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家心中的佛、廟宇中的佛和佛學中的佛都是什麼

[複製鏈接]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8 04: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問題的緣起: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8 02:27 發表

「神」是什麼?「神」其實是你心中慾望的綜合和人格化。人賦予神的一切品質,實際上都是人自身所追求的、所希望的。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7-9-18 02:35 發表

你是說佛也是「你心中慾望的綜合和人格化」嘍?or what?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8 04:27 發表

佛是人還是神?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7-9-18 04:37 發表

這個問題我也很感興趣,要不要我們調查一下,看看這佛在大家心中是個啥地位。也許你到各大廟宇看看會得出個結論來。

請大家討論。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沙發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8 05:02 | 只看該作者
我先來談談我個人對此的看法。

首先,佛學中的佛是人,一個徹悟了自然變化發展的人,一個解脫了慾望痴纏的人。
其次,人心中的佛是佛學中佛的影像,因人而異。這個影像被或多或少地加入了由個人自身的慾望和追求而引發的所謂「大能」。
最後,廟宇中的佛,應當是人心中的佛的實物體現。心中想象的是什麼樣的佛,眼中所見的就是什麼樣的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3
sumw 發表於 2007-9-18 05:07 | 只看該作者
求 菩薩 (佛祖) 加持 世人 智慧,  

保佑世人都能得平安福樂  

[ 本帖最後由 sumw 於 2007-9-18 09:2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4
朽木 發表於 2007-9-18 05: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8 04:49 發表
問題的緣起:


請大家討論。


俺比較喜歡佛學, 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哲理性, 可以與古希臘的一些思想媲美.

但是把佛學和佛教等同起來, 咳咳, 哦... 俺就不說什麼了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5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9-18 06: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8 05:02 發表
我先來談談我個人對此的看法。

首先,佛學中的佛是人,一個徹悟了自然變化發展的人,一個解脫了慾望痴纏的人。
其次,人心中的佛是佛學中佛的影像,因人而異。這個影像被或多或少地加入了由個人自身的慾望和 ...

你這麽一說我倒是confuse了。你信不信佛呀?如果信佛,信的是原始佛學的(人)佛,還是現代中國佛教的佛呀?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6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8 06: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7-9-18 06:15 發表

你這麽一說我倒是confuse了。你信不信佛呀?如果信佛,信的是原始佛學的(人)佛,還是現代中國佛教的佛呀?

我不信佛,我信的是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7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9-18 0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confuse 的帖子

能詳細點說說嗎?也許我們的看法一致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8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8 07: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7-9-18 06:43 發表
能詳細點說說嗎?也許我們的看法一致呢。

佛學中的佛是人,他了悟了世界的本源,於是他把他對這世界的領悟,以及領悟的方法都通過言傳身教,傳授給了他的弟子們。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因此每個人去領悟到世界本源的方法也就不會相同。佛祖所指示的領悟方法是概括性的、抽象的,如何把這種抽象具體化,則是見仁見智,每個人需要自己去通過具體的實踐去驗證。這個過程就是我所理解的「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9
朽木 發表於 2007-9-18 08:37 | 只看該作者
您的這個用實踐去驗證的「證」,講的是大乘的「諸法實相」吧?

俺比較喜歡小乘佛學,它的基本出發點三法印,無論如何在邏輯上是自洽的,雖然類似的思想在西方只曇花一現,就被後來的理性主義給扼殺了,實際上,它還是有一些有思考價值的東東的。在理性主義開始降溫的後現代,這種思想是有死灰復燃的機會的。

大乘佛教在三法印上增加了諸法實相印,從宗教的角度看,比三法印要實用多了,但從思想性來看,實在不敢恭維,在邏輯上有與三法印有格格不入的感覺。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8 07:08 發表

佛學中的佛是人,他了悟了世界的本源,於是他把他對這世界的領悟,以及領悟的方法都通過言傳身教,傳授給了他的弟子們。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因此每個人去領悟到世界本源的方法也就不會相同。佛祖所指示的領悟方法是概括性的、抽象的,如何把這種抽象具體化,則是見仁見智,每個人需要自己去通過具體的實踐去驗證。這個過程就是我所理解的「證」。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0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8 09: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朽木 於 2007-9-18 08:37 發表
您的這個用實踐去驗證的「證」,講的是大乘的「諸法實相」吧?

俺比較喜歡小乘佛學,它的基本出發點三法印,無論如何在邏輯上是自洽的,雖然類似的思想在西方只曇花一現,就被後來的理性主義給扼殺了,實際上 ...

抱歉。我不愛讀書。什麼「三法印」、「諸法實相」等等對我都過於高深,我不懂。至於說思想性等等,更是與我相差太遠。我只是認為對任何法的理解都是通過實踐證出來的,而不是信出來的。所以對任何我們理解的法,我們都應當帶著問號去實踐,而不是盲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450

帖子

10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5
11
那爛陀寺 發表於 2007-9-18 09: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朽木 於 2007-9-18 08:37 發表
大乘佛教在三法印上增加了諸法實相印,從宗教的角度看,比三法印要實用多了,但從思想性來看,實在不敢恭維,在邏輯上有與三法印有格格不入的感覺。

能否請具體說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2
MapleTree 發表於 2007-9-18 09: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8 09:07 發表
抱歉。我不愛讀書。什麼「三法印」、「諸法實相」等等對我都過於高深,我不懂。至於說思想性等等,更是與我相差太遠。我只是認為對任何法的理解都是通過實踐證出來的,而不是信出來的。所以對任何我們理解的法,我們都應當帶著問號去實踐,而不是盲從。

因信稱義不就是最大的法嗎?你願意通過實踐證出來嗎?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13
 樓主|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8 12: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pleTree 於 2007-9-18 09:48 發表

因信稱義不就是最大的法嗎?你願意通過實踐證出來嗎?

解釋解釋,「因信稱義」是個什麼法?為什麼是最大的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4
mm021 發表於 2007-9-18 14:08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個好問題,留個標記,回頭再看看有沒有討論出點什麼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5
mm021 發表於 2007-9-18 14:32 | 只看該作者
對了,我也應該說點什麼。

正統的大乘佛教,對於真正的佛教徒是有嚴格定義的,那就是必須——皈依三寶。
此三寶為「佛、法、僧」,需要經過儀式(上香禮拜)來確認,並不再信仰其它宗教。
惠能和尚在《壇經》裡面進一步講到,佛寶是自性覺,法寶是自性正,僧寶是自性凈。這屬於進階教程,有它的合理性,但未必就沒有歪曲了原意,我們先放一邊。

回到話題中,我認為:
廟宇中的佛,就是其中的佛寶,認可佛當老大,以它為正宗。
佛學中的佛,就是其中的法寶,相信通過佛法中介紹的方法,可能幫你解決困惑。
心中的佛,要分兩說。信佛的人以僧寶為自己的榜樣;象我這樣的人就認為心中的佛就是佛學中的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6 16: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