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在麻醉我們的民族?---中國依然沉睡

[複製鏈接]

233

主題

510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tindonesia 發表於 2008-1-22 2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孤蓑煙雨   

「中國是一頭睡獅,連蒼蠅都敢落到它的臉上叫幾聲。但是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拿破崙 波拿巴
    今天,中國醒了嗎?
    一、 華夏民族依然沉睡—沒有歸屬感的民族:
    
    從歷史上看,華夏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榮譽感是最強烈的,與周圍的民族相比,華夏民族對自己的民族歸宿感是極其強烈的。然而自從甲申國難后,漢民族就迷失了自己的民族觀,在民國時期,由於當局對漢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的大力提倡,漢民族意識有所提高。新中國建立后,由於漢民族文化中的某些思維與官方的意識形態有著巨大衝突,漢民族文化並定性為「封建落後」,結果被無情拋棄並予以摧毀(相比的是台灣偽政權繼承了漢民族的文化),而標榜「馬列主義」的官方對漢人的民族主義觀念進行了強力打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喪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漢人已經成了民族認同感最差的民族,凝聚力也變得極差。
    這樣的漢民族怎麼能談得上覺醒呢?漢民族沒有覺醒,又怎麼談得上中國的覺醒呢?
    
    二、 滿清對漢民族意識的閹割和1949年以後官方對漢民族意識的淡化----誰在麻醉華夏民族?
    
    (1)清朝的閹割:
    與蒙元統治者相比,滿清更加陰險也更加殘忍。清政府卻最重視利用文化精神武器統 治漢民族,達到幾千年來少數民族的頂峰。也達到對漢民族精神文化破壞的頂峰,這首先表現在對漢民族自尊和民族傳統的全面絞殺的剃髮令。"即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歷史上,少數民族入 侵、入主中原,如雖有"亂以氐、羌、突厥、契丹、蒙古之風"(《孔子 改制考》) 但多被擁有悠久文化積澱的漢民族同化。蒙元也曾試圖改變漢民族的服裝,結果成為元末,漢族大暴動的重要誘因之一。清政府的剃髮令,讓有著崇高自尊的漢民族改發易裝,招致了強烈的反抗,僅江陰一縣,為反剃髮起義,戰死,自盡,被清軍屠殺就多達17萬人。全中國為反剃髮而被清軍屠殺又有多少人,實難統計,剃髮令不僅是對漢民族的極大污辱,更是對漢民族集體自尊和自信力的毀滅性打擊。直到太平天國時,號召起義的有力動員辭仍是"復我衣裳"!剃髮令使漢民族數千年的髮式,衣裳傳統陡然蒙難。"唐制衣冠蕩然無存"還是其表,使漢民族從此失去了驕傲,自尊, 自信的精神境界,其影響無論怎麼估價都不過分"此固我皇漢人種為牛為馬,為奴為隸,拋漢唐之衣冠,去父母之發 膚,以服從滿洲人之一大紀念碑也。"(《革命軍》)。 文學|虛擬
    清室最高明的篡改是四庫全書,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對漢民族英雄史進行空前絕後的荼毒,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陰毒,不是焚書,而是"全毀、抽毀、剜去之類的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確,即"永不會覺得我們漢民族裡面,也曾經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應該說,經過清267年的精神奴役,清政府基本上達到了使漢民族忘記血史,永不會覺得漢民族中有過很有些骨氣的人的目的。中國古書與被刪剜套改的對比原文了,只要稍加對比,即足以令人驚駭(如冉閔的故事),總之"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亡的豈只是古書,失去了的豈止是髮式,衣冠,這是漢民族精神傳承(如儒學精神的畸形發展)的大斷裂和大毀滅。
    此外還有:「奴才」這種對人侮辱性的稱呼被強行推廣;文字獄,扼殺了明朝活躍的學術氣氛;讓漢人做包衣和讓漢人做太監的政策等。
    歐洲歷史上,當巴爾幹半島國家被奧斯曼打敗奴役后,從此這些國家遠遠落後西方,而漢民族也一樣,當文明被野蠻所籠罩后,文明之花就會慢慢枯萎,甲申國難是華夏民族的最大悲劇。
    (2)1949年以後官方對漢民族意識的淡化:
    由於秉承一種新的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的思維與漢文化格格不入,所以,漢文化成了新政權的打擊目標,毛先生說:「十批不是好文章。」於是史上最轟轟烈烈的毀滅漢文化的行動開始,幾十年內,漢文化在大陸基本滅絕,而以前的中國=漢族被改為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在強化其他民族的認同感的同時,對漢族的儀式,藝術文化和傳統採取了淡化甚至反對。如賈鵬芳是一位拉二胡的藝術家,然而他卻在國內無法發展,原因是當局不理會這種漢族文藝,於是他跑到日本,並在東洋大紅大紫。《十二夢幻曲》這首華夏古曲,現在演奏得最好的卻是一位韓國人。通過幾十年的淡化和抑制漢民族主義,漢人基本喪失了民族歸屬感。
    
