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 毛澤東的稿費和鄧小平的稿費

[複製鏈接]

7

主題

198

帖子

8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公孫睿 發表於 2007-8-21 0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陳艦平   

毛澤東的稿費,陳明遠的結論有誤。中央對毛澤東稿費的處理違法。鄧朴方的捐款的意義是什麼?共產黨人的道德品質在這裡遭受考驗。

看到資料,一是鄧朴方捐鄧小平稿費投立青少年科技獎。一是毛澤東的後代要稿費,中央卡著不給。陳明遠給毛澤東算了一筆稿費賬,說毛澤東在文革期間的稿費是按當時最高標準算的云云。這三個資料引起我的一些想法,一併在此說及之。

一,中央對毛澤東後代的要稿費問題,作出的決定是不給,只給一些生活費用,用來購買住宅與日常家用。200萬元一個,在北京購房,按房價飛漲,購下房來也只夠過些中等生活日子。本來,這也無所謂,但問題是毛澤東稿費有上億元,而作為毛澤東的後代,沒有使用的權利,理由是「毛澤東是全黨的」「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能的結晶。」

那麼問題產生了。共三個問題:

1,我們承認共產主義不?共產黨承認黨員的個人權利存在不?

如果我們認為共產黨人不應該有私人利益與個人權利,那麼黨的幹部的工資等都要像巴黎公社一樣處理。

如果我們承認共產黨員也有自己個人權利,那麼就不應該把毛澤東的稿費扣留不給按照遺產法有繼承權的後代。

2,「毛澤東思想是全黨集體智能的結晶」,這話不通。因為毛澤東的思想與劉少奇鄧小平思想不同,毛澤東的思想與朱德陳毅的思想也不同,毛澤東思想怎麼成了全黨集體智能的結晶呢?毛澤東有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有鄧小平文選,劉少奇有劉少奇文集,文章是各寫各的,並沒有把鄧小平文選劉少奇文集都合併到毛澤東名下去,可見全黨集體智能云云,邏輯上說不通。除非作出決定的當時中央,認為鄧小平劉少奇等不在「全黨」之列,或雖在「全黨之列」 但他們的文章,如《修養》不含「智能」。即便「集體智能」吧,也有佔比例多少,按勞取酬這一說。那麼按比例,凡有份者都分不就得了?為什麼一成了「集體智能」就動不得了呢?

關於這一點,有文章說,毛澤東一些文章不是自己寫的,如《講話》是胡喬木寫的,還有什麼文章是田家英寫的。行啊,當事人站起來說,那些東西是他們寫的,有證據表明是他們寫的,他們分稿費就是,總不可能毛澤東的文章都是別人代筆的吧?毛選五卷,總得留下毛澤東自己寫的吧?這個數字是多少呢?中央文獻研究室養了這麼一批人,這個甄別工作還做不出來嗎?我想,恐怕真相是毛澤東未發表的文章遠比發出來的為多。有許多毛澤東的文章,寫的東西,後來的當家人看著與自己的政治路線不利,便封殺了吧?有文章說胡喬木隨便改毛澤東文章發表。也不知真相如何。反正一代偉人從1976年9月9日零時十分后再也不會開口了,這也是所有偉大人物的悲哀:自然生命都有結束的一日,身後事,被那些小人物折騰。依我所見,毛澤東的文章即使胡喬木田家英寫,也有限。因為年齡放在那裡,他們到毛澤東身邊工作的歷史放在那裡。重大軍政問題思考與決定,如三大戰役怎麼打一類,如論聯合政府、新民主主義論一類,胡喬木想代筆,恐怕沒有這份筆力吧?

偉人的思想,一般人跟不上。說「全黨智能」,那太抬高每個黨員了嗎?我肯定知道的一點,家父是五十年代入黨的,他對毛澤東思想,是一點智能都沒貢獻的。文革中被打倒的人對文革中的「毛澤東思想」是沒有貢獻的。建國后在台上的黨政治局成員,對「毛澤東思想」有多少貢獻?他們的後人可以為他們擺一擺功。我不知有幾個人能擺得出來。

如果「毛澤東思想是全黨智能」,為什麼文革反右三年自然災害餓死人的事都要算到毛澤東頭上?如果「毛澤東思想不是全黨智能」,那麼毛澤東稿費是不是該給毛澤東後代?這裡面,總要講個邏輯吧?

3,「鄧小平理論是不是全黨智能的結晶」呢?鄧小平的稿費怎麼辦?鄧小平與毛澤東稿費為什麼不是一個標準?理由何在?

