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高度關注中國空軍動向

[複製鏈接]

33

主題

71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de 發表於 2007-9-6 2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度聲稱:中國空軍在西藏活動頻率已明顯增加


  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的核心地帶,是南亞人口最多、面積最廣、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印度的戰略目標是建立世界一流的軍事強國和政治強國。中印兩國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也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中印兩國是相臨的人口大國,又是兩個正在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在當今的國際舞台上,中印也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

  然而,出於某種地緣政治的需要,在美、日極力拉攏下,印度極很可能發展成為牽制中國的一枚棋子。雖然近年中印關係有所改善,但隨著本地區各種力量的搏弈日趨激烈,中印關係也存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

  印度近年來在不遺餘力地發展自己的海空軍和戰略核力量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中國方面的動向。目前印度國內的中國問題專家為數不少,拉米什.帕克就是其中之一。拉米什.帕克准將目前是印度國防研究與分析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中國軍事現代化建設以及印度國家安全等。長期以來,拉米什.帕克准將對中國的空中力量發展十分關注,曾多次撰寫報告評析中國空軍建設。他在幾年前發表的一篇標題為《解放軍空軍正在改變空中力量平衡並對印度構成挑戰》的文章中對中國空軍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做了較為全面的介紹。

  中國空軍訓練水平大為提升

  拉米什.帕克在文中提到,空軍的訓練往往開支會很大,而且要想保持戰鬥力就必須在和平時期保證一定強度的訓練。眾所周知,中國空軍的訓練在文革以及此前的「大躍進」期間受到嚴重影響。這一點,在1979年發生的中越邊境衝突中體現無疑。在那次邊境軍事衝突中,中國沒有出動自己的空軍,而中國陸軍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后,中國空軍的訓練狀況依然未得到大的改觀,訓練經費不足的問題始終相當突出。

  不過這種情況在進入九十年代后已有所改變。中國方面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派出一大批擁有兩千小時飛行經驗的飛行員前往俄羅斯接受蘇-27戰鬥機的飛行訓練。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中國空軍的訓練質量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中國空軍的人才儲備與以往相比已變的更加豐厚殷實。中國空軍在幾年前就建立起了「紅藍」軍對抗機制,並加強了在各種氣候條件下的飛行訓練以及超低空飛行訓練,訓練水平較以往大為改觀。拉米什.帕克在文中引用了中國空軍前任司令員劉順堯的話說,在1996年(台海大演習)期間,中國空軍的飛行訓練強度高出正常計劃1.8個百分點,但安全飛行記錄依然連續16年高於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解放軍空軍的A類部隊已經佔到了整個部隊的90%至95%。

  中國空軍建軍思想發生轉變

  拉米什.帕克認為,中國軍隊的建軍指導思想25年來在悄然發生變化。而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是中國軍隊改革最主要的推動力。在海灣戰爭前,各國一直視陸軍為戰場上當仁不讓的絕對主宰,這一點在中國體現的更加明顯(其實直到現在也是如此)。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中國領導人都是陸軍出生,而且長期堅持「人民軍隊」和「人民戰爭」理念,對空軍的建設以及空戰知識缺乏了解。海灣戰爭結束后,對現代化戰爭有了嶄新認識的中國軍隊開始投入大量精力考慮如何進行空中力量的建設。中國軍方開始逐漸意識到,無論今後爆發何種戰爭,空軍必將成為決定性力量。此後,中國方面採取了各種手段逐步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其中包括增加多兵種合成演習,發展和完備高科技戰爭理論等。中國方面同時也認識到了空軍是高科技的產物,如果沒有大量的精確制導武器、空基探測和偵察平台以及指揮和控制系統等先進裝備作為支撐,空軍的戰鬥力將無從談起。

  雖然長期以來中國空軍一直從屬於陸軍,且這種狀況一時還很難做出大的調整。但美國海軍分析中心高級分析員,著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肯.阿侖認為,中國空軍已經開始將重點放在奪取制空權上,而以往中國空軍的主要任務是對配合地面部隊進行行動。拉米什.帕克在文中引用肯.阿侖的話稱,目前,中國的軍事指導思想正從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戰爭」向「高科技戰爭」(也稱「高科技條件下的人民戰爭」)轉變。近年,不少國外的中國空軍觀察家們已經看到了中國空軍所取得的顯著變化

  中國空軍裝備已佔上風

  長期以來,中、印空兩國空軍裝備孰優孰劣一直是外界所爭議的話題。據最新一期的加拿大《漢和防務周刊》(以下簡稱《漢和》)透露,印度方面認為,印度空軍在裝備更新方面已經明顯落後於中國。目前的中國空軍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裝備換裝、擴充計劃,而印度下一階段的空軍裝備換裝計劃才剛剛起步。

  由於印度空軍的蘇-30MKI組裝生產剛剛開始,印度自研輕戰鬥機LCA的發展計劃也不如殲-10A順利,再加上126架多用途戰鬥機的選型工作尚未完成,印度空軍的現代化建設進展緩慢。而中國方面在2006年就基本完成了105架殲-11的組裝生產工作,並且在過去5年來已經得到了整整100架蘇-30MKK和蘇-30MK2、殲-10A的生產已經進入第4年,因此在第三代戰鬥機的數量方面,中國空軍已經超過印度。印度空軍軍官卡然.辛.奇納認為,中國在逆向工程學領域有極為豐富的經驗。上世紀60年代中蘇關係惡化后,蘇聯專家開始才從中國撤離。在隨後一段時期,中國的工程人員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利用蘇聯專家遺留下來的建到一半的工廠、設備以及為數不多的資料相繼仿製了米格-19和米格-21,還藉此打開了國際市場。而近年中國方面對殲-11的改進再一次充分證明了其強大的仿製能力。

