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Age <新世紀> 又指The Aquarian Age (水瓶座時代),西方神秘學認為現在是一個轉型期,正準備進入「水瓶座時代」。「水瓶座」象徵人道主義;人類由追求社會的、物質的、科技層面的進步,將演進到注重「心靈」、「精神」層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種、膚色、民族、國籍以及宗教派別的人類心靈的共通點,認知人類的「同源性」和「平等性」,從而達成四海一家與和平的遠景。
New Age Music作為20世紀純音樂的最大發現,來自於一種可以帶來內在平靜的審美觀點。通常來說,它們是一些帶著新世紀哲學理念的和諧與非破壞概念的唱片,它們可以鼓舞精神上的超脫和生理上的治療,其中一些唱片既能給我們以藝術上的享受,又能給我們以精神上的恢復,更有一些音樂家,通過他們特別設計的音波和「無污染構思」音樂理念來使聽者的精神境界升華。
新世紀音樂是新世紀哲學的對應,它包容從現代輕鬆音樂一直到冥想型靈魂探索音樂。
新世紀音樂採用電子樂器,包括西方與非西方的樂器,及偶爾的歌唱,創造緩和的旋律來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
為尋求精神治療和超越,新世紀音樂人時常借用非西方音樂的元素--就像新世紀哲學對非西方哲學的吸收一樣。
一般認為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 於70年代興起,至80年代中逐漸成熟。1973年,一群多半是素昧平生的音樂工作者,因在舊山舉辦的The San Francisco Festival in Honor of Comet Kohoutek而得以交流。這次音樂節讓音樂工作者,如Joel Andres、 Steven Halpem 等人發現即使他們從前末曾交流及合作,但大家的音樂創卻有許多共通之處。他們的音樂同時是以冥想與心靈層面為出發點而創作,由於這種音樂風格跳脫過去人類所有的音樂型態,於是人們將這種音樂定名為「新世紀」。
New Age 早期的音樂形態是以環境音樂 (Ambient Music) 為基礎演變而成。也有人稱環境音樂為自然音樂、綠色音樂等。New Age Music錄製過程大多以自然聲響及旋律構成,其音樂形態受風行於70年代後期的Fusion (融合音樂,即爵士樂和搖滾樂結合的風格) 樂風所影響,因此New Age Music會如Fusion Music一樣,在音樂當中加進了電子合成音效,如使用迴音、電子樂的迴響(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間創造出的聲音技巧,營造極其優美的曲風,模擬幻化的空間質感。
80 年代之後, 許多年輕樂手 (搖滾派/融合派) 放棄了電子音樂的華而不實,重投Acoustic (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人們開始放棄了物質世界的追求,投向追求理性自然的生活,追尋心靈的滿足。因此80年代中期,以尋求心靈與自然滿足的New Age Music發展已經逐漸成熟, 不僅延續修身的冥想,並且不斷加入重視環保、闡揚人文思想、關懷世界的理念,因而奠定它自成一派的寬大視野。
1994年來自德國「謎」(Enigma)樂團推出了一張充滿新世紀色彩的葛利果宗教音樂,在全球創下千萬張的銷售量,奠定 New Age 的地位,和古典樂、流行樂鼎足而立於吒當今樂壇。在當時,可謂音樂界最大的震撼,音樂界人士都認為新世紀音樂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以寧靜、安逸、閒息為主題的New Age Music ,純音樂作品佔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佔較少。New Age Music可以是純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New Age Music 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 Music 說可以治病,也有不少與打坐冥想有關,這與New Age 思潮哲學有莫大關係。 New Age Music通常被視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Windham Hill 是最具代表性的New Age 唱片公司, New Age 代表樂手有Enya(恩雅)、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 Kitaro(喜多郎) 等等。
New Age的特點:
合音 (Harmony):
New Age Music的基礎是合音與和諧音,並非僅用大和弦而不用小和弦,但會摒棄部份爵士與搖滾的發音方式,以避免不和諧與不悅耳的樂音。 New Age所用的和聲大部分是相當和諧的,不協和音在New Age中使用甚少。這也是為何New Age聽起來與人非常祥和之感的原因。
旋律 (Melody):
New Age Music突破既有作曲方法,不以傳統上對音階的思考模式為限,而是組成新的、不見得能立即朗朗上口的旋律。New Age的旋律與流行樂完全不同,其即興演奏的味道很濃。聆聽者不僅很難記住旋律,而且更不知道旋律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終止。這也就是New Age音樂結構賦予大家極大想象空間的原因之一。
節奏 (Rhythm):
New Age Music根本不強?#123;以打擊樂器或休止符所建立的節奏感。New Age的節奏很多是存在於音樂自然的律動與音符的強弱之間。其實,大部分New Age之所以要屏棄傳統的節奏,是因為有了鼓、貝司與打擊樂器,音樂形態就會被限制死了,而New Age是自然而自由的,有著風一般的流線姿態。
因此,一方面拜電子音樂技術所賜,可以輕易製作出無停頓的樂音;另一方面,New Age Music以不強?#123;節奏的作曲方式,營造特殊的空間感與意境。
音色 (Timbre):
New Age Music避免使用刺耳與急促的聲音,因為那會增加音樂的壓力與張力,也因此小提琴、小號、電子吉他、合成敲擊樂器等較不適用於表現New Age Music。New Age的音色是透明的、神秘的,充滿朦朧氣氛的。老實說,聽New Age到深處時,最大的享受之一便是音色的變幻。
音質 (Texture):
空間感是New Age Music的一個重要的面向,New Age Music也曾有「空間音樂」(space music) 之稱,其同時指涉音樂所表現出的質材感、與意圖引發聆聽者去達到的狀態。
1 部落 (Techno Tribal)
2 精神音樂 (Spiritual)
3 太空音樂 (Space)
4 器樂獨奏 (Solo Instrumental)
5 自助音樂 (Self-Help)
6 新古典 (New Classical)
7 電子新世紀 (New Age Electronic)
8 原聲新世紀 (New Age Acoustic)
9 民族混合 (Ethnic Fushion)
10 現代器樂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11 氣氛音樂 (Atmospheres)
New Age Music中常見的表演型態
(一)器樂演奏:
包含器樂獨奏(Solo Instrumental)、新古典樂派(Neo-classical)、新原音樂
派(New Acoustic)等。
New Age Music 的知名品牌,如Windham Hill與Narada等等,大多是靠錄製這類音樂專輯起家的,其後形成一股風潮,新世紀音樂家們紛紛以這種「印象派」風格進行創作,甚至從民謠中取得靈感,以鋼琴、吉他、居爾特豎琴及德西馬琴(hammered dulcimer)等樂器來進行表演。雖然有些作品確實是推陳出新,且往往能牽動人心,但也有多二流樂手投機地搭上這股風潮,創作出如同「裝飾用壁紙」一般的作品,導致這類音樂一時聲名狼藉。但還是有許多樂手仍然在此領域創作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