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進在美的中國女人

[複製鏈接]

122

主題

145

帖子

20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彼岸的風 發表於 2007-7-18 09: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上午,朋友K來電話,讓我給他幫個忙,做個臨時翻譯。K在民政部門工作,他今天要去看望一個中國女人阿丹。阿丹的丈夫前兩天突然心肌梗塞而亡,他接到她有關求助的信息。
這位中國女人阿丹是06年10月跟一美國公民結婚來美國的。初來乍到,遭遇喪夫之痛。整個地傻了。然而麻煩事還在後頭呢。因為亡夫生前一直「煩」星高照,官司連連,親戚關係不和。就連結婚,他姐姐都不知道。這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在我們到達阿丹的家時,阿丹只是哭。阿丹看上去30多歲,亡夫比她大20歲,以前在泰國做過生意,他怎麼和這個阿丹認識的,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此阿丹是廣東人,在國內也做過生意。她和亡夫本打算今年去泰國做生意的,現在,計劃整個地變了。亡夫的所有文件,商業往來信息及所有賬單都待處理。而這個同胞連怎麼處理老公後事,找哪個部門負責都不懂,老公的屍體停在醫院一天一百美元。干著急。這時,亡夫的姐姐卻一天幾個電話地來了,說是她有弟弟的遺囑,她弟弟的所有文件財產由她處理。因為,她弟弟有一個4歲小女孩一直是她在撫養。
    我們只能告訴她在她同律師見面之前,不要給任何東西給任何人。讓她的律師去應付這些對話或索要。
   由於丹的丈夫過去當過兵,我的朋友便打電話找有關部門查詢,能不能享受到某些特殊的待遇。結果是,和平年代的兵死後,享受不到什麼禮遇。這讓我想起去年9月份我參加的一個二戰老兵的葬禮。那儀式是很隆重和榮耀的。死者的木棺上蓋著國旗,一支軍樂隊奏著國歌,我們在往墓地的路上,所有家屬親戚朋友的車上都插有旗子,有專門警車為我們護衛開道,一路闖紅燈過去。到了墓地下葬時,一支老兵列隊,舉槍齊鳴,向死者致敬。那是我從電影里見過的場面。想想丹的亡夫,是個和平年代的兵,相比之下,他的死真的很冷清了。
    阿丹說,她的丈夫一直被官司纏身,而且那些指控她丈夫的人意在詆毀她丈夫的聲譽,諸如虐待兒童,沒有資格做父親啊,酗酒阿等等,又拿不出證據,丹說他是給這些人氣死的。那些起訴,法院告訴她,將會隨著他的去世而告無效。可是我看到阿丹好像並不想就此結束這些官司,大有為亡夫討個公道的架勢,象是秋菊要為「洋老公」討個說法的樣子。
    她很懷疑亡夫的那些官司是他姐姐操縱的,阿丹說,他姐姐一直在阻止他和孩子見面,生怕孩子回到父親身邊,那樣她就拿不到政府補貼了。為了這個,估計她什麼都做得出的。然而這畢竟是個猜測。阿丹本人也沒有證據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她只能說當她和丈夫在一起時,她時時能感覺到丈夫是怎樣的想他女兒,怎樣地配合法庭,爭取早點得到判決,推翻一切不實之辭和女兒團圓。所以在我看來,丹是被捲入到一個很複雜的美國家庭的關係里。靠她本人的力量想怎樣弄清事實真相或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她還是很聰明的去找「組織」,找有相同文化的人幫她說話,出主意。這些對她會有很大幫助。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個阿丹明天會怎樣呢?喪事辦完后,她會繼續幫她亡夫打官司嗎?她會捍衛自己的利益跟亡夫的姐姐據理必爭嗎?
    麻煩啊,陷入了這麼一個境地,也真夠倒霉的!
    希望我的同胞阿丹能堅強地度過這段困難時期,人生的路還很長,不必把自己弄得太緊張。take it easy!Everything will go well!