    三、 漢民族的強大精神和華夏祖先戰國漢唐明的精明擴張
    
    說實話,今天的漢民族其實說不上是真正的華夏子孫了,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華夏民族應有的品味、精神和文化。那麼我們的祖先--真正的華夏是一種怎樣偉大的存在呢?
    自從軒轅黃帝立國之後,華夏民族就開始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他們從黃河流域的一個小部落開始起步,向四周異族出手,經過無盡的廝殺,擊敗了一切對手,終於佔領華夏祖先視眼範圍內所有的肥美土地,建立了世界史上最偉大的帝國---中華帝國。
    也許有人會問?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有這麼厲害嗎?要知道胡人可是非常野蠻的。
    我會告訴你,真正的華夏族是最具進取精神的,最強橫的,最有魄力的,同時也是最智慧的最高貴的。
    他們強橫到什麼程度呢?我們看看漢文化的一大代表人孔子對復仇的看法吧(記住不要聽信某些意識形態學者的斷章取義和惡意詆毀),孔子說「以德報怨,以何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孔子對復仇極為推崇,了解的人恐怕還不佔多數。孔子說,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為人子者,必須時刻帶著武器,盡一切可能手刃仇人。而對於兄弟之仇,如果突然相遇,既便沒帶武器也應該上前博斗。當然,這是在沒有公正執法的前提下,而且也有限制,就是兄弟之仇如果是正在執行出使國外的任務,則此時不能復仇。這是為了將個人的道義與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統一起來。春秋,君主和父親無罪被殺,而臣和子不能為之復仇的。君父就不能稱為「葬」,表明其無臣無子。同樣,在華夏族的眼裡,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死難者,如果國家和民族沒有為他們復仇,他們也不會安息。(比如伍子胥的復仇和吳王夫差的「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嗎?」)這樣的民族,擴張慾望是十分強烈的。
    從華夏立國開始,就是一部對外擴張和征服的偉大戰爭史。黃帝戰蚩尤,將華夏民族的的生存空間拓展到華東地區;大禹滅三苗,華夏的支配範圍達到長江流域;而兩周期間對胡人的大剿殺,更是鞏固了華夏民族的成果;秦漢奪取百越,打通西域。在東亞的民族中,沒有比真正的華夏族更熱衷於擴張和進取了。匈奴人號稱強悍,華夏族將它打得片甲不留,遠走大漠;唐軍進軍西域和陰山,將胡人的王庭徹底消滅;大明軍隊南征北討,鞏固民族生存空間。
    「漢賊不兩立!」「匈奴未滅,家何以為?」「犯強悍者,雖遠比誅。」「夷狄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君」。。。何等霸氣,與粗俗的蒙古人和野蠻的日本人征服相比,我們祖先華夏祖的征服更加精明,他們殺光反抗的敵人,建立華夏文明的學校,宣傳華夏文明,遷徙大量的華夏人鞏固政征服區,達到從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絕對征服,並通過宗族傳承保證了華夏民族幾乎絕對純潔的血緣。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祖先華夏族不但在武力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佔有了東亞最富饒的所有土地,用這片土地孕育了最多的華夏兒女,而且還建立了一整套高貴的禮樂和文化,將華夏民族與那些蠻人區分開來。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制度和政治制度如此領先和寬闊,以至於西方和伊斯蘭將鬼神拿來膜拜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將我們民族的道德模範視為典範學習;以至於西方和伊斯蘭為了教派內部的異端殺得天昏地黑時,我們的祖先卻包容了一切宗教和文明的傳播。這也是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世界的原因。我們祖先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民族,他們的武力和文化成就使周圍一切民族畏懼臣服,他們充滿敬畏的稱呼我們的祖先道「華夏」或「華族」,寓意「最高貴的民族。」
    
