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佛法,佛教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7 2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凈的意思,佛是覺悟。釋迦牟尼佛他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他是生於周昭王廿六年甲寅,跟現代外國人考據不一樣,年代相差很多。佛入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年,世壽七十九歲,我們通常講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歲,實際是七十九歲,因為我們中國人講虛歲,虛歲是八十歲,實足年齡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如果根據這個記載,釋迦牟尼佛入滅到今年,應該是三千零十五年,虛雲老和尚以及我們中國從前的古大德們,都是用中國的記載。
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義是『智慧』,『覺悟』。當年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為智覺?而用這個佛字?這是因為中國文字中沒有相當的字彙能夠對等的翻出來,因為『佛』這個字含有多義;它所含的智慧之義絕對不是我們一般所指的智慧,而是究竟圓滿對宇宙人生徹底明了的智慧,對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無所不知的智慧。而我們中文裡『智覺』二字都沒有圓滿的意思,因此採取音譯再加上註解。
通常講佛智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些都是佛學專有的名詞。
這三種智,以現代哲學名詞來說,一切智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對於宇宙萬有本體徹底明了通達,而且非常正確,這種智慧,佛教里稱為一切智。
第二種智叫做道種智,道種智是知道宇宙一切現象,這個現象太多,例如:動物、植物、礦物、森羅萬象,無量無邊,這些東西從那裡來?什麼道理來的?怎樣演變的過程成為現在這個狀況?將來的演變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些完全明了與通達的智慧叫做道種智,也就是知道宇宙萬有的現象。
第三種智慧講一切種智,就是本體與現象,它是一不是二,這個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它不是偏在一邊,而是對整體完全通達明了,這樣的智慧才是圓滿的智慧。智慧的作用就是覺悟,就是覺而不迷,對於人生宇宙、過去、現在、未來,通通明了一點都不迷惑,這才叫覺,所以智是體,覺是用,在生活起作用,我們稱之為覺,覺是智的作用。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9-7 23:16 編輯 ]
日知而智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沙發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7 2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chico 的帖子

所謂信佛到底是信什麼呢?信輪迴就算信佛了嗎?瞎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7 2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信自己的「心」。信自己本來是佛。就是回歸自己的本來面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4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7 23: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9-7 23:30 發表
信自己的「心」。信自己本來是佛。就是回歸自己的本來面目。



你這是在鼓勵我驕傲啊,我在 文_學_城 一直想騙個佛噹噹,人家都不同意。

玩笑,周末快樂!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7 2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心有真妄之分。真心才是佛。妄心是魔。難怪人家不同意
周末快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7 23:58 | 只看該作者
依真諦講,佛是什麼? 如來,心,真如,本性,自性,法性,諸法實相,等等。。。。。。名詞很多。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語:
              譬如工畫師,分佈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9-8 00:08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2:03 | 只看該作者
泥塑木雕,彩畫刻鏤的佛像是不是佛?是佛,但不是真佛。佛像僅僅是讓我們認識佛的標示。如果你把那些當成真的,那你就迷上加迷了。這些佛像的真實意義,是讓你看到后,想到覺悟,回頭,回歸自性本來具有的覺正凈。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8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8 02: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9-8 02:03 發表
泥塑木雕,彩畫刻鏤的佛像是不是佛?是佛,但不是真佛。佛像僅僅是讓我們認識佛的標示。如果你把那些當成真的,那你就迷上加迷了。這些佛像的真實意義,是讓你看到后,想到覺悟,回頭,回歸自性本來具有的覺正凈。




再問個問題,我去大雁塔時,那裡有賣佛像的,有個同樣的佛像比其它的貴很多,說是師傅xxx(不記得了,是不是灌頂之類的詞)過的,你能解釋一下是為什麼嗎?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騙錢的 不用解釋。
人能給佛灌頂, 開光那人還需要成佛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0
zgb9333 發表於 2007-9-8 03:18 | 只看該作者

正宗的佛像都是由釋迦摩尼的後人製作的

因工作到過尼泊爾半個月,認識了一位釋迦摩尼的後人,據他說,製作雕刻佛像是家族的祖傳手藝,不外傳,行家可以分辨出正宗的佛像。

經過開光的佛像具有一定的法力,不請則以,請了就要供起來。

我還是敬而遠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1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8 03: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o 於 2007-9-8 02:15 發表
騙錢的 不用解釋。
人能給佛灌頂, 開光那人還需要成佛嗎?


