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億日元神秘蒸發 日本"化武資金"被挪用調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7-11-1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片說明: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受害者家屬及支持者在日本東京高等法院門口舉行抗議活動,要求日本政府承認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並對此進行謝罪和賠償。

  1億日元在轉包中不見蹤影,暴露出日本政府在使用處理遺棄化武資金上的招標不公和監管不力

  這並不是一起普通的日本國內資金挪用事件,它還涉及時刻可能被遺棄化學武器危及生命的中國人的安全。

  10月18日,日本媒體披露,從日本一家名為「遺棄化學武器處理機構」的公司承包了部分項目的太平洋國際諮詢公司(Pacific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PCI公司)的兩位前社長,因涉嫌非法挪用處理遺棄化武專項資金1億日元(約合625萬元人民幣),被日本東京地方檢察院特別搜查部批准拘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當天的例行記者會上對此事所作的反應是:「中方希望此事不要影響處理日遺化武工作的進程,也希望日方以負責任的態度早日解決該問題。」

  同日的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社論,認為「處理遺棄化武是日本外交事務。在這一舞台上發生非法挪用事件降低了日本的外交信用」。次日,日本內閣府負責處理遺留化學武器工作的特命擔當相岸田文雄對記者表示,「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事情,令人感到很遺憾。」

  為什麼這筆「救命錢」會遭到挪用?日本政府在使用處理化武資金上到底存在哪些漏洞?《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1億日元神秘蒸發

  PCI公司成立於1969年,2000年與其他公司組成日本太平洋諮詢集團(Pacific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Group,簡稱PCIG),PCI公司變成該集團的下屬公司,主要從事承接日本外務省在海外的政府援助事業。

  中日兩國在1999年就處理遺棄化學武器達成協議后,日本政府在年度國家預算中撥專款用來對遺棄化學武器的調查回收,並成立了隸屬內閣府的專職機構——遺棄化學武器處理擔當室。

  內閣府擔當室從2001到2003年,對遺棄化武的調查研究採用了公開招募的形式。最終,由PCI公司與另一家公司出資成立的項目管理諮詢公司,和另一家機構共同承擔了遺棄化武的前期調研工作,共接受內閣府撥款64億日元。

  但2004年4月後,承包方式發生了變化,招標由公開走向了「地下」。內閣府擔當室將此後的實地考察、挖掘、建回收設施等核心任務,在不經過公開招募的情況下,單獨交給了當年3月成立的遺棄化學武器處理公司(Abandoned Chemical Weapons Disposal Corp.以下簡稱ACWDC)。這項被日本媒體稱為獨家授權發注的合同(日語稱為「隨意契約」),期限從2004年到2006年,撥款資金為234.3億日元。

  ACWDC不經公開招標從內閣府擔當室拿到這筆合同后,把其中1億日元左右的項目又「隨意」委託給了PCI公司。事實上,ACWDC和PCI公司都屬於太平洋諮詢集團旗下,彼此為關聯公司。PCI公司又把任務倒手給了太平洋諮詢集團旗下的另一家土木建築公司——太平洋項目管理公司(Pacific Program Management,以下簡稱PPM公司),而PPM公司又再次把任務塞給了其他公司。在幾經倒手后,ACWDC委託給PCI公司資金中的1億日元就悄然蒸發了。

  值得一提的是,PCI公司本來就是個有「前科」的公司。2000年在承包外務省關於哥斯大黎加農村開發計劃項目時,就曾因偽造收據、非法挪用資金1億日元而受到外務省的點名處分。

  不公開招標有苦衷?

  這次PCI公司前社長被逮捕,有一個人並沒有感到驚訝,他就是日本參議院議員今野東。

  早在2005年4月,內閣府擔當室與ACWDC的「隨意契約」,就引起了時任眾議員今野的關注。PCI公司到底是怎樣一家公司也不是特別清楚。於是他向日本政府提交了質疑書。

  收到日本政府的答辯書時,今野難掩失望之情。「答辯書中沒有透露任何我期待的新信息。基本上掩飾了所有可疑內容。」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兩年後PCI前社長被拘,果不出我所料啊!」

  那麼,內閣府擔當室到底為什麼要繞過公開招標而單獨承包出去呢?擔當室室長恆吉雄一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表示:「掌握處理遺棄化武技術的公司很少。處理在華遺棄化武涉及去中國實地進行探測挖掘等一系列工作,如果後期頻繁更換承包公司,不利於處理工作的進展,所以我們改為了單獨承包。而且政府當時對單獨承包並沒有那麼嚴格的限制。」

  按照內閣府的話,把任務單獨交給ACWDC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而今野議員卻仍然表示質疑,「我曾經調查過,在建立處理池等項目上是可以通過競標的形式來分配的。」今後能否由單獨承包改為公開招標呢?恆吉室長也承認「不能否定這種可能」。

  官方對資金缺乏監管

  除了當初的單獨承包外,內閣府擔當室對承包公司的監管不力,也是導致這次資金被挪用的原因之一。在今野議員意料之內的挪用事件,卻大大出乎恆吉雄一的意料。「我們沒有想到他們(PCI公司)是這樣的企業!作為政府機構,我們應該對承包公司進行監管。但此前,我們只檢查了他們是否具有承包項目的能力。」

  據悉,內閣府擔當室只了解ACWDC把部分項目委託給了PCI公司,對PCI公司還把項目進一步下撥給PPM公司卻毫不知情。

  截至2007年,日本政府已撥用於處理在華遺棄化武的資金中,其中專門支付給ACWDC的達446億日元。由於內閣府沒有熟悉遺棄化武處理的專才,每次只能是ACWDC要多少預算,內閣府就支付多少。明年,ACWDC還將向內閣府申請40億日元的資金支持。

  「ACWDC交給內閣府的預算報告都很籠統,如果內閣府認真檢查核實的話,肯定能發現漏洞。」知情人士告訴日本媒體。

  只是冰山一角?

