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媒:太行發動機的最新進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12-18 10: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風雲戰國的BLOG  2007-12-17  新浪BLOG

      以我國自行研製的 "太行"航空發動機通過設計定型為標誌,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在"十五"期間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然而,航空發動機人在已有的成績面前,沒有沾沾自喜而迷失方向,仍然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巨大差距,決心繼續激情進取,志在超越,謀求在"十一五"和不久的將來取得更大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國一航發動機事業部第三次工作會議於 2006年2月21日在中國一航培訓基地隆重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05年的工作,概要回顧了航空發動機行業前五年的奮鬥歷程,進一步明確了發動機行業新一輪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思路,重點安排和部署了2006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會議要求全行業幹部職工,發揚"激情進取、志在超越"的集團精神,堅決實現2006年"十一五"開局年的首戰大捷。

   "十五"成績斐然

  我國航空發動機行業"十五"期間實現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形成了強勁的航空動力產業的發展態勢,實現了軍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的"三大跨越",實現了轉包生產上規模、燃機開發系列化,產品向海陸空立體覆蓋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到2005年底,發動機行業全面完成了"十五"計劃指標。在航空發展史上寫下了研製機種最多、成效最大、覆蓋機種最廣的歷史新篇章。

   2005年,發動機行業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以"太行"發動機設計定型和"秦嶺"發動機生產交付為標誌的科研、生產工作進展順利,整體經濟運行良好,持續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其他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

   "太行"橫空出世,實現"三大跨越"

  我國自行研製的大推力渦輪風扇航空發動機--"太行"航空發動機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高度關注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國一航2005年標誌性工作之一。該發動機在有關參研單位和參研技術人員經過了無數次的挫折、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后,已經通過了設計定型審查。它實現了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的"三大跨越",即由渦噴向渦扇、由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成功跨越。它同時將開創我軍主戰飛機動力裝置由我國自行研製、生產和提供的新局面。

   "太行"發動機的自主研製成功不僅使我國軍用發動機自主研製實現了整體上的"三大跨越",並且在以下三個方面使中國一航航空發動機行業邁上了新台階:一是體現在技術水平上,我們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為今後發動機研製工作奠定了基礎;二是體現在經濟總量上,並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三是在人才隊伍建設上了一個新台階。
   "十五"期間,中國一航的發動機行業還完成了"崑崙"發動機的自主研製定型工作;"秦嶺"發動機的完全國產化和批量生產交付,全面完成"十五"任務。

  轉包再上台階,首嘗"風險合作"

  近幾年,中國一航發動機行業的轉包生產數量和品種不斷增加,由初期的簡單零件加工,發展到包括各種盤、軸、環、機匣及密封件在內的幾十種零件和組合件。其轉包生產出口的交付額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長,2005年達到1.39億美元,同比增長38.6%,佔中國一航2.3億美元交付額的60.4%。

  一航西航集團與GE公司簽署的CF34-3風險合作諒解備忘錄,標誌著中國一航發動機轉包生產水平由子承包商、核心供應商、唯一供應商開始邁入了更高層次的風險合作階段。

   2005年西航集團轉包生產額達到8366萬美元,佔中國一航整個發動機行業的60%。儘管如此,這家企業的領導還是認識到,目前國內航空發動機的轉包生產還處於初級階段,雖然在有些零部件的轉包生產上已成為核心供應商或唯一供應商,但"風險合作"(RSP)尚沒有開展實質性的工作。而這一步恰恰是必須的,只有這樣,國內廠商才能有可能參與設計過程,並在產品的全壽命過程中實現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

  楊銳常務副主任指出,與周邊國家如日本、韓國的航空發動機轉包生產量相比,我國還相差很遠,轉包生產的增長的空間很大。

  燃機譜系初成,"三環"培育產業

  經過幾年的努力,燃氣輪機產業的開局勢頭良好,產品研發已初步形成譜系,研製項目按行業布局正在有序展開。
  某重點型號燃機已經立項,並在當年全面完成設計任務。R0110重型燃機完成工程設計,全面進入試製階段。QD128燃機電站實現了點火併網。

   "十一五"任重道遠

  航空發動機行業在整個"十一五"期間將繼續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形勢。

   "關注挑戰",明確思路,制定目標

  中國一航劉高倬總經理在會上重點分析了發動機行業面臨的形勢。他指出,我國發動機發展水平和先進國家還有很大差距,現有生產能力和需求仍存在很大矛盾。他希望幹部職工面對成績時要有清醒的認識,要看到不足和差距,要牢記兩個"務必",同時要有危機觀念,更多地關注挑戰。

  劉高倬總經理說,成績已經屬於過去,今天要從零開始。希望發動機行業的各家單位在以後的工作中認真落實以下五點啟示:一是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激情,"太行"的成功正是激情創造的結果。他要求發動機行業領導者要創造激情,使廣大幹部職工在"十一五"繼續充滿激情地奮鬥,要更加註重文化建設的提升。二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大集團戰略,大集團戰略促進了整個集團發展,同時集團發展又為發動機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發動機事業要發展就必須形成拳頭,發揮整體優勢,依靠整體的力量。三是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這三個方面能夠解決集團公司包括發動機行業今後發展經濟增長點的問題,他要求各單位落實。四是堅持走創新之路。他請與會人員認真落實創改革、政策、投入和人才等方面的措施。五是培養造就一支素質精良的員工隊伍。劉高倬認為這是集團和發動機事業六年來最大的成就和最重要的啟示。他希望"十一五"期間發動機行業在人力資源積聚和人力資源管理上有本質的提升,為科研生產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

