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文:價值連城的極品青花瓷器欣賞2

[複製鏈接]

73

主題

122

帖子

1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eycz 發表於 2008-3-31 0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價值連城的極品青花瓷器欣賞之第二輯,每一個都價值不菲!

45、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高28.5cm,口徑4.8cm,足徑11.3cm
 瓶小口圓唇,短頸,豐肩,寬圈足。通體青花裝飾。肩部繪變形蓮瓣紋,紋內繪朵花。瓶身繪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別為石榴、枇杷、櫻桃、葡萄、荔枝,近足處繪上仰蕉葉紋一周,素底無釉。此瓶是明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宮廷用器,這種梅瓶的傳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貴。
  此梅瓶胎質潔白,做工精細,青花畫工嫻熟。永樂時期使用的青花鈷料是一種稱為「蘇麻離青」的進口料,含鐵量較高,呈色濃重青翠,往往出現鐵鏽斑疵。此瓶的青花鈷料即典型的進口料,在白胎的映襯下,罩於釉下的青花青翠濃艷,花果上布滿褐色的鐵結晶斑點,有如一幅傳統的水墨畫,暈散自然。
  清雍正、乾隆時官窯曾仿造此梅瓶,造型、釉色較接近原物,唯青花的鐵結晶斑點過於均勻、細潔,與永樂青花自然暈散的風格有別。

46、青花纏枝蓮紋花澆,高14.7cm,口徑8cm,足徑4cm
   花澆直口,直頸,溜肩,碩腹,足內凹,一側以螭龍為柄,柄兩端各有一頭,一銜於外口,一作柄尾。通體繪青花紋飾,口部邊沿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海水江崖及花瓣紋各一周,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如意頭紋一周。
  此花澆青花色澤濃艷,有黑色結晶斑。其造型風格系仿西亞黃銅壺器物。

47、青花纏枝花紋扁壺,通高54cm,口徑6.5cm
  壺小口,兩環耳,器身圓形如龜狀。壺背面素胎,中心凹入一圈。壺正面隆起。釉色青白光潔,青花濃翠,深入胎骨,有鐵鏽斑點。正面中心隆起部繪八角錦紋,以海水江崖為地,中心四周為纏枝蓮,外環以海水江崖。壺頸凸起弦紋一道,上下繪纏枝花及海水江崖一周。壺蓋圓頂。蓋面繪四株折枝花,葉蔓清秀,運筆流暢,花大而葉小,葉紋為纖細齒狀。
  此壺紋飾精美,式樣別緻,是當時受西亞金屬器皿的影響而燒制的新器型。

48、青花雙耳葫蘆式扁瓶,明永樂,高25.2cm,口徑3.3cm,足徑6cm
??瓶葫蘆式,收口,束頸,圓形扁腹,淺圈足。中部兩節葫蘆間有如意形雙耳。瓶上部飾纏枝花紋,下腹部兩面各繪輪花一朵,周圍環繞花葉紋一周。無款識。
??明永樂青花呈色濃艷,可見結晶斑。此瓶應是受西亞器物風格的影響而燒制的。

49、青花花卉錦紋雙耳扁瓶,明永樂,高24.3cm,口徑3.5cm,足徑7.4cm
  瓶蒜頭口,束頸,圓形扁腹。口肩連以對稱的如意耳,腹兩側正中各凸飾一乳釘紋,璧形底足,無款識。瓶口邊繪如意紋,腹部紋飾以六角星開光向四周伸展構成六邊形錦式開光,開光內繪折枝花、纏枝花、朵花、團花、江崖海水等紋飾,足邊繪朵梅紋一周。
  此瓶造型仿自阿拉伯銅器,紋飾的題材與布局都具有西亞風格。

50、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高9.2cm,口徑51.2cm,足徑34.5cm
   盤折沿,菱花口式,通體作16瓣蓮花形,盤心寬大平坦,圈足,細砂底,無款識,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青花底釉青白亮麗,厚潤透明。盤心主體圖案是一隻棲於枇杷枝上的綬帶鳥,正回首啄食飽滿的枇杷果。內壁繪石榴、桃實、荔枝、枇杷等折枝花果,沿面繪大小纏枝蓮花,外沿下繪海水江崖紋,外壁繪折枝菊花紋。
  永樂、宣德兩朝是我國青花瓷器史上的黃金時代,其青花瓷之胎質、底釉、繪畫,無一不精。此盤使用永樂時由西洋進口的「蘇泥勃青」料,濃重艷麗,滲入胎骨,並有自然暈散形成的「鐵鏽斑」,手撫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國內外現存傳世的永樂青花瓷,大盤往往以花卉為裝飾題材,用枇杷綬帶鳥為主題圖案的較少見,就目前已掌握的資料來看,完整的只有三件: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一件,天津藝術博物館一件,而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的這件最為精美。

51、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明永樂,高41cm,底徑12.2cm
   瓶小口,帶蓋,蓋上有寶珠形紐,圓肩,肩下漸收,平底。蓋紐及蓋面中央飾蓮瓣紋,蓋之立壁上繪折枝花卉。梅瓶肩飾正反連貫的如意雲紋,如意雲紋內繪折枝花卉。腹部主題紋飾繪竹石芭蕉,襯以坡地、花草,宛如園中小景。足部繪蓮瓣紋及卷枝紋各一周,蓮瓣內繪各種折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澤濃艷而有變化,使畫面具有層次感,為永樂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52、青花靈芝紋碗,高5.5cm,口徑11cm,足徑4.5cm
   碗撇口,圈足,無款。碗心雙圈內飾折枝山茶花紋,口沿內側以青花暈染一圈,外壁飾纏枝靈芝紋,外口沿及圈足外飾青花線紋。
  此碗胎質潔凈,造型簡潔,青花發色濃重鮮艷,並有黑色結晶斑,為典型的蘇麻離青料之風格。紋飾疏朗明快,雅緻宜人,含有吉祥寓意。

53、青花玉壺春瓶,明永樂,口徑7cm,足徑10cm,高27cm
  瓶撇口,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別繪青花如意頭紋、回紋、卷草紋、纏枝蓮紋和蓮瓣紋。此杯造型莊重,紋飾素雅,構圖飽滿,層次分明。青花採用進口蘇泥勃青料,色澤濃麗沉穩,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藝術特色。

54、鮮紅釉菱花式洗,高3.8cm,口徑15.9cm,足徑13cm
   洗通體作十瓣菱花式,敞口,淺身,腹壁近直,平底。通體施鮮紅釉,釉面勻凈,色鮮艷。口沿與腹壁花瓣出筋處顯露潔白的胎色,與器身的紅釉相映生輝。底施白釉,無款。
  純紅釉瓷器創始於元代晚期,至明永樂年間完全成熟。宣德紅釉與永樂紅釉齊名,釉層肥潤,呈色鮮紅,釉面多有桔皮紋,口沿有整齊的「燈草邊」,紅白分明。器物以碗、盤、洗多見。宣德以後,紅釉趨於衰落,歷朝雖仍有少量製作,但成功者罕見。此洗憑其造型和紅釉特徵來判斷,應為稀有的宣德紅釉器珍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20: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