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去年納稅五百強 大慶油田7度折桂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7-9-10 02: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家稅務總局計劃統計司和中國稅務雜誌社聯合評選的2006年度中國納稅百強系列排行榜昨天正式公布。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以410.52億元的納稅額第七次蟬聯榜首。

  根據排行榜,2006年度中國納稅500強納稅總額首次跨越7000億元大關,達到7742.93億元,稅額占當年全國稅收總收入五分之一強。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以410.52億元的納稅額第七次蟬聯榜首。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列二、三名,分別納稅228.55億元、202.03億元。

  新華社報道,中國稅務雜誌社社長張木生介紹,本年度榜單體現出以下幾大特點:中國納稅500強企業納稅總額快速增長,比上一年度多出1400億元左右,北京納稅總量最高,入圍企業49家;廣東上榜企業最多,達54家。納稅500強中,資源性企業佔據三分之一席位;上市公司納稅百強納稅增幅有所下降;私企納稅百強中有五成企業換血,戶均納稅突破億元;外資企業納稅百強納稅總額增幅同比超四成;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入榜門檻大幅提高,金融企業佔據這一榜單的「半壁江山」;個稅納稅百強名單體現中西部地區收入差距。榜單通過更多角度折射經濟萬象。

  2006年度中國納稅500強排行榜顯示,以石油、天然氣開採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為代表的174家資源性企業佔據了榜單的三分之一席位,延續近幾次評選排名現象。

  稅收是國家財富的來源,是國家經濟的血液和命脈,更是國家經濟的體現。經濟結構決定稅源結構,有什麼樣的經濟,就有什麼樣的稅收,什麼樣的稅收,反過來又反映了什麼樣的經濟發展模式。

  此次上榜的174家資源性企業為國家繳納大量稅收,對國家財政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同時,資源性企業的「三分榜單有其一」,卻也反映了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和矛盾:中國經濟仍是靠資源主導型、重化工型企業拉動,服務型企業和技術為主型企業亟待攀升。

  納稅百強排行榜折射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日前公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重化工業企業「一股獨大」現象也印證了我國重化工工業迅猛增長的格局,說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並沒有根本的轉變。

  「賺了稅收、丟了資源」的發展道路亟須改變。落後的增長方式消耗了資源、污染了環境,令經濟增長不可持續。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馬凱日前表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特別是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仍然過快。

  日本在上個世紀80年代憑藉領先的電子技術拉近了與美國的距離,十年之後,美國以更具競爭力的資訊技術再次把日本甩在了後面。縱觀世界上先進的現代化國家,無不把培育精密儀器、資訊技術、金融、生命技術等更具生產力的產業作為其核心競爭力。此次資源性企業佔據納稅排行榜三分之一席位再次給我們提了醒,「賺了稅收、丟了資源」的發展道路要不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