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父親節閑話父親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7-6-11 01: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父親節是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今年是6月17日過節。父親節不僅僅是父親的節日,也是所有扮演父親角色的男人的節日。

像母親節一樣,父親節也是在美國誕生的。但父親節卻不是父親們發起的,而是美國的一位婦女多德夫人(Mrs. Sonora Louise Smart Dodd)鼓搗起來的,因此,人們把她稱作「父親節之母」。





1909年,家住華盛頓州斯波堪市(Spokane)的多德夫人參加完教會舉辦的慶賀母親節的活動后,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了母親節,就應該有個父親節啊!

多德夫人是個苦孩子出身,在家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她的母親在生她最小的弟弟的時候不幸去世,早年喪母的她和五個兄弟由父親一手拉扯成人。她的老爹威廉.斯馬特(Mr. William Smart)先生早年間參加過南北戰爭,解甲歸田后在華盛頓州東部躬耕壟畝,雖說日子過得不是多富裕,倒還算得上小康。

孩子他娘在的時候,斯馬特先生沒什麼後顧之憂。一個農民,不就是種地嘛,咱甩開膀子大幹小農經濟,也沒人割咱的資本主義尾巴。儘管沒拖拉機,收割機什麼的,咱有的是勁兒,全使在種地上。幹完活兒一進家門,飯菜都準備好了,老婆孩子熱炕頭兒,到也其樂融融。


真是天有不測之風雲。孩子他娘年輕輕的就撇下一群孩子撒手歸西了,這叫斯馬特先生可咋辦呢?孩子他娘這一沒,全家的生活立馬就亂了套,還有個吃奶的孩子呢!要擱一般人,怎麼著也得先給孩子找個後娘吧。可這斯馬特先生,真是條漢子,您瞧他,擦乾了眼淚,掩埋了妻子的屍體,拉扯著六個孩子重新踏上了革命征途。為了死去的妻子和活著的孩子,他發誓不再另娶,自己一人單挑,又當爹又當娘,熬了21個年頭,終於跟頭把式地把孩子們都扶養成人。

中年的父親們都有體會,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呢,就一天天變老了。斯馬特先生的孩子們都漸漸長大了,他們也都盼望著自己的父親歇口氣,好好安享晚年,沒承想,苦命的斯馬特先生因勞累過度,於1909年因病去世。

作為家裡的長女,多德夫人最知道父親一生的辛勞和他給予孩子們的關愛。父親含辛茹苦地把六個孩子拉扯大,這其中的甘苦,當女兒的是最清楚不過了。因此,多德夫人心裡明鏡似的,自己的父親對孩子的愛和付出絕不亞於任何一個母親。在這個世界上,像自己父親一樣的父親一定還有不少,他們也需要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敬。於是,她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教會的牧師拉斯馬斯(Rev. Rasmus),並且建議教會舉辦個特殊活動表彰自己的父親。

長期從事宣傳工作的拉斯馬斯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英雄事迹后,感動得不得了。這不是比雷鋒還雷鋒的英雄典型嗎?行!咱得好好宣傳宣傳,趕快向報社反映,給市長州長寫信,通知各個教會,把斯馬特先生的英雄事迹忽悠起來,就勢咱也整個「父親節」。他知道,不久前的母親節就是這麼搞起來的。

有了拉斯馬斯牧師的讚許,多德夫人化私為公,大張旗鼓的搞起推動父親節的活動。她很快得到個教會組織的大力支持,接著,又給市長和州長發信,很快得到斯波堪市市長和華盛頓州州長的批複,都對多德夫人的提議表示熱心支持。您想啊,咱本地的一個女公民提議設立父親節,理由又是那麼充足,咱當市長州長的大老爺們兒說什麼也得大力支持不是?

