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考古發現阿房宮實為"爛尾樓" 遭火燒是誤傳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7-12-11 1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阿房宮遺址



考古現場

傳說項羽火燒阿房宮 專家揭秘千古奇冤

    經過5年艱苦、細緻的工作,由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組成的阿房宮考古隊,近日揭開了這座歷史宮殿所包含的種種謎團——

    在2007年的考古行動中,阿房宮考古隊仍然沒有發現與阿房宮有關的遺迹。這一年,考古人員在阿房宮前殿遺址北至渭河、南至漢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範圍內進行了調查、勘探和發掘,先後發掘了后圍寨遺址、好漢廟遺址、秧歌台遺址等,都被證實屬於戰國秦上林苑建築遺址。

    調查結果進一步明晰了專家們的推斷:秦阿房宮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並沒有建成。

    前殿遺址便是阿房宮遺址全部

    2002年10月起,阿房宮考古隊首先對傳統和習慣上認定的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過為期2年的調查、勘探和發掘。除被民房所蓋、水泥路面所壓的部分之外,考古隊對前殿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

    資料顯示,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東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東三面已有夯築土牆,牆頂部有瓦的鋪設;夯土台基上面沒有建築南牆。三面牆裡面沒有發現秦代文化層和秦代宮殿建築遺迹,僅有東漢—北朝時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築遺存和墓葬。

    阿房宮考古隊領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毓芳表示,前殿夯土台基南側均為建築台基時人們所踩踏過的路面。從路土分佈的情況來看,人們是把夯築台基用土從南面運到北面,再從北面開始往南逐漸夯築台基。因工程未能完成,所以台基上面的南牆還沒有建,台基南側的路土還沒有妥善處理,這說明阿房宮前殿沒有建成。

    這意味著《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載的「乃營建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這樣宏偉的規模,只是在圖紙上的設計,而未能得以實施。

    2004年11月開始,考古隊重點尋找和確定阿房宮遺址的範圍。至2007年11月底,考古人員在阿房宮前殿遺址西至灃河、北至渭河、東至河、南至漢代昆明池北岸面積達13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勘探和發掘,其中主要遺址有十餘處,包括傳說中的烽火台、上天台、磁石門遺址等,但考古證實,這些遺址均為秦漢上林苑的建築,與秦始皇修築的阿房宮毫無關係。

    李毓芳指出,這就確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宮的範圍與現認的阿房宮前殿遺址的範圍是一致的。阿房宮前殿遺址就是人們所看到的和所認為的秦統一以後,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遺址。

    項羽火燒阿房宮是歷史誤傳

    傳說中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這個說法流傳了約2000年,但考古發現否定了這一說法。

    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宮前殿遺址20萬平方米的勘探面內只發現了幾處紅燒土遺迹。專家認為,這意味著阿房宮前殿遺址在秦末戰亂中並未遭到大火的焚燒,表明歷史上有關項羽放火焚燒阿房宮的記載是不準確的。

    李毓芳表示,這在古文獻中也有證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項羽是對咸陽採取了燒、殺、搶虜的政策,而沒有提到燒阿房宮。《史記·項羽本紀》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在這裡也隻字未提火燒阿房宮。現在看來,因為阿房宮沒有建成,連前殿都沒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沒有宮殿建築,項羽也就沒有必要渡過渭河來放火燒一個沒有宮殿建築的夯土檯子,所以傳說認為項羽燒了阿房宮是錯誤的。

    至此,經過5年詳盡的調查、勘探和發掘,考古人員已經徹底搞清了秦始皇未修建完成的阿房宮的規模、範圍、布局和結構,並且澄清了火燒阿房宮的說法,還原了秦阿房宮的本來面目。

    李毓芳表示,考古隊在尋找和確定秦阿房宮範圍的過程中,勘探、發掘了7座戰國時期秦國修建的皇家公園上林苑內的宮殿建築(其中有四座建築還沿用到了漢代,成為了漢代上林苑中的宮殿建築),這7座宮殿建築應該得到很好的保護。建議把它們劃在秦阿房宮遺址的保護區內,與秦阿房宮得到同樣妥善保護,以使這些還存在於地表以上的高台宮殿建築遺迹免遭破壞或消失。 (本文來源:華商報 作者:記者李彪)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