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馮海寧:上海不計成本購電的秘密

[複製鏈接]

11

主題

274

帖子

116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4

積分
11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aine007 發表於 2008-2-1 17: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馮海寧  來源:燕趙都市報

  不管上海向周邊哪個省份購電,都會加重這些省份的供電負擔,進而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民生用電,因為整個華東地區都處於電力極度緊缺的狀態。雖然說,上海城市地位顯赫,但在民生保障問題上,應該是公平的,無顯赫與不顯赫之分。

  28日上海本地發電創出歷史新高,達到1340萬千瓦。但受惡劣氣候影響,上海供電仍舊非常緊張。上海市電力公司總經理周永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彌補用電的缺口,會千方百計、不計成本地從周邊省份購電,只要能夠送得過來,再貴的電也要買過來。(1月30日《第一財經日報》)

  對此,筆者很關心兩個問題,一是,上海準備向哪個省份購電,這個省份是否也缺電?二是,上海所購之電能貴到何種程度?可以說,這兩個問題不僅涉及上海利益,也涉及其他省市利益,更能看出特殊情況下電力供應的公平問題。

  眾所周知,這次發生在中國大地的大範圍低溫、雨雪和冰凍的極端天氣是幾十年不遇的,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越1998年洪災。在這樣的危機關頭,電力緊缺就不是上海一個城市的問題,而是一個全局性的問題。據報道,目前全國已有17個省(區、市)出現拉閘限電。也就是說,兄弟省(區、市)和上海情況一樣。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上海向周邊哪個省份購電,都會加重這些省份的供電負擔,進而會或多或少影響到民生用電,因為整個華東地區都處於電力極度緊缺的狀態。雖然說,上海城市地位顯赫,但在民生保障問題上,應該是公平的,無顯赫與不顯赫之分。

  筆者以為,在像此次雪災這樣的特殊情況下,應該把可調配、可購買的電量用在刀刃上,比如用在大面積停電的貴州,讓這些地方的災民和過路的「回家人」感受到溫暖。因為上海電力即便緊張,也還沒有到貴州災民急需用電的程度。再說,上海可以自行緩解電力緊張局面,比如自己發電、節電,自力更生來渡過難關,讓其他省份人也看到上海這個大城市及市民的精神勁頭。

  另外,筆者從周永興的「為彌補用電的缺口,會千方百計、不計成本地從周邊省份購電,只要能夠送得過來,再貴的電也要買過來」這句話中,看出電力這一民生必需品,在有些時候,並不是以民生為本,而是以利益為本———賣電者不顧當地用電緊缺,只要能多掙錢就可以出賣;買電者不管其他地方用電情況,只管拿錢去買。

  在筆者看來,周永興不計成本買電的話並不是隨便一說,還透露出這麼幾層信息:一是,有人會趁天災哄抬電價,因為有不顧一切哄抬的可能,才有不計成本買電之說;二是,全國電力供應缺乏統籌管理,既然上海可以高價買電,也就是說一些地方有電可賣。換言之,如果是全國一盤棋考慮的話,上海有錢也買不到電,因為可調配之電都用在急需之地了。

  其實,在很多省市,已經打響了「自力更生來渡過難關」的戰役,如廣州禁止商場賓館開供暖空調,再如長沙啟動電力應急預案I級響應,娛樂場所停業、關閉霓虹燈等。雖然說,上海也有相應的預案,如按照序列,工業大用戶根據重要性的不同和連續生產要緊程度,事先2個小時通知或者隔天通知限電或者緊急拉電,但上海這些舉措與其他省市比起來,力度還不夠大。比如上海的娛樂場所就沒有停業,說明上海還有很大的節電空間。

  每遇天災,「眾志成城」就成了一個被媒體廣泛提及的詞,然而,眾志成城在某些時候處於分割的狀態,即地區內的眾志成城。筆者以為,面對雪災,眾志成城理應在全國範圍內統一起來。如此,上海就會考慮到兄弟省市的用電狀況了,也不會有城市高價賣電了。