市長和州長大人都同意辦慶祝父親節的活動,這事就好辦了。本來,多德夫人建議,把父親節定在她爸爸的生日那天,即6月5日。可是,第一次慶祝父親節,怎麼著也得隆重點兒吧。因為籌備慶祝活動的原因,第一次父親節慶典,推遲到6月19日,即那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天。

1910年6月19日,華盛頓州的許多城鄉,包括多德夫人的家鄉斯波堪市舉行了熱烈而隆重的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州長和市長分別宣布了父親節文告,宣布這天為全州紀念日。

華盛頓州開了一個頭,其他州陸續跟進,以不同形式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採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用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用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各地氣候不同,風俗各異,有些州的居民則在不同的時間用不同的鮮花向父親表示敬意。

父親節從1909年由多德夫人首倡到最終成為全國性的節日,經歷了漫長歲月。

1924年,美國總統加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建議將父親節作為一個全國性節日,藉此「在父親和子女之間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並且使父親們牢記自己的所有責任」。

1966年,約翰遜(Lyndon Johnson)簽署議案,宣布將每年6月的第3個星期天定為父親節;國會經過討論,批准了這一議案,於1972年由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生效,這個節日才最終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同母親節相比,將父親節法定為全國性節日在時間上就顯得很拖拉。咱先比較一下二者成為全國性節日的過程。

1910年,西佛吉尼亞州州長發表母親節宣言,要求所有西佛吉尼亞人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佩帶白色的康乃馨上教堂慶祝母親節。1914年5月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將每年的五月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

同樣也是1910年,華盛頓州第一次慶祝父親節,宣布這天為全州紀念日。直到1972年,尼克松總統簽署參眾兩院決議,父親節才最終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

   
現在世界上有四十多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但是,只有二十多個國家慶祝父親節。

二次大戰期間,駐紮在英國的美國大兵要買父親節賀卡寄回國內,英國賀卡出版商按要求印製了一批賀卡,英國人方才知道有這麼個節。此時的大英帝國已經今不如昔了,看著人家美國人整出個父親節來,也放下文化優越的身段跟人家美國人學,反正打仗正是用人的時候。所以,一來二去的,現在英國也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慶祝父親節,和美國的慶祝方式差不多。


美國人對父親節不是很重視。母親節這天,大小餐館滿座,長途電話打爆,母親節賀卡滿天飛,超市花店張燈結綵,可勁兒鼓勵人們給母親買禮物。父親節呢,就顯得冷冷清清。1997年,美國一家百貨公司J.C. Penny』s做過一次調查,問顧客父親節那天送什麼禮物給自己的父親,答卷中占第二位的是什麼都不送。

讀到這兒,做母親的別太高興,做父親的也別太傷心。當然,有的兒女也給老爸送些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更多的是送些鉗子,改錐,榔頭,電鑽一類的小工具,讓老爸幹活時省點兒勁兒,從禮物的種類來看,骨子裡還是讓老爸多幹活兒。去年,我閨女就送了我一盒小工具。不知道是不是她老聽她媽媽說我懶,在提醒我多幹活兒。

父親節也不如母親節熱鬧,很多人都不知道還有父親節。人家說了,有個母親節不就行了嗎,幹嗎還弄個父親節啊?這話說得可沒水平,哪能光有娘沒有爹呢?可是,當您猛然聽到這話時,也可能會覺得這話說得也對。這時候你的思維邏輯是這麼串下來的:咱有婦女節,就沒再弄個男人節。有個母親節,有沒有父親節就無所謂了。這種輕視父親的觀點並非是什麼女權主義佔上風的標誌,恰恰相反,它仍然是傳統的大男子主義,男權主義思想的反映,只不過它的反映形式不是那麼直截了當而已。

我在《閑話母親節》一文中對東西方社會中婦女社會地位低下的歷史原因作過簡要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男人不僅肌肉發達,頭腦也並不簡單,自打進入漁獵社會後,不但把婦女壓在身下,還編出一段段的故事來進行意識形態洗腦,讓婦女服服貼貼。從夏娃,潘多拉,妲己,褒姒到江青,這些故事的路數是一脈相承的。

現如今,男人們道貌岸然地講平等講女權時,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仍在不自然地流露。就拿「女士優先」這一文明社會的道德習俗來說,表面上是謙謙君子,紳士風度,骨子裡則是男人居高臨下,得便宜賣乖。你要是不把女人當作弱者,你幹嘛照顧人家,讓人家優先呢?因此,在男權主義盛行的社會裡,在受傳統觀念主導的人們的思想中,父親節有沒有兩可。您說,毛主席他老人家往天安門城樓子上一站,底下立馬山呼萬歲,他還用得著給自己設立個毛澤東紀念日嗎?

