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信仰上帝的人應該把上帝擺在哪裡?請看這篇文章。

[複製鏈接]

10

主題

20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yyy 發表於 2007-6-15 1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把上帝放在心中,而不是大腦/楊恆均

有朋友來信問我,在《伴你走過人間路》第一部里,我三次提到的「把上帝留在心中,不讓他進入大腦」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在字裡行間,我已有多處闡述了這個問題,這裡不妨提出來說一下。

基督教雖然是解決三個問題: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現在應該怎麼過,但在我的理解中,我始終認為基督是關於愛的,是人間的大愛。我雖然不是教徒,但我接觸基督教之早,在我的家鄉和那個時代是少有的,記得從初中一年級起,我就開始偷偷收聽台灣電台,當時有一個叫「荒漠甘泉」的宗教節目,這個節目每逢星期六晚上都廣播一本叫《荒漠甘泉》的書的片段(考門夫人著),我是固定要收聽的,那對我影響一定很大,因為我至今還記得書中的一些句子,這些句子當時給了我很大的力量和鼓勵。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仍然沒有入教,但我卻始終對基督教以及各種宗教敞開胸懷。隨著年歲的增長,我覺得自己對宗教的認識也越來越多,離上帝也越來越近,有時覺得他就在我身旁,有時甚至感到他已經進入我心中。

母親的病讓我更加貼近上帝。過去多少年,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讓父母入教,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我迄今沒有做到。我說種種原因,是否也包括我自己都沒有入教,又如何能夠帶著父母入教這一條呢?我想可能有此原因。

我沒有入教,但我相信已經把上帝裝在心裡了,上帝的大愛,是無法取代的,當一個人把上帝裝在心裡時,他不但會更加無拘無束地去愛,也能夠更加徹底地感覺到愛。只有裝著一個上帝的心才能接受和給予大愛,我想要愛,也想要給予愛!

我很功利主義吧,我的部分特別是心裡已經接受了上帝,為的是愛和被愛,我無疑是很功利的。這也沒有辦法,誰讓我用了大半生的時間去尋求愛卻仍然碌碌無為呢?!

可是,我卻仍然沒有入教,沒有全身心的拜倒在教堂的台階前,你以為這對於已經把《聖經》讀過三遍,沉思徘徊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前的我是容易的嗎?!我想去相信,但又怕自己徹底地相信了。畢竟我們也算是過來人,我和大多數人都徹底地相信過、崇拜過,結果不用說了。我想在另外一次徹底地相信之前,能夠好好思考一番。

我固執地認為,此時此刻暫時把上帝留在心裡是最明智的,我不能讓他進入我的大腦。我用心去愛和接受愛,而我要留著大腦去思考,去獨立地思考。

我不是不明白,我這小小一撮灰色的腦細胞又如何能夠去獨立思考?又如何能夠思考透一些問題呢?我知道,但我還是堅持了。

這些年,我見到一些華人教徒,他們大概入教不久,但卻讓整個腦子被上帝佔據。他們不但用被上帝佔據的腦子為自己思考,也讓被上帝佔據的腦子為他人思考。不幸的是,在很多時候,這種用上帝的腦袋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但沒有讓人感覺到上帝之愛,反而讓人感覺到一種壓迫和無奈。如此相反的是,這些年接觸的白人絕大多數是信教的,可是很少人在勸說我入教時讓我感到某些華人帶給我的壓迫感和無力感。前段時間本來想走進澳洲的教堂,可是 接觸了一些華人教堂,哪裡想到他們談了沒有兩句就「威脅」上了,彷彿不聽從他的今天就入教,明天就會跌入地獄,聽得讓人毛骨悚然。我想,如果有偽基督徒,這大概應該算是一種。他們忘記了,基督首先代表的是愛,是大愛,而不是仇恨和威脅之類的。

我不排斥在思考自己的問題時,讓心中的上帝偶爾進入大腦,對我的人生來一番指手畫腳,但我會時時記住,在對於他人的事情上,我會更多地使用被上帝佔據的心,而不是用大腦。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上帝給的,都有它自己的作用,不用別人去指引。