附送:

上海將不計成本地從周邊省份購電

  來自新華社的報道稱,28日上海本地發電創出歷史新高,達到1340萬千瓦。但受惡劣氣候影響,上海供電仍舊非常緊張。

  如何保證上海的供電安全?《第一財經日報》就此專訪了上海市電力公司總經理周永興。

  《第一財經日報》:貴州、湖南等地由於冰雪天氣的影響,導致電路線中斷、電塔倒塌,為什麼在更寒冷的東北沒有出現同樣的情況?

  周永興:(貴州、湖南)這些地區發生斷線倒塔現象,是因為上面的覆冰超過了設計載重值的3倍。

  今年南方地區由於冷空氣和熱空氣相互交錯,形成拉鋸戰,而且電線、電塔很多位於山區,氣溫最冷不超過零下3攝氏度,一會下雨,一會下雪,一會又結冰,導致電線、電塔上的雨雪不斷堆積,終於壓垮電線、電塔。而東北的氣溫在零下10~20攝氏度,雪都變成粉末狀,不會在電線、電塔上嚴重堆積。

  《第一財經日報》:全國大面積的冰雪天氣對上海的供電安全是否造成了影響?

  周永興:從最近的情況來看,上海供電安全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電源,由於南方偏低溫的時間過長,對船運、鐵路、公路運輸都造成一定影響,而且當前是春運的高峰,運人都來不及,然後還要運煤,壓力很大。運輸能力下降造成電煤供應緊張。

  除運力不足外,由於臨近春節,煤礦普遍開工不足,或者不開工,沒有煤運出來,因此電煤生產不足也是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外來電量受到天氣的影響。上海通過五路交直流通道從外部輸入電力,其中從湖北等地過來的送電線路受到冰凍天氣影響較大,考慮到安全因素,只能把送電暫時停下來,這對上海的外來電有影響。

  上海最高載荷在1800萬千瓦左右,其中自己發電可以解決1200萬千瓦,600萬千瓦要靠外面送過來,受到雨雪天氣影響的主要是這600萬千瓦。

  《第一財經日報》:如何應對電煤供應不足和外來電受到惡劣天氣造成的影響?如何保證上海的供電安全?

  周永興:針對供電安全的三個環節——電源、電網結構、客戶,我們都制訂了預案。第一個預案就是如果缺煤,上海本地發電能力不到1000萬千瓦的時候,我們會和市政府協調,建議市政府把天然氣划給我們多一點,天然氣發電廠就可以多發一點電。

  另外上海電力公司還有燒油的電廠,雖然油很貴,但虧本的買賣也要做,保證社會的需求。

  同時,為彌補用電的缺口,我們會千方百計、不計成本地從周邊省份購電,只要能夠送得過來,再貴的電也要買過來。

  供電不足的時候,對於用電大客戶,我們也有相應的預案。按照序列,工業大用戶,根據重要性的不同和連續生產要緊程度,事先2個小時通知或者隔天通知限電或者緊急拉電,不會影響社會。(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胡軍華
paine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沙發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2-1 17: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ine007 於 2008-2-1 17:41 發表
  在筆者看來,周永興不計成本買電的話並不是隨便一說,還透露出這麼幾層信息:一是,有人會趁天災哄抬電價,因為有不顧一切哄抬的可能,才有不計成本買電之說;二是,全國電力供應缺乏統籌管理,既然上海可以高價買電,也就是說一些地方有電可賣。換言之,如果是全國一盤棋考慮的話,上海有錢也買不到電,因為可調配之電都用在急需之地了。


是在說應該「計劃經濟」?

這些烏鴉嘴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
laodai 發表於 2008-2-1 18:27 | 只看該作者
上海本地沒有能源產出,發電的油、煤、氣,都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從這個層面說,上海的電都是買的。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