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紀實----深圳:小平畫像誕生記

[複製鏈接]

124

主題

237

帖子

17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il2022 發表於 2008-4-3 0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位於深南大道和紅嶺路交叉路口的小平畫像是深圳著名的人文景觀,成為了來深圳遊客必到的合影留念勝地。這幅畫像從1992年豎立至今,共經歷了四個版本的修改更新。美術師陳炳林曾參與了前三個版本的創作。近日,陳炳林講述畫像的創作過程。

  小平畫像第一版本的創作開始於1992年6月,那是小平南巡后。陳炳林所在的廣告公司接到了深圳市委宣傳部的指示,畫一幅宣傳改革開放的大型宣傳畫,基本內容是展現深圳欣欣向榮的面貌,整個畫面要顯得氣勢恢弘。初步設計出來草圖中只寫著「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的字樣。陳炳林和他的同事們想到,是否能將小平頭像畫入其中。公司向市委宣傳部請示后得到同意。
  於是,他們想到將小平同志在仙湖的照片作為參考,畫在宣傳畫上。
  經過半個月的設計工作,陳炳林等畫完的草圖由公司交給市委宣傳部。當時宣傳部認為這幅畫充分體現了小平視察深圳的深刻內涵,但小平的頭像應重新做一些調整。初稿中,小平的右手手指略向下,修改後小平右手指向前方,頭像更正一點,象徵著指點江山。
  這幅宣傳畫以鍍鋅鐵皮為底版,30米長、10米高,面積達300平方米。由於畫面太大,陳炳林和他的同事們只能化整為零,一塊一塊地畫,然後再運到現場拼起來。

  1992年6月28日,小平畫像終於矗立街頭了,這是巨幅宣傳畫首次面世。畫面中,身著米黃色夾克衫的小平同志目光睿智、神采奕奕,他右手指向前方,盡顯指點江山的偉人英姿。下方是深圳的高樓群,背後是雲蒸霞蔚的天空。畫面右上角選用了小平同志在深圳講話中的一句話:「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陳炳林說,小平畫像甫一面世,就有很多市民和遊客前來拍照合影。當時,小平畫像前還有一堵圍牆,拍照不太方便,都要跑到路對面去,照到的景觀也比較小。但是前來拍照的人仍舊絡繹不絕。也就從那時起,小平畫像就已經成為了深圳一個標誌性景點。
  陳炳林說,第一版畫像後來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印刷出版。出版社社長將其中的十張畫送給了鄧小平的女兒鄧楠。當鄧楠將畫交給父親時,小平看後點了點頭,很高興。
  第二版的畫面是1994年5月修改的。畫面中的小平同志身著淺灰色中山裝,慈祥、端莊地注視前方,底下是深圳的景色和逶迤起伏的青山、長城,背景是藍天白雲,寓意深圳經濟特區乃至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廣闊前景。上面的字改為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第一版和第二版小平畫像矗立街頭后,由於是油畫,在日晒雨淋中,畫像也比較容易受損,需要定期的維護和添色。所以,每年6月份至12月份,陳炳林和他的同事都會給小平畫像進行添色。直到1997年,第三個版本的小平畫像繪製時,開始採用電腦噴繪技術,才結束了原來的人工添色。

  第三版小平畫像於1997年6月完成了更換。
  它採用國內先進的彩色電腦噴繪技術,畫面更穩定。還對整幅宣傳畫進行了全面技術改造,原來鐵架支撐的結構換成了穩固的牆體結構,底座用大理石砌成。修改的畫面正是現在所熟悉的畫面:藍天白雲下,小平同志以高瞻遠矚、和藹親切的目光投向深圳現代化建築群,他身邊是青草綠樹和鮮艷的杜鵑花,畫面左上方仍然是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14個紅色大字。
  2004年8月15日,小平畫像第四版面世,第四版畫像是在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完成的。新畫像中,小平的形象沒有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幾個字沒有變。深圳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國貿大廈、地王大廈、市民中心等在畫像中一字排開。畫像中朵朵白雲,在天空舒展。天空下面是藍藍的海水、綠的樹木、紅的鷚杜鵑。這體現了深圳是一座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特點。(葛申申摘自3月24日《晶報》作者鄧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