  印度方面預計,中國空軍在2007年裝備的蘇-27SK/殲-11、殲-11A、殲-11B、蘇-27UBK的總數已經達到183架。再加上100架蘇-30MKK/MK2,蘇霍依飛機在中國的數量已經達到283架,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數量不僅超過了倭國航空自衛隊,甚至超過了印度空軍。印度空軍目前已經裝備了18架蘇-30K、約50餘架的蘇-30MKI。按照整個合同規定,前18架蘇-30K應該從2006年開始實施改裝,使其達到蘇-30MKIMK3的標準,但是印方似乎有一些考慮,一度設想購買18架全新的蘇-30MKIMK3,把18架原有的蘇-30K轉讓白俄羅斯,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有結果。如果按照蘇-30MKI的綜合作戰能力以超過蘇-30MKK 1.5-2倍、超過殲-11B 2.5倍的標準計算,中國空軍在重型戰鬥機的作戰力量方面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印度方面估計,這種情況的根本改善可能要到2010年以後,屆時隨著140架蘇-30MKI逐步裝備印度空軍。印度空軍副總參謀長阿卡納格里阿中將在班加羅爾接受了《漢和》的全球獨家專訪時表示,印度基於強化防務需要,將在今年購買40架蘇-30MKI。而中國方面根據殲-11的許可生產計劃,在2015年以前還會生產95架殲-11B甚至殲-11C。由於這些飛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中國方面今後可能會把重點放在改良現有蘇-27SK、蘇-27UBK以及殲-11系列的性能上。如果2014年左右印度蘇-30MKI的生產計劃能夠順利完成,印度空軍將擁有230架蘇-30MKI,對應總數可能上升到378架的中國空軍蘇霍依重型戰鬥機。

  隨著後者性能不斷的提升,蘇-30MKI和蘇-30MKK、殲-11B之間的技術差距還會進一步縮小。假設蘇-30MKI依然維持綜合作戰指數高出殲-11、蘇-30MKK1.5-2倍的標準,印方重型戰鬥機在數量上的劣勢依然可見,即使以質量優勢回以抵消,總體戰鬥力最多只是旗鼓相當。這樣一來,其他方面的因素將可能是左右戰爭勝負的關鍵,尤其是C4ISR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不過在這一點上,印度空軍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

  由於在重型戰鬥機數量上存在劣勢,印度空軍對即將引進的多用途戰鬥機寄予厚望。殲-10A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其扮演的角色和印度可能引進的米格-35相似。印度方面預計,截至2006年,殲-10A的實際部署數量已經超過30架,而來自台灣消息來源聲稱這種飛機已經達到64架。因此配合蘇霍依飛機,中國空軍對印度空軍取得的暫時數量上的優勢應該可以持續到2010年。印度方面認為殲-10A與米格-35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戰鬥力差距。要在殲-10A上換裝類似於米格-35那樣的矢量推進發動機和有源相控陣雷達,依靠中國自己的力量,至少還需要10年以上。大致在2015年左右,包括126架多用途戰鬥機在內的印度空軍第3.5至4代戰鬥機的總數將達到356架。屆時中國空軍大約有378架蘇霍依系列飛機和150架以上的殲-10系列戰鬥機。雖然後者佔有數量上的優勢,但印度人還是自信其戰機的質量優勢基本可以抵消中國空軍的數量優勢。

  印度高度關注中國空軍動向

  據來自《漢和》的消息稱,印度空軍最近一段時間注意到,部署在雲南某航空師的殲-10A、蘇-27SK、殲-11等機型在青藏高原頻繁實施轉場訓練。印度國防部專門觀察中國軍隊動向的分析官透露,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蘇-27已經在西藏部署,但其活動頻率已明顯增加。針對2006年中國空軍多次派遣空警-200預警機出入巴基斯坦的現象,印度空軍認為空警-200可能不僅僅是在實施空中預警,還可能同時執行電子偵察等任務。印度方面認為,中國空軍在2006年已經裝備了4架空警-2000和1至2架空警-200預警機指揮和預警控制機,而印度首架的A-50I直到今年才交付空軍,3架同型預警機要到2009年以前才能投入服役。

  隨著中印關係的根本性好轉,中印雙方的軍事關係也從冷戰時代真正的備戰狀態逐步轉向以相互威懾、關注、戒備為主的階段。《漢和》透露,由於考慮到高原地區駐紮高性能戰鬥機的維修費用將會升高,同時航電設備壽命可能縮短等不利因素,中國空軍在西藏地區並沒有駐紮作戰部隊,而是經常在這個區域以轉場方式實施遠程奔襲訓練

  印度駐華盛頓的官方軍事觀察家認為,中國軍隊正在逐步構成對印度的新挑戰。20年前,中國空軍曾在西藏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對抗演習。如今20年過去了,中國空軍已經煥然一新。但印度方面也同時表示他們並不擔心中國空軍的崛起,因為印度也在發展,而且他們認為自己在技術方面存在優勢。
No fun No gain

2

主題

1561

帖子

32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2
沙發
windkingdom 發表於 2007-9-7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440

帖子

35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9
3
bockstael 發表於 2007-9-7 0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06: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