德里,滯留印度。

黨中央、毛澤東根據當時國內外形勢發展,適時地作出人民解放軍必須儘早解放西藏的決策。指示進藏部隊做好兩手準備,「進軍西藏是堅定不移的,但可採取一切方法與達賴集團談判。」

中央發出和平解放西藏的號召后,受到藏族愛國人士的熱烈歡迎。肩負解放西藏任務的西南局、西北局,除作軍事準備外,通過一切可以採取的方式包括派勸和代表赴拉薩勸和,向西藏當局傳達中央和平解放西藏方針,希望他們派代表與中央談判和平解放西藏的辦法。

但是,西藏地方政府聽信英國人「不要和中國談判」的挑撥,不顧中央和藏族愛國人士和平解放西藏的願望,不但不派出和談代表,而且對從青海赴藏勸和的代表實行隔離、扣押、封鎖,使勸和代表無法工作。從四川出發的勸和使者格達活佛行至昌都即遭殘害身亡。與此同時,他們繼續向昌都地區金沙江沿線增兵布防,決心用武力阻止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

周總理為於1950年8月21日,通過備忘錄形式告知對和談有影響的印度政府:「西藏為中國領土,人民解放軍負有解放西藏領土及西藏人民的神聖責任。中央人民政府贊成並主張以和平友好方式解決西藏問題。」針對滯留印度的「親善使團」代表,備忘錄指出:「西藏代表是地方性的及民族性的代表團,他們應到北京商談和平解放西藏的辦法。」「中央人民政府已命令我駐印度大使在接見西藏代表團時,歡迎他們前來北京商談。」中國駐印度大使館代辦申健、大使袁仲賢奉命三次接見西藏代表,敦促他們來北京談判,但他們遲遲不動。

這時,朝鮮戰爭已爆發兩個多月,美國正拼湊侵朝夥伴,以聯合國名義出兵侵略朝鮮,並武力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西藏當局錯誤估計了形勢,對中央、周總理和談號召不予答覆。滯留印度的西藏代表夏格巴等人採用「拖的手腕」,坐觀局勢變化,尋找阻止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的機會。

周總理熱愛西藏人民,堅決貫徹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直到昌都戰役臨戰前的9月30日,他還在全國政協成立周年慶祝會上,再次發出西藏當局勿再遲疑速派人和談的忠告,重申人民解放軍決心解放西藏,保衛國防,願以和平方式求得實現的方針。他特別指出,西藏的愛國人士對此表示歡迎,「我們希望西藏當局不再遲疑,好使問題得到和平解決。」西藏當局不聽總理忠告,拒絕和談,準備頑抗到底。

人民解放軍於10月6日突破藏軍防線向昌都挺進,19日解放昌都。

昌都戰役的勝利,給帝國主義勢力以沉重打擊,西藏當局主戰派妄圖以武力阻止人民解放軍進軍的夢想隨之破滅。西藏內部的主和派同主戰派之間的鬥爭更加激烈。兩派較量結果,主戰派頭目達紮下台,不滿18歲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親政。1951年1月27日,達賴致函中國駐印度大使袁仲賢,表示願和中央政府談判。2月1日,袁仲賢複信達賴轉達毛主席對他親政的祝賀,並歡迎他派代表赴京談判和平解放西藏問題。

昌都戰役結束后,帝國主義仍不甘心在西藏的失敗,一方面陰謀阻撓我中央和西藏地方的談判,另一方面由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出馬發表顛倒是非的講話,攻擊人民解放軍解放祖國神聖領土是「侵略」,教唆西藏分裂主義分子向聯合國呼籲,要求聯合國干預。一向自稱是中國人民朋友的印度政府,竟三次照會中國外交部,進行無理責難和恐嚇。

周總理領導的外交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據理批駁帝國主義的污衊和攻擊,表明中國政府維護國家統一的嚴正立場,對印度政府的無理責難,按國際慣例復照澄清事實真象。當達賴和西藏官員會議決定派代表和中央談判時,印度政府雖然表示支持,但又由尼赫魯總理出面給途經印度的西藏代表出謀劃策,「指導」他們如何向中央政府要價討價,什麼條件可以接受,哪些不可以接受,直接插手西藏地方和中央的談判。