對父親節的不重視不能說明男人的社會地位不如女人高,相反,它恰恰說明男人在我們這個社會仍然處於高高在上的有利地位。因此,那些掌握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大權的男人們才樂意保持現狀,保持低調,以此來顯示他們的無私。雖然,當今的社會仍然是男權至上的社會,但是,並不是所有男人都處於高於女人的地位。對於像斯馬特先生那樣的男人,如果社會不給予他們應有的尊敬和表彰,那就顯得很不公平了。





其實,普通的男人也是男權主義社會的受害者。在這種社會中,男人必須要承受比女人更大的壓力。女人受了委屈,她可以盡情地灑淚傾訴,獲得人們憐香惜玉的同情;男人呢,社會要求你「男兒有淚不輕彈」,時間一長,准憋出病來。要不然,男人的平均壽命怎麼會比女人短呢?女人失業了,回家相夫教子,再自然不過了;男人失業了,您就不好意思往家裡退,您說您是「相婦教子」,人家就是不信,說您是「吃軟飯」。打仗了,遇到什麼危險了,男人得先往上沖,這時候,您提什麼「女士優先」,保險叫人看不起。2003年,伊拉克戰爭一打起來,布希總統特意發表父親節文告,再次強調父親節這個日子,恐怕人們忘記廣大父親們對國家的貢獻,他的意思也是不言自明的,當炮灰還是男人好使。

有趣的是,母親節和父親節的倡議者都是女士。從宏觀歷史的角度看,女人的平等觀念就是比男人強,受了幾千年的壓迫,人家也沒想著趁現代社會平等觀念的流行和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的機會對男人實行打擊報復,轉過身來壓迫男人。相反,不但自己給自己整了一個母親節,還就勢給男人們弄了個父親節過。因此,在過父親節的時候,我建議咱全體男同胞們再次向女同胞們表示感謝。

這幾年,每當過父親節的時候,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父親。老爺子一輩子脾氣不好,是個你說東他偏說西的主兒。雖然他沒有斯馬特先生那麼高的覺悟,但舔犢之情卻時常自然流露。剛上大學那陣,買本字典都發愁,老爺子時不時地往咱兜里悄悄塞錢,你說不要,他瞪眼;再說不要,他一嗓子吼得窗戶紙顫悠。每當這時候,我的鼻子都有發酸的感覺。

羅素曾經說過,父親最根本的缺陷是他們都希望小孩成才,為自己爭得榮譽。我們老爺子就沒這一缺陷。他對孩子的政策是徹底的無為而治,放任自流,從來不指望孩子給他爭什麼榮譽。

大學畢業那年春天,本來要出國念書,政策變了,本科生不讓畢業后就走人。沒轍,先湊合考個研究生得嘞。準備考試那幾天,老爺子發話了,就這麼幾天工夫,你就想考上研究生?折騰吧,你就。你要能考上,我把腦袋切下來當球踢。說著,還做了個拿刀抹脖子的漂亮動作。咱這人多少也有點兒你說東我偏向西的邪勁,一努勁兒,考上了。從此,他再也不說咱愛瞎折騰了。單位的人當他面說他兒子有出息,他就一句話,他倒是從來不讓我操心。

記得我出國那天,假裝無所謂的他,站在街上老遠的還衝著汽車張著嘴揮手,咱坐在車上看著那白髮蒼蒼的老頭兒,怎麼也捨不得轉身,直到汽車拐彎兒。那一刻,我理解了為什麼朱自清先生看到父親送別的背影會淚眼朦朧。

(照片為網上資源,在此向原作者致謝)

2005年6月初稿


2007年6月修改

[ 本帖最後由 huiyunwang 於 2007-6-11 01:30 編輯 ]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MH360 發表於 2007-6-11 12:26 | 只看該作者
父親萬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