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鴻章又回來啦-----有過之.

[複製鏈接]

11

主題

276

帖子

6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nshanwu 發表於 2008-1-9 1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吳建民新書披露中美撞機處理內幕

    中央在4月2日最終確定了人機分離的原則。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如果此時把美國24個人扣在中國時間太長,會引起美國民眾的強烈反感;第二,美國的復活節(4月20日)即將來臨,這在美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如果到那時美機組人員還不能與其家人團聚,也會造成美國民眾對我的反感,對我國的外交鬥爭會造成不利影響。」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經過一系列的外交行動,4月11日下午,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向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遞交了關於美國軍用偵察機撞毀中國軍用飛機的致歉信。4月12日清晨美飛機載著24名美國飛行員回國,7月3日晚美國軍用偵察機經拆卸後由俄羅斯運輸機運離中國並於次日抵達夏威夷,撞機事件終於畫上了句號。

    撞機事件后,中方要求美方向中國支付100萬美元賠償費用,但美國只同意支付34567美元,遭到中方斷然拒絕。吳建民在書中寫道,撞機事件的賠償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懸案,尚未解決。「但是人、機一走,中美之間的危機就緩解了。」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71219/14561328.html

    看紅字部分,怎麼那麼怕美國人那,心裡有什麼鬼。

    吳建民不會是在胡說八道吧?

    這幾天,「吳建民新書披露中美撞機處理內幕」的新聞炒得很熱。

    看了介紹,摘錄的中美關係的「外交案例」,尤其是4·1撞機事件細節,決策者到底是為了美國還是中國,搞糊塗了。例如4·1中美撞機事件,按書中透露的,中央的決策不是在考慮最大限度維護中國國家利益,而是首先考慮美國「民眾對我的反感」,甚至對扣押的美國人能否回去過上「復活節」都關心備至。感覺決策者似乎不是代表中國人民的利益,倒像是美國人的代理人。吳建民寫這個書,不會是胡言亂語吧,這不是醜化黨中央嗎?

    案例大體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反映中國外交家的大智大勇,選有3個案例:顧維鈞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拒簽對德和約,1955年周恩來總理出席萬隆會議和韓敘大使1989年在美國棕櫚灘論壇俱樂部的演講;

    第二類是1991年到2003年中國外交的一些大事,多為吳建民親身經歷;

    第三類是危機處理,特別是「9·11事件」和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

    從體例上看,該書大體上分為四個部分:背景、中國外交面臨的選擇、具體操作過程、啟示。前三部分儘可能把主要情況介紹清楚,「啟示」部分大體上是吳建民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 219/14561328_1.html

    比較一下周總理領導下的外交,甚至顧維鈞的外交生涯,這個吳建民沾沾自喜的「撞機事件」處理,怎不么給人感覺像是李鴻章在搞外交,一口一個「洋人」會如何感覺,對外沒了自我,內心沒了中國人民,這樣的人搞出這樣的外交,還自我感覺良好。李鴻章那個時代還真是內憂外患,自己都知道死後會有什麼結果,所以說了「天下最難寫的字是自己的名字」。這個吳建民這一點還不如李鴻章有自知之明,把這些東西晒出來換錢,當作政績。

    人無恥到這個地步,也就不需要再說了。

    軍用飛機未經許可飛入中國領空並在中國軍用機場降落,那是地地道道的「入侵」。決策者怎麼就沒有考慮中國人民對美帝國主義的憤怒,更何況之前美帝還炸了中國駐南大使館,十三億人民新恨舊仇的感受,難道都不重要嗎?!漏斗子/文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沙發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8-1-9 15:32 | 只看該作者

十三億人民新恨舊仇的感受,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9: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