二,談談稿費本身產生的問題。

1,關於毛澤東稿費,陳明遠的研究用了三個數據:文革前1967年統計是570萬元,文革后1976年統計是7500萬元多,到了2003年為1億3千多萬。陳明遠的結論是從「570萬元」到「一億三千多萬」,那多出的「一億二千多萬」是文革期間獲得的。用其原話是:

「如上所述,毛澤東著作的稿費,到1967年為止總共人民幣570萬元;此外的1億2千多萬元(占絕大多數),主要是在1966年以後「文革十年」期間,《毛澤東選集》、著作單行本及《毛主席語錄》本不斷巨量印行(數目以億萬計),在全國範圍內印發給每個「革命群眾」。在對外宣傳方面,還用幾十種外文翻譯出版,向全世界廣為發行。」

「雖然按照文革時「破四舊」的規定,所有出版物和文章的作者們一律不發給稿費;然而毛澤東是至高無上的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導師、偉大舵手,毛主席著作是他勞動所得,當然按最高標準發給。」

「於是出現了一億三千多萬元的毛澤東稿費。」
        
這裡,陳明遠先生犯了大錯:因為「十年期間」是不算稿費的。而且這期間也不過是增長了7000萬元許。有人說,既然不算稿費,這錢哪來的?我可以閉著眼睛推出其來處:國外稿費收入。中國當時不算版稅了,但外國人還算。毛澤東的文章在國外出版,別人按規矩寄來版稅。主要是這方面的版稅。陳明遠所得出的那個推論,「當然」云云,前面恐怕得加上一個字:「想」。
   
2,關於稿費的納稅問題。毛澤東的稿費,為什麼不納稅?用黨的決定來免稅,不合法。而且,毛澤東的稿費既然不給他後代,存在那裡就失去了意義,為什麼不把這筆錢轉為國庫收入或者作為黨的財產?說到黨的財產,又涉及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黨產與國家財產我們分開了沒有?什麼時候分開?這個問題很大。

毛澤東的稿費有納稅請示問題。那麼鄧小平的稿費,有沒納稅問題呢?他有沒納稅呢?

3,鄧小平稿費是多少呢?這筆錢是如何處理的呢?也是交中央管理的,還是由卓琳與鄧朴方鄧楠他們管的呢?有人算了賬,這筆錢有億元之巨。鄧小平這個「無產階級革命家」對此如何處理,留下話沒有?如果這筆錢作為遺產分給夫人與子女,他們是不是要繳個人所得稅?

三,鄧朴方捐鄧小平稿費的問題。

這個問題出現,說明什麼呢?說明:

1 ,鄧小平稿費的處理權不在中央,而在鄧家後代手上。

2,鄧小平稿費巨大,光捐款便是百萬。這筆稿費有多大?值不值得拿?因為鄧小平文選是行政發行的,拿國庫公費開支是其主要購買力。這有沒有洗錢的嫌疑?

3,鄧朴方與鄧楠都是共產黨員,還是十七大代表,他們作為高級幹部並不缺錢用,為什麼不把鄧小平稿費全捐出去?而只捐區區一百萬?這是作秀還是為了其他原因?

因為鄧小平是公眾人物,鄧小平稿費涉及到國家政治。毛澤東稿費涉及到歷史問題與黨對毛澤東後代的態度,背後涉及到政治因素。涉及到對毛澤東與他後代的公正。因此,提出問題,願聽取各界高明意見。

-----------------------------------------------------------------------------------------------------------------------

(再說毛澤東與鄧小平稿費)   

文革中毛澤東著作稿費標準平均為每本三分七厘四毫不到。毛澤東詩詞每本稿費為3分。鄧小平稿費超過2 億元。鄧小平稿費交稅情況不明。

了本著客觀科學的精神,我查了一下資料,對毛澤東稿費與鄧小平稿費情況補充如下:

毛澤東文革期間,共出版著作18億7244萬冊,具體數據如下:

毛主席語錄,軍隊印製4500 萬冊,地方印製9億6560萬冊。

毛澤東文選,2億5250萬冊,毛澤東選集,地方出版平裝本3億2500萬本,精裝2550套合1億200萬冊,軍隊出版2110萬套平裝合8440萬冊,精裝本1224萬冊。毛澤東詩詞8570萬冊。

而這期間即帳面毛澤東稿費增加,不算國外版稅所佔數額,也不過7000萬元,如此平均稿費為三分七厘四毫不到一點。其中毛澤東詩詞按三分一冊計,當為257萬一千元。

毛澤東稿費使用情況與工資收入:

毛澤東月工資為400多元。

毛澤東稿費在生前支配使用給家裡人用的,不足百分之一。最大的支用者是江青,毛澤東在1965年至1976年十二年間分9次給江青提用38萬元人民幣與2萬美元。

江青與毛澤東文革期間不可能出國,江青國內開支不會太多,因為物價便宜。當時與蘇修美帝都處於敵對狀態,不可能從國外進奢侈品使用。如果有這方面進口,仇視共產黨的美國中情局與蘇修克格勃會報道用來敵對宣傳,而事實上沒有發生這種宣傳,那說明沒有這方面進口發生。因此,我懷疑江青這些錢用來組織她的八個樣板戲與其他政治文藝活動開支了。因為按生活常識,她的吃穿住行,所佔開支極小。

毛澤東1976年後的著作權收入為5539萬元。江青曾5次提出給女兒們與毛岸青500萬元毛澤東稿費,被鄧小平上台後的中央一直拒絕。李訥與李敏也提出過想使用這筆稿費,也被拒絕。