    四、 復興民族意識的強大力量
    
    人們經常說,現在的漢民族怎麼如此沒用?如此懦弱?
    這是為什麼呢?
    我記得日耳曼民族沒有統一之前,德意志分成了好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城邦,互相攻戰,洛林公爵甚至不惜聯合法國軍隊進攻本族同胞;為了奪取皇位,巴伐利亞大公也聯合了法王路易十四;為了反對天主教皇帝,薩克森公爵也聯合過瑞典王古斯塔夫。這種垃圾的喜歡內戰的民族會是一個強悍的民族嗎?可是德國人用兩次次世界大戰徹底證明了本民族的強悍。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之前的德意志缺乏民族意識,就像一位德國詩人說的那樣:「德意志啊,你在哪裡?」當德國統一后,被大力提倡的日耳曼民族主義觀念成了德國的民族觀念,一個用血統武裝起來的民族是可怕的,沒有比血統更能統一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意志了。從此德意志成為了最令人生畏的名詞。
    日本也一樣,戰國時期殺得你死我活的日本,在明治維新后,由於大和民族觀念被大力提倡,在為民族而戰的口號鼓動下,三島國民奮發圖強,萬眾一心,成為東亞一雄。
    韓國也一樣。
    現在我們看一下漢民族的情況:
    滿清的時候,清政府極其警惕漢民族的民族意識,閹割和鎮壓無所不用其極,經過三百年的殘酷壓迫,漢民族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大大削弱,與此同時,民族的奴性卻增加了。
    而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推行馬列思想,對大漢族主義進行了打擊,並消滅了漢族的文化,用馬列思想取代了民族主義,造成了漢民族榮譽感和漢民族歸宿感的巨大丟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也造成了漢民族淡薄的民族意識。
    沒有民族意識的民族是不可能團結強大的,只有真真正正將漢民族主義作為意識形態,才能提升中華民族的榮譽感。通過歌頌漢民族歷史的真英雄大基業和文化,使漢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意識,有自己的民族觀念,而不是現在這樣如此打壓扼殺漢民族的民族意識。由於少數民族的優惠,造成大批該民族籍的漢人。這是長期推行消滅漢民族意識和加強少數民族民族意識的惡果(不知道當局是否認為這是惡果)。
    一個國家的主體民族如此缺乏民族意識和自尊心,那麼這個國家是不可能強大的。
    作為世界上最純種、歷史最輝煌、人口最大和最智慧的民族,一旦將他們的民族意識徹底喚醒,我相信一個比德意志民族和大和民族更加強大的民族將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到那時,「東方睡獅」才是真正的不再沉睡。
    
    五 當前毀滅漢文化導致認同感下降和壓制漢人的愚昧的災難性後果(西晉唐明)
    
