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理性的信仰:基督教的假設

[複製鏈接]

29

主題

47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uon 發表於 2007-12-6 05: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信上帝,
    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酥基督,
    上帝獨生子;
    因聖靈感孕,
    由童貞女瑪利亞所生;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
    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人間;
    第三天從死里復活;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我信聖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體復活;
    我信永生。

    - 使徒信經(The Apostle』s Creed)

基督教界歷來的信條,特別是「使徒信經」,長期以來一直被當成對基督教信仰的基本詮釋。某種程度上說,任何一段意思完整的經文都是對基督教信條的闡述。這些信條「體現在聖經記載的使徒的言行里,大概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基本信條頻繁出現於以下這些經文里:使徒行傳 10:36,羅馬書 10:9,哥林多前書 12:3,腓力比書 2:11——耶酥是主。」<21> 類似正式信條的對信仰的聲明也出現在哥林多前書15:4 和 提摩太前書3:16。

信條是精心措辭的對信仰的聲明,用來「界定信仰的內容」。<22> 信條(creed)一詞來自於拉丁語的credo,意思是「我相信(I believe)」。「只要你相信了什麼,你就有了自己的信條。由於一個人不可能在人生中不相信任何東西,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條。」<23>

很多以前信奉傳統信條的大型教會組織,現在已經不再嚴格遵守那些信條了。原因在哪呢?難道今天的自由派就比過去的教會創立者們更有智慧嗎?

在19和20世紀,不少教會試圖重新界定傳統基督教教義。實際上,類似這種用非聖經的教訓來代替或混淆聖經教義的企圖,貫穿於整個教會史。

基督教會建立的基石就是堅信上帝在歷史上對世人顯現,並記錄在受神的啟示而寫下的聖經里。假如這是真實的,那麼基督教信仰就不是憑空而來。如果上帝真實而權威的對我們說話,按照聖經作者所說,那麼我們怎麼可能認同與經文相矛盾的說法呢?

聖經明確指出上帝是最高權威,而且上帝的話是自我證明的(self-attesting)。自認是基督徒的人應該假設整部聖經是上帝權威的說話。沒有任何其他來源可以讓基督徒合理的形成對上帝、人和宇宙的概念。

只有以聖經為基礎(biblically-based)的基督教神學才能成為基督教信仰的權威信條,因為正是在承認基督教經文是上帝的話的這一前提下,基督教會才得以建立。<24> 教會的正統信仰紮根於聖經里獨特的對真理的解釋。

聖經基督教里,上帝不是物件,權力或者一種影響,上帝也不是某種非人格的力量或者意識。聖經里的上帝是一種人格化的存在,意味著他是有自我感知的、智能的、自主的。(出埃及記 3:14,20:2;約翰福音 14:9)

傳統基督教認為只有一個上帝。這個獨一性指的是他的同一。他的「神的特質是專一的和不可分的。」<25> (申命記 4:35,6:4; 列王記上 8:60; 約翰福音 17:3)然而這個同一併不代表「單一。上帝的同一允許三個個體的存在,同時認為神的特質在數字上和永恆意義上都是一個。」<26> 這三個人格化個體同為真,同時互相依賴,同為永恆。上帝是三位一體的。(創世紀 1:26, 3:22; 馬太福音 3:16; 哥林多后書 13:14)

聖經上說上帝是絕對的,這意味著,「他是自明的」<27> ,上帝「不依賴任何他之外的東西」。<28> (出埃及記 3:14,約翰福音 5:26)上帝是權威的和最高的存在,沒有任何東西在他之上。(詩篇 103:19)他是全能的,因而他可以做任何不違背他神聖地位的事情。(創世紀 18:14;約伯記 42:2;馬太福音 19:26)上帝擁有宇宙萬物(創世紀 14:19,歷代志上 29:11),包括我們人類。(詩篇 24:1)

