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千萬別以為嫁到國外就是進了天堂

[複製鏈接]

17

主題

32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隨風飄落 發表於 2007-12-22 2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彼岸的藝術夢



幾年前,我們做《約見徐小平》,曾經訪談過一個化名「呂化佳」的女士。徐老師感嘆道:「你的故事聽得我直想撞牆!」



呂化佳從小經歷很不幸,在家裡是父母不重視的孩子。她喜歡畫畫,當年卻連去美院面試的火車票錢都湊不齊。貧困的家庭又缺乏溫暖,在她的心裡投射下了雙重陰影。



後來從一個地方師院畢業后,她成為一個美術老師,輾轉來到北京,在近郊一所中學教書。在中國的考試製度下,可想而知美術老師很難有什麼地位和前途,她也轉向了教語文和政治,由於授課壓力大,長期拿著的畫筆也放下了。



她不甘心就這樣做一個平庸的中學老師。她覺得自己還有藝術的衝動。她渴望能夠接受更好的訓練,她渴望能在太平洋彼岸,去美國的藝術名校進修,拿一個大師名下的碩士。



於是她找到了一個涉外婚姻中介,開始接觸海外華人。有種種披著綠卡光鮮外衣的獵艷者,他們並沒有誠意結婚。她拒絕了那些條件優越的浪蕩哥,選擇了一個大自己近二十歲的老男人。



這個老男人,據她說曾是一個工程師,但由於一次事故,造成身體傷害后,就不再能做技術工作,而成為了一個超市裡擺貨架的人。他們結婚三年了,不要說拿美國的身份,就是美國的土地,她也不曾踏上半步。問為什麼,她說他沒準備好。



她說要去中央美院進修一下,大概需要幾萬塊錢,他說他拿不出。她還夢想著到美國去畫畫,修一個藝術碩士,可是他說,你不如趁早學會炸雞,那倒是來這邊后一個實際的營生。



問她到底看上了他那一點。她說:「他這個人呢,有點像賈寶玉,也喜歡在女人堆里,他說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上他的錢,只有我對他來說比較實惠,娶了我他覺得踏實。從我這邊來說,他當初是以一個拯救者的姿態出現在我生活中的,告訴我可以把我帶到美國去,那裡是真正的自由樂土,藝術之都……」



「我還在等著他的律師發過來的文件,據說已經到香港了。我就可以去美國了,我並不在乎他的窮,到了美國我也可以養活他,我比較能吃苦,我還想一邊打工,一邊繼續上學……」



呂化佳的故事已經過去兩三年了,不知她今天是否已踏上異國的土地。遺憾的是,我回想起來,真的沒給她什麼有力的幫助。我們跟她約好,如果真的有文件過來,可以幫助她做一下鑒別,進一步的分析,可是之後就斷了音信。



二 異鄉的創業夢



大概半年前,我又見到一位英文導遊。她不久前剛從澳門回來,去看了她在那裡的美國男友,並且在那裡跟他生活了兩三個月。

她在感嘆,自己在北京租住的是一個局促的小屋,而男友的住處可稱得上是豪華,不能不心動。她的男友是一個比她大十七八歲的美國白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家鄉在美國中南部的偏遠小鎮,他來澳門賭場工作,是一種淘金行為,這邊賺得更多。



她有自己的顧慮:第一,年齡會不會成為障礙;第二,如果跟他回到美國,必然是在那個類似鄉下的小鎮,而她想去的是大城市紐約、洛杉磯;第三,男友沒受過高等教育,而她想去美國讀碩士,然後她希望在美國有自己的產業,「而你知道美國人,他沒有進取心,太注重享受生活!」她抱怨道。



我說,你這種思維方式,來自於中國,中國社會的競爭壓力,往往都不給中間階層希望,只告訴人們要出人頭地才能過得好。一個美國人,他沒上過大學照樣活得挺好,當然不像你這樣想,不像你這麼有「危機感」。



年齡不是障礙,學歷不是障礙,語言方面你也基本過關,但是最大的障礙就在於這種不同社會文化所影響出來的價值觀。你如果整天憋得難受想要出去上學,到大城市創業,想要出人頭地賺大錢,他會覺得你活得過於緊張,你會覺得他活得過於小氣,這才是致命的問題。



