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信仰變成狂熱?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8-12 16: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麼叫狂熱?
狂熱是指對某一事物表現出盲目熱衷的、過度的、不合情理的熱情的情緒缺陷。
醫學上的狂熱描述:
http://www.med66.com/html/2005/2/ta679616341513250022880.html

當信仰成為迷信時,便成了狂熱,
當狂熱和生活相衝突時,便就入了邪惡。
基督徒向別人宣傳主的愛,福音時,這便是真正的信仰,是福音。
基督徒向別人宣傳不信主就下地獄,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敵人時,這便成了狂熱的迷信,是惡音而非福音。

記得昨天和我們一個同事在討論基督信仰時,
50多歲的打掃衛生的老太太說「在我們在哪兒基督教是壞的。都讓辦學習班上學去了」
我問她為什麼?老太太說他們哪次有個20多歲的小男孩跟別人信教了,後來有一次去田裡插秧讓石頭把腳給劃破了,帶他入教的人說信主的人不能進醫院,這個小男孩過了幾天得破傷風死掉了。後來他們當地就把信教的捉起來辦學習班了。

這難道說不是狂熱么?


狂熱的宗教己不是基督真正的信仰了,己經墮落到迷信的地步了。

一個美國人眼裡的宗教狂熱:
馬克(洛杉磯)

  否定現實生活

  一位大陸留學生在美信教后,便開始為在大陸年邁多病的父
母親申請移民。她本人一月只有一千多元收入。因為美國移民法
近幾年有改動,政府不再給新移民免費醫療保險。不信教的人提
醒說,她父母親若在美生病,沒有醫療保險,會有生命危險。

  這位虔誠的教徒回答說,幾位牧師對她說過,在中國最大的
不孝是無後,而在基督看來,最大的不孝,就是信教者不帶領父
母也信。因為,以後信的人進了天堂,只能在天上眼睜睜地看著
自己心愛的父母在地獄里煎熬。這位教徒於是表示,她把父母辦
美國來后,會經常讓他們在教會服事,聽見證,唱讚美詩,讀耶
經,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潛移默化地信主耶酥。她說,根據這樣
安排,死後全家可以一起進天堂,享受那裡的永生。至於醫療問
題,父母親即使在地上少活10來年,換來天堂中的永生,是絕對
划的來的。

  還有一位本來特別喜愛旅遊的人士,信了教后,自己再也不
出門旅遊觀光,還常譴責別人不把時間、精力花在為將來(死後
的生活)著想,只想滿足目前的眼欲。有些信教的人,不但不買
汽車保險(說上帝是最大的保險),甚至連諸如換油等正常的汽車
保養都不做了,美其名曰「有上帝保佑」。可惜的是,信教的
人,一樣會出車禍。

  在很多見證會上,講演者中不乏曾事業上獲得相當成功的
人。他們總是譴責自己以前個人奮鬥的經歷,將之叫做「追求金
錢」。在信教后,就把他們擁有的一切財產捐給教會,自己辭職
出來事奉。雖然牧師有豐厚的收入,許多其他教徒也生活優裕,
但基督徒中的「苦行僧」也不乏其人。有趣的是,這些窮途潦倒
的人中的每一位都認為自己的生活豐富。當問及到他們為什麼信
教就非一定要那麼苦,回答是他們現在都積財在天。現在也許是
世人嘲笑他們,將來他們在天堂里錢用不完,而不信神的世人不
但身無分文,而且還在地獄里煎熬,那時就該現在的苦行僧笑話
世人了。

  家庭不和一大因素

  一對中國大陸來美留學的夫妻,恩愛多年,有一七歲天真爛
漫的孩子。丈夫苦讀幾年書後,幾經跳槽,最後終於在一中等城
市裡找到了一份薪金不薄的工作,買了新車,新房也指日可待。
一天,太太的一朋友來訪,說信了主后,平日的一切煩惱均煙消
雲散,生活充滿了快樂、平和,並邀請她到教會去玩玩。該太太
因平時一人在家很孤獨,出於好奇,就去了,丈夫也沒有反對。
誰知,這麼一去,三口人的幸福家庭從此再也不和以前一樣了。
太太一星期去一次教會,變成了一星期去三次,最後接受洗禮成
為神國一員,完全變成了一個陌生人,天天泡在教會裡---讀
經、查經、唱聖詩、上門傳教。

  這樣一來,家中家務事和帶小孩全部落到在外面有一全職工
作的丈夫身上。小孩的學業本有母親晚上在家輔導,現在就天天
晚上看電視,學校成績明顯地下降。太太回家除了向丈夫傳教
外,覺得其他的事也沒有比全家進天堂更重要了,還反過來說以
現在的眼光看丈夫,怎麼看都是另外一個人。丈夫與太太溝通不
成,就到牧師和太太的那位教友處訴苦,請求他們幫忙說服太太
擠點時間出來照顧一下家庭,誰知道這位教友和牧師不但不安慰
他,反而一致譴責這位丈夫心剛硬,在他們費了多少日日夜夜的
口舌後還是遲遲不信主。最後,他們鼓動太太和這個他們認為要
下地獄的人離了婚。多年後,太太還經常和兒子一起禱告希望前
夫有一天會信教,走向天國。