上帝是全知的。他天然知道所有知識,並且不需要添加,因為一切事實的形成都出於他。(詩篇 136:5;詩篇 147:4-5;箴言 3:19-20;希伯來書 4:13)上帝是永恆的,無始無終。他一直存在。(申命記 33:27;約伯記 36:26;詩篇 93:2)上帝從不改變。(瑪拉基書 3:6)他不會犯罪,也沒有道德缺陷。他是神聖的。(以賽亞書 6:3-5)

上帝是造物主,他創造了宇宙以及其中的萬物。他從無 ex niblo(out of nothing)中不藉助任何東西 ex materia(without using any pre-existing materials)創造了一切。聖經里沒有解釋上帝如何實現的這一創造,只是說他做了這一切。上帝不屬於受造的,受造的也不是上帝。上帝本質上不是物理存在。創造自身不是上帝,上帝不同於他的創造。上帝既無形體,也非物質,他沒有物理的身體。上帝是靈。(約翰福音 4:24)

上帝無所不在,不受空間的限制。「上帝不屬於空間,但也不是不介入空間。上帝超越一切空間,同時又出現在空間的每個角落。」(列王記上 8:27;使徒行轉 17:27)<29> 基督教經文認為上帝是超然的,這不是說從空間角度上帝離我們很遠,而是說他不被一切創造的規則所限制。換句話說,上帝超越創造,他是創造的主人。基於這種超然,上帝可以在願意的時候介入他的創造。經文記載了上帝緊密介入他的創造,這顯示出上帝的無所不在。(詩篇 139:3-11;耶利米書 23:23-24)

上帝通過他的道來維持一切。(希伯來書 1:3)沒有什麼受造物可以獨立運行,上帝掌管所有。不存在命運(Fate),機會(Chance),運氣(Fortune),自然母親(Mother Nature)或者自然法則(Natural Law, impersonal laws of nature)——只有上帝的大能。宇宙的規則和安排都由他的永恆權威所控制。

一切現實都反應了上帝的至高無上的心意和目的。這包括「上帝和受造物互動從而使它們按照應該的樣子精確運行。這暗示了世界上存在次一級的原因,比如自然的力量和人的意願,同時說明這些力量並不是離開上帝獨立發揮作用。」<30> (申命記 8:18;撒母爾記上 2:6-8;詩篇 104:20-30;以賽亞書 46:4-10;阿摩斯書 3:6;馬太福音 5:45;使徒行傳 14:17;以弗所書 1:11;腓利比書 2:13;腓利門書 1:16-17)

人被認為是有限的受造物。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說明某些上帝的特質在他的創造過程中被傳給了人。上帝沒有把他所有的特質都傳給人,人不是上帝,人被創造為一種精神的、有人格的、有道德的、和有理性的存在。人的存在和掌握的知識完全來自並依賴於上帝這一源泉。(創世紀 1:26-27,2:7,5:1;哥林多前書 15:47-49;歌羅西書 3:10;加拉太書 3:9)

正是出於上帝所造的美妙,人有倫理觀念。可是倫理評判不是獨立於造物主給人的啟示之外。「人要在知覺里感受上帝在宇宙中確立的規則,然後自己體現出這些規則。上帝的啟示存在於整個創造之中,然而只有人的意識可以感知和理解這些啟示。人是上帝的解析者,也就是活在地上的上帝的先知」。<31> 「人不能只靠麵包活者,而要靠上帝講的每一句話。」(馬太福音 4:3)

倫理標準不是在人受造之後自己發明的,然而發明自己的倫理標準卻正是人所做的,從亞當夏娃的墮落開始,一直持續要今天。上帝禁止亞當夏娃吃善惡樹上的果子,實質上並不是要阻止人獲得知識,而是要防止人自己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那是罪的本質,即人拒絕承認在一切事上對上帝的依靠,從而假設自己獨立於上帝。」<32>

人的自主意味著作為受造物,我們想脫離上帝的權威自己管理自己,每次我們依照「自己以為對的」來思考或行動,同體現了這種(要求脫離上帝權威)的態度。(士師記 17:6)聖經把這個當成犯罪或無法紀。(約翰一書 3:4)人在墮落的時候就體現出不願被上帝控制的傾向,而是自己給自己制定律法。人的罪破壞了和上帝的夥伴關係,導致人的靈上的「死亡」(這裡的「死亡」 指的是分離,而不是終止),以及之後物理上的死亡。(創世紀 2:17,3:19)