  面對挑戰,中國一航發動機事業部提出了自己的總體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即全面滿足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需求,同時大力發展燃機產業、轉包生產和航空動力服務產業,積極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加速實現"三個大體相當"的戰略目標。會議還要求,要確保現役發動機批產交付、安全可靠和良好的售後服務;在軍用發動機和民用發動機上取得重要突破,陸用燃機投放市場等具體目標的實現。

  發動機事業部主任、中國一航林左鳴副總經理強調,"十一五"要做的主要工作是瞄準"三個大體相當",全力夯實牢固的發展基石。他要求具體落實措施為,進一步完善專業化分工部署,加快優化發展格局;下決心實現科研製造的快速響應,走出科研長周期的怪圈;善於運用融資手段,以投資為牽引,加快燃機發展,使中國燃機走向世界市場。

  落實重點,進軍民機,發展燃機

  按照總體發展思路和既定目標要求,中國發動機行業在"十一五"期間計劃落實一批重點項目。

  重點突出軍用發動機。堅持以我為主,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實行新研開發與改進改型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形成較為完整的航空發動機科研、生產、服務體系和批產能力。完成一批重點型號的批產、定型、驗證、論證和首飛工作。

  進軍民用航空發動機。楊銳常務副主任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其實早就通過以轉包生產形式的國際合作融入了世界民用航空發動機之中了。然而,在他看來,研製和生產完整的民用航空發動機,遠比這些複雜得多,也困難得多,它是中國航空發動機人的一個夢想。發展民用航空發動機除了技術上的困難,還有適航取證等多個環節。但是他同時表示,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一定會把握恰當時機,尋找恰當的切入點,積極進民用發動機市場。

  發展燃氣輪機。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航空發動機核心技術為基礎,形成微、輕、重型系列譜系,開發與成套並舉,努力開拓市場,到2010年,形成初具規模的燃機產業。
  在會議上,劉高倬總經理提出要把燃氣輪機作為"主業"來發展。而在會後的分組討論中,發動機行業的企業領導們一致認為,在"十一五"期間燃機發展應當考慮兩條道路,第一條是中低熱值的環保項目,可以考慮出口;另一方面考慮海、陸等多用途。目前國內燃機譜系雖然很多,但是可靠性不高,是未來要提高的重點。

  加強預研,國際合作,提高服務

  預研工作、轉包生產和國際合作,以及客戶服務也是"十一五"將要落實的重點。

  預先研究與技術驗證。通過積極引進吸收和消化國外先進技術,開展高推重比發動機關鍵技術和民機、燃機等特殊技術以及新型動力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完善建立先進航空發動機設計研製體系和數值模擬系統,增強技術儲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航空動力產業的可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發動機預先研究方面的專家指出,預先研究和技術驗證也要與產品相結合。在軍用發動機的技術方面必須要原始創新,在這一領域國外是不會轉讓的。更要注意的是,國外有些情報甚至是"陷阱"。所以必須要自主研製,瞄準世界前沿。同時,國家也應當有持久穩定的投資和政策保障。

  轉包生產和國際合作。要建立專業化、規模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零部件製造中心。通過強化推行現代管理,參與航空產業鏈國際化分工,積極引導轉包生產由零散件向組合部件、關鍵核心件轉變,由免檢供應商逐步提升到風險合作夥伴的地位,爭取到2010年,轉包生產交付額突破4億美元。

  業內專家認為,國內應該建立兩到三個專業化的轉包生產中心,品種可以不多,但是產量應該足夠大,形成規模效益,如西航集團生產盤件,黎明公司生產靜子件,這樣既可以避免自己內部的競爭,又能從上游的分包商手中爭取一定的主動權。

  軍機、民機、燃機維修服務市場。在主機廠修理能力和發動機專業修理廠的基礎上,通過行業整合、主動服務滿足用戶要求,進一步開闢新的服務領域,把航空動力服務產業做大做強,成為"十一五"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林左鳴在講話中要求各單位結合行業發展實際,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他特別就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談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以人為本,要非常重視把人力從資源向資本的轉化,要創造使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要注重培養業務骨幹,選拔領軍人物。所謂全面發展,企業既要注重自身發展,也要注重社會影響力的發展;既要有效益的發展,又要有價值的發展;既要有企業的發展,又要有員工的發展。協調發展,做到技術進步和管理提高要協調;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協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協調。可持續發展,要使人才保持持續增長;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發展;企業市場持續拓展;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增長。

   2006年至關重要

   2006年,發動機行業的型號科研生產任務更加緊迫、繁重和艱巨。發動機行業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批產交付,型號科研,轉包生產,燃機開發"四大核心任務上,力爭取得更大突破。

  軍用發動機全面完成型號科研生產任務,著眼長遠,強化基礎,做好預先研究和技術驗證的組織管理工作。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積極開展航空發動機的可靠性研究工作。

  轉包與國際合作向更大規模、更高層面拓展。重點強化產品技術含量的提升,著力解決影響技術提升的材料性能和加工能力的瓶頸。繼續積極推進RSP合作項目,逐步在發展航空動力中引進風險合作機制。
  燃機產品加快向商業化、產業化發展步伐。與阿爾斯通公司共同深入開展低排放/中低熱值的QD128燃機研製工作。全面做好長試燃機改進的有關技術工作。(國際航空雜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2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