  夫妻雙方興趣、信仰不完全一致應該是很自然的事,但基督
徒在宗教信仰這個問題上卻上綱上線。耶和華在《舊約全書》中
對他揀選的以色列人說:「你們不能和外邦人通婚」。華人基督
徒中因此流傳著這樣一句格言:「信與不信本不配,黑暗光明不
相容」。牧師們叫未婚的教友們在擇偶時,對方必須是基督徒。
在傳道中,已婚夫妻若一人已上鉤(有些傳教士真的稱新入會的
教徒為「魚」),就必須努力釣到家中另外一條。

  基督徒到處宣傳說,夫妻雙雙信教后,關係會比平常更好。
然而,上面談到的基督教拆散溫馨家庭的例子,在美國也很多,
可以說不勝枚舉,甚至嚴重到基督徒本身都不能不重視的地步,
並專門出版了諸如《丈夫還沒有信主怎麼辦》之類的書籍企圖彌
補這一缺憾。洛杉磯某華人教會在最近一次耶誕節(Christmas)
上演的一齣劇中,一家人的太太不但天天到教會去,還使從中國
大陸來的母親信了教。她丈夫先是不理解為什麼太太經常讀經、
唱歌到深更半夜回來,引起夫妻口角。後來丈夫生病,教會的牧
師和其他事奉的人(其中包括醫生)來看他,治好了他的病。這出
劇在結尾時丈夫受到了感動,唱著一首著名的讚美詩「野地的
花,穿著美麗的衣裳。天空的鳥兒從來不為生活忙,慈愛的天父
天天都看顧.....」。只是可惜現實的生活並沒有象基督徒希望
的那麼理想。基督徒生病,大都還是要向現代醫學求助。

  以上的例子,絕非僅限於少數基督教狂熱份子,而代表了基
督教徒普遍的現象。當然,狂熱分子,在基督徒里的比例,本來
就相當大。普通教友們,雖然自己行為不一定那麼激進,但大都
姑息甚至縱容激進分子。

  美國管制基督教的方法

  一個社會要想安定,就要有一個各方勢力互相制衡的局面。
西方各國在歷史上受夠了政教合一的苦,現今立了許多法來管制
基督教太不近情理的一面。

  例如,基督徒堅持要禁止在中學生物課中教進化論,堅持要
制定禁止墮胎的法律,堅持在中小學校園內進行公開的基督教式
的祈禱,都被最高法院判定為違憲。連稅務局都成了控制基督教
的工具。有一年,聯邦稅務局判定南方浸禮會組織(全美最大的
基督教組織)欠一百多萬美金的稅款。

  按照美國法律,宗教組織進行宗教活動,是可以免稅的。但
這一宗教組織在上次大選中,為保守的基督教右派共和黨候選人
拉選票,曾向外發了幾千萬張的傳單。稅務局認為,發傳單本身
固然合法,但卻是一種政治活動,因此該組織不能享受宗教免
稅。

  限制基督教的法律,還不止上面那些。例如,基督徒還不能
利用工作場合進行傳教。公立大學里,也不能將《聖經》當宗教
讀物來讀,只能作為虛構作品來賞析和研究。考試時,學生如照
字面意思理解《聖經》,比如認為天地萬物是耶和華在六天內造
出來,教授就可給於不及格的評分。

  一點希望

  在西方宗教領域裡,基督教勢力頗大,而且不容忍異教和異
己,這必然招致其他勢力的反對。這種反對可以是外界的反彈
(例如美國法律對宗教的限制),也可能來自是內部的改革(例如
中世紀末期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經過幾十年的戰爭,分成了天
主教和新教兩大派別)。但是,從另一方面說,也應該看到,基
督教和人類任何其他宗教一樣,反映了人類的一種理想,從某種
意義上說,對社會具有一定的穩定作用。美國《讀者文摘》在紀
念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一篇文章中預言,基督教過一千年還會
存在。如果真是如此,筆者希望這下一千年中,基督教將象上一
千年那樣,在科學的引導下,逐漸變得和善一些,變得更能容忍
多元化的世界,變得更願意接受客觀的自然規律,而不是憑主觀
想象去企圖征服永恆的宇宙。(完)

  (編者按:據了解,馬克先生的妻子,就是一位虔誠的基督
徒。他所寫之事,大都是他的切身經歷。由於不願給當事人造成
不必要的困擾,他在文中均未指名道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