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歷史] 12月30日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30 07: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姚鼐逝世(1815年)-----

    姚鼐(1732-1815),字姬傳,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進士,曾為《四庫全書》纂修官。鼐精於文,為文高簡深古,嘗論學問之事有三端,即義理、考據、文章,為桐城派主要作家。著《借抱軒全集》,編《古文辭類纂》等。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1922年)-----

    十月革命後,俄國境內各民族紛紛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或自治共和國。國內戰爭期間,為抗擊共同的敵人,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建立了軍事政治同盟。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和國民經濟恢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開始,為了統一進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各蘇維埃共和國的共産黨提出了聯合問題。1922年8月,聯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專門委員會,提出各蘇維埃共和國以自治共和國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方案。喬治亞領導人反對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對待。病中的列甯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寫信給中央政治局,嚴厲批評「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列甯建議各蘇維埃共和國接平等自願原則一起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根據列甯的建議,1922年10月中央全會討論通過新的文件,該文件得到了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黨和蘇維埃機關的熱烈響應和支持。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斯大林在會上作關於成立蘇聯的報告。列甯因病未出席大會,被推為大會的名譽主席。大會通過了蘇聯成立宣言。當時加入蘇聯的有俄羅斯、南高加索、烏克蘭和自俄羅斯等4個加盟共和國。大會通過的聯盟條約規定,聯盟蘇維埃代表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聯盟人民委員會為執行機關。條約還特別規定,每個加盟共和國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


列寧與幹部、群眾親切交談

中共蘇區擊破蔣介石第一次圍剿(1930年)-----

    1930年12月,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約4萬餘人,採取誘敵深入的戰略,已將主力移至根據地腹部的黃陂、小布地區整訓備戰。國民黨軍分路進至吉安、吉水、永豐、東安、宜黃等地後,增兵至9個師,16日,由吉安、建甯一線分8路縱隊大舉進攻根據地中心區。25日至27日,第五十師、第二十四師、第八師相繼進占源頭、洛口、頭陂。29日,前敵總指揮兼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率師部及兩個旅進至龍崗,第二十八師一部進攻約溪。紅軍以小部兵力箝制東面源頭、洛口、頭陂等地之敵和西面進攻的約溪之敵;主力由於30日突攻龍崗,激戰至晚,全殲第十八師,生俘張輝瓚。紅軍乘勝追擊,於東韶一帶又殲第五十師大半,破蔣軍第一次「圍剿」。



陳納德「飛虎隊」來華作戰(1941年)-----

    1941年12月30日,陳納德「飛虎隊」來華作戰。當日,該隊在昆明首次參戰,擊落9架來犯的日軍轟炸機。
    「飛虎隊」是美國志願航空隊的美稱。「飛虎隊」是由中國政府出錢,由美國空軍退役軍官克萊爾·李·陳納德出面招募美國陸、海軍的預備役及退役飛行員而組建的。這年8月1日,蔣介石下令將陳納德指揮的「飛虎隊」正式納入中國武裝部隊序列。「飛虎隊」在緬甸同古空軍訓練基地(中國租用)經過近5個月的訓練後,於這月正式投入戰鬥。



中共在陝北開展大生産運動(1942年)-----

    1942年12月底,中共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根據地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規模的生産運動。自1941年以來,由於日軍的瘋狂進攻和殘酷「掃蕩」,國民黨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以及自然災害的侵襲,中共抗日根據地的財政、經濟都遭到了極為嚴重的困難。中共中央於是為大生産運動制訂了一系列具體方針:在各項生産事業中,實行以農業為主,農業、畜牧業、工業、手工業、運輸業和商業全面發展的方針;在公私關繫上,實行」公私兼顧」和「軍民兼顧」的方針;在上下關繫上,實行統一領導、分散經營的方針;在生産和消費關繫上,實行努力生産、厲行節約的方針;在組織形式上,實行合作互助、開展生産競賽、獎勵勞動英雄的方針。
    為推動大生産運動的發展,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還親自參加生産勞動。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等口號的鼓舞下,根據地軍民迅速掀起了以農業為主的大規模的生産運動。抗日民主政府興辦了一批自給性的工業;軍隊發展以自給力目標的農業和部分工商業;機關、學校人員也發展了自給經濟;農民廣泛組織起來發展農業生産。中共力圖通過這一運動使所轄地區克服嚴重的物資困難,為堅持抗戰,爭取最後勝利奠定物質基礎。部隊幹部的家屬在編織毛衣毛澤東的題詞手跡毛澤東在為陝甘甯邊區工農業生産成績展覽會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題詞 。



小說、傳記作家羅曼·羅蘭去世(1944年)-----

    1866年生於法國的小說家、劇作家、音樂學者兼傳記作家羅曼·羅蘭今天逝世。享年78歲。
    羅蘭14時前往巴黎留學後,便拋棄原有的宗教信仰,熱衷於斯賓諾沙和托爾斯泰的作品,並對音樂産生濃厚的興趣。他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移居瑞士,極力呼籲參戰雙方的知識分子為和平而工作,他秉持國際主義與和平主義的理想,頗令時人所誤解。其散文集《戰場之上》出版後,樹敵不少,然而這部作品及他的第一部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10卷),為他獲得19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羅蘭早期的劇作,意在重新喚起英雄主義和民族信心,但未成功。他對英雄主義的熱情,表現於一系列的名人傳記中,如《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等。他的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亦頗富傳記筆調,全書描寫一名具有德國血統,卻以法國為第二故鄉的音樂天才,追求理想的心路曆程。

