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質
第三方面的遺傳,那是氣質的遺傳。什麼叫做氣質的遺傳呢?(Heredity of temperamental nature)氣質同思質不一樣,體質同氣質也一樣的;氣質是他裡面的脾性、脾氣,或者他裡面的那一個性的某一種本質的表現,這叫做氣質。Temperament(氣質)和Temperature(氣溫)有一個同字,就是temper,脾氣的問題。溫度的高低,和你裡面的脾氣、熱能的表達,常常可以是你的個性的代表。
古希臘的四種氣質
古希臘把氣質分成四種:第一種叫做Sanguine(多血質)、第二種叫做Melancholic(憂鬱質)、第三叫做Choleric(膽汁質)、第四叫做Phlegmatic(黏液質)。
1.多血質
Sanguine可以說比較多情、比較善變、也是比較熱心、比較容易改變、容易變化的一種性格。這是比交輕率、比較幼稚、好像小孩子一樣的。小孩子很熱情,今天見你,嘩,這麼高興!明天全忘掉了。小孩子靠近你的時候,好像你就是他唯一的親人;等一下,他就氣你氣得半死。第一種氣質這種人有機會一講話,他講的時候,沒有經過大小腦,從口出來就是了。這種人很熱情、很率直、這種人也很單純,心中沒有其他的動機,講的話就是直直的,像福建話說:「一條腸直直通屁股。」你看他的時候,一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講的話就是這樣裡面沒有彎的東西;而有些人講一句話,你想三天還不明白他要講的是什麼。不是他有深度,是他的彎度太厲害了。Sanguine容易親近的。但是親近了以後,發現他不過如此,沒有什麼特別深度的思想、沒有什麼特別藝術的奧妙、也沒有什麼人格的修養。他就是很簡單,像孩子一樣是很可愛的一種人格,很容易親近的一個人,卻是不容易使人深入思想裡面有什麼奧秘和智慧的一個人格。這是第一種人格。
2.憂鬱質
第二種的氣質,叫做Melancholic。Melancholic就是憂鬱質的意思。這種人有什麼事情他先深深考慮、細細思想、好好分析、久久反應,而且每一次想什麼都先從壞的地方先想、從危險的地方先想。你說如果一萬次只發生一次,那麼,先想萬一有什麼事再說。他說,我不怕一萬,就是怕那一次。所以他就把那一次放大變成一萬倍,把一萬次才可能發生的一次,也不一定發生的事當作每天、每時、每刻、每秒都可能發生的;這樣的人就常常在一個非常緊張、非常敏感,非常悲觀的狀態的中間。每一件事他都分析,最壞的可能達到什麼?這個動機到底是什麼?我以後受的危害是什麼?他就想、想,還沒有來到的事情,他馬上預測十八代以後到底變成什麼。從先知功能來看,他好像先知知道以後要發生什麼;但從信仰的本質來看,他是站在好像什麼都沒有信心的地步去做事情,這第二種氣質的人,嚴格說起來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聰明加上悲觀。很可惜,聰明加上悲觀,那就使自己受了很多的虧損,這是第二種。無論你和他講甚麼,怎樣、怎樣、怎樣,他說:「但是,」你再講怎樣,「但是」,他總有個但是在後面,因為他裡面那個但、那個是,是隨時隨刻預備好的。所以你怎麼看,他一定從另外一個角度,把危險怎樣化演出來,可能產生的事都給你講出來了,因為他是這一方面的專家,悲觀主義的專家、敏感的專家。人家有什麼動態,他馬上先想自己受什麼危害,所以許多時候他背了一個很沉重而沒有應許的十字架、很沉重而沒有賞賜的十字架,他一面背,有時還會欣賞自己這樣做人是比別人高一等,所以欣賞自己的痛苦。你盼望把他拯救出來,不要這麼受苦、不要這麼悲觀,他還輕看你做人沒有深度,你不懂我這麼有深度的人,你這樣淺的人怎麼可以勸我呢?所以這個悲觀的、敏感的、掛慮型的人,叫做憂鬱質的人。他常常站在一個批判、懷疑的地步。但是他是不會採取行動報復的人,所以他與人無尤,但是他常常傷害自己,他常常想自己是站在受害的地步。所以從心理學來說,有幻想(Paranoid)的這一種氣質。有什麼事情,常常以為我是受害者、常常以為人要害他了、常常以為人要算他的賬;他站在謹防之中,結果變成一個非常消極、自衛,人在自衛的地位,很難前進。這是第二種個性。你是哪一種呀?你慢慢想了。你說我最怕人知道我是哪一種,你大概是這種。最好沒有人知道我是哪一種,我就是這種的話,我也不告訴你,那我可以再繼續欣賞我是這一種。
3.膽汁質
