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報考美國大學

[複製鏈接]

59

主題

4838

帖子

108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揚-- 發表於 2008-3-4 1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首先想說,本人沒有上上什麼名校,但我當時報考的時候著實研究了一番。被一些學校拒絕或者推遲了以後也總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這裡簡單和大家介紹一下考美國大學,主要是名牌大學的要點。

美國大學分三六九等,最差的學校什麼托福,SAT都不要,給錢就可以上。中等學校有較好的高中成績和較好的SAT就可以。每個學校的網站上都有新生平均高中成績和新生平均SAT成績可以參考。如果有特長或者社區活動經驗有相關的獎學金可以申請。而申請名牌大學需要非常全面的能力。

名牌大學主要考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高中成績,SAT成績,SATII和AP成績,特長及社區活動,個人性格。

高中成績和SAT成績自然越高越好。網站上有具體的數字,但一般名校錄取的新生的平均高中成績都是年級里前10%,SAT最高的10%。我報考的時候在 SAT上吃了虧,數學是滿分,而英語只有800分里的580分。英語相當於前30%,差距不小。這是對美國國內的標準。大多數名校對外國學生的名額非常少,所以要求更高。

SATII和AP是「選修」課程的考試。SATII的內容是在高中12年級的基礎上拓展的知識。而AP相當於大學一年級基礎課。SATII有幾十門考試,從科學到各種語言不可能全部考下來,選一部分自己有能力學下來的考。AP也是一樣,範圍非常廣。對於名牌大學來說,一定數量的SATII和AP是必須的,表示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但參加考試數量多而成績不好反而會影響大學的評價。在名牌大學看來SATII低於前10%的成績和AP低於5分的成績(滿分5分)沒有意義。我一共考了8個SATII和6個AP,以數學和科學為主。其中一個SATII不到700分,一個AP得4分,不考慮。在這方面我基本達到了名校的平均水平。

特長的標準是在學校以上級別的比賽中獲獎,或者參加學校以上級別有競爭性的組織。作為理科特長在美國要是想上好學校,不參加英特爾少年科學競賽很困難。我又在這方面吃了虧,因為我當時英語關還沒有過,並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英特爾少年科學競賽俗稱少年諾貝爾,很多頂尖高中生的論題準備長達兩年之久。我迷迷忽忽到了12年級才聽說還有這麼個比賽,已經晚了。具體的題目記不清了,當時我們學校兩個理科尖子一個準備了近一年時間,用附近大學的設施做了一個有關電磁理論的試驗;另外一個人只用了三個月拼湊了一篇討論拓樸學的文章。結果三個月的那位第一論答辯就被淘汰了;另一個第二輪被淘汰,沒有出紐約州。我現在看來州級以上的題目大多相當於大學畢業論文。不管怎樣他們參加了比賽就會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有加分。

雖然說學校以上級別的比賽就算「特長」,但州級以下的名次並不十分重要。我代表長島地區參加美東數學競賽,並沒有取得好名次。所以這還算作州級以下的名次,名校基本不考慮。

社區活動包括參加各種學校團體,打義工,打臨時工。做過有領導性質的位置加分很多。暑假去給人送報紙或者組織童子軍募款自然差距很大。大學主要會考慮活動的難易程度和所鍛煉的能力。我在這方面也比較缺乏,參加了一些學校的團體,但並沒有太多的貢獻。而我們的學生會主席成績比我略差,最後上的學校比我的學校評價稍高一些。

另外一個因素是和大學的關係。申請表上專門會有一部分讓學生填和大學的關係,例如有親戚在學校教書,父母是學校的捐款人等等。這明目張膽的拉關係屬於正常。我報考那年哥倫比亞大學用總分22分來篩選學生基本能力,關係分佔到2分。

最後一個個人性格是最捉摸不定的因素。學生通過個人介紹,短文,面試和介紹信來展示個人魅力。很多人都知道有這麼個故事,一年哈佛給申請學生出題「敘述自己做過的最勇敢的事情」。某學生在白紙上寫下三個字「這就是」結果被錄取。後來我們分析該學生其他方面肯定也強,後面肯定還有別的學校墊背呢,所以才敢這麼勇敢一把。不過這把他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又有一個故事是說某中文作家年輕時來紐約身無分文,打工攢了500塊錢,剛剛夠報考10個學校的報名費,他就報了紐約周圍的10所學校,最後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他去問人家看上了他哪方面。人家說他在申請表上附了一張自己的照片,說他看著比較順眼。這很可能就是個玩笑,但也顯示了學校對個人性格的重視。

這方面最關鍵的就是要突出個人性格,顯得與眾不同。無論是面試還是介紹信都不必多談有關學習的東西。每個人的成績都明明白白的擺在審批人的面前,他不會自己看么?個人介紹,介紹信和面試是展現成績不能展現的一面。介紹信不一定是老師或者什麼名人寫,只要是了解自己的人就可以寫,但一定要文採好。這方面學理科的比較吃虧,理科專業的人寫出來的介紹信通常比較枯燥,引不起審查人的興趣。介紹信最好不要超過三封,要結合各個方面。如果有名人給面子寫推薦信自然是好的。但那樣就最好搭配親朋好友對自己更深刻的介紹。相對於家長在社會上有多大面子,學校更在乎學生本身的個人素質。

最後說面試。面試並不是必須的,但也是展現自己的一個機會。對於我來說這可能是我最失敗的方面。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做太多準備。大學面試和找工作很相似,先要對學校進行全面的了解,最好能親自去學校了解一些書本網路上沒有的內容。事先要組織好所要討論的主題和問題,並練慣用簡捷準確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注意基本的面試禮節。面試的時候也不必談學習,那些東西都寫在申請表上。可以用親身經歷或者對一些事情的評論來突出自己的魅力所在。面試應該是一個相對輕鬆的過程,時間上從三十分鐘到一個多小時不等。

我相信如果我10年級,11年級就知道這些的話對我報考大學會有很大幫助,不過時間不能倒流。但像自我介紹信和面試能力一輩子都有用,現在明白了也不算晚。申請美國學校其實是很好的一個鍛煉個人綜合能力的機會,成與不成都會對自己有進一步認識。
是水手就要出海,
是男人就要迎風。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沙發
遙祝 發表於 2008-3-5 01:45 | 只看該作者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 對那些將要報考美國大學的學子有很大的幫助,我的女兒需要五年後才能用得上,到時我可要到你的空間再看看這篇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6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3
jiahuan 發表於 2008-3-5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揚-- 的帖子

謝謝.揚一,這沒想到這麼快就回帖了!希望你永遠進步! 以後有機會還要向你請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