某些世界觀認為人基本上是好的,而聖經認為人是有罪的。這就是說「人生來就是墮落的。這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是最壞的,而是說原罪已經讓人徹底腐朽而沒有可能恢復靈上的美好。人仍然會對其他人干很多值得稱道的善事,但即便是他做的最好的善事也是在本質上有缺陷的,因為他做這些善事的出發點不是出於對上帝的愛,也不是出於對上帝的遵從。」<33>因而人自己沒法脫離這種罪的狀態,「人的美德不能抵消罪惡」。<34>人救不了自己。(耶利米書 17:9;約翰福音 5:42;6:44;羅馬書 7:18。23-24;哥林多前書 2:14;以弗所書 2:1-3;提摩太後書 3:2-4;希伯來書 11:6)

上帝以他的慈悲,通過耶酥基督在十字架上受難,給人提供了解脫罪的捆綁的途徑。這是聖經的中心思想,即上帝通過基督原諒人的罪,從而把人從墮落中救贖出來。(羅馬書 5:19,8:30;希伯來書 9:14;以弗所書 1:10-11)無罪的為有罪的出贖價,這個故事在基督徒看來是體現了上帝的慈愛和憐憫,而在其他不接受聖經的福音的人看來則很愚蠢。(哥林多前書 1:18)

新約聖經強調耶酥如何修補人和上帝的關係,「他實現了上帝的公義,不但為接受的人換來了和解,還給他們買了天國的永恆」。<35> 當信徒接受基督為「救主(Lord)」(羅馬書 10:9),他們的罪就被原諒了,包括反對上帝的自主意識。(馬可福音 10:45;約翰福音 1:29;彼得一書 2:24;約翰一書 2:2)

了解了人的罪性,基督徒很容易明白為什麼聖經有關上帝和人的啟示會冒犯很多人。經文所強調的原罪以及原罪的後果,這一真理挑戰每個要求按照自己的理由生活的人。因為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因此聖經說每個人都本能的知道這些真理,可是卻把它們隱藏在意識的深處。(羅馬書 1:18)

因為人的有限,人的思維不能被認為是真理的開始或真理的最終參照。不同於按照自己的原因生活相反,基督徒要求自己遵照「基督的思維」(mind of Christ),(哥林多前書 2:16)而把「攔阻人認識神的自以為是的念頭」拋掉。(哥林多后書 10:5)不是取悅那些與聖經相矛盾的關於上帝,人和宇宙的解釋,而是假設上帝的話是理解一切真理的基石。(馬太福音 7:24-25)一切知識,真理和智慧都來自於基督。(哥林多前書 1:24,30)

如果聖經的以上觀點是正確的,那麼所有相反的觀點就都是錯誤的。(申命記 4:39)比如,一元論(monistic)認為現實只存在一個宇宙的同一(great universal whole)而沒有任何區別,就是錯誤的。泛神論(Pantheistic)認為「上帝是一切,一切是上帝」也不可能是正確的。多神論(Polytheistic)認為存在很多上帝也是錯誤的。自然神論(Deists)認為某位上帝創造了宇宙,然後退出歷史舞台而讓自然法則控制和維持秩序,也是錯誤的。(耶利米書 10:10)不可知論(agnostics)認為上帝的存在不可能被真正發現也是不準確的。無神論(atheists)強調上帝不存在也是錯誤的。(詩篇 14:1)這不是刻薄,而只是遵守這麼一個基本邏輯:各種彼此矛盾的觀點不可能同時都正確。

那些非基督徒反對聖經的教訓,是因為他們接受了其他對現實的形而上的假設。哲學上的中立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傾向於某個價值觀超過其他價值觀。即使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明確意識到自己的世界觀屬於哪個,也無法否認他們確實擁有某種世界觀。而他們會以這個世界觀為標準來評判聖經的觀點。

