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沈富雄的沉痛告白: 藍綠都不願面對的真相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7-10-23 1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謝長廷出關后,立即以「公投入聯」出招,邀請馬英九進行辯論,馬英九雖以「笨蛋,問題在經濟」虛應,但這一場老戲碼的統獨口水戰,顯然不會就此休兵。統獨議題系攸關台灣命脈之大是大非,原可藉由四年一次的大選愈辯愈明。問題是主導大選議題的兩個政黨,不是畫地自限,就是暴虎馮河。

台海情勢縱使錯綜複雜,詭譎多變,然而,真相畢竟只有一個。筆者涉足政壇多年,在氣憤與不忍之餘,謹把我多年的心得,試將台海情勢與統獨困境,以自認為客觀、公正、平實的文字,分成八點陳述於下,以就教於國人

一,讓我們的國家和正常國家一樣,成為聯合國的一員,充分享有國際空間,這是絕大多數國人的共同願望,無須透過民調或公投來驗證。

二,前項事實為國際社會多數國家普遍認知,包括美國、日本、歐盟諸國,當然充分了解,內心尤其同情。我方立場既為眾所周知,自無進一步宣達之必要。

三,就國際法的角度,任何政治實體若成為聯合國的一員,無啻為對其國格之確認。因此,對於台灣「入聯」或「返聯」問題,美、日等國在公開場合儘可能選擇噤聲,但如果被迫發言表態,也只好反對了。

四,所謂「入聯」與「返聯」的差別,多數國人不甚了解,但如果能夠成功「入聯」或「返聯」,藍綠支持者都能欣然接受;如果未能成功,則口舌之辯流為願景的表達及選戰的策略運用。

五,不論「入聯」或「返聯」,都會因為中國的堅決反對而未竟全功。就中國而言,「入聯」代表「一中一台」,「返聯」象徵「兩個中國」,二者都指涉現狀的改變,以及中國內戰的正式終結。惟相較於一刀兩斷的「入聯」,以「雙重承認」、「雙重會籍」(即東西德模式)為基礎的「返聯」,則尚有藕斷絲連、情感層次上的微小差別。

六,近年來獨派大力推動的「正名」,若在政策上宣示將國名改為「台灣」,等於釋出「中國內戰已經落幕」的訊息,屆時,「統」、「獨」兩股力量必須攤牌。然以目前情勢而論,「獨」方顯然居於劣勢。「獨」的力量不足,若要強渡關山,反而讓中共師出有名。求「獨」反而促「統」,這是台灣人民和美國強權舉步維艱的無奈。

七,在台澎金馬地區繼續沿用「中華民國」,這是美國力挺台灣人民,和中國勉強忍受的妥協結果。一方面,這代表中國內戰的勝負底定,所以「中華民國」之名不能行諸於國際社會與中國境內;另一方面,它也代表中國內戰尚未落幕,所以「中華民國」之名必須在台澎金馬地區繼續使用,而且非使用不可,任何替代名稱均象徵著現狀的改變、紅線的碰觸,以及統獨攤牌時刻的提前到來。

八,從感性的角度來看,「中華民國」是台灣多數人民的共同生活經驗,是一部分人民情感之所寄託。從理性的面向分析,「中華民國」是台獨的障礙,是中共的委屈,是暫時避開統獨攤牌的權宜工具,卻也是中國最終賴以兼并台灣的法理依據。「中華民國」固然具有如此多元之意義,卻不應該被圖騰化,這是國民黨的思考盲點。如果說「中華民國」是中美列強妥協的結果,那麼,國民黨只是這個妥協結果的「遵行者」,無須動輒熱淚盈眶地以「捍衛者」自居。因為真正捍衛「中華民國」者,非美國莫屬也。

以上論述,唯一尚有爭議者,在於「台海現狀是否為中國內戰之餘緒」。泛綠支持者及獨派學者,習慣以波茨坦宣言、舊金山和約及各種學理來否定這種結論,惟美國「不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主權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場來看,美、中似已就此達成默契,我們可以發揮的空間是相當有限的。

在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里,高爾引述了馬克吐溫的一席名言:「不知道,其實不是問題;觀念錯誤,卻又自以為是,這才是最大的麻煩」。這句話,套在藍綠對台海現狀的認知與主張上,亦頗為貼切。

by 沈富雄, from 中國時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沙發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7-10-23 16:42 | 只看該作者