然後我問她,「還有一個最最根本的問題,你到底真是愛他嗎?談了這麼多的條件,愛是最重要的,你不覺得嗎?」她始終沒有一個堅定的回答。





第二次再見到她是幾天前,她說:「我想移民,之後有這麼三種可能:第一,我特別羨慕楊瀾、魯豫她們,想成為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我去學一個新聞傳播學碩士行嗎?第二,我特別想創業,但是要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所以我就想去讀MBA,然後認識一大幫精英,我就可能有了項目、團隊和資金。第三,實在不行,我可以在美國開一個旅行社,把他們帶到中國來旅遊,這算是我的本行,應該不難。」



我說:前提是你怎麼去美國?她回答:假如我現在已經在紐約了呢。



我立即在頭腦中想象出這麼一幅場景:她先是嫁給了那個老外,然後跟他來到了美國鄉下,過著波瀾不驚,卻懷揣壓抑的生活。有一次在沙漠中行車,看見一台灰頭土臉的巴士上寫著碩大的「紐約」二字,她終於爆發了,拋下了那個老男人,瘋也似地追了上去……



讀書需要花錢,哪來的錢呢?即便你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去創業或交上第一年學費。



第一點,學新聞傳播,你在美國基本不可能有像樣的就業,甚至你連在中國都沒幹過這個。如果說你回到中國,媒體的行業經驗和人際關係基礎太重要了,你又跑到國外去耽誤了幾年,學成回國后,你已經35歲以上了,在國內電視圈作為新人開始闖蕩,這個挺難以想象。



第二點,你去讀MBA,考過GMAT嗎?以你現在的背景,無法進入太好的商學院,你想象讀MBA的都一定是企業精英,但是假如你能進去的商學院,你的同學圈子會不會跟你的背景都差不多?這就好像你參加一個理財班,你以為會遇到什麼大老闆,高級經理,實際上你的同學大部分是保險業務員,這不是一個道理?有人說MBA是個人商業管理經驗的放大鏡,你沒有過硬的商業經驗,沒什麼放大的東西,讀出來也不會太有成效。更重要的是,MBA培養的是職業經理人,學創業,你永遠應該跟那些不同行業第一線的企業家去學,自己創業,從自身的經驗和教訓中去學,商學院是學專業化管理,不是學創業膽識的地方。



第三點,你說要到紐約去開一個旅行社,這跟在中國開一個旅行社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你能在紐約開業,而在中國卻不能?如果你明天就在中國開一家旅行社,帶美國人來周遊中國,假如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客戶關係,你在美國也能把它延續下去。你只不過是自己換了一個地方,這種業務模式的主體並沒有變化。但是,你卻等著到美國去開業,難道在美國開業更便宜?你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異鄉,從哪裡客戶資源,怎麼把這個生意維持下去?創業的第一點就是活下去,然後才能圖謀發展,你憑什麼認為自己會沒有生存之憂?一旦生存壓力出現了,你所設想的種種美好可能會瞬息間土崩瓦解!



你所設想的美國生活是派對,是旅行,是大學漫步,是午夜狂歡,但是首先得活下去,知道自己怎麼掙錢。我既不是阻止你去美國,也不是覺得你不能在美國創業。但是要給我一點跡象:告訴我你能!



也就是說,那些在美國過得不如意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他們難道更傻一些嗎?他們不知道去讀碩士高學歷多少有點好處?她們不知道創業可以掙錢?他們什麼都知道,可是他們首先是要生存!



現在,你把去到美國想成了一切的解決方案,這是一種典型的逃避心理。如果帶著這種逃難的心態去美國,絕對是毀滅性的,因為沒有一個提供免費午餐的天堂!其實,你在北京屬於收入不菲的群體,只不過你人生有不滿足,不管去不去美國,你得讓自己應對人生的心態更積極,更富有建設性,更加務實。不要以為美國在地球的另一面,一切都是反的。美國人一樣要賺錢,一樣要面臨學業與就業壓力,一樣要結婚生孩子維繫家庭,人性共通的方面永遠是要遠遠地大於中西文化的差異,這是個基本常識。你要面臨的主要人生難題,在紐約絕對不會比在北京少一個環節。



