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華教授:去了日本才知道 中國實在差太遠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29 1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位在中國、美國、日本三地的大學都工作過很多年的中國教授曾跟我說:「即使中國現在跟日本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也未必能夠趕上日本。國民素質相差30年。」

  一位中國精細化管理專家,準備利用一年的時間考察精細化管理開展最好的日本、德國、新加坡三國。在第一站日本,我們的專家認識到:過去我們只知道日本企業家長於精細化管理,而這種精細化的思想,其實早已根植於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

  今年夏天,筆者作為中國精細化管理考察團的一員,對日本的企業、大學和政府的招商機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一周的所見所聞,我們對日本企業、機構的精細化管理有了深切的體會,更讓我們感到震撼的是,這種精細化思想已經深深根植於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之中。一位中國教授說:「即使中國現在跟日本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也未必能夠趕上日本。」

  雖然時隔半年,但我覺得有必要將一些見聞記錄下來。而當我準備將此文公開發表的時候,我卻不由得擔心:會不會有人看了此文,就認定汪中求沒有民族自尊心了呢,甚或乾脆就說我已經是今日的?

  壓力驅使著日本人拚命工作

  日本人背後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驅使著他們拚命地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互相督促、精益求精。

  自覺遵守與相互督促

  工作時間,日本男性白領最常見的裝束是西裝、襯衫加領帶,即使夏天室外40多攝氏度的高溫也是如此。大熱天裹著這麼正規的裝束,因此業務員在街上中暑昏倒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僅是白領,連計程車司機也都西裝革履,儘管熱得不停擦汗,但就是不會把外套脫下來。事實上可能沒有誰管,但這是他們的職業化習慣。  

  在日本街頭,經常可以看到60多歲的警察或保安在跑步指揮車輛,專心致志。書店的工作人員趴在地上擦地,跪下來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去酒店用餐,進餐廳時把鞋子亂糟糟地脫在一起,出來時發現服務員都給我們擺好了,一律頭朝外,一伸腳就可以穿上。

  在任何單位,如果有人做事不努力或者把事做砸了,就會有好多「好管閑事」的人上來指責:「哎呀,純子小姐,怎麼這麼做事啊?」「木村先生,你的失誤,讓我為你沒面子啊1我跟日本朋友總結說:「日本人是寧可自己付出更多,也必須要獲得或保留干預和指責他人的權利。」朋友回答說:「真的是這樣。這是一種氛圍,逼著你提高。」

  忙工作忙得沒時間做夢

  如果工作的事情沒有做完,日本人是不可能下班的,這是他們的一種習慣,很多根本沒法一下做完工作的人就只好推遲下班。一天晚上8點來鍾,我們路過世界 500強之一的住友公司門口,大批員工那個時候才下班。我們很迷惑,是集體加班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晚上11點半,我們在地鐵站看到人流如潮。不少人一天打兩份工,一上車就睡著了,太累了。

  在日本,男士平均結婚年齡是 35歲,當父親的平均年齡是36歲。很多人甚至都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的人更多,特別是職業女性。因為女人一生孩子往往就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結束。女人不出來工作,主要原因是小孩沒有辦法給別人帶。請一個人帶孩子,比自己打一份工還貴,自己帶孩子五六年,沒辦法再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只好繼續做家庭婦女。

  我覺得是政治家在逼日本人拚命,政府的政策迫使你不得不努力。日本人的所得稅非常高,45%;遺產稅更高,70%。不能讓你把錢存在那裡,為自己養老做準備。到65歲,才有可能靠政府的津貼來養活自己,這個時候才可以不拼。

  國家給你的壓力太大了,所以必須拚命地干。有位日本朋友跟我說:「日本人不做夢,哪有時間做夢1聽完,我莫名其妙地傷感。

  人際互信與秩序共守

  儘管壓力巨大,但日本人的生活卻從容而有秩序。這點從東京市容的細節上就能感受得到,綠化率極高,幾乎沒有見到裸露的土地,即使偶爾有一個小角落空出來,都會種上一株樹或擺上幾盆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沙發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29 15:00 | 只看該作者
  路不拾遺

