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對德關係看中國靈活外交

[複製鏈接]

15

主題

259

帖子

6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atric 發表於 2008-1-24 1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之聲網1月21日載文《秘密外交結碩果德中關係解凍在望》,摘要如下:

德國好幾個大媒體周末出擊,從各個角度破解了一個密碼:德中關係開始解凍了。而這是施泰因邁爾外長兩個月秘密外交的結果。默克爾知道有這麼回事,劫不了解細節。同時,新華社報導,德國再次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一部分(這是德國媒體周末都沒有提到的)。這麼多角度同時發出聲音,這是罕見的。
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在漢堡「時代」周報的一個活動上就德中關係說:「我們目前正在走過一定的低谷。」「我指出了,即使(達賴喇嘛的)來訪從中國角度看是個錯誤,也不等於說,就不再存在中國對德國的興趣了。」

「明鏡」周刊報導道,默克爾與達賴喇嘛柏林會晤造成的德中關係凍土期,將以本周二(1月22日)施泰因邁爾與楊潔篪兩位外長在柏林會晤而畫上句號。德國外交部證實道,中國外長是到柏林來參加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外長加德國關於伊朗問題的會晤。
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副部長)艾爾勒對「星期日每日鏡報」說,施泰因邁爾與楊潔篪的會晤是所願。「我們在努力讓關係回歸達賴喇嘛訪問前的那種正常狀態。」「南德意志報」據德國政府圈子中的消息稱,聯邦政府在中國外交部和中國媒體對默克爾總理講話的積極評價中看到「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在未來也將致力於擴展政治和經濟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幾天來已經第二次在新聞會上就中德關係表態。在1月17日的表態中,對默克爾關於德中關係的新說法表示了謹慎的讚賞,避而不談默克爾講話中關於她不改變對會晤達賴喇嘛的看法的話。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華社這篇報導中,記者的問題里包括1月22日中國外長「將應約與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舉行雙邊會晤。」這裡說的是「雙邊會晤」,經新華社這麼一報導,實際上已經證實了兩國外長在柏林將有雙邊會晤。
默克爾之前的近幾屆政府中,德國總理還從來沒有會晤過達賴喇嘛,但金克爾和菲舍爾兩位前外長都會晤過。而當時的科爾和施羅德兩位總理都不太理會人權方面,包括西藏問題的事。現在反過來了,默克爾總理會晤了達賴喇嘛,而施泰因邁爾外長持反對態度。但無論如何,德國這種由兩個不同政黨的代表分別擔任總理和外長的機制,客觀上保持了對中國外交上的一種平衡。施泰因邁爾批評默克爾總理「櫥窗外交」的言論,自然得到中國的讚賞,由他出面來緩解德中矛盾,正是合適的角色。

中國的外交政策變得靈活了。中國總理溫家寶不久前還表示過,只要默克爾總理道個歉,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但是,事實表明,默克爾可以向中國示好,但要她道歉是不可能的。直到她的上周講話里,她還是堅持這麼個態度。而中國也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那怎麼辦呢?是等到德國下次大選再說嗎?長期保持中德冷凍狀態?現在中國劫已經改變了態度,已經接受了默克爾的示好,更是接受了施泰因邁爾的調解努力了。這再次證明,中國的外交政策已經確實變得相當的靈活,能夠順應時勢了。

5

主題

627

帖子

273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73
沙發
ericyu43 發表於 2008-1-24 21:11 | 只看該作者

關於中德關係,我認為:

1、德意志民族相當富有智慧,德國相當強大;值得中國高度重視;
2、德國與中國之間既不存在歷史怨恨又不存在根本利益衝突;
美國是世界霸權,德國連歐洲霸權就不是,只是歐洲大國。
因此我認為中德關係壞不到哪裡去,更可能會好,儘管不是親如一家,但可以關係密切;只是歐洲大國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歐洲大國與美國又扯不斷;中國和他們之間的外交關係不大好處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8 0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