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快步邁向資本大國 市值增速引起世界驚呼

[複製鏈接]

16

主題

124

帖子

35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霧裡看世界 發表於 2007-10-16 0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早就引起全世界的矚目,而近期引起進一步關注的,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崛起。上周,中國A股市場總市值已經突破27萬億元。僅僅2年前,A股的總市值還只有3萬億元,2年裡總市值增加9倍。
由此,A股市場不僅成為新興市場的第一市場,即使和全球成熟市場相比,這個市值規模也名列前茅,雖然和美國的紐交所相差較大,但已經超過德國交易所,和倫敦、東京交易所的市值也接近了。

中國正在邁向一個資本市場大國。

1 市值增速引起世界驚呼

隨著大盤藍籌股的快速上市,滬深A股市場的總市值急劇增加。本周隨著中國神華A股上市,A股的總市值一舉超過27萬億元。其中,以藍籌股為主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總市值超過了20萬億元,超過香港交易所,一舉躋身全球六大交易所的行列。

根據2007年1月份的市值總價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前六大證券交易所分別是紐交所――泛歐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倫敦證券交易所、大阪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上證所排在前10名外。當時,上海證券交易的市價總值為8.4萬億元,短短8個月,上海證券市場的市價總值竟然增加了2.5 倍。

這輪牛市的迅猛發展,使得上證所總市值進入全球交易所的前六位,而且與前幾位差距並不大。除了全球最大的紐約交易所總市值以人民幣計算約120萬億元,一時難以超越外,從排名第二的東京證券交易所到排名第四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其總市值以人民幣計算均在30萬億元左右,並非難以超越。上海證券交易所還有一批大盤藍籌股將要上市,中國石油發行A股已是近在眼前。隨後,預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也將回歸A股。那麼,上證所總市值還將急劇上升,超越一些國際成熟市場老牌交易所絕非夢想。

不僅僅如此,滬深交易所另一個指標在全球市場也名列前茅,那就是股市證券化率(股市總市值/GDP總量)超過100%。去年中國GDP總量為21.087萬億元,以目前27萬億元總市值計算,中國股市證券化率達到 128%。如果按今年上半年中國GDP總量10.6768萬億推算全年的數據,目前中國股市證券化率依然超過100%。而此數字兩年前僅為16.8%。

美國股市市值佔GDP的比重目前為130%,日本、韓國、印度等約為100%,東盟國家大約為70%至80%。中國A股市場證券化率兩年時間從不到50%提高到超過100%,美國完成此階段用了7年,韓國用了4年。從歷史經驗來看,一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比如日本、韓國,它們在經濟騰飛階段都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大發展。

中國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引起世界驚呼,英國《金融時報》10月5 日刊登《股市續寫新高,一個資本大國已然崛起》一文指出,不管是與西方成熟國家比較,還是與周邊新興市場比較,僅從證券化率看,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一個資本大國正在崛起。中國股市成為中國經濟做大做強的主戰場。

2 大盤股回歸推高市值

從1984年發行第一隻股票――飛樂音響算起,新中國證券市場也不過只有20多年。從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算起,新中國真正的證券市場只有17年。但這17年變化之大,發展之迅速,全球恐怕沒有一個市場可以相提並論。

1990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時候,中國A股市場的總市值只有31億元,1991年上了百億大關,1992年上了千億大關,1997年上了萬億大關,當年年末中國A股的總市值為1.6萬億元。不過,隨後增長速度放緩,直到2005年,A股的總市值基本上沒有突破過5萬億元大關,最高的是2000年末的4.6萬億元,到2005年總市值更跌至3萬億元。

15年裡,中國A股市場一直是個迷你型的小市場,總市值不僅無法和香港交易所、東京交易所這些大型市場相比,而且低於韓國、印度這些規模還不大的市場,在新興市場中排名也非常靠後。人家評論中國A股市場常用的一句話是:所有中國A股加起來的市值,抵不上一隻微軟股票。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中國A股缺乏大盤藍籌股,中國最大的國有企業大部分不在A股上市。因此,很多人認為中國A股還不能成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2000年開始,中國證券市場試圖改變這種格局,讓市場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當年,首個融資額超過50 億元的寶鋼股份發行上市,2001年首個融資額超過百億元的中國石化發行上市。後來,由於A股市場陷入熊市泥潭,做大中國A股的步伐被迫放緩。直到 2005年一場史無前例的股權分置改革展開,從根本上改變了滬深股市格局,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啟動,迎來了一次大盤股的革命,中國A股大盤股的春天到來了。

