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怎樣才能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2-19 2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陶行知的一個朋友因5歲的兒子把金錶拆壞了而狠狠揍了 他一頓,陶行知知道后詼諧地對朋友說:「中國的一個愛迪生 被你打沒了。」此話很有道理,因為孩子好多東西都不明白, 都覺得很新奇,想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去看個究竟,在探索過 程中損壞一些玩具或其他物品在所難免。如為了想看清雞蛋里 何沒有小雞,會一個接一個地打開它;為了想看看錄像帶里有 沒有影子,會把帶子拉得滿地都是。碰到這種情況,切不可大 動肝火,出為父母的責罵會使孩子以後的探索活動縮手縮腳, 探索精神的火苗會被熄滅。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探索活動橫加干預,這也是不明智的。 例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泥沙和水,但有的父母怕孩子 玩得渾身太臟或搞濕了衣服,便禁止孩子玩這些東西,然而, 泥沙和水之所以對孩子有那麼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它們在孩子 的手中可以下變萬化:泥沙可以挖洞,也可以堆山;可以滿地 撒開,也可以聚成一堆;幹了容易飛揚,濕了卻成一團,而且 乾濕的重量、體積各異。水可以裝進不同的容器;「可以載舟, 亦能矚舟」;可以是點點滴滴,也可以是一束水柱,甚至汪洋 大海;呵以成冰,亦能成煙霧;利刃無法斷水,泥沙卻能分開 它,泥沙和水的各種變化,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孩子玩泥沙成水的過程,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獲取感性經驗、獲取知識的過程,從中能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又如,孩子都喜歡走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路,那因為這些變化的路面走起來能給孩子不同的感覺,不像平坦的大道 那樣單調乏味,能滿足孩子的探索需要。可見,對孩子來說,他們的不少活動都是探索事物的過程,只有讓孩子充分自由活動,才不會扼殺 他們的探索精神。


  孩子有時候會有些大膽的想法,千萬別認為是異想天開而加以打擊,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讓孩子積極去探索。因為 很多發明創造,都是在初看起來似乎「怪誕」的念頭中通過探索而實現的。例如電話發明家貝爾,當他發現電流接通和斷開,螺旋線 圈會發出雜訊這一有趣現象時,曾設想到用電傳話。好幾位電學家對他的想法付諸一笑,可是當時著名的電學家約瑟夫·亨利對他進行關懷和鼓勵 :「干吧!年輕人,你有一次了不起的設想!」當貝爾膽怯地說不大懂電學時,老科學家又鼓勵他:「掌握它!」多年後,貝爾回憶說:「沒有這幾個令人 鼓舞的大字,我是決計發明不了電話的!」可見,鼓勵對探索、發明有多大的作用!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