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十七大歷史方位是什麼?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951

帖子

35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笑書生 發表於 2007-10-13 23: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公網訊】站在新世紀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時空坐標上縱觀中國共產黨的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即將召開的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樹起的又一座里程碑。

方位決定方略,方略明確使命,使命昭示未來。

時間坐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了緊迫而關鍵的時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夯實基礎,這是時代賦予十七大的莊嚴使命

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夕,太行山腳下河北靈壽縣青廉村農民王三妮家分外熱鬧,在國家免征農業稅一年之際,他鑄造的一尊「告別田賦鼎」,引來十里八村鄉親們觀賞、讚揚。讀著鼎上的銘文,王老漢滿臉喜氣--

「田賦始於春秋時代……1979年鄧小平搞改革開放,施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億萬農民富裕起來。乾坤轉天地變。從2006年1月1日起依法徹底告別延續了兩千六百多年的田賦……今朝告別了田賦,我要代表農民鑄鼎刻銘,告知後人,萬代歌頌永世不忘。」

質樸無華的銘文凝聚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億萬農民由衷的心聲。

改革開放29年來,中國發生了歷史性巨變,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豐衣足食的夢想成真,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偉大跨越。

歷史永遠銘記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中華民族復興設計的「三步走」戰略。

1987年8月,鄧小平在會見義大利共產黨領導人約蒂和贊蓋里時說:「我國經濟發展分三步走,本世紀走兩步,達到溫飽和小康,下個世紀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時間再走一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在「三步走」的前兩步目標實現后,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即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跨入二十一世紀,黨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建黨一百年的階段性目標,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

十六大以來的5年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為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標誌著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邁出了新的步伐。

但必須看到,中國已經初步實現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尚存諸多深刻矛盾。

浙江溫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十七大代表,溫州市委書記王建滿坦言,溫州是一個相對比較富裕的地方,可全市262個鄉鎮中,欠發達的鄉鎮還有139個,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口袋」和「腦袋」不協調的問題還十分突出。

當前,中國正處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距黨的十六大提出建黨一百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時間還剩下14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進入緊迫而關鍵的階段。

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和利用好機遇,不斷探索促進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夯實基礎。這是時代賦予十七大的莊嚴使命。

空間坐標--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全面把握中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盼,繼往開來,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向新階段,這是時代賦予十七大的重要任務

世情、國情和黨情,是中國共產黨科學制定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的根本依據。

--察世情。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經濟失衡加劇,能源資源壓力增大,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貿易保護主義趨勢上升,國際安全面臨新的挑戰……

國際大環境對中國發展既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要求中國共產黨準確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一步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為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所需要的外部環境;要求我們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更多的主動。這是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國際局勢變動的新考驗。

--觀國情。改革開放29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巨變。英國《金融時報》評論:「以一個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中國成為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力,這在現代經濟發展史上是少見的。」

巨變面前仍需保持清醒頭腦,必須看到: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並未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並未改變。「一個巨變」「兩個未變」的國情告訴我們,實現現代化、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別是中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能不能抓住新機遇、解決新問題、實現新發展,這是中共面臨的國內發展大局的新考驗。

--看黨情。新中國成立尤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中國共產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準確把握黨的執政規律,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是黨面臨的自身狀況變化帶來的新考驗。

人民期待十七大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擘畫更加壯美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畫卷。

思想坐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這是十七大肩負的歷史性任務

理論是思想的旗幟,旗幟是前行的方向。

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中央黨校教授趙曜說,判斷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看它是否經過長期探索闖出了也就是找到了一條與本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相適應、行之有效的發展道路。

我們找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新時期29年,中華大地上發生的一切巨變,取得的一切進步,創造的一切奇迹,追根尋源,在於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全黨發出的號召。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努力做到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

解放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先導,是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

溫州是改革開放之初遭受非議最多的地方。在只能講「計劃」不能談「市場」的年代,溫州人衝破姓「社」姓「資」的思想禁錮,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迸發出無限的創造活力。溫州市委副秘書長彭立華說:「如果說溫州發展有什麼奧秘,那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走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路子。」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動力,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

曾任法國《世界報》記者的埃里克﹒伊茲拉萊維奇在《當中國改變世界》一書中說,1990年他隨法國大企業家代表團到上海浦東考察,那時候浦東不過是一大片空地而已,而如今的浦東就屹立在原來的漁港碼頭,景色蔚為壯觀。對上海的反覆觀察讓他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充滿了信心。

改革開放造福了中國人民,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天,無論是應對國內利益格局的重新調整,還是更為深度地融入經濟全球化,都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指引,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鬥。

記者不久前到青島嶗山石老人村採訪。這個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較早地走上了小康之路。但由於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沒有跟上,在村委會選舉時,一些村民連續多年上訪。村黨委認識到,社會全面發展才是根本。他們從村委會換屆選舉抓起,堅持公開透明。村民的氣順了,去年這個村533戶拆遷,沒有一戶上訪告狀。

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認為,在「發展黃金期」與「矛盾凸顯期」相互交織的時期,人民內部利益關係亟待調整,經濟發展方式亟待轉變。黨的十六大以來之所以要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之所以要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所以要提出中國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深刻的原因即在於此。這充分反映了當代中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的歷史方位和政治走向。

「氣清更覺山川近,心遠從知宇宙寬。」承載億萬人民期待的十七大,必將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292

主題

3015

帖子

93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1
沙發
mengxxy 發表於 2007-10-14 0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3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10-14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