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兩會看中國制度創新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3-9 1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年初春時分,全球目光都會聚焦北京,聚焦北京兩會。兩會的意義也早已超越單純民生的範疇,而成為中國前行發展的方向標。特別是制度創新,往往成為中國下一階段發展強大的新動力和助推器。今年兩會正逢中國改革開放30年,回首這一歷程,中國所創造的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迹,無不歸功於中國的制度創新和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安排。

  1978年,中國改革拉開序幕,制度創新首先表現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施行與「人民公社」體制的廢除,極大的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短短几年間就解決了建國三十年都無力徹底解決的溫飽問題,而且也為中國下一步的全面工業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遇到瓶頸,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領導人以過人的政治勇氣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舉把中國的改革開放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經濟再次駛入發展的快車道。而在此階段重點推進的國企改革,不僅為經濟增長卸下了沉重的包袱,還把4000萬產業工人解放了出來,由財富的消費者變為財富的創造者。而住房制度改革則直接促成了產業帶動效應極強的房地產業的成型和繁榮,國民居住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中國金融改革降低了金融風險,回歸了金融的本來功能,目前,中國金融業的整體不良貸款率已從峰值的40%降到了8%,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業已經開始發揮獎優逐劣的資源配置者的本來作用。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經過長達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如願加入世貿組織。這也表明中國開始全面接納和遵守世界經濟規則,中國制度創新的內生性、獨特性也開始初步與國際接軌。中國也成為全球性資源配置和整合的一部分。短短几年間,西方資本與中國的勞動力結合,中國的比較優勢爆發性發揮,讓中國製造洪水般湧向世界。與2001年相比,2007年中國的外貿增長了4倍,出口增長了5倍,貿易順差更是增長了11.5倍。中國經濟也奇迹般地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經濟第四強。如果從經濟規模、國力強盛、國際影響與發展潛力的四大因素來看,中國實際上已經趕過了歐洲與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國。由此也開創了經濟轉型國家的中國模式:漸進式改革路徑。中國採取許多中間的制度安排,分幾步跳過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鴻溝」,成為世界經濟史上一個成功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的範例。

  歷經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依然充滿挑戰。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環境污染、貧富差距擴大,吏治腐敗,林林總總。然而正如前三十年取得成功的經驗一樣,唯一的解決之道仍然是進一步的制度創新。從目前兩會透露出的信息來看,以「大部制」為中心的行政體制改革已成為制度創新的一個著力點。「大部制」,顧名思議,就是在新一屆政府中,將哪些職能相近、業務範圍趨同的事項相對集中,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避免出現目前普遍存在的政出多門、多頭管理的現象,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而「大部制」所擬議採用的決策、執行、監督分立的方向,也顯然是針對當前中國存在的問題而來。

  我們相信,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這一特殊紀念意義的時刻,承襲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歷史重任的本屆兩會,必將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上濃重的一筆。


法國巴黎 宋魯鄭

來源:《聯合早報網》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8-3-9 17:18 | 只看該作者
希望花瓶里能開放出鮮艷的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3
hfang2005 發表於 2008-3-9 17:44 | 只看該作者
laodai的馬屁越拍越高明! 老糞青一不小心就變成老屁精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