朋友G是一位美麗善良,性情溫和的未婚姑娘。從她溫文爾雅的外表和待人接物來看,很少會有人把她和在亞特蘭大奧林匹克的賽場上的中國女排連繫起來。她可是大名鼎鼎的攔網高手哦!這個G姑娘,第一眼見到她,我就覺得特別親切,也特別喜歡她的瀋陽腔,總覺得好耳熟。可能聽趙本山的戲聽多了。

   G來美國七八年了。剛來那會兒,一邊讀書一邊打球,儘管生活條件很好,但也算是吃了不少辛苦!英文從零開始,跟美國學生上一樣的課,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而美國大學的嚴厲是美國學生每談色變的話題。兩門功課得C,一門功課c-,就得回家。更糟的是,這樣不體面回家的學生,其他大學也是不會收留的,這就意味著跟大學再見了。所以美國的大學生們的神經是很緊張的。G卻能在半年之內拿下托弗,並圓滿完成兩年碩士學業,這是很了不起的事了。這中間的苦G自己都不堪回首。她在眾多來美的運動員留學生中,是佼佼者了。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事業有成了。

   讓G父母最不放心也讓我最為掛心的是G至今仍守身如玉,孑然一身,不曾談過戀愛。每當提及此事,她總是呵呵一笑,說,可遇不可求,時候未到哦。昨天又跟她通了電話,「我說你轉眼35了,要抓緊點了。」電話那頭還是「呵呵」一笑。其實我也很理解她的心思,她一心要找華人,在她認識的美國華人圈裡,合適的男人又少。不是結了婚的就是太小。終於有一個年齡相當的離過婚的男人,一聽G以前是排球隊的,個子1.76,連面都沒見就退縮了。我當時卻為這個男人感到惋惜,真是沒福氣。正是那句話說的「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anyway,我還是相信我的朋友會有好男人相遇的,不會被婚姻的轉盤輪空,只是時間問題。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林燕是貴州人,熱情開朗。雖然已過不惑,還是那麼靚麗動人。說一口貴陽話,聽起來很像四川話,字腔婉轉圓潤,很有韻味。我說怎麼我見過的貴州女子都很靚呢?是不是貴州山清水秀的關係呀?林咯咯的笑了:「我們貴州山青水不秀,貴州女子倒是蠻漂亮的。演孝庄皇后的寧靜就是咱家鄉的妹子。」我還真不知道貴州出美女呢!
   林燕來美國有十年了。在雙城最大的購物中心一家熊貓快餐連鎖店當經理。在整個Food court 這家中國快餐店的生意最好。食客總是排著長長的隊,成了Food court 的一道風景,常引得左鄰右舍賣熱狗和賣皮薩的老闆們羨慕不已。難怪林總是笑聲朗朗,一副招財進寶唯我先的樂樣兒!
   林燕是怎麼來美國的,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她來美后打了不少的工,跟丈夫離婚又再婚的。現在的丈夫是個邊讀書邊工作的博士。一雙兒女被送到幼兒園裡。在美國上幼兒園是很貴的。一般從大陸來的中國人很少送孩子進幼兒園。一個孩子每個月上幼兒園要花費2千美元左右。所以很多人將國內的父母親接過來,給自己帶孩子。父母親來不了的就乾脆自己帶或送進收費低一些的中國人辦的幼兒園。不過孩子從上學前班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是免費教育了。在美國孩子上幼兒園和大學是很要花錢的。林說,她馬上要省錢了,兩個孩子馬上要上學前班了。
    林在美國沒有讀書文憑,因此她的職業受到限制。也只能幹干餐飲業了。這就是她為什麼非得找一個博士老公的原因了。
    林的老公我也見過一面。那天,剛好我從熊貓餐飲店經過。林看到我馬上跟我打招呼。並指著不遠處一個牽兩孩子的男人說,「susan,你看那是我老公,帥吧?」可很搞笑的是,我的目光盯到的是另外一個牽一小女孩的男人。我說:「是那個牽小女孩的男人吧?是帥!」
   林突然大笑起來,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說「那個男人是我的前夫!哈哈,這麼巧!這個死東西今天也來逛...帥有什麼用,沒有文憑,來美國也不讀書,到現在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我跟那個死東西離婚了!他現在也結婚生子了。我也有兒女了。」說著,那個牽著兩個孩子的男人走到跟前。哦!林的這個老公一看就是個書生。細條個兒,戴一副眼鏡,文縐縐的。要論帥可能還是那位前夫。
  情人眼裡出西施。男女之間的愛恐怕等到塵埃落定時便不止有美感了,更多的可能還是俗事。或者說是女人看男人比較實際一些,用腦子看,看得很遠,幾乎看到了一生的榮辱禍福。而男人看女人用的是眼,多的是視覺上的數碼。林的離婚結婚好像印證了男人和女人的婚姻價值觀。她看重的是現在老公的文憑,此老公看上的是她的美貌,各得所求,相互滿意,也就成交了!看來男人還是要有點真本事。繡花枕頭是不經事滴!

