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者炮轟素質教育誤區 稱高考鼓勵學生說假話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2-12 1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711/1106_17_287586.shtml
2007年11月06日 16:11華龍網-時代信報

重慶師範大學學者張育仁最近在西南大學「雨僧講壇」開講「雜文家眼中的素質教育」,以其尖利的批評引起學界關注。昨日,他向記者詳述了自己的觀點:「當前的素質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誤區,比如『鼓勵』人說假話、缺乏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和對人格的尊重。」

誤區一:助養虛偽習慣

素質教育有很多層面的含義。有著雜文家身份的張育仁強調,「首先應該是讓受教育對象『成人』———成為能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簡單的成才。」

他認為,當前的素質教育恰恰在這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說高考作文,「有時就是很荒唐的,明顯鼓勵人說假話」。

「有一年的題目是『誠信』:背負『金錢』、『幸福』、『快樂』以及『誠信』等包裹渡河的年輕人在河中心面臨選擇,丟掉哪一樣?」張育仁說,聰明的考生們自然投考官所好,無一例外地將「誠信」留了下來———但誰又真的願意捨棄幸福和快樂?」

張育仁說,誠信當然是必要的,但這個作文題過於機械地捍衛「無條件的誠信」,從而「鼓勵」了受教育者說違心話、進而習慣於將虛偽當作一種常態,「這其實是對素質教育的一種諷刺。」

誤區2:反素質的教育

在張育仁看來,不尊重受教育者作為生命個體的人格是當前素質教育的另一個誤區。他舉例說,「杭州某學校曾經出過這樣一道題來考學生:你和媽媽同處險境,只能有一個人活下來。怎樣選擇?」

被測試的學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選擇讓自己活下來,「因為媽媽畢竟已經在這個世界呆了許多年,而我才剛剛開始呢。」結果這部分學生被老師們認為「思想道德品質有問題」。

張育仁認為,「教育者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其實是將生命劃分了等級的。但事實上,生命都是平等的,即使是給予孩子生命的母親,其生命的價值也不應該比孩子的生命來得更重要。在我們多年的素質教育中,存在打著各種旗幟對個體的人格和生命進行貶低的現象。這其實是一種反素質教育。」(記者 秋天 實習生 蔡春燕)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沙發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12-12 1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