2006年,隨著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這些以前無法想象的大盤股在A股上市,中國A股的總市值像火箭發射一般高速增長,開始了「三級跳」歷程。2006年底,中國A股的總市值首次超過8萬億元,今年1月9日,隨著中國人壽A股上市貢獻了8107億元市值,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大關;今年4月24日,滬深股市總市值突破15萬億元;8月3日,首度超過20萬億元;9月28日,國慶長假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兩市總市值超過了25萬億元;本周,隨著中國神華A股上市表現強勁,以及工商銀行等其他大盤股的一路走高,滬深股市的總市值接連突破了26萬億元、27萬億元……

這種發展速度恐怕誰也沒想到。有趣的是,去年11月份上海公布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一五」規劃,當時提出的目標是,到2010年,上海證券市場市值將達到7萬億元,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股票市場之一。不到一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已經突破了20萬億元,真是「計劃趕不上市場的變化」。

一個資本大國的雛形,已經放到世界資本市場的版圖上。

3「火箭」速度能持續嗎?

本周,上證指數在大盤股凌厲攻勢的推動下繼續上漲,已經接近6000點,中國A股的總市值幾乎每天上個台階。如果滬深股市繼續以這種勢頭上漲,那麼,隨著中國石油等大盤股回歸,可以預計中國A股總市值將很快突破30萬億元。如果加上在香港股市等地上市的中國公司市值,未來總市值突破40萬億元恐怕也不是夢想。中國A股市場在不遠的將來,也許會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資本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中國證監會前主席周道炯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資本市場還會有新的飛躍。他認為對資本市場而言,「十六大」之後的幾年是非常重要的轉折期,市場從低迷走向復甦,資本市場在經歷前一段快速發展后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資本市場由新興市場向發達國家成熟市場邁了一大步。談到未來,周道炯認為未來五年資本市場還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新的大發展,「中國市場塊頭大,在目前的基礎上再翻一倍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對於目前這種市值以「火箭」速度上升的現象,一些市場人士也有擔憂。如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近期認為市值遠超GDP是虛胖。按照全球的情況,一般發展中的國家,證券市場的市值是GDP 的20%至30%,中等發達國家大概是在50%至60%,發達國家在90%至100%。「從微觀的指標來說,目前我們股市的市盈率已經是世界第一了。我們經濟增長是很快,但實際上經濟增長快的並不只是我們啊。印度增長也很快,俄羅斯經濟增長這幾年也很快,但人家並沒有這麼高的市盈率。另外一個指標,市凈率,我們也是世界第一。」華生認為這確實是值得警惕的。

本周興業基金管理公司發表的《股市泡沫的海外比較研究》一文指出,在中國台灣地區、日本股市的泡沫高峰期,其證券化率分別為180%、150%左右,中國內地A股的證券化率目前為108%,但算上在中國香港地區、美國等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市值,我們的證券化率為158%,這一水平已經可與日本、中國台灣地區股市泡沫期的證券化率水平相提並論了。

近期大盤藍籌股大幅上漲推高了總市值。如本周上市的中國神華以68元高開后,竟然一路上漲到昨天的92.12元。對目前是否存在藍籌泡沫市場頗有爭議,一個特別的現象是,最崇尚價值投資的巴菲特,在我們紛紛看好藍籌股的時候,卻大量拋售重倉持有了4年的中國石油股票,到本周有些市場人士預計巴菲特已經將中國石油股票拋光。
     
這種藍籌股大漲助推A股總市值高速增長的現象,能否持續令人關注。不過,就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來看,中國是否已經具備一個資本大國的實力還需觀察。雖然將中國發展成一個世界經濟大國、世界經濟強國,是必然的方向,但中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資本大國,還需要一個過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4: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