     吳玲是我在明州認識的一個朋友。前不久被公司作為最後一批裁員回家。對這一點,她似乎一點也不難過,反而笑笑地說,我算幸運的了,公司這幾年一直在裁人,我能留到今天算是很lucky了。她說的是實話。在工程師多如牛毛的美國,由於製造業和很多生產廠家都把企業挪到勞動力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外去了,所以,工程師在美國現在找工作不容易,有的不得不離家跟公司去外國工作。
    其實吳玲被裁是我意料中的事,記得我剛來美國的時候,她就說她們公司裁人裁得厲害,她隨時都有可能失業。一個好幾萬人的大公司,象吳玲這樣的小工程師月薪都在四五千美元,公司還要給她付各種保險,這幾年公司都在向外轉移,基本上是處於虧損的狀態。不裁人行嗎?令人羨慕的是,裁掉的員工在找到新工作前,仍然有半年工資拿,還支付你轉行上崗的培訓費。所以吳玲悠哉得很。一邊在家休閑一邊在網上寄簡歷。好像有幾個面試的機會了,聽說她老公給她買了一堆書,讓她充電,她卻說懶得看。她說只有咱中國人要老婆出去工作,人家美國人老婆都在家帶孩子,誰出去啊!她老公卻出語驚人說,就是因為你不會帶孩子才讓你出去工作呢,你會帶孩子嗎?換尿片都不會,飯也不會做,你在家能幹啥。
    說的也是。吳玲上班時,每天晚上老公把飯菜弄好,放到合子里,那是給吳玲第二天上班時用的餐。每次在辦公室微波爐里熱的時候,總會引來老外靈敏的嗅覺。"en,smell good!"。公司開party時,老外總要吳玲帶平時的飯菜來讓他們嘗,那又是老公的手藝了。
   這個吳玲真的懶人有懶福!老公在一家醫療設備公司,月薪七八千美金,比一般美國人家庭收入高多了。吳玲完全可以在家做全職太太,可是她還是實話實說,她寧願上班不願意在家帶孩子,就是她在家待業時,家裡還請了人帶孩子。她說她要看書。剛剛收到吳玲的郵件,她下星期在一家德國住美的公司上班。又找到工作了!這些拿著美國獎學金,讀著碩士博士的留學生,在美國還是很受尊敬的。他們經常擠掉美國本土大學生的飯碗,可我從來就沒有聽說那個美國人嫉妒這些外來的「勁旅」而做出什麼不仁的舉動。這是題外話。吳玲在六個面試的人當中,擊敗5名來自印度和台灣人,也屬有實力的強手了。總之吳玲又有事幹了,不用在家閑呆著了。她的陽光又燦爛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