不如歸去的沈富雄

沈富雄退黨了!台灣人在嘆息聲中冷眼看著民進黨中常會「迎接」陳水扁這攤回鍋肉重新接掌黨機器的同時,民進黨大佬沈富雄宣布退黨,意外且弔詭的讓「全黨大團結」的權力大戲因沈退黨而破功。一紙聲明道盡心中無限感慨:「十七年前,我為了理想加入民進黨;十七年後,我基於同樣理由離開民進黨。」
比起前台的「大人們」勾心鬥角、「憂憤成疾」,沈富雄退黨的過程要平淡無奇地多。媒體巨大的篇幅下只用了一句:「沈富雄昨日中午和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李政毅及子弟兵立委鄭運鵬、林新建餐敘,席末沈向李政毅遞出退黨文件,未獲慰留。」交代了沈大佬17年的民進黨黨員生涯的終結。
提起沈富雄,你不可以不知道陳由豪——前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附帶一提,廈門PX項目的騰龍芳香烴公司也是陳某人的企業)。陳由豪目前仍位列台灣十大通緝要犯,較之王又曾是有過之而無不及。2004年3.19槍擊案前,他宣稱他曾在民進黨大佬的陪同下拜訪位於玉山官邸的陳水扁家,並親手將數百萬元的政治獻金交給第一夫人吳淑珍。而當時陳由豪已經是扁政府公開通緝的十大經濟要犯,大選投票前爆出接受通緝犯政治獻金的巨大丑聞意味著陳水扁總統大選的「清廉招牌」被摸黑。
當時藍綠之間連宋與扁呂選情焦灼,遲遲打不開局面。陳由豪隔海放話的時機為當年大選的最大變數,於是陳水扁、吳淑珍夫妻檔聯手反擊。吳淑珍回話:「要不要跳樓是陳由豪的權利,他要跳就讓他去跳。」陳水扁還說,如果有見過,就退出政壇。
此時,另一個當事人沈富雄的表態格外關鍵。大佬就是大佬,沈富雄以「還原歷史真相,扶正選舉主軸」為主題,召開記者會,用極其冗長的方式解釋了「七種可能」。當人們還聽得一頭霧水的時候,無黨籍立委陳文茜說,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餘地,她很驚訝沈富雄那麼忠於自己,如果是她,就會選擇沉默,要不然就是在第一時間說明,但沈富雄居然能說實話。陳文茜幫大家總結出沈富雄要表達的真正意思:他用很長的話,繞來繞去,就是要說出兩句話,一是他陪陳由豪去過玉山官邸,也交了一筆錢,另外一句話是吳淑珍沒有刻意說謊。
至此,沈富雄成了民主進步黨公認的「叛徒」。
2006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最終代表民進黨出戰的是謝長廷。而最早明志參選的是沈富雄,民主進步黨為了力拱謝長廷出線,扁、游齊出動,向沈富雄施加壓力,使後者無奈退出。
如果說,退選台北市長后的沈富雄還能以「不時奮起」來自我勉勵,對支持者說出「不要氣餒、不要失望」寬慰人心,那麼到了2007年上半年的立委黨內初選大敗后,他連安慰自己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游錫堃主導下的中央黨部全面鬥爭新潮流,沈富雄因其直言不諱地性格,被颱風尾掃到。黨中央聯合親綠政論節目及地下電台,強推「排藍民調」,棒打「十一寇」,中國琴(蕭美琴)、西進昌(洪其昌)、太監谷(魏明谷)一一中箭落馬。同志一夕變世仇的政情令得沈富雄萬千感慨在心頭。
沈富雄的退黨也是繼前黨主席林義雄退黨后又一震撼民主進步黨的重大事件,只是沈大佬已經孤家寡人多時,輿論的反思與惋惜並不會得到民進黨哪怕一點點關愛的眼神。
沈富雄眼中的理想,在民進黨主事者看來是權力道路上的絆腳石。此刻抽身對大家其實都好。至於沈富雄的同道們,諸如:林濁水、李文忠、羅文嘉、段宜康、鄭運鵬等人是不會離開民進黨的。客觀的政治環境已經形成了「西瓜偎大邊」的態勢,台灣式的民主政治也容不下選舉以外的第二條從政路,或以拖帶變,或苟延殘喘,他們只能在掙扎中痛苦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