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駐倫敦記者 郭林
「中國兵馬俑征服英國人的心」、「中國軍隊破門進軍英國」,類似標題最近不斷出現在英國媒體上。在媒體吊足觀眾的胃口之後,9月13日,在大英博物館,秦陵兵馬俑終於與英國觀眾見面。
「秦始皇-中國的兵馬 俑大軍」展覽在大英博物館中央的閱覽廳開幕。從西安兵馬俑博物館空運來的20個不同軍階的兵俑和2個馬俑列陣以待,讓十幾萬觀眾一睹他們的英姿和風采。
英國首相布朗捷足先登,11日親臨大英博物館觀看了兵馬俑預展。首相觀展的先例在大英博物館的展覽史上並不多見,兵馬俑在英國的名氣和魅力可見一斑。
列展的閱覽廳是大英博物館的核心,這個古色古香的圓穹拱頂大廳經過頂級水平的專業布展后,兵馬俑的震撼力和戲劇效果十分突出。中英文說明言簡意賅,將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那段歷史和兵馬俑的發現挖掘故事梳理得完整而清晰。
大英博物館亞洲部副主任白珍說,這次展覽是西安兵馬俑在中國境外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展出。英方做了大量宣傳,9月以來,大英博物館多次為倫敦的媒體開放預展,場場都有大批記者前來採訪。迄今,已經預售出14.2萬張門票,創下大英博物館預售門票之最。大英博物館估計,到明年4月6日展覽結束時,展覽將吸引50萬至60萬觀眾,如果展方延長閉館時間,觀眾可達75萬。有些觀眾將乘坐從巴黎到倫敦的「歐洲之星」火車前來觀展。
白珍說,為了籌備這次展覽,她4次去陝西挑選展品。除了兵馬俑,這次列展的還包括來自秦國故都鳳翔等地的陝西省多個博物館收藏的文物,共有 120件。有的展品在中國也難得一見。本次展覽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秦國的強大軍隊、秦始皇統一中國、加強中央集權、修建長城和阿房宮、追求長生不老,展現秦始皇歷史功績和雄才偉略。第二部分是兵馬俑。白珍說:「兵馬俑的偶然發現震驚了世界,這次展覽將為觀眾提供一個近距離觀看這些稀世珍品的難得機會,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地位可與古羅馬皇帝比肩、影響卻更為久遠的秦始皇。」
白珍強調,鑒於展覽受到熱烈歡迎,為了保證展品的安全和展覽的有序,大英博物館將把參觀人數限制在每小時400人,每10分鐘放一批。對站立的兵馬俑,博物館採取了固定措施。每一個展品都有報警器,展廳內裝有監視系統,有4個警衛維持秩序。
研究中國文化的牛津大學墨頓學院院長、英國科學院院士羅森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她多次去西安,深感英國對秦始皇統一中國這段歷史了解不多,但這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兵馬俑是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她說:我在研究兵馬俑時驚訝的是,公元前二世紀的中國文化是如此豐富多彩。她認為, 秦始皇不僅是偉大的軍事統帥和帝王,他還為未來中國的和平、繁榮和長治久安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羅森教授說,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中國在一千多年中都比西方更繁榮,更先進。但由於語言等原因,西方對印度和美洲文明的了解勝於對中國文明的了解。這次展覽要向西方介紹中國的重要歷史變化,西方需要了解中國。
羅森教授說,兵馬俑的名氣在英國太大了,它的吸引力使英國人難以抗拒。秦始皇造兵馬俑是為他死後有一支軍隊保衛他。今天,這麼多觀眾慕名前來,從另一個角度看,秦始皇的願望實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