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算命是不是傳統文化?"社科講堂"走進上海高中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8-3-8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03/07/content_7739114.htm
2008年03月07日 15:28:02  來源:解放網-新聞晚報  






資料圖片

    《易經》中的占卜、算命是不是傳統文化?中學生怎麼看待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碰撞?昨天(6日)中午,上海社科院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周山研究員、文學所張煉紅博士、歷史研究所馬學強研究員三位專家走進華師大二附中,增進高中生對民俗、傳統文化方面的了解和興趣,鼓勵青少年關注和思考社會問題。

    ■懂周易的人不會算卦

    對話剛開始,華師大二附中高一學生吳宇洲就說出困惑:現在關於風水類的書籍很多,鄰居孩子參加高考前竟然也請人先佔卜一下行車路線,說有利於提高考試成績。聽說風水占卦源自《易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的一部分,現在它的流行是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還是體現了對現代科學和文明的倒退?

    對此,周山研究院解釋,《周易》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占卜只是其最早期階段。但很早以前荀子就說出了它的本質:真正懂得周易的人不會算卦,他們通過裡面的風險提示自己。我們要通過前人科學經驗的類推,通過智慧的體會,來對我們今天的行為做事產生幫助。

    ■講英語和網路語言是兩回事

    還有同學提問,新文化運動中白話文推廣時,曾引起很大的社會效應。現在網路語言被許多年輕人接受,而說英語也成為了一種風潮,這算不算傳統語言文化的又一次革新。

    對此,張煉紅博士表示,講英語和網路語言是兩回事。英語作為語言工具進入我們的生活,跟整個現代化進程有關。而很多學生寫的簡訊、文章錯別字連篇,他們卻認為這是網路語言,但這卻不是傳統文化的變遷。馬學強指出,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不是一陳不變的,我們一直在不斷吸收外界的東西,英語、網路也是開放時代的現象。所以傳統文化一定要用開放的眼光看。傳統文化也是開放的,要在不斷的變化中留存下來。(記者 楊玉紅)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1: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