    由於漢文化的沒落,導致大部分國民精神信仰長期空虛,國民歸宿感不強,整個國家一灘散沙。這種情形下去,中國的崛起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由於對少數民族的過分寬容導致的嚴重後果數不勝數:
    三國時,曹操內遷匈奴,到西晉時期,內遷胡人越來越多,終於釀成永嘉之亂,華夏險些徹底滅國。
    梁武帝對侯景的安置,造成了侯景之亂,南方漢民族政權大大被削弱。
    唐朝太宗內遷被征服的胡人於河內,結果釀成武后時期的契丹之亂;玄宗對胡人的重用,造成了安祿山之亂,從此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萎靡不振,沙陀人、奚族人、契丹人、黨項人紛紛禍亂中原。直到明太祖恢復中華,華夏方振(記住,我說的中國不振,不是指中國弱了,而是華夏民族沒有保持絕對軍事霸權而已),明後期,李成梁對建州女真努爾哈赤的縱容,(當然還有小冰川氣候)造成了對華夏民族幾乎是毀滅性打擊。
    今天,當局的民族政策比上述不公更多,歷史上,在華夏政權下,雖說對胡族寬容,但是這是以華夏族絕對至上為前提的,而現在,則是壓制漢民族,毀滅其文化,削弱其人口,我想這種政策對國家的未來是極其不利的。(不知是否有意為之)
    
    六、 民族正統文化傳承和漢文明政權的未來
    
    我並不認為華夏祖先的文化就是十全十美的,祖先的文明在那個時代也許是最完美的,最傑出的,但是,在這個時代,我相信一定有不少不合時宜的論調。
    我們應該怎樣呢?
    拋棄,絕對不可以!絕對是華夏的恥辱!
    歷史上,華夏的文明的延續性是如何保持的?那就是修改自己祖先的文化不合時宜的地方,使之適應時局。
    如:董仲舒對儒學的修改;柳宗元和韓愈的古文復興運動;宋代的朱熹程氏兄弟的心學(不過此學爭議很大);明代有王陽明王夫之的修改(此學說很具有民主實幹精神,但被滿清打斷,日本尊崇王陽明學說,或賴之以強國,是乎?)。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再一次修改我們的文化,使之適應新形勢。
    可以想到的是:當以漢文明作為主要理念的大陸一旦出現,將立即對南洋和海外的華人產生巨大吸引力,對構建東亞文明極有好處;而同樣秉承華夏文化的日本韓國也不會自稱什麼「中華」正統了(日本日清戰爭期間自稱真正的華夏,宣稱「朝鮮應向中華—日本稱臣,而不是胡虜—清朝)。
    