如果你還有大腦,而這個大腦沒有被人切除,沒有被人洗腦,沒有被人強佔的,你最好能夠保持一個獨立思考的大腦,特別是在思考他人的問題時。

對於我來說,這個問題尤其重要,在我回到家鄉湖北隨州時,我發現親戚朋友中竟然沒有一個基督徒,甚至沒有一個願意嘗試接受上帝的。在我和當地天主教的張神父深談之後,我也認為,宗教確實能夠解決目前家鄉父老鄉親面臨的很多問題,特別是道德和信仰危機,如果一直蔓延下去,中華民族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從小處說,我的母親得了絕症,我的父親身體也不好,最近作CT時,發現腦袋裡有一個腫瘤,我能如何安慰他們呢?我早就有辦法了,雖然很功利主義,——只有上帝能夠救我的父母,只要他們能夠和我一起走進教堂,死亡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而不是一切的結束。

可是我沒有做到。母親有自己的辦法,她身上掛滿了神符,每天練功打坐,五套功法練得一絲不苟,醫生說的所謂半年期限已經過了,她竟然跑到廣州去旅遊;她就是無法相信上帝,對那個外國人長相的上帝有天生的抗拒;至於父親,一輩子被人折騰來折騰去,他什麼也無法相信了。

至於我,用X file (X 檔案)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I want to believe!」 (我想要相信!)問題還是,我畢竟信過,也絕望過;在再一次相信之前,我得獨立思考一段時間,為自己,更是為我的親戚朋友和父老鄉親(他們離上帝太遠了)。再說,我還不知道,我是否能夠真正相信,如果我無法真正相信的話,我一定不會假裝自己相信。我想,上帝會原諒那些還無法相信他們的人類,但卻絕不會放過那些假裝去相信他的人。

然而,我不諱言,上帝是個好東西,我會用心把他老人家留在我心裡,讓他暫時不要進入我的大腦,我用心去愛,留著大腦去思考——獨立思考,也許我最終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也許最終我還是會拜倒在他老人家的腳下,然而,我畢竟獨立思考過,我思,故我在。總算沒有白活,這就足夠了,上帝也會理解和原諒我的!
dfdfd

10

主題

20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2
沙發
 樓主| ddyyy 發表於 2007-6-15 11:33 | 只看該作者

你準備好了嗎?/楊恆均

我原來以為自己這一輩子都會飄泊不定,不是為生活所迫,而正是我從小的理想和追求。現在見到的年輕人中十個中有九個羨慕我的生活方式,可見我當時的選擇是大勢所趨。看看這樣的生活吧:從一個地方漂到另外一個地方,從一個國家進另一個國家,從一個半球飛到另外一個半球,——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像空中的白雲,隨風飄動,一飄就是十幾年,再也沒有停下來。直到最近見到朋友,他們問起我住在哪裡時,我還是猶猶豫豫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們。父母說幸虧我是一個窮光蛋,否則肯定要去搞什麼太空旅行,跑到地球外面去了。

我原本以為自己會一直這樣飄下去,而且樂此不疲。可是,這些年我開始對這種漂泊感到絲絲厭倦,覺得有些累了,當然不是指身體和體力方面的,而是心和精神上的那種累。

記得第一次出國,是參加工作后不久到美國去出差。出發前一個月我得了重感冒,發燒和咳嗽不止。但這好像並沒有減低我第一次出國前的興奮,我發燒了一個月,準備了一個月,咳嗽了一個月,興奮了一個月。出國前兩天還到醫院去掛了點滴。到了美國,咳嗽還沒完全停止。記得站在紐約世貿中心樓頂上時,由於劇烈咳嗽,我有種自己和腳下的世貿大廈在隨風飄搖的感覺。