印度政府對我國內政的干涉,不能不引起中國政府的關切。3月21日周總理向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指出: 「達賴已經在亞東,有人正引誘他去印度。」「我們尊重西藏宗教信仰自由,同意達賴作為西藏的宗教、政治領袖派代表來進行談判。」「按照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西藏將來一定成為中國境內的民族自治區。」「如果達賴不走,經過談判解決,人民解放軍可以和平方式進入西藏,達賴的地位仍可保持。果能為此,中印關係亦可增進一步。達賴去了印度,就在中印關係上造成一種陰影。」這一推誠相見的談話,使印度政府不能不答覆我外交部,說印不鼓勵達賴離開西藏,可勸說他不去印。但又說如果達賴決定要去,按國際慣例,給予避難權,為以後繼續干涉中國西藏事務留有借口。

在毛澤東、周恩來的敦促下,達賴喇嘛和西藏官員會議最終決定派出和談代表,分兩路進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

經國內路線赴京談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晉美一行於4月22日到達北京。周總理和朱總司令率黨政軍高級幹部和各界數千人到北京站歡迎西藏代表團的到來。總理談笑風生,和藹可親,平等待人,為友好協商和平解放西藏創造了良好氣氛。轉道印度的西藏代表於4月26日到達北京,也受到總理的熱烈歡迎。

4月28日,周總理、李濟深副主席,陳雲、黃炎培副總理宴請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團。周總理在宴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歡迎西藏代表團來京談判,指出大家要共同遵守的談判條件,宣布了中央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名單。席間周總理還指示參加和談的中央方面的代表,談判時一定要把西藏地方政府和談代表和班禪方面人員的團結工作做好。30年後,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阿沛·阿旺晉美回憶往事時說:「除中央代表和我們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認真地、親切地談判以外,周總理還親自接待我們,多次同我們講黨的民族政策和其他各項政策,提高了我們的認識」。「經過反覆磋商,根據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一貫方針和西藏的實際情況,正確地解決了各項複雜的問題,最後李維漢等同志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我們代表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了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成立自治區籌委,樹立希望中心

人民解放軍執行《協議》,1951年7月向西藏和平進軍,年底到達部分邊防要地。出走亞東的達賴喇嘛,在中央人民政府駐藏代表張經武勸告下,於1951年8月17日返回拉薩。十

世班禪也重返日喀則駐錫地,恢復了固有地位。這樣,加上昌都解放委員會,西藏境內實際上存在著三種互不隸屬的政權,分別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如何把這三個地區組成統一的自治區,是一個非常困難複雜的問題。按照《協議》規定,西藏應成立統一的軍政委員會,因西藏上層害怕而沒有成立。中共日喀則分工委提出先在班禪地區成立自治區,先分治而後統一。對此,西藏工委領導層存在分歧。多數同志認為,為爭取達賴,「黨在西藏的方針是使西藏逐步地走向統一,成立統一的自治區,而不是先實行分治而後走向統一。」並決定將工委意見和日喀則分工委意見同時上報中央。

1954年7月,達賴、班禪聯袂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京期間,他們受到毛澤東主席多次接見。在9月11日的接見談話中,毛主席詳細分析了國內形勢變化,提出不成立軍政委員會,而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達賴、班禪表示同意。

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國家民委主任李維漢根據毛主席指示,組織召開達賴、班禪、昌都解放委員會、進藏工作人員四方會議,決定成立由各方代表參加的自治區籌委籌備領導小組。

《協議》簽訂后,周總理時刻關注協議執行情況,從各個方面促進西藏進步,為實現統一的自治區創造條件。毛主席提出成立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總理認為這是「在西藏樹立一個希望的中心」,是向成立自治區過渡的好形式。他耐心細緻地給各方做工作,營造友好協商實現統一的條件。在總理關懷和李維漢領導的籌備小組努力下,短時間內就草擬了成立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五個文件,即:1、籌委會的性質任務;2、籌委會的人員組成;3、籌委會下設機構;4、籌委會與國務院的隸屬關係;5、籌委會的財政問題。

達賴、班禪在京參加人大會議,赴外地參觀訪問,取得巨大成功,決定干1955年3月12日離京返藏。周總理非常及時地於3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專門研究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及西藏其他事項。經各方再次協商和總理的說服教育,會議通過《關於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決定》和國務院幫助西藏建設及交通運輸問題的決定,同時批複了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禪堪布會議廳委員會之間關於歷史懸案問題的談判達成的協議,為成立統一的西藏自治區邁開了重要的一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