    七、漢民族意識的覺醒者的風範---林覺民和俞培倫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雪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花」
    -----------黃克誠
    每當讀到林覺民先生的與妻書,我都不禁黯然淚下,「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孔子說,仁而愛人,不亦如是乎?林覺民曾說,每當讀到清朝禁書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則久久不能安靜,「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於是慷慨赴死,以拯救國民。
    與他一道的還有身殘志堅的俞培倫,面對好心勸他退出敢死隊的朋友,他倔強的聲音依然震撼著我:「為什麼別人可以為民族而戰,而我俞培倫就不可以呢?」在槍林彈雨中,奮勇向前,何時懼死!
    那七十二名烈士,無一不是獨當一面的幹才,各個英俊風流,才華橫溢,然而為了偉大華夏族的覺醒,他們這些華夏族的真正繼承者和真正覺醒者,不惜用血肉和生命去撞擊那個黑暗的天幕,點燃了一個沉睡巨人的希望之火。對於他們,我只有永遠的敬意。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林覺民
    「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覺民(這才是華夏文化的真正繼承者,因愛而戰,因仁而勇,可謂至勇)
    結語:
    誰考證認為唐皇是胡人?誰在詆毀孫中山嶽飛史可法?誰在為白顏虎吳三桂洪承疇施琅尚可喜和剃髮政策翻案?為什麼《漢武大帝》的放映受到重重阻礙?瀋陽的清十二帝塑像怎麼會立起來?
    這是翻案詆毀和篡改歷史的行為都有一些居心險惡的非漢民族歷史學家和集團的操縱,並受到當局的縱容。比如滿族歷史學家閻崇年大肆歌頌削髮令,美化清朝的屠殺;回族歷史學家張承志無恥吹噓屠殺了一百萬漢族和誓掘黃帝陵的白顏虎。這些傾向令人擔憂,因為這些潛移默化的宣傳更能消滅漢民族的民族意識,一旦漢民族的民族是非觀滅亡,導致不知真相的漢族人欣賞那些屠夫,厭惡曾保衛自己民族的英雄時,那麼這個民族的滅亡就不遠了。
    從2000年-到2007年,由於不公平的計劃生育,漢民族的新生嬰兒只有52%的比率,漢民族的人口比率從建國前的98。7%降低到89%。伴隨著少數民族人口的增加,其在輿論和政策上的主導權大大增加,於是出現了大批翻案風。更可怕的是由於當局極力消滅與馬列抵觸的漢民族文化和民族觀念,漢民族的凝聚力大大降低,基本不可能有所反擊。這種局面下去,漢民族的滅亡絕不是危言聳聽。
    今天,我們絕不能做千古罪人,行動起來吧,漢民族無論是文化還是人口上都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間不容髮。炎黃子孫,華夏後人,同胞們,不要忘記印度和拜占庭原住民的悲劇。中華必勝!
    
    
    《附錄》
    與妻書(清 林覺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后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崖亦無詞相答。
      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底底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
      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吾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不顧汝也。吾今死無餘撼,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勇,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
      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
      一慟!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人不能無恥到把屠殺自己父兄子女,姦淫母親妻女的野蠻人當成英明神武的先人崇拜.

233

主題

510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沙發
 樓主| antindonesia 發表於 2008-1-23 00:35 | 只看該作者

一個網友編的批滿清清遺的打油詩,可是句句是實,讀來切齒!