  東京的房子一般不裝防盜門,很多門是非常薄的木板門和玻璃門。偶爾一樓有防盜網,二樓以上我從未看到防盜網。我們很驚訝,他們怎麼不擔心入室盜竊的問題?此外,多數自行車是不上鎖的,連摩托車晚上也是丟在外面,根本不擔心什麼。

  在火車上、在旅店、在會議室,甚至在餐廳,再值錢的包,放在那裡根本沒有人動。京都火車站人流如織,旁邊的餐廳人來人往,餐桌上七八個包丟得零零散散,並不見一個人。所以西方人老聽中國人說,「你先去,我在這兒看著。」人家始終不懂這話什麼意思,你「看」它幹什麼?

  我們住過的幾個酒店沒有「查房」之說,你走了就走了,把牌子放在那裡,把費用結清就可以。而在中國住酒店,離開時「查房」的程序必不可少,很多酒店還有物品損害賠償價格表,表現出一種非常深刻的不信任。我們的一位老師,在日本坐地鐵,西裝放在衣架上忘了齲而撿到的人幫他寄到下一站,等他來取,而且燙好、折好。

  在商業鬧市區,經常看見女士將翻蓋手機架在牛仔褲后兜上逛街,就這麼著,誰也不在乎。還見過一個女士,背一個很大的包,朝外的第一個口袋就是錢包,我在1米外都可以看得見,她就這麼逛,沒有覺得有什麼危險。

  我們總覺得貧富差距過大才會有搶劫盜竊,實際上不完全是這樣。日本也有窮的,至少從各地去的人也有窮的,而且也有流浪者。我這次還找了一個街頭藝術家給我畫了一幅漫畫像,標價1600日元。他畫完以後,自己感覺畫得不好,就只收了1000日元,還一個勁地道歉。

  堵車但秩序井然

  日本人很講究秩序。排隊是正常的,而且自覺保持1米距離。在自動扶梯上,人們都很謙和地站在左側,讓有急事的人從右側快速通過。

  在東京,我們見過幾百人在一個路口等紅燈,沒有一個人亂闖的。車輛在通過路口時也沒有減速的意思,因為所有的人都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不需要減速,也不可能出現意外。但是,在紅燈轉為綠燈的時候車輛反而慢下來,車可以通行,走到一半的行人也可以通行,只要有一個人還在穿越,車輛就會讓人,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 「以人為本」。

  日本的路並不一定都很寬闊,很少看見超過單向四車道,甚至還有主要公路是雙向單車道。有一次高速路堵車,但還不至於堵得不能行走,只是慢,絕對沒有人插隊,更沒有人急著猛打喇叭。

  我們的團隊每到一家酒店,酒店都有人到前面的路口迎接,指揮車輛怎麼開進去,停在什麼地方。我們住過的幾家酒店,都有一個牌子豎在大堂,寫明「某某團隊」  什麼時候出團,並按照時間順序排好,這樣可以避免若干團隊一起出發造成擁擠。如果時間安排出現衝突,酒店會建議某些團隊推遲五分鐘或者十分鐘出發。

  深刻的危機意識

  日本的版圖大概相當於我們一個四川省,但人口密度卻比四川還要大。地狹人多,又沒什麼資源,而且颱風、海嘯、地震非常頻繁,從這個角度來講,日本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國家。正因為如此,日本人有深刻的危機意識。

  吃一次涮肉也會覺得無比幸福

  日本的學校每月一次防火演習,每季度一次防震演習。每個家庭都備有壓縮防災包,裡邊擱壓縮餅乾、純凈水、保暖衣、手電筒和雨披。日本全社會從上到下都只有一個信念,我自己要拚命,如果不拚命這個國家就完了。

  我們去考察豐田汽車公司,豐田做汽車之前,整個日本是沒有汽車工業的,那時的汽車他們叫「自動車」。造「自動車」最早也是由豐田第二代領導人提出來的。他去考察英國的汽車,回來就發奮自己做,把原本很掙錢的紡織放棄了。由於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努力,這個人只活了50來歲。為了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日本很多人都是甘願做出自我犧牲。

  日本雖然是汽車大國,但企業中層及以下員工幾乎都不可能開車上班,因為停車費奇貴。東京的許多停車場,100日元只能停車15分鐘。多數日本人都買得起車,但是沒多少人負擔得起停車費!