謝謝,回答的爽氣。我不是記得太清楚他們到底說的是什麼。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zgb9333 的帖子

看來騙子哪裡都有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經講過金剛經。那裡有個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故事。被人肢解,他都沒有嗔恨心。你說佛、菩薩還會報復人對他不尊不敬嗎?
如果真有受懲罰的事,最多是護法神搞的。佛、菩薩不幹凡夫們的事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3:47 | 只看該作者

接#6

《華嚴經》中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由是可知宇宙萬有萬物,莫不是由吾人的心所創造出來的。上至佛、菩薩,下至地獄、餓鬼,皆不離此心。
  當然,一般人是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事實,總以為山河大地等物質現象,不外是「上帝」所創造的,或是「自然」而生的,像這樣,連「知其然」尚不夠徹底,更遑論「知其所以然」了。
  佛教言十法界,也是吾人心之所現,你若心造天堂就是天堂,你若心造地獄就是地獄,你要造佛就是佛,你要造眾生就是眾生。總之,一切法都未曾離開我們的自心。《華嚴經》卷十一說:「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而,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充分闡明了這個道理。或許有人還難明白,如何宇宙萬有皆是吾人之心所造呢?如唐朝趙子昂,善繪畫,筆法超妙,人稱畫聖,年輕時善畫馬,唯妙唯肖,人莫不稱讚。一日,畫馬後卧床小憩,其妻入室,見床上卧一馬,便大呼,子昂驚醒,其妻告知此事,趙子昂乃不再畫馬,而改繪佛像。由此則典故,可知精神作用之大,內心的世界可以反映出一個由內心所造的新形象。推廣來說,一切外在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車水馬龍、人我是非、風花雪月等等,皆是虛妄之像,但由於吾人自心的迷惑與執著,就將外在的宇宙世界與有情眾生當做實有。由於心迷於塵境,故隨境所遷,剎那不停。譬如我們作畫,要有動感加以構思,才描繪成圖,不正是唯心所造成的一個事實嗎?
  再就十法界來說,四聖界是由真心造,六凡界是由妄心所造。何以知四聖界是由真心所造,六凡界是由妄心所造呢?當一念不生、一念不滅的真心顯發時,吾人的清凈心(真心)剎那間與諸佛聖眾感應道交,光能互通,此一剎那境界,即為諸佛聖眾境界,若能將此真心息息相續,不令斷滅,則成佛為聖,有何難哉?若造百般不善,惡念相續,此光明的清凈心必然陰影幢幢,入三惡道,易如反掌。
  吾人的心全然灼照,光明澄澈,無纖毫染,是佛界。心有極微塵雲翳,是無明塵沙二惑未斷盡,為十聖位菩薩。尚有較少或較多之雲翳,是見、思二惑未斷盡,為三賢位菩薩。有極少之雲翳,尚未圓覺,雖入有餘涅槃,心量不大,自了自滅,非為究竟,為聲聞、緣覺位。以上四聖為真心燭照,湛然清澈。三界諸天次第之境,乃因妄心中的善業光明閃爍將黑暗面壓伏,故造諸天樂境。修羅道之眾生,乃心中的光明與黑暗敷陳雜列,故造修羅道之有福無德,雖樂而嗔心未泯之境界。
  人道由心中所造時,必然五戒嚴持,威儀端莊,心中光明與黑暗之比例相近,善多而惡少。畜生因欲重蔽智,故造成黑暗重於光明之墮落相。餓鬼因嗔重少慈,故造成心中黑暗多而光明寡,於鬼趣中渾然暗昧之苦相。地獄道則造成心中光明盡失,遍布黑暗,其中慘狀,筆墨難述。
    真心就是光明的心,妄心就是黑暗的心,由六凡人四聖,就必須轉妄心為真心,發光明而沒黑暗。若論修持如何轉法,此心一念不生、一念不滅即是真心,此心念念相續,妄想不息即是妄心。明白這些道理后,就知道妄念紛紜的可怕了。
  我們修學佛法,就要制伏自己這顆妄心,才不再在六凡境界中流轉不息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4
zgb9333 發表於 2007-9-8 0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chico 的帖子

也有可能,就是在尼泊爾認識的人,她說替自己的親戚清了一尊佛像,放在了卧室里,之後幾天夜裡都到有人入室而驚醒,後來佛教協會的人告訴她正確的方法后才沒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6: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zgb9333 的帖子

是有個說法,佛像不能放在卧室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6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8 07:01 | 只看該作者
覺林菩薩的偈語還是不太容易理解.
慢慢看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7:06 | 只看該作者
佛是什麼:
1。俗諦,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 具有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2。真諦,無相無名,絕思絕議。強名為:佛,如來,心,真如,本性,自性,法性,諸法實相,等等。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9-8 0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子竹青青 的帖子

我也是稀里馬虎的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9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8 0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chico 的帖子

不邊看邊尋找意義的話,這些謁語都很美.
一找意義,那些美就散了.

體會就是:不能目的性太強.
想一下子就把意義找出來也是攀緣

今天起得早,心情愉快中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20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8 11: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8 07:30 發表


今天起得早,心情愉快中


天天愉快!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