我的結論是你要去美國當然是你的自願,但是做好準備,想好基本的出路。去美國本身並非人生解決方案。



三 國外的好福利



寫到這兒,我覺得自己在欺騙讀者的注意了。本來我的題目是《嫁到國外是否一種美麗的人生出路?》而我寫的人其實都還沒能嫁出國門,開始海外的生活經歷。所以,我改為《想象嫁到國外是否一種美麗的人生出路》突出我和本文主人公們的空想成分。



今天,我又收到一封來信,她寫到:「我有三種出路:



一、一年內可通過中介嫁到國外去,在未來幾年內獲得外國身份。



理由:第一,分享發達國家的商機、文化、視野和福利。



第二,讓英語更地道,為成為一個跨文化的語言教師提供可能。



第三,擁有國際競爭力。



第四,擁有一份比「中國式婚姻」更輕鬆美好的感情。(中國社保、法律、社會觀念造成有錢男人怕沒錢女人,沒錢男人追有錢女人,而歐美髮達國家社保、法律、社會觀念至少可以保證女性無論賺錢多少,都是靠制度的保障,不至於淪落為邊緣人和弱勢群體,從而擁有在愛情上的心理平等)



二、成為新東方老師。



三、在英語培訓領域創業,從做個體戶開始。」



比成為新東方老師和創業更好的選擇就是嫁到國外,這思路不知道會讓多少新東方女老師汗顏,並且加重老俞同志的自卑!如果當年老俞出國被拒,他嘗試一下婚姻移民這條更好的出路,就不會淪為一個落魄的英語培訓個體戶!



我們能夠理解,只要中國有一天還比美國貧窮,就會有相當的中國女子(甚至中國男子,比如著名的「懺悔無門」),仍會把嫁到美國去,作為一種人生奮鬥的利器,作為一種獲得更高品質生活的美麗出路。與美國人通婚,也算是中國人「人種」國際化的一種努力。



但是這封來信,仍使我感覺相當不對味兒。



如果一個中國女孩子愛上了一個美國的白人或黑人或印第安人或亞裔人或華人,我覺得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應該得到祝福。按照我的想法,人類對愛的感受有某種共通性,只要兩個人真正相愛,願意共同努力,這份感情絕對可以超越種族,超越文化差異,閃耀出璀璨而恆久的人性光輝。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外國人,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嫁往國外也是自然的事兒,但是當你還沒有目標,首先就覺得自己應該把嫁給老外作為第一選擇,成了一種絕對的價值追求,這種思路就相當不靠譜。



顯然,帶著這種目的,通過中介要找老外嫁出國,效果怎麼樣只有天知道。前面呂化佳的命運倒可以作為一例證。



這位女士說她嫁給老外,就是希望能有「足夠的金錢,美好的愛情和家庭,更廣闊的視野,心靈的自由舒適。」



真的如此嗎?我看不見得。



首先,你怎麼容易通過中介找到情投意合的人?美好的愛情和家庭需要的是兩個人自身的努力,通過中介就解決了?顯然你要嫁到那邊去的想法,會為你招來的人也不會那麼單純。



其次,你怎麼知道他會有錢呢?你在結婚前查驗他的財產證明?事實上美國也有的是窮人,有些人結了婚也不會把你帶過去,也許他自己就想先呆在中國呢,要回去的時候,也可能就說拜拜了。



即便你真的到了美國,他能夠供你去讀書嗎?這個人有什麼毛病,一定要找一個非一年內要去美國讀書的老婆,再掏錢安排你在美國讀書?



這一切對你來講,太像不勞而獲了。那麼你也許會說,可是我都嫁給他了啊!是啊,你一年內都要嫁給他了,可是你今天還難以預料他是誰!這種不平等的嫁,那還談什麼心靈的自由和舒適呢?



我不否認會有就只要嫁到國外,然後也能幸運地幸福了的人。但是我所看到的這三個活生生的例子,她們的美夢破綻百出,她們的算計背後其實透露著人生的窘態,不能不令人為之三嘆。

24

主題

730

帖子

17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0
沙發
招財貓 發表於 2007-12-23 11:10 | 只看該作者
「足夠的金錢,美好的愛情和家庭,更廣闊的視野,心靈的自由舒適。」
lmao, what do they think it is? a one way ticket to paradise?
Quitters never w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7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3
不冷不熱 發表於 2007-12-23 21:03 | 只看該作者
都是白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7: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