53

主題

5690

帖子

123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9
沙發
借屍還魂 發表於 2007-12-6 1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muon 的帖子

so wha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3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12-6 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借屍還魂 的帖子

看到樓主的這種論述方式,老讓我想到不再的時光:
忍俊不禁:文革對話錄
本文由 allenjsau 在 2007-11-28 08:42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pipi  2007-11-26 紫金城

一天,我去供銷社,進門就聽到一個中學生和售貨員的對話,堪稱經典。
中學生:「關心群眾生活---給我拿支鋼筆。」
售貨員:「為人民服務---你買哪一種?」
中學生:「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多拿幾支讓我挑挑。」
售貨員:「反對自由主義---不讓挑,買哪支拿哪支。」
中學生:「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你就多拿幾種讓我挑挑吧。」
售貨員:「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餘地---說不挑就是不能挑。」
中學生:「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為啥不讓挑?
售貨員:「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不為啥,不讓挑就是不讓挑。」
中學生:「注意工作方法---有這樣賣東西的嗎?」
售貨員:「一切權力歸農會---愛買就買。」
中學生:「打倒土豪劣紳---你這什麼工作態度?」
售貨員:「友誼,還是侵略---咋的,你想打架?」
中學生:「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以為我怕你?」
我見兩人的戰爭一觸即發,就急忙上前調解:「要團結不要分裂---你們有話好好說。」
中學生:「將革命進行到底---我看你還能咋的?」
中學生:「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當個售貨員啥了不起?」
我看他倆誰也不肯停止舌戰,我便勸中學生一走了之:「敵進我退---你先走吧,明天再買。」
中學生聽了,就順勢下了台階,轉身而去,他邊走邊說:「別了,司徒雷登---哼!」
售貨員如得勝的將軍立即回敬道:「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呸!」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9372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4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7-12-6 2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5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2-7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 #3 的帖子





[ 本帖最後由 也和話 於 2007-12-7 11:5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6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12-7 1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也和話 的帖子

最近好像有實驗說年幼大猩猩的記憶力比大學生還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7
也和話 發表於 2007-12-7 1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鄉下人進城 的帖子

日本人做的實驗,  是不是又驗證了愚蠢的設計?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6610368.html

中新網12月4日電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黑猩猩的記憶力比人類優勝,顯示人們可能低估了黑猩猩的智慧。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涉及數字的記憶測試中,將三隻母黑猩猩和它們年幼的兒女分成三組,與大學生比賽記憶力。

  研究人員要求黑猩猩和大學生們記憶屏幕上的數目字和它們的排列次序。研究結果顯示,年幼的黑猩猩的記憶力比它們的母親和大學生優勝。《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了這一研究的結果。

  在此之前,人們假設黑猩猩在記憶力和其他心理能力方面不及人類。負責這項研究的京都大學松澤教授說,仍有許多人,包括生物學家等,認為人類在所有認知能力方面比黑猩猩優勝。他說,沒有人能想象到,年幼的黑猩猩有比年輕人更好的記憶力。人們低估了和人類一起進化的鄰居--黑猩猩的智慧。

  研究人員認為,黑猩猩擁有照片式記憶(photographic memory);而人類隨著年紀增加,越來越依賴語言文字來做記憶的工具,導致記憶力衰退。

  在美國的動物專家帕爾博士說,年幼的黑猩猩擁有更佳的照片式記憶,這項研究告訴人們,早期人類的短期記憶力可能比現代人更好,原因可能是現代人越來越依賴語言文字做記憶的工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8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7-12-7 1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也和話 的帖子

這我就不懂了。
有過這麼一碼子事:一位老學究給人上課,需要引用一句話,一時想不起來了,他告訴學生少等,然後開始在黑板上從這本書的第一句話開始默寫,寫滿了黑板,說還沒到,擦了,接著寫,寫了幾黑板后,突然停下,說:有了,就是這句。
估計這也是一種照片式記憶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00: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