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於廉不該為于丹做的三件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6-12 0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log.phoenixtv.com/?893953/viewspace_862949
2007-06-11 17:23:07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這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條慣用格言,深得廣大家長的尊崇。

看到自己的女兒于丹走紅網路成為國內「學術超女」,無數家長引頸稱羨。

然而,已經作古多年的于丹父親於廉生前卻留有文字,稱自己後悔不該為女兒做了三件事,現寫來,供諸位學習。

第一件事:不該將她領入國學界

孔子云:學而優則仕。說學習好了,書讀好了可以作官。這也是數千年以來包括今天的每一位中國父母最為關心的頭等大事。於廉也不例外。子承父業,他渴望于丹能在此有所建樹。

但是,現在看來,他是後悔了。他只想著讓女兒成材,卻忘記另一面,即學而優則商。這是一個商品化時代,競爭激烈,一切價值體系的構成都離不開市場的檢驗。于丹來到這個時代,為自己找到了「賣點」,成名、走紅,讓其身價倍增,而帶來的卻是國學界的一致批評。你說,這能算好事嗎?

第二件事:不該為她傳授儒學心得

學術界一直以來以術業有專攻而生存發展。這樣的發展結果造成老百姓與其距離遙遙,豎置高隔,蒙塵多年。於廉為于丹講,學術普及與學術研究的區別,前者為大眾化知識普及,後者為學術專業潛心鑽研,就像「哥德巴赫猜想」與「十萬個為什麼」的區別,前者面對專家,後者才面對普通百姓大眾。顯然,于丹的心得屬於後者。

第三件事:不該從小對她封閉教育

很小,於廉為給於丹打基礎,叫其注重讀、聽、寫、說等基本訓練,這是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經驗,也是近代國學教學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然而,現在看來這種方法的訓練對於丹自小沉默寡言自閉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她登上央視百家講壇,她整個人全變了,似乎多年來的積累和壓抑突然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火山終於爆發。

據其友回憶,「君子不匱,永錫爾類。」證之於廉父女,信然。稱其父為「君子儒」,成為當今國內美談。結合他為女兒于丹所寫的文字,也可見其深情依依,於人性中略顯學者慈父的教女之法。值得學習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MH360 發表於 2007-6-12 13:36 | 只看該作者
所以說家長的教育指導很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