希臘爆發內戰國王退位(1944年)-----

    1944年12月30日,為了結束席捲全國的內戰,希臘國王喬治二世正式宣布退位。國王在倫敦宣告說,只有自由選舉能使他回去統治他的國家,否則他絕不回國。他任命雅典大主教達馬斯基諾斯代替他攝政。達馬斯基諾斯反對德國佔領希臘,而且被認為在廣大希臘人民心中享有重望,能夠左右民心。
    國王的退位是由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外交大臣安東尼 ·艾登安排的。他們二人曾飛往雅典,為了結束這場把越來越多的英軍捲入其中的雅典內戰。
    戰鬥是在左翼的民族解放陣線的伊拉斯民族自衛團與喬治·帕潘茲雷夫首相為首的受英國支持的政府皇家軍隊之間進行的。戰場在雅典地區。
    內戰是在民族解放陣線拒絕解散其民族自衛團並發起了一場使雅典陷於癱瘓,引起巷戰的罷工時爆發的。英軍被調來與左翼力量戰鬥。作為緩解民族矛盾的一部分,帕潘茲雷夫首相將辭職。

尼克松命令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1972年)-----

    1972年12月30日,經過兩周對越南北方的猛烈轟炸襲擊以後,美國總統尼克松停止了美國的空中進攻。
    在此消息宣布之前已經有種種推測,人們懷疑對20度緯線北部的轟炸不是幫助而是阻礙了美國停戰的努力。在這些突然轟炸中,有15架美國B·52型轟炸機和12架其它飛機被擊落。自12月18日戰役開始以來93名飛行員被擊斃、俘虜或失蹤。一位對越南一貫持強硬手段的軍事官員說,「轟炸會多效嗎?我看不出轟炸會有什麽效果。」
    然而,另一位官員相信停止空襲的決定對結束戰爭是起反作用的。他說:「即使這些炸彈不能強迫敵人進行成功的和平會談,它們也會毀壞敵人的戰鬥意志。」
    國際和國內輿論都施加壓力要求停止轟炸。這一點被認為是做出這項決定的原因,雖然尼克松總統沒有對此進行說明,也沒有評論近來教皇保羅六世做出的批評,教皇譴責用「痛苦的拖延」來獲取和平的辦法。


在和平的時刻,美國士兵觀看南越山區的彌撒

西柏林法院推翻「國會縱火案」判決(1981年)-----

    1981年12月,47年前因所謂「國會縱火案」而被判處槍決的荷蘭共産黨員馬瑞納斯·宛·德·盧柏已由西柏林一法院正式宣布為錯審、錯判。
    1933年2月27日夜間,柏林的德國國會被人縱火焚燒,這是剛上台不久的希特勒納粹分子製造的陰謀事件。目的是藉此煽起反共歇斯底裏,鎮壓工人運動,瓦解德國人民對法西斯主義的反抗。
    因這個事件而逮捕了三個主要「嫌疑犯」,第一個就是當時在德國的保加利亞共産黨領袖季米特洛夫,第二個就是馬瑞納斯,另一個為當時德共議會黨團主席。納粹分子逮捕他們是為了給這次事件塗上所謂「國際陰謀」色彩。
    季米特洛夫同志當年在來比錫的審判法庭上把被告席變成揭露法西斯主義反動本質和血腥罪行、闡釋共産主義綱領的講壇。他在法庭上的英勇鬥爭得到世界輿論的支持,促進了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發展,幾乎所有國家都展開了抗議希特勒借「國會縱火案」製造的誣陷罪行。
    在國際輿論的強大壓力下,希特勒當局不得不將季米特洛夫和那位德共議會黨團主席釋放,而將荷蘭共産黨員馬瑞納斯處決以挽回面子。
    這宗冤案經過了47年得到平反是由於坎普納博士(曾任紐倫堡國際審判戰犯法庭的副總檢查長)要求法庭重新審查。坎普納是受馬瑞納斯弟弟的委託。法院的公告說,當年對馬瑞納斯進行審判是非法的,所以判處死刑也是非法的。

原蘇軍全部撤離蒙古(1993年) -----

    1993年12月30日,蒙古國防部正式宣布,俄羅斯即原蘇聯駐蒙軍隊已全部撤離蒙古。
    原蘇聯軍隊是於1963年進駐蒙古的。1987年原蘇聯首次從蒙古撤出部分駐軍。1989年,按照兩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原蘇聯開始執行第一階段大規模撤軍計劃,從蒙古撤出了5萬名軍人,占其駐蒙軍隊總人數的75%。1990年和1991年分別執行了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撤軍計劃。這年撤出的是占原蘇聯駐蒙軍隊總數15%的留守部隊。

世行列出世界最窮和最富國(1994年)-----

    1994年12月30日,世界銀行在30日出版的《1994年世界銀行圖表集》中說,全世界10個最窮國家中有8個位於非洲,其它兩個位於亞洲。
    《圖表集》顯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是莫三比克,其1992年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僅為60美元,比1991年下降了25%。
    衣索比亞和坦尚尼亞是第二位最窮的國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分別為110美元。其後是獅子山、烏幹達和尼泊爾,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分別為170美元。此外還有不丹、幾內亞比索、馬拉維和蒲隆地。
    《圖表集》顯示,瑞士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其人均國民生産總值達36230美元,其次是盧森堡和日本,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分別為35260美元和28220美元。此外的富國還有瑞典、丹麥、挪威、愛爾蘭、美國、德國和芬蘭。
    該《圖表集》是根據世界銀行和其它國際組織的數據資料編輯的。它包括了207個國家和地區,是過去25年來國際上標準的統計資料的彙編。

中國和南非建交(1997年)-----

    1997年12月30日,中國政府和南非政府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簽署了關於兩國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和南非外交部長恩佐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聯合公報上簽字。公報宣布,兩國政府決定「自1998年1月1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中國和南非建交是兩國關系史上的重要裏程碑,為兩國今後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各個領域開展全面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