后中央給兩個毛澤東的女兒一家200萬元用以購房和家用。在北京購房后,估計只能維持中等生活水平。

澤東自已動用這筆稿費,發生在1959年4月至1961年10月期間,三年共提稿費22萬元,10 萬元給章士釗,12萬元給程思遠,兩人都是民主人士。

毛澤東1967年在得知自己稿費達到570萬元后,用大筆圈了500萬元寫道「交黨費」,然這筆黨費被當時「中央文革」卡住未辦理。

江青使用稿費,要得到毛澤東批准撥給。這筆稿費平日由周恩來、汪東興與毛澤東生活秘書張玉鳳共同執掌管理。毛澤東這筆稿費存錢名義為「中南海第一黨小組。」

這是毛澤東的稿費情況。

鄧小平著作出版與稿費情況:

1980至1989年十年時間內出版鄧小平著作26 種,其中鄧小平非文選部分著作為5600萬冊左右,鄧小平文選為4408萬冊。另據人民出版社的人民出版網報道,鄧小平文選發行數為6000萬冊。鄧小平文選減去重複計算部分,這期間出版鄧小平總數當在1億2000萬冊左右。

1990年後至2006年七年時間,若按鄧小平著作平均出版發行數計算,鄧小平新版文選與其他著作總出版數不低於8000萬冊。

合計鄧小平出版圖書總量超過2億冊。

鄧小平著作定價,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平裝本11元8角,為最便宜版本,第二三卷定價為13元1角與13元4角。后一個平裝版,分別為16元5角、17元5角與18元。精裝本為42元、47元與45元。鄧小平自述定價為22元,鄧小平西南工作文選為58元與70元。鄧小平軍事文選為48元與40元,鄧小平理論精論集定價為98元,鄧小平文選典藏版定價為4000元一套,限量為1000套。

即以鄧小平版稅按10%計,要超過2億稿費。即以一元錢一冊計,也超過2 億元了。

以一元計,鄧小平稿費標準是毛澤稿費標準25倍以上。扣除物價上漲因素,至少是毛澤東稿費的2倍。

鄧小平稿費歸屬,從目前報道鄧朴方捐鄧小平稿費來看,應該歸鄧家子女與卓琳了。

除了鄧朴方捐100萬元作青少年科技獎金,占其稿費總量可能連百分之零點五都不到,其餘稿費用途不明。

鄧小平稿費交稅情況不明。



[ 本帖最後由 公孫睿 於 2007-8-21 00:54 編輯 ]

66

主題

611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沙發
kai-you 發表於 2007-8-21 10:02 | 只看該作者
國家領導人的稿費其實就是瞎扯,他們的文章是什麼,他們的發言是什麼,是秘書寫好了,交中央開會討論,修改定案,怎麼就變成自己的了?即使完全由自己執筆,演講,那也是職務工作,知識產權歸聘用他的組織。就象研究所,公司的職務發明一樣,你只能拿一些獎勵,而不享有專利權,專利權屬於公司,研究所的。國家領導人的「作品」都是動用國家機器用公費強制訂閱,不是市場行為。毛澤東的稿費嚴格來說只有毛澤東詩詞等可以拿,但也有國家的份,這就和現在的經紀人一樣,整個國家都在為他背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0

帖子

9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2
3
LLN 發表於 2007-8-21 17:22 | 只看該作者
都是人民血汗,只不過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這充分證明所謂偉大領袖也不過是自私自利之一凡人而已。他們的所謂作品,又不是自己出錢出版,又不是願者上鉤的自由買賣,怎麼能與國外的作品相比照呢?人民血汗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Hanxin 發表於 2007-8-21 19:16 | 只看該作者
作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403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5
jhyuan003 發表於 2007-8-22 03:10 | 只看該作者

老毛在政治思想,軍事,文學領域裡的才能老鄧是沒法比的。

但老鄧實i在,賺錢是硬道理,而且使自己的娃娃先富起來。老鄧就一條貓論。

因此,老鄧的文選不值錢。毛的文選價值連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6
tenwoke 發表於 2007-8-22 11:52 | 只看該作者
稿費是由市場決定,由購買者自己決定自己買不買。

而毛選和鄧選走的是中共硬性攤派購買的路線,這樣的銷售方法再來談稿費的問題就顯得非常荒謬。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就是強買強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4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33
7
yxs52 發表於 2007-8-22 12:34 | 只看該作者
老毛在政治思想,軍事,文學領域裡的才能老鄧是沒法比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266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70
8
wangming_9 發表於 2007-8-22 21:20 | 只看該作者

陳艦平 何許人也?

作者很有心,資料詳細,但結論和觀點不清,

"鄧小平文選是行政發行的,拿國庫公費開支是其主要購買力。"毛澤東文選又何嘗不是呢?要一碗水端平啊.

總的說起來,毛澤東的後代與鄧小平的後代在經濟與社會/政治地位上比較相差太遠,讓人寒心啊.
我站在北岸遙望著你,你在哪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