現在回想起來,出門旅行或者搬家之前的準備期間反而是最令人激動和興奮的,那時對未知的目的地和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充滿憧憬和幻想。一旦腳踏實地地到達了目的地,興奮和激動反而會被忙亂的瑣事沖得煙消雲散。也許是年輕氣盛,也許是心中充塞著太多的理想和幻想,那時的我只要心中有了下一個目的地,就全情投入、旁若無人了。想一想一次次興奮地開始我醉心的漂泊前,身邊有多少親人關切的目光、依戀的友情和難分難捨的感情被我有意無意地忽視,心中就感到不安。我只知道一意孤行,拋棄這一切,走自己的路,去實現永遠無法滿足的願望,去追求也許永遠無法到手的追求,為此不惜放棄了已經得到的那麼多……有時想起來,心中不覺充滿了惆悵……

這些年對旅行和搬家生出的累也大多源於臨行前的準備和收拾,也許是人到中年,變得婆婆媽媽了,每次出門特別是搬家前,都發現有那麼多的東西難以放下,從而失去了年輕時把背包往肩膀上一甩、頭也不回的瀟灑。放不下的當然不儘儘是家裡的傢具、留有記憶的擺飾、收藏和各種身外之物,更多的是親情和友情。雖然留下一句「到時來看我」或者「我會來看你們的」,過往的經歷和內心深處都清楚地知道,從此以後,大家都成了對方的記憶。

記得以前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我又要搬家時,她最關心的一句話就是,你的那些傢具呢?又賣了還是丟掉了?我自然是一笑置之,不要說舊傢具,就是舊友情和愛情也無法帶走的,新的地方總有新傢具和新的朋友,以及其他。

這次回家看到母親對家裡一些舊物的依戀,我深有感觸。快到八十的母親得了白血病,身體很虛弱,我一抽得出時間,就會回到她身邊,陪伴她。當我陪伴母親時,我發現她總會時不時對身邊的舊傢具發出一些感嘆。而且我也發現了母親一直不捨得丟掉那些舊傢具的原因,——原來那個桌子已經用了二十多年了,母親還記得我上大學前一家人圍著桌子慶祝的情景;一張木板床陪伴了母親幾十年……還有那個五斗櫃,每個破舊的痕迹都隱藏著一段故事,大多是關於哥哥姐姐和我的……

人生走過少年和青年,就有了更多的依戀和留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開始戀舊了,不過,以我現在五湖四海到處漂泊的生活,我身邊至今沒有多少舊物可以依戀的。我並不覺得遺憾,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從很小就朦朦朧朧地意識到,人註定是要漂泊的,少一點依戀和留念未嘗不是好事。我們的一生不過是一個驛站,地球也並不是我們永久的故鄉,時間到來的時候,不管你想不想走,我們還得去漂泊,去流浪……

那是哪裡呢?我該如何準備?我又該收拾些什麼?我準備好了嗎?

想到人生旅途的最後一次出遠門,只身前往未知的終極歸宿和永遠的故鄉,我就有一種無助的感覺。特別讓我惆悵的是,我該收拾些什麼,我該如何準備?真是毫無頭緒。傢具是帶不走的,存摺到了那邊也沒有用,還有那些收藏和珍藏,都帶不走,他們說如果真想帶走,只有燒成灰……更不用說親情、友情和愛情,都讓人撕心裂肺地不忍——

這就是人生,不管你多麼樂觀,不管你有如何高超地顧左右而言他的本事,你總歸是無法迴避的,你得準備,你得收拾,因為最後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要離開這裡——你留戀的地方,離開你的親戚朋友——你依戀的人,出一趟遠門,而且是遙無歸期的孤孤單單的單程旅行。

這是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人類對死亡問題的思考和隨之而來的抗爭產生了哲學、宗教和科學。人類用科學來延年益壽,用哲學來領悟現世,用宗教來思考來世。我想,也許這些就是人類出遠門前的準備工作吧。

作為人類中的個體,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去為最後一次的旅行做準備,看看最近兩位出遠門的女性,可以領略一二。

