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支持上海香港股票跨境交易

[複製鏈接]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H360 發表於 2007-6-18 1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香港支持上海香港股票跨境交易

  
香港特首曾蔭權(Donald Tsang)表示,支持有關香港和上海交易所彼此交易對方上市股票的提議,並證實正在進行相關談判。

「沒有道理……上海上市的股票不能通過某種金融工具在香港交易,」曾蔭權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同樣,我也看不出香港股票為何不能通過套利安排在上海股市交易……我們正在討論相關的機制。」

曾蔭權是迄今為止聲明支持建立跨境股票交易機制(例如存托憑證)的級別最高的官員。這種機制可將市值排名全球第五和第六的兩個股票交易所連接起來。香港交易所與上海及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市值總和佔全球股市總市值的7.65%,僅次於日本8.48%的水平。


今年2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總裁任志剛(Joseph Yam)曾發出呼籲,建議創立「以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託管證明書為形式的衍生工具」。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方星海稍後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支持為42家兩地上市的企業建立一種股票聯動交易機制。

隨著中國政府敦促那些已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最大、最好的企業回歸上海股市,兩地同時上市的企業數量正在日益增加。

但由於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加之國際資金無法參與中國內地股市,因此,兩地股票價格差距頗大。這些企業在上海的A股價格通常是其香港H股價格的兩倍。

「我們正在儘力幫助上海股市實現現代化,」曾蔭權表示。「中國存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一個是香港的外向型國際市場,另一個是上海的地區性市場……我們作為一個國際化平台,領先大約15年。」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樓主| MH360 發表於 2007-6-18 12:20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人們還認為,中國內地金融體系的發展與香港金融市場沒有相關性,那麼現在這類觀點顯然必須擯棄了。5月11日收盤后,中國內地政府部門宣布,將首次允許銀行系統提供投資於香港上市公司的金融產品,以此作為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的一部分。

結果,在此之後的周一,香港股市成交額激增,達到創紀錄的120億美元,比上一次所創紀錄高出17%之多。就在這個強勁的交易日前,前一周也創下了紀錄,內地股市單日成交額達490億美元,超過包括日本及香港在內的所有其他亞洲市場之和,令人嘆為觀止。

顯然,中國政府需要抑制日益膨脹的股市投機泡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儲蓄和流動性水平居高不下,投資選擇有限,投資者忽視基本面估價依據,這些都讓人回想起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股市。

將同時在香港與內地上市的公司估價進行對比,這種投機效應顯而易見。儘管在前述通告發布后H股已有所上漲,但平均而言,H股股價仍只有其A股價格的60%。2005年中國進行股改前就有過許多關於A股與H股股價應當趨同的討論,但股改及牛市使得兩者的差距再次擴大。

中國金融業的開放也將對活躍於香港等地的金融服務提供商產生重大影響。長期以來,活躍於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一直夢想,根據一個所謂的護照體系,獲准在內地銷售香港註冊的共同基金。除了允許內地投資者通過QDII投資香港股市,前述通告同時宣布QDII可投資註冊於香港的共同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的夢想似乎即將成為現實了嗎?

有關細節和條件正在審核和評估之中,達到一定投資要求、註冊恰當的基金似乎將能在日益增長的內地投資者市場上銷售。意義可能十分深遠。目前已批准的QDII投資額度約為142億美元,已使用的額度估計不到5億美元。有人寄希望於內地儲蓄的外流使股市投機降溫,並緩解持續加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事實上,QDII額度不太可能馬上產生影響,隨著額度逐步增加,這種機會是長期的。

對活躍於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來說,內地金融業的開放將使共同基金市場擴展到香港之外,僅有700萬人口的香港市場規模較小,但港人較為富裕。這對香港金融當局也是一大成就,香港金融當局在推動基金管理業發展方面領先於其他地區。目前香港登記的基金有近2000個,這些基金的註冊地分佈於全球許多司法轄區(主要是歐洲)。取決於在內地發行基金的要求,中國金融業的開放也可能會使以香港為註冊地的基金數量增加。按照目前的要求,以香港為註冊地的主要是強積金管理基金。

但亞洲其他地區的經驗表明,投資者接受國際化投資基金的過程可能會較為緩慢。儘管投資於H股的近期吸引力容易理解,因為投資者可利用H股相對於A股的折價,但通過基金投資實現全球多樣化的理念可能不那麼容易被接受。

首要的一點,正如亞洲其他經濟體的經驗所顯示的,說服投資者將資金從表現強勁的國內市場分散到其他市場是件很難的事。台灣、韓國和香港共同基金市場發展初期的情形就是如此。其次,在本幣將持續升值的情況下,將資金分配到以外幣為主的投資中,一點也不具有說服力。日元只升不跌的數年中,日本的情形就是如此。

無論國際多樣化的發展速度如何,前述通告使國際基金管理公司得以無需建立合資企業,就可以制定進入中國的戰略;這類合資企業專註於提供投資內地股市的基金,使投資者有了更多助長投機的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3
 樓主| MH360 發表於 2007-6-18 12:20 | 只看該作者

香港迎來又一波10億美元級中國企業IPO

香港迎來又一波10億美元級中國企業IPO

  
又一批中國內地公司選擇在香港進行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突顯出香港對希望上市融資的內地企業依然充滿吸引力。

銀行家們表示,儘管中國監管當局最近採取措施,要求更多內地企業在上海或深圳上市,而非赴海外上市,但依然不斷有內地企業準備在香港發行H股。

尋求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涵蓋從汽車到資源等多個行業。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Automobile)即在其列。該公司是中國十大汽車生產商之一,計劃明年初在香港上市。據知情人士預計,該公司的融資額可能高達20億美元。

廣汽集團已指定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JP摩根(JPMorgan)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擔任此次發行上市的顧問。根據市場條件,該公司也可能會在上海同步上市。

另外一家打算在香港上市的是中國冶金科工集團(China Metallurgical)。這是一家國有多元化建築公司,從事鋼鐵廠、道路和橋樑的施工建設。它已委託花旗集團(Citigroup)和摩根士丹利幫助其在香港上市,預計最多融資15億美元。此外,它已委託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負責處理可能在內地的上市事宜。

據悉,山西省煤炭運銷總公司(Shanxi Province Coal Transportation)也即將指定顧問行,幫助安排在香港和上海同步上市,融資額預計將超過10億美元。該公司最近幾周已經約見了一些投資銀行。

分析師相信,繼中冶集團和山西煤運之後,將有一大批煤炭、採礦和資源領域的內地公司陸續上市,它們都在尋求擴張資本,以獲益於中國的建築熱潮。

前些年,由於內地股市持續低迷,香港一直是眾多內地公司的首選上市地。然而,內地股市近來的快速上漲,已經促使中國政府尋求增加A股上市公司數量,以吸收過剩的市場流動資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