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行報告稱大量資本湧入東亞帶來巨大隱憂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7-30 1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新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強勁增長、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及東盟大多數成員國的經濟增長,2007年東亞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達到8.1%,而2008年將達到7.9%。

  根據7月份發布的《亞洲經濟監測》報告,隨著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大量的湧入資本(2006年創紀錄地達到了2690億美元)帶來了貨幣升值及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壓力,讓各國政府面臨一系列新的宏觀經濟挑戰。

  雖然資本流入有利於經濟增長,但同樣也存在著資本突然撤離帶來的潛在危險,因為這樣會對資產價格及整個宏觀經濟帶來巨大影響。

  與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情況相比,亞洲地區已能更好地控制潛在的金融震蕩,大多數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盈餘,中央銀行在很大程度上封存了流入資本,從而保持了大量外匯儲備。

  面對挑戰有多種政策應對方法,但各國政府通常會考慮一系列綜合措施,包括更大的貨幣彈性,平衡國內外目標的貨幣政策,限制財政政策的作用,進一步放開資本外流,制定更有效的金融市場監督和管理措施。

  外部環境的重要性對中國尤其明顯,商品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中國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1.9%,達到了12年來的最高水平。

  亞洲地區許多地方的國內需求依舊保持堅挺(儘管因投資速度放緩有略微減少),個人消費比2006年有所增長。在韓國,個人消費繼續從2003年因家庭債務引起的消費萎縮中穩定復甦。

  展望未來經濟,潛在的危險因素包括:超出預期的通貨膨脹;金融市場流動性加劇;美國經濟加速衰退;對全球支付不平衡情況的無序調整;非經濟性事件,如地緣政治因素干擾或再次爆發禽流感的可能。

  為應對風險,各國政府可能考慮採取政策措施,包括謹慎的貨幣政策,深化金融市場、改善投資環境的措施,允許通過市場信號鼓勵實施節能政策。

  當然,各國取得的進展不盡相同,銀行系統面臨的挑戰仍存在重大差別。雖然同數年前相比,亞洲地區的金融系統在債務資本流動方面面臨的變化更小,但隨著銀行業逐步進入家庭借貸、證券及不動產等方面的業務,已出現了新的風險。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9: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