  在我們看來,日本這麼發達一個社會,一般人吃飯應該不成問題。但日本人正餐也吃得很少:菜只能遮住一個小碟子的底部,米飯也只有一小碗。我總懷疑日本人很少吃飽飯。至少我在日本工作的朋友,如果哪天能開懷吃一次涮肉,會覺得幸福無比。真不懂日本人這樣是為了健康保持七分飽呢,還是為了貫串一種壓力意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3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29 15:02 | 只看該作者
  租房要給房東感恩費

  日本人住房壓力非常大。我大膽猜測這也是日本政府刻意為之。

  日本房價高是全球出了名的,東京的住房均價是每平方米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萬元),一個人辛苦一輩子可能也只能混一個小房間。普通人根本買不起住房,買得起的白領也不過買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最奇怪的是日本的租房方式:不僅租金特別高,而且首付得5個月租金。除了當月租金、押金(相當於兩個月租金)、中介費,還有一筆感恩費要付給房東。很難理解,日本市場化程度那麼高,房客反而要向房東支付感恩費?我覺得他們的政府是故意這麼乾的,使得整個民族從上到下都特別緊張。

  計程車司機給學生上社會課

  日本學生上課並不完全在學校內,他們經常把學生拖出去學習。到風景點去參觀,去看祖先怎麼拼的;到企業去參觀,看企業是怎麼發展的。讓你去思考,看你能否跟得上時代,能否適應社會需要。嚴格來講,這是他們的公民意識教育和思想教育,或者叫德育。

  他們對德育很重視,投入也非常大。我們去參觀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就碰到很多中學生。學生不是老師帶隊,而是由計程車司機領著。一個計程車司機帶四個學生,他會把社會上很多事情講給學生聽,一兩個小時不停地跟學生講,這是司機必須做的。學生做筆記,回學校還要寫感想。

  日本整個民族憂患意識非常重,小學課本就告訴學生:這個國家生存是很艱難的;這個國家處境是非常危險的;這個國家是可能隨時被別人打垮的。儘管日本歷史上,從來沒有外來侵略者能夠深入日本的本土(二戰美國的佔領不算侵略),但是日本政治家始終認為外族強盛了,就一定會打進來,別人發達了日本的生存空間就相對萎縮了。

  中日國民素質30年的差距

  日本社會流傳一句話:「管好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每個人都是這麼一個信念,整個社會公民素質就非常高。

  瓶子扔掉前還要將商標撕掉

  日本居民在街上如果一時找不著垃圾桶,就把垃圾帶在身上,回家放進自家的垃圾桶。有一位陪同我們的女士,我們有人告訴她:「小姐,你身上有兩根頭髮。」「很抱歉。」她一邊說一邊把頭髮取下來,用一張餐巾紙包好,放進自己的口袋。

  在自助餐廳吃飯,人人用完餐都會自己收拾桌面,桌上灑的幾滴湯會用紙巾擦去,杯盤碗筷收到集中存放的地方。

  抽煙的人當然還有,但絕不會有人亂彈煙灰、亂扔煙頭,在街邊吸煙都會帶上一個攜帶型的煙灰缸(我就特意從日本買回來兩個攜帶型煙灰缸)。

  在公共場所遛狗的人士,身上一定帶著垃圾袋,狗一拉屎,馬上小心翼翼地掃起來裝到垃圾袋帶走,再用紙巾把地面擦乾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4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29 15:02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人類的文明和垃圾的處理緊密相關。垃圾的處理可分為四個文明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隨地吐痰階段」,既然隨地吐痰就會隨地甩垃圾;

  第二個階段是「集中堆放階段」,北京現在處於這個階段,垃圾開始集中堆放,不亂丟;

