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吸煙辯護 z

[複製鏈接]

8

主題

24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冰火相容 發表於 2007-6-28 1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說起吸煙,就象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從專業期刊到公眾媒體,全部都是在說吸煙的害處。儘管私下裡有人說幾句吸煙還是有點好處的,但聲音小得沒人聽得見。

吸煙算是人類惡習中最頑固的,有報道說,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戒煙的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五,可見戒煙之難。戒煙難的原因,是煙草中含有成癮物質,人們熟悉的如尼古丁,別的還有乙醛等。煙草中倒底含有多少物質,沒人數得清,多達幾千種。其中,對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焦油。

既然煙草中含有成癮物質,那麼和吸毒也就一回事了吧?既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從基本的作用機理來說,是一回事,從社會效果來說,不是一回事。最大的區別,一個是合法的,另一個是非法的。

我開始吸煙,是上高中時。那時因為被老師定為壞學生之列,自然也就和別的壞學生同病相憐,感情上也和壞學生親近些。青少年的同伴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一旦在某個圈子中,就會身不由己地順從那個圈子的所有行為。吸煙是壞學生的標誌之一,也是叛逆的特徵。如果不吸煙,就會受到同伴的嘲笑,也不可能在小圈子中待下去。既被好學生排擠,又被壞學生拋棄,失去所有的同伴,日子就沒法過了。現在想起來,我自己開始吸煙,和高中老師的態度分不開。如果那時老師不在公開場合多次訓斥我,把我定性為壞學生,可能我不一定吸煙。

煙一旦吸上,慢慢就成了習慣,準確點說是成癮了。等到工作,自己開始掙錢買煙,朋友之間也是相互遞煙,要戒就難了。從個人來說成了癮,從社會來說成了朋友聯繫的紐帶。

從醫學上來說,吸煙危害健康是公認的,也有大量的研究證據。這些證據,大多數是從生物角度上來考慮。現代的醫學模式,已經從單純的生物性,向心理社會生物模式轉變。也就是說,不僅生物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對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心理社會生物模式不僅是說說而已,現實中也有應用。很多醫院是禁煙的,但有一個科例外,心理衛生專科病房。那裡的病人,不要求禁煙,甚至醫務人員會根據情況,給病人定量發煙。因為煙草對控制情緒有效,不僅對情緒激動者,對情緒低落者也有效。也就是說,無論情緒高或低,吸煙都可以往平和方面拉。目前還找不到有如此雙向作用的藥物,吸煙也就成為心理衛生中控制情緒的一種手段。吸煙對情緒的控制,不僅對於吸煙者,對不吸煙者也有效。從生物角度來說,吸煙對健康也不全是害處,例如,有研究發現,吸煙能減輕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損傷,可以減緩帕金森氏病的危害。

總的來說,吸煙對健康的害遠大於利。所以,吸煙者能戒煙的,最好還是戒,不能戒者,盡量減少。當然,願意繼續吸下去,只要不影響他人利益,就無可指責。作為吸煙者,盡量不要在室內吸煙,因為煙霧不容易散發,不吸煙的人進來,會受到傷害。除非能確保沒有不吸煙者進入,才可以室內吸煙。在室外的公眾場合吸煙,也要注意,盡量遠離不吸煙的人群,尤其是未成年人。只要能做到不危害他人,吸煙就是個人的選擇,他人沒有權利濫加指責。對吸煙橫加干涉,甚至故意與非法毒品混為一談,本身就是對吸煙者的歧視。是的,可以用吸煙的危害來禁止他人吸煙,但僅限於未成年人。吸煙者只要是成年人,就有權維護自己的選擇。反吸煙者別自以為是他人的家長,管些自己不該管的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2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