第三種人叫做Choleric 。Choleric的人是一種一不做二不休,如果決定做就干到底,無論是好是壞一定透徹、貫徹始終的、很透徹的把它做到底的人。所以這些人呢,寧願進監牢,他也不願意放棄他錯誤的行動;寧願被判死刑他也不願意隨便丟棄他所決定的事情。這種人你不要隨便弄他,因為他有仇必報,天下唯我獨尊,所以呢,你弄我,我怎麼可以不弄你呢?因為你先弄的,你就應該先死!這個叫做先生先死、後生后死、有仇必報,你弄我,我一定不放過你,這是第三種人。這種人卻認為勇敢是美德,所以他的勇氣十足、他的意志堅強。他的堅忍、他的奮鬥,常常可以變成別人的模範。很可惜,這種人奮鬥常常沒有正確的道德基礎、沒有正確的品格標準,所以他們的奮鬥、他們的勇敢、他們的堅持到底,許多時候和罪惡發生關係,這是第三種的氣質。人類中間有這種個性的人常常會變成「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當他成功的時候,他可以變成人類中間高人一等的人;但他失敗的時候,他就被捉到監牢裡面去了。所以這一種人一生過著冒險的生活,勇於赴湯蹈火,卻不知前途如何?他就以冒險的精神,在風浪中乘風破浪向前進,而不知以後我們沉船的時候到底是怎樣的?這是第三種個性、第三種人格。
4.黏液質
第四種的氣質的什麼氣質呢?第四種的氣質用拉丁文來說就是Phlegmatic,就是比較黏液質的,他不像第一種那樣熱情而輕率、不像第二種那樣聰明而悲觀、不像第三種那樣暴怒而勇敢,他是冷靜的不得了,有什麼事情發生再說。你說:「這個很緊張。」「不要緊」「患難快要來到!」「總有辦法。」「那怎麼辦呢?」「先睡覺。」
他不緊張、他不反應,但是你以為他是一個什麼都不管的人嗎?你以為他是什麼都不理的人嗎?其實呢,事件都進入他腦里,全部給他算清楚了。這種人同第二種人有相同的地方,分析力特彆強、思想非常敏捷聰明,而他卻站在一個以真正要應付困難的心志,鎮定地處理自己。他同第二種人不同的地方是:第二種人看見了各樣的難處,卻是望洋興嘆,而這種人常常太無情了,見到窮人,他在那裡靜靜的分析為什麼會這麼窮呢?看見人餓了,他說呢,其實真正的營養是怎麼樣呢?看到孩子哭了,他就看他以後大概是唱高音,或者低音;戲劇演出來,燈光布景很感動人,他在想大概用多少電,因為他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你以後要結婚,你要嫁哪一種人?娶哪一種人?你不要奇怪,因為天下本來就有這四種人,你不要單單選鼻子就結婚,等結了婚才發現,這個鼻子的後面有這麼多的「東西」,你就應付不來了。
我不知道你是屬於哪一種氣質?無論如何你父母的氣質會遺傳到你身上。可能你父親是第三種,母親是第一種,害你現在又一又三、又三又一;朝秦暮楚、亂七八糟;可能你父親是第三種,你母親是第二種,所以你一面勇敢一面自卑,一面衝動、一面多情,我不知道你是哪一種?也可能你父親是第一種,你母親是第四種,所以有什麼事情,父親很緊張,母親慢慢來,什麼都不管。可能反過來,我不知道?但是呢,有這四種氣質,是兩千多年前,希臘人已經開始注意的。
氣質的三大型
我個人的分法,不這樣複雜。我把它分成三大型:第一是理智型的,第二是感情型的,第三是意志型的。理智型的人常想理論的問題,感情型的人想實踐和感受的問題,而意志型的人卻想實踐和真正能夠產生行動的工作。多方面不同的個性,這是氣質的遺傳。當第一種人大喊大叫的時候,你問他:「有什麼事這麼緊張?」他說:「有一隻很大的老鼠從這裡跑過。」所以他一跳跳了三丈高,這是多血型的;第二型的人呢,什麼事情他都悲哀、困難、分析、害怕、掛慮、緊張、敏感;第三種的人有什麼事,他一定要應付,要把他弄清楚;當第一種人因一隻老鼠跳起來的時候,第四種人卻在原子彈炸下來時說:「什麼事呀?」
你不能說第一比第二好,你不能說第二比第三好,你不能說第三比第四好,或者第四最好。我告訴你,多數人在十五歲以前的個性是屬第一種。第二種就是十五歲到三十歲的時候,特別是失戀的時候更變成那種。當三、四十歲到五十歲期間,你變成第三種人。很苛刻面對社會現象,什麼都談實際情況,要做的要做,不做的不做,要有很實際的行動。第四種,當你老了,經驗多了,你就自然變成那一種。所以我不能說哪一種好。有沒有小孩子從小就屬於第四種?有呀!我就看過一個六歲的孩子去看電影,大家哄堂大笑、捧腹大笑的,他靜靜的一點也不笑,我看他小老人。我看過一些六、七十歲的人什麼小事都緊張得像個小孩子,為什麼呢?他沒有經歷在不變化的基礎上那些能變東西的變化,沒有經歷那可變化的變化過程,所以他只有從遺傳中間延長時間變成老人。老人不是因為有老經驗所以叫做老人,老人是給時間催老的老人是沒有經驗經歷改變的過程------只有經驗老化的過程,沒有經歷改變的過程。所以有的老人很可愛,雖然他身體朽壞、其貌不揚、體質衰弱,講一兩句話就使人得到啟發,光就照耀到你心靈的深處。為什麼?他經歷那善性的、真理的、偉大的改變過程。相反的,你會討厭一些老人講話,講來講去,從年頭到年尾就是那幾句,他不但本身沒有經歷變化,他用他的不變,盼望你也像他一樣不變,所以你會感到很悶、很煩。因為他講的總是那幾句不變的話,而他又永遠以為那是最重要的真理。如果你不跟他走的話,你就是不孝順。所以有好老人,也有壞老人。