  第三個階段是「分類處理階段」,日本把垃圾分成三類:可燃物、不可燃物、瓶罐器皿。個人認為中國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部分城市還沒有真正到達這個階段;

  第四個階段是「精細管理階段」,就不止是三類分放了。比如,通常人們會在可樂喝完后把瓶子扔到垃圾桶了事,而日本人會把可樂瓶上的商標紙撕掉,丟進可燃物的垃圾桶,再把瓶子塞到裝瓶罐的垃圾桶內(因為瓶罐回收后也需要工人把商標紙撕掉)。

  同樣,家裡用完了的醬油瓶,日本人往往會用清水把瓶子先洗一洗,再放到垃圾桶里,因為回收后也需要清洗的。摩絲類產品的空瓶子,日本人在扔進垃圾桶之前,會先給瓶身扎一個孔,以免存在不安全隱患。

  順便提及,日本東京有若干大型垃圾處理廠,當然有很高的煙囪,只是煙囪並不冒煙,而且垃圾廠附近必有一個體育常垃圾焚燒的餘熱可以供體育場的游泳池保持水溫,還可以讓大家健身的時候理解自己和垃圾的關係、人和環境的關係。

  管好自己,不給社會添麻

  日本人出門都喜歡帶一把傘,而且是長柄的傘(很多出門的人,旅行箱旁邊也插一把長柄傘)。所有的公共場所都有一個機器,裡面是塑料袋,把傘往裡面一插,套一個袋子再拉出來,提著雨傘進屋內就不會有水滴出來。我們在日本那麼多天,只有一天是晴天,但從未感到哪兒濕漉漉的。連公交車上也都有一個放置雨傘的桶。到一些名勝參觀,進室內,得把雨傘和鞋子放在門外,等回來再取;如果不從原路返回,就用垃圾袋將鞋裝著,提在手上,出口處必定會有一個箱子,用來收集裝鞋的垃圾袋。

  日本人非常彬彬有禮,一天到晚地鞠躬。我覺得,這種東西不只在表面,是從內心深處對社會的一種認同,知道自己的渺校大公司的高層也總是低著頭走路,微閉著眼睛,自我收縮,甘為渺校這事實上是一種境界:把別人看得比較高大,把自己看得很卑微。

  我們去參觀了兩所大學,和中國的大學很不一樣,沒有圍牆,也沒有氣派的門樓,不起眼的大門上只有很小的一塊牌子,非常普通。就連豐田那麼大的公司,總部大樓也並不奢華,牌子也是很小的一塊,很低調,不那麼囂張。

  一位在中國、美國、日本三地的大學都工作過很多年的中國教授曾跟我說:「即使中國現在跟日本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也未必能夠趕上日本。國民素質相差30年。」

  雖然我們不喜歡聽,但是我能理解,確實國民素質是不一樣。

  作者簡介:汪中求,清華大學特聘教授,精細化管理研究專家,著有《細節決定成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264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5
mp3.1 發表於 2008-2-29 22:3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表面,作為一個學者,應該拿出真正的數據、分析和比較出來,而不是像一個文人一樣,隨便看到一點什麼就張嘴亂評。這樣的教授,歇了去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702

帖子

35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2
6
flyinghorse73 發表於 2008-3-1 01:19 | 只看該作者
基本同意同意5樓。
作為一個教授,在得到任何結論之前,首先要分析資料,數據,並反覆驗證資料,數據的可靠性,最好能駛抵京信調查研究。總之一切結論都要建立在確鑿的證據和調查數據基礎之上。作為一個教授,不能憑藉主觀臆斷就輕易下結論,如果那樣,教授就和一個小市民沒什麼兩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7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1 02:25 | 只看該作者

結論太武斷:不光全都差,而且差很遠

中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中國人的勤勞智慧、忍辱負重,那一點又比日本差了?這樣的教授恐怕也是個徒有虛名、誤人子弟的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501

帖子

216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我比熊貓更寂寞

Rank: 4

積分
2167
8
紐約知青 發表於 2008-3-1 02:26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汪中求是個喜歡思考,但說話非常不嚴謹的人。他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不惜以偏概全甚至捏造證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82