  現在,關於這1億日元的具體流向,日本警方正在調查中。除了這1億之外,是否還有更多的資金被挪用?日軍遺棄化學武器威脅下的中國人,在等待日本警方的調查結果。

  根據中日兩國政府的協議,在華遺棄化武的處理工作應在2007年4月前完成,但是日本政府將此計劃又延長了5年。這次資金挪用事件會不會進一步延長處理遺棄化武的時間?恆吉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我們盡量為不出現那樣的結果而努力。」

  日方資金能否全部到位?

  就在日本企業挪用化武處理資金的同時,遺棄在中國境內的化武處理,還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韓軒發自北京作為一直關注日軍遺棄化學武器中國受害者的學者,高曉燕聽說資金被挪用事件時,第一反應是「這麼多的錢被挪用,感覺多少有些難以接受」。

  就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的前一天,日本《讀賣新聞》記者也向這位來自黑龍江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拋出了同樣的問題。「就連採訪我的日本記者也覺得,這些錢給這些中國受害者醫療豈不更好,應該用在正地方。」

  就在日本企業挪用化學武器處理資金事件發生的同時,遺棄在中國境內的化學武器處理,還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

  化武處理耗資巨大

  其實最近這起事件裡面被挪用的資金數額,占整個化武處理資金的比重可謂「九牛之一毛」。

  按照中日雙方達成的協議,要在吉林敦化的哈爾巴嶺建立一個銷毀廠,集中把東北地區的化學武器都在這裡銷毀(對於東北之外其它散落的則採取移動式的銷毀措施)。曾有日本人估算,在哈爾巴嶺附近建一座大型銷毀工廠,包括道路、供電、安全設施在內的前期投入,至少得5000億日元。如果加上現場挖掘回收、辨認清理和開工后維持銷毀工廠的正常運轉,其花費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有專家估算,基本銷毀日軍在華遺棄化武預計要1萬億日元。

  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魯義教授在《日本遺棄化學武器銷毀工作的進展與現狀》一文中記錄,2001年9月日方派員清理黑龍江省北安市的毒彈,從挖掘、回收、辨認到封存,僅僅兩周時間就耗資13億日元。2003年9月日方人員赴石家莊清理52枚毒彈,三周的經費預算為2.8億日元,可見其耗資之巨。

  日方掏錢「精打細算」

  外交部處理日本遺棄在華化學武器問題辦公室主任劉毅仁曾向媒體介紹,當年因為考慮到運輸安全問題,中國政府才同意在中國境內銷毀。從這一點來講,中方為協助日方銷毀遺棄化學武器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1999年7月30日,中日雙方簽署《關於銷毀中國境內日本遺棄化學武器的備忘錄》。其中第二條明確規定,「日本國政府將為銷毀遺棄化學武器提供一切必要的資金、技術、專家、設施及其它資源。」這就等於日本政府花錢買一個化武不運回國內的對等條件。但是日本政府是否兌現了承諾呢?

  「99年到現在,還沒有聽說過因為資金問題延緩化武處理進程的問題。」據已退休的解放軍防化指揮工程學院教授紀學仁說。該學院的履約事務辦公室參與了遺棄化武的處理。而另一位專家也持同樣看法,他認為導致處理拖延的主要是技術問題,不是資金問題。

  據《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日本內閣府網站查到的數據:日本用在處理遺棄在華化武方面的費用,1999到2005年度實際花費共計389.4億日元,而2006年度預算是177.1億日元,2007年度預算是211.6億日元。

  不過日本人在這筆資金使用上的「精打細算」,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紀學仁說「比如人工費啊,他給你一個個算,很細緻。咱們最早和他們談判說按照日本國內的勞務工資水平支付,但日方說按照中國的,最後是按照國際的,取了個折中的做法。」

  檢驗誠意的關鍵時刻

  其實,由於目前處理資金都花在被專家認為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上,對日本政府態度的更大考驗還在後面,特別是哈爾巴嶺工程。

  按照日本政府的財力,根本不是問題。但因為目前銷毀的截止日期已經推遲到2012年,等到日本政府應該拿出錢修建哈爾巴嶺的銷毀廠的時候,會不會「賴賬」呢?

  中方專家對次存在不同意見。一種認為日本政府沒有故意拖延資金的意思,儘管日本國內有些右翼勢力提一些無理的要求,但預算估計不會有影響。另一種看法則認為,不能完全排除到時出現經費不到位的情況,也不能完全排除日方到時以資金問題作為拖延化武處理進度的理由。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8: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