香港的小甜甜,那位亞洲第一富婆龔如心出遠門了,留下了一千億港幣的遺產和兩份不清不楚的遺囑,用這種方式讓我們仍然對這位富婆議論了一陣。不過,時間不會太久,她一去不回頭,世人也會很快忘記她的。她無法帶走一生的積蓄——一千億港幣,隻身離開。按照常人的觀念來推測,她走的時候比我們這些人要痛苦得多,因為她留下了太多無法帶走的東西。

第二個離開我們的女人是扮演林妹妹的陳曉旭,去年她皈依佛門,當時就有人斷言她得了絕症。按照我們民族的習慣,只有得了絕症的人才會去皈依佛門或者走進教堂,這也算是出遠門前的準備吧。要知道,人要離開時最難以捨棄的就是對身外之物的留戀和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的依戀,佛教教導我們要無情無欲,達到了這一個境界,我們也就沒有放不下的東西了,我們也就準備好了,可以隻身上路了。

按說陳曉旭一個女人家,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弄了五千多萬的身價,加上扮演林妹妹得來的名聲,可謂名利雙收,著實了不得。任誰都不能否認,這樣的人生也不枉活了。然而,且慢,她卻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皈依佛門,因為她顯然覺得不管是名還是利,都無法為她下一程的旅行做好準備。這就讓我對她另眼相看了,說明她深知人要出遠門前一定要有所準備的。

這道理和我每一次出門旅行或者搬家前做準備是一回事。只是,為這麼多次的出門做了準備,我還是不願意去直面最後一次的單程旅行,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去準備,如何去收拾。不過,想迴避是一回事,是否能夠迴避是另一回事。對於我來說,我已經越來越多地意識到那最後一次的旅行,而且每當意念及此,我就感到人生是悲壯和崇高的,有時甚至認為人的一生都是在為這最後一次出遠門做準備,於是我認為自己有責任不讓這一生浪費掉,更不想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結束這一生。這樣想來,我愈益覺得人的一生應該是很悲壯的,也應該是很崇高的。這大概也算是我的一種準備吧。

這幾天,我又要出門了,開始收拾行李,準備行程。記事本上記下的要帶的東西還有一長串沒有收起來,可行李箱里已經塞得滿滿的;把走前要聯繫的朋友電話號碼輸進了電話里,卻不知道從哪一個號碼打起;還有電腦里沒有完成的論文,筆記本上匆匆記下的感想和日記,都需要小心收拾起來,帶在身邊;還沒有決定帶幾件衣服,帶什麼顏色的皮鞋,是否還帶上舊領帶;是帶支票呢,還是信用卡……

這樣的收拾和準備已經越來越讓我感覺到累,不過我知道比起人生最後的一次旅行——那次旅行你什麼也不需要帶,你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走——這樣的收拾和準備還是可以容忍的。說到那人生最後一次的旅行,我真是很鬱悶,不知道該收拾些什麼「東西」帶著,不知道「準備」得是否充足……。你可能和我不一樣,你平時討厭出門,或者沒有機會出門,你沒有收拾行李和做準備的煩惱,可是,你和我一樣,最終都要孤獨地去進行那一趟單程的旅行,只不過時間早一點,晚一點而已,你大概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或者你正在追名逐利,也許已經功成名就,但我想告訴你,對於最後一次的出門,這些準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些其他的什麼東西——

你準備好了嗎?
dfdf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6-15 12:5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真實的分享。願神帶你找到回家的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648

帖子

2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7
4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07-6-16 00:20 | 只看該作者
物質越豐富,人的精神越空虛。

忙碌的大家忽視並忘記了很多,我也常常想呼喊神,但是精神上的牽絆讓我覺得心裡不再火熱,自己更像個不戀家又尋找依靠的孩子,無論神怎樣呼喚,總是將背影留給神。
蹣跚學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5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6-16 0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ddyyy 的帖子

用心去愛,留著大腦去思考
說得好,頂這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3: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