帖子

9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1
9
儀乾 發表於 2008-3-1 03:2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不太講文明是真的,不承認對我們沒有好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10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1 06:1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儀乾 於 2008-2-29 12:21 發表
中國人不太講文明是真的,不承認對我們沒有好處。


陳述一個觀點,需要中肯和全面。像這樣一面倒的結論性論述,說的對的部分也被降低可信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150

帖子

23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9
11
二俠 發表於 2008-3-1 08:07 | 只看該作者
真不愧是清華教授的觀后感,寫的洽到好處,絲絲入扣。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

帖子

10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102
12
0o0 發表於 2008-3-1 08:26 | 只看該作者
國人太多,素質好的人太少。上層的人素質更差,連農民都不如,中國的知識分子的素質就是魯迅筆下的假洋鬼子。素質差的一塌糊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980

帖子

187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75
13
zhaodeneng 發表於 2008-3-1 12:5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企業正在進行馬虎化管理.如果有人對他們的產品提一下不足的意見,馬上招來的是"別人都能用,為啥你不能用"的責備.馬虎已根深蒂固地植在我們民族的思維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0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14
faw 發表於 2008-3-1 15:13 | 只看該作者
日本國民的整體素質總的來說比中國要高很多,但並非十全十美。我曾經跟我的日本導師說,中國還存在很多問題,沒想到他謙虛地回答我,日本也有日本的問題。
   另外,日本也並非安全到夜不閉戶,我新買的自行車騎了1個月零3天就被偷了,後來我去了警察局,發現那裡有上百輛找回來的摩托車和自行車。我們這裡有個研究所有個晚上丟了10台電腦。我還曾經因為沒有隨手鎖研究所院子的大門而被看門的老頭狠狠訓了一頓。在電視上也看到過在千葉縣有騎摩托車搶包的,跟國內的飛車黨一樣。
   總而言之,國人既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崇洋媚外。學習人家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不斷進步,超越人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0

帖子

3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38
15
anhe 發表於 2008-3-1 16:51 | 只看該作者

直的思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6
16
aaa321aaa 發表於 2008-3-1 17:40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教授呀?

* 忙工作忙得沒時間做夢---很多日本人說,現在的日本失去了夢想,對將來沒有了希望。估計作者沒有聽懂夢的意思吧。

*路不拾遺。----是比中國好。

*多數自行車是不上鎖的,連摩托車晚上也是丟在外面,根本不擔心什麼。 -----笑話!!!!!

*日本的版圖大概相當於我們一個四川省,但人口密度卻比四川還要大 ----------大多少呢?

*垃圾的處理-------很多居民區對垃圾分類很嚴格,可是垃圾送到垃圾處理廠,都當成可燃垃圾一起燒了    因為沒有那麼多相應的處理廠。資源垃圾很多被賣到中國,導致處理廠吃不飽,虧本倒閉。

*日本人非常彬彬有禮,一天到晚地鞠躬。我覺得,這種東西不只在表面,是從內心深處對社會的一種認同,-----------這位教授真能想,估計日本人也要感謝。不過國內日劇播的也不少,有沒有看到日本這樣的場面呢:一個兇手殺人前說,對不起,我要殺死你。

順便說一下,我在日本生活8年了,以上幾點,比那位教授有更清晰體會。所謂術業有專攻,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不要發太多意見,容易出醜的。如果這位教授在精細化管理領域多做一些實在的工作,我想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用吧,而不是在這裡打擊民族自信。
三十年趕不上日本?能不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們的很多人都想趕上,這就夠了。我們有夢,有幹勁,而日本很多年輕人沒有夢,這就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主題

44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35
17
yn680 發表於 2008-3-1 17:45 | 只看該作者