靈質
第四方面的遺傳,是不太肯定的東西,叫做靈質的遺傳。到底屬靈的本質會不會遺傳?如果屬靈的本質會遺傳的話,聖經有什麼根據呢?一個義人會生義人嗎?答案是否定的,稱義的人生的孩子還是罪人。為什麼?因為那個孩子還要自己因信稱義、還要經過與基督發生正確的個人關係,才能被稱義。那麼亞當是罪人,生出罪人來,這不是靈質的遺傳嗎?所以靈質的遺傳在惡的這方面好像具有代表性,但是在善的這方面卻不是,不能。你說這不是神的不公義嗎?為什麼亞當是罪人,生出來的,個個都是罪人?而我們因信稱義的義人,生出來的人不能主動做義人呢?這是神學問題,但我要告訴你,義在靈界裡面,而在靈界裡面有靈界自己的定律。所以耶穌說:「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一個人如果從靈性這一方面得著了重生,得著了因信稱義的經歷,他用靈界的生育力再傳福音給別人的時候,那重生的人會產生重生的人。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會產生有信仰的人。不是透過性的關係遺傳,乃是透過與神的合一,屬靈能力的權柄,再遺傳在靈界裡面。這些屬靈的能力,既然可以影響到我靈性事奉的對象,為什麼沒有辦法影響我肉身所生的孩子呢?我曾經用一段很長的時間思考,我的結論是:你照樣可以影響自己的兒女,但是你要把他為什麼許可被生在屬靈的或者愛主的人家中當作是神特殊的恩典。加上恩典的神學,不是叫人逃避責任,而是鼓勵人蒙恩以後,應當靠著恩典的能力,盡他所當盡的責任去把兒女教好。所以你把孩子教好,照著神的道來教導他,很可能這個屬靈的本質,就在這個教導的範圍中傳給他,這是超過你在對不信的人作見證的果效之上。感謝上帝!
保羅提醒提摩太:「……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羅以,友尼基心中的那個信,現在在提摩太裡面。這到底是不是等於靈質遺傳的聖經的證據呢?我不敢說,但我相信羅以既然得了友尼基,她就好好以屬靈的教導原則,把她的信傳給下一代;友尼基得了提摩太,她照樣把母親在她的身上所下的功夫當作一個模範,靠著主的恩典再把這個信心的原則,再傳到下一代。這乃是透過對主的直接交通,與靠主所給的智慧能力傳給下一代、再傳給下一代。這是靈質方面的遺傳。
你今天被生為基督徒家裡的子弟,不是你選的。你不能說:「上帝啊,我要選這種爸爸,我要選那種媽媽。」神給你哪一種哥哥,哪一種弟弟,你只能感恩的領受。你也不能選孩子,神給你哪一種孩子,你只能接受。你所有的都不能選,只能選一種,就是丈夫或者太太。這件事選錯,那你就麻煩了。所以,父母不能選、兒女不能選、兄弟不能選、只能選我們的配偶。這一方面神給你的自由,乃是要你記得你要為此負責任。所以你要依靠上帝,不要隨便。
有一個關於遺傳的笑話:英國有一個叫做蕭伯納的(George Bernard Shaw),他是一個戲劇家、是一個散文家、是一個詩人、是一個文學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是一個很漂亮的電影明星寫給他的。這個女名星又美、身段又好、又出名、風靡了許許多多的人,她竟然寫一封信給這個又老又丑又瘦的大文學家蕭伯納。
她說:「Mr Shaw,我大膽的對你說,我盼望嫁給你。」
嘩,這事不是想,是來,可遇不可求,癩蛤蟆可以吃到天鵝肉!這老猴子相的文學家怎麼可以娶到這麼漂亮的電影明星?這個好機會他應該感謝主,哈利路亞!對不對?然而他繼續看下去,那一封信怎麼寫呢?「我盼望與你結婚以後可以生出像我這麼漂亮,像你那麼聰明的孩子。」嘩,那真是十全十美了!對不對?美若明星,聰明若文學家,不亦樂乎,真是快樂!想不到這個老文學家想來想去,大概他是抑鬱質,所以他寫了一封信回去,「對不起,我拒絕你的求婚。」那個女的嚇了一跳!「怎麼可能?我有什麼條件不好?我這麼漂亮、這麼年輕、這麼聰明、這麼美,願意嫁給你還不好?你要追求什麼?」「我只怕以後所生的孩子,就像我這麼難看,像你那麼笨,所以我不娶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