逆胡建立后金國,屠盡遼東漢家人.壬午虜變亂華北,積屍濟南十三萬.甲申三百六十年,韃靼漢奸亡中華.滿清一道剃法令,千萬漢兒無頭鬼,你若留頭不留髮,你若留髮不留頭,三千年來漢衣冠,自此消失在人間.揚州十日八十萬,嘉定三屠滅江陰.屠盡江南屠江西,湘潭人頭羅成山.又屠廣州和贛州,最後屠  戮全四川.一張四川屠省令,天府頓時變地府.可憐巴蜀多磨難,全省只剩一萬九.揚子江畔望南國,人頭滾滾血滔天.長江有意化作淚,長城有情亦悲歌,君看滿清紅頂子,多少英雄血染成!真可謂!:南來屠城九十九,漢血染盡漢河山.十萬萬人齊倒戈,自此中國無漢人!   君再看!:中華自古出英雄,生作人傑死鬼雄.有明大將袁崇煥,獨臂支撐長城外.炮斃后金老國王,武功堪比岳武穆.奴而哈赤成新鬼,數萬明軍獻忠魂.天剎小人皇太極,陰險毒辣反間計.將軍空懷報國志,慘死自家屠刀下.江南壯士閻應元,帶發孤忠八十日.江陰十萬皆戰死,揚州婦女盡投河.寧為漢家一亡魂,不做滿清一家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保大明.壯志未酬身先喪,千古遺恨泣鬼神.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安西將軍李定國,赤膽忠心保中華.孤軍奮戰大西南,戰場擒殺尼堪王.寧死荒山不苟活,此君千古永流傳.     三百年後看今天,不禁讓人吃一驚.看那東北瀋陽城,大慶滿清入漢關.驚聞清帝十二像,樹立廣場受人拜.家破人亡國恥日,成就陞官發財路.再看各級電視台,鞭子大戲日日歌.你方唱罷我登場,萬家迷倒滿裝前.多少文藝工作者,嘔心力血侍皇恩.十三清帝全拍遍,不惜幾個回鍋涮.奴兒哈赤第二遍,乾隆深垂又百鍊.滿清皇帝皆聖君,漢人個個是家奴.少男少女心目中,滿清盛世太平天.格格啊哥叫的親,張口閉口我大清.秦會之後多漢奸,活在今日也汗顏.可惜岳飛史可法,早知今日悔當初.億萬漢人血和淚,化作熒屏嬉笑聲......      對於屠城太多,全部是事實,不敢偽造.不一一列舉 北方有代表的是濟南和大同. 南方甚多,某些地區是數城被屠,比如江南地區和大同周邊,還有的被屠  戮全省,比如四川.     寫此文紀念之. 不針對現在的人民,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有共同的命運.漢民族又是一個心懷寬廣的民族,祖先的債,不應當算在後代身上.而是要大家不要忘記歷史 中國要崛起起碼要牢記自己的歷史,否則無法在歷史長河中找到自己的坐標.讀史可以知興亡.列寧說:忘記歷史就是對自己的背叛. 有感現在的折磨多漢奸,不僅忘記歷史還篡改歷史.何嘗不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的背叛,甚至自我的否定.漢奸終歸是跳樑小丑 ,一次次演義著為滿清翻 案的鬧劇.身摸 康熙大帝 雍正王朝 充滿了對歷史的篡改.聽說又要拍攝奴而哈吃.無恥到極點.要想收復 台灣 為何不宣揚鄭成功 ,宣揚滿清只能讓兩岸人民更反感 .現在社會颳起為滿清翻 案的逆流才是野獸.這是想第三次滅亡中華.武力征服得了一個國家但是無法征服一個民族 而文化卻可以征服一個民族.讓漢族忘記自己的歷史 把滿清當成救世主,把滿清的***統治美化成人間天堂的人才是真正的野獸.      有點良知的中國人用事實說話就成了破壞"民族團結"君可知團結不是妥協而來的而是鬥爭而來的.毛主席說:以鬥爭求團結.如果某些少數民族心胸狹窄到如此地步,對漢民族的歷史回憶都橫加指責為"極端漢族主義"那摸只能說他們對自己的歷史絲毫沒有反悔,我們不是要清算過去,只是教育後代認清歷史,昨天,今天,明天,是一脈相成的任何一個環節被錯誤的修改都會造成下個環節的迷失.某些黑暗勢力亡我中華之心不死, 想借滿清滅我族文化 這才是最陰險的用心,滿清極中華文明糟粕於一身,毀中華文化精髓於無形.現在竟然有人為此歌功頌德,立碑書傳.我一直認為現在的情況是某些民族的某些人在幕後的黑手在操縱.這是他們罪惡陰謀的第一步,必須給他們堅決的打擊.通古斯民族的共性:讓他三尺,他要一丈.讓他一丈他要三丈.某國的表現就能說明問題. 我可以說滿清不僅壓迫漢人對其他少數民族也干下了許多無恥勾當 包括對他們的天然盟友蒙古人.推翻滿清不僅要在形式上推翻更要徹底清除他給中華文化寄生下來的毒瘤惡習 把這個毒瘤和所有中華文化中的糟粕統統仍進歷史的垃圾堆!!!---皇漢世家女
人不能無恥到把屠殺自己父兄子女,姦淫母親妻女的野蠻人當成英明神武的先人崇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4838

帖子

108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4
3
揚-- 發表於 2008-1-23 22:04 | 只看該作者
要推廣漢民族民族精神?

那那些不認你漢民族的地方怎麼辦?新疆西藏內蒙古,雲貴廣西,東北一些地方。你是讓他獨立?還是把漢民族精神強加給他?像現在某些國家在對另外一些國家所作的事情一樣?
是水手就要出海,
是男人就要迎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