又是哪個日本鬼子冒充中國人寫的吧,或

又是哪個日本鬼子冒充中國人,或哈日分子寫的吧。那到可以理解。

如果真的是什麼清華教授寫的,水平忒差了吧。

如果是日本鬼子或哈日分子寫的,去他媽的,沒有功夫搭理你們,愚蠢,拿著SB當自信。

如果是清華教授寫的,那真得批評下。

我在網上一再強調,不要仰臉看外國,否則你就是奴才。

本人也在日本,美國遊歷過,對文章只知皮毛的觀點只能用SB 來形容了。你仰臉看外國,是因為他們發達,這可以理解。但是發達國家是怎麼形成的,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一句話,抓住了發展的機會。現在,如果你深入發達國家,你會發現,他們比中國人懶得多。日本人勤奮?那是他們的父輩,勤奮的另一個解釋是笨。現在日本人勤奮嗎?SB還會認為勤奮,關於日本人加班,本人以前解釋過,不再啰嗦。現在,日本的很多工廠招工困難,不是因為沒有閑人,而是都不願意做工。

美國的發展,一是靠人的創造,再是靠機會。你去調查下,那些大公司,哪個不是靠發戰爭財起家,包括通用電氣。我們有理由佩服美國創造了微軟,IBM這樣的公司,但是我們要對杜邦,通用電氣,麥道等等發各國戰爭財耿耿於懷。現在美國怎麼樣?大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經濟下滑,你有什麼理由仰臉看美國?

日本的發展,一可以說靠勤奮,再就是機會。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拿走了多少白銀?侵略中國,又從中國掠奪了多少資源?在中國的礦山有多少萬人坑?有多少中國勞工被逼到日本服苦役?日本的發展是靠一隻腳踩在中國人肩膀上起來的。作為中國人你有沒有血性,這些在將來是要償還的。在者,五十年代,日本起步的時候,找准了歐美企業的縫隙,做質量好而價格便宜的產品出口,這樣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相反,在日本國內價格奇高。為了這質量好,價格便宜,有多少人因工作被逼成精神病,你不會讚美這種精神病思想吧。到現在,日本的產品價格已經不便宜了,競爭優勢也沒有那麼明顯了,可以說快衰弱了。

你真是研究精益工作法的,你的水平太差了,而且無能。精益工作法的想法是減少錯誤,降低成本,事實上不能。工作精益就需要增加人手,難道是免費的嗎?本來這個工作法師日本企業為了消化多餘人員而增加的崗位,反而被有些人當作學問研究,可悲啊。如果你不信,現在的韓國的三星的發展迅猛就是因為,去掉了多餘的工作,包括電器功能,多餘的環節,多餘的檢查等等。

日本人穿西裝你TM也讚美,西裝本來是歐洲的東西,歐美人都很少穿,為什麼日本人穿?最主要原因,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怕別人看不起!

行了,不想說了,看你的嘴臉就噁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4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7
18
snakeie 發表於 2008-3-1 20:17 | 只看該作者

不能以偏概全

美國也沒有日本社會穩定,遵守紀律。可是就是比日本發達,並贏得了戰爭。
所以不要只看到日本社會穩定,日本人遵守紀律的一面。
也要看到,日本人做事死板,官僚主義橫行的一面。
美國人,中國人就比日本人有挑戰精神,敢闖敢拼。
所以,日本人可以做好應用科學(工科),做不好自然科學(理科)。
這就是因為日本人太死板,沒有靈感。
日本人的商業頭腦真的不如中國人。
但,中國人做技術恐怕也和日本人差得遠。
中國要走自己的路,要慢慢來。

[ 本帖最後由 snakeie 於 2008-3-1 20:2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19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3-1 21: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aaa321aaa 於 2008-3-1 02:40 發表
三十年趕不上日本?能不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們的很多人都想趕上,這就夠了。我們有夢,有幹勁,而日本很多年輕人沒有夢,這就夠了。 ...


改革開放初期也做過類似定量的分析,當時的說法:落後歐美髮達國家70年,日本60年,台灣等四小龍40年。這種比法極不科學。現在歐美日吃的是中國種的、養的,穿的是中國織的、造的,怎麼能差出幾十年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20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3-1 22:27 | 只看該作者
從我做起,怎麼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8: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