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漸進民主的方案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7-5-24 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賴洪毅
聯合早報

  中國大陸流行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此話雖然有點誇張,但也道明了在施政和變革過程,必須有合理的方案,方案的設計甚至關係到政策的成敗。中國民主化的道路選擇(特別是民主制度的逐漸建立),是一個複雜而重大的課題。至今為止,專家學者和現實探索中,中國民主化的思路形成了以下幾條。筆者想就這些方案,做出初步的評論。

  一、中共建國之初的民主聯合、多黨執政模式(即所謂新人民民主模式)。如第一屆政府便是在召開多個政黨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后,通過臨時憲法,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實現多黨聯合執政。該屆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有3位是非共產黨人士,即民主人士宋慶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濟深、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民主黨派人士沈鈞如任最高法院院長。

  二、基層民主選舉逐級向上舉行。現在,中國大陸的選舉,主要是在村一級。許多觀察家包括學者認為,下一步可以在鄉鎮舉行選舉。然後逐步向縣一級、省一級甚至全國推進。

  不過,一些學者指出,這種逐級向上推進的民主選舉,可能會誘發地方政治、導致地方分裂主義。前蘇聯和台灣,便是先搞地方選舉,再搞全國或全區選舉,但都讓地方分裂勢力抬頭。

  三、黨內民主。在這方面,越南共產黨的中央委員會的差額競選,差額比例有時為6.7%。如2001年的越共九大,160名候選人競爭150個中央委員席位。在2006年的越共九大,候選人事先向全國公布,民眾可對他們進行討論。中央委員會對國家大政方針有相當的發言權,防止一個或幾個最高領導人獨斷專行。

  四、執政黨議會化模式。執政黨首先贏得選舉,控制議會,取得合法席位,再組成政府施政。最典型例子是新加坡的人民行動黨主導的精英國會模式。人民行動黨黨員人數很少(恐怕不到人口的1%),但素質高,品質好,避免了在許多共產黨國家黨員過度發展、黨員素質不高的問題。人民行動黨員要在政府得到較高職位,須在全國國會選舉中獲勝,通過選舉的洗禮考驗,得到選民的認可,當選為國會議員。執政黨然後從議員中挑選政府部長或內閣成員,執政黨領袖成為最具決定權的總理。

  越南也在向此模式邁進了好幾步。越共推選國會成員從基層單位開始,要通過三輪直接選舉,才能進入國會。國會議員候選人必須面對基層選民,解釋政綱。候選人有時可能比議員席位多30%。國會議員可在全國電視前公開質詢政府部長。如部長事先準備不好,回答不好,則會丟臉,甚至被指不稱職。現在,有四分之一的議員是專職的。這就大大提高了越南國會的議事和監督政府的能力。

  五、日本自民黨的黨內派系合法競爭、在黨外與多黨全國競爭的模式,其中又可分成兩部分。一是執政黨內派系公開和合法化;二是執政黨與多黨競爭,但又在絕大多數時間內控制政權。日本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直到1993年,一直贏得大選,控制政府。僅在1993到1998年,自民黨未能控制政權;1999年,自民黨又重新執政(與自由黨組成聯合政府)。

可能不是單一的選擇  

從可行性和穩健性來說,中國未來民主的道路,可能不是單一的選擇,可以是多個選擇同時進行。

  首先,中共可逐步恢復建國初的多黨聯合執政模式。讓非共產黨人士擔任政府或國家的職位,如部長,甚至法院院長、監察部部長、省長、縣市長、鄉鎮長。

  此次,中共可學習越共,擴大黨內民主。在推舉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成員時,舉行黨內的公開差額選舉。得票低的人則不能擔任中央最高領導、部長、重要省份的首長。另外,在一些重大項目或政策方面,應提交中央委員會討論和表決。省市黨委的產生,也可通過黨內公開的差額選舉。另外,賦予各級黨委會權力,以監督同級黨領導的操守,審查他們決策過失,質詢同級領導。

  在此,中共和聯合執政的民主政黨,應逐步議會化。即各個執政黨參與各級人大代表的提名、競爭選舉,成為人大代表,再進入政府。

  人大代表人數應大量精簡,並成為專職人大代表。現有的近3000名代表人數,使人大規模龐大,無法有效討論國事。人大代表人數應精簡到500人左右。現在僅約6%的全國人大代表是全職的。其他非全職的人大代表難以發揮作用。人大代表人數在精簡后,應是專職的,專門代表執政黨為選民服務。

  全國人大應逐步廢除由下一級人大代表推舉的間接選舉制度,直接由選區中選民選舉產生。今後,全國人大代表應成為執政黨和聯合政府中政黨代表全國選民的機構。中共可與民主黨派協商議定各級人大代表候選人與人數,候選人要與選民見面,解釋政綱,幫助所在選區選民反映民意,監督同級政府。

  各級政府部門的首長,應在贏得同級人大代表資格后,才可被人大任命。這樣,人大便成為執政黨贏得民眾支持的主要、任命政府高官的重要組織。為此,各級執政黨的領袖,可在贏得選舉后,任同級人大的首長。

基層選舉逐步升級

基層選舉的逐步升級,可先到鄉,再到縣,再到市。但是否到省一級,應該謹慎。因為,如再沒有搞全國的大選,而先搞省的選舉,很可能激發地方主義,地方選舉出來的領袖,認為自己比全國領袖(未經全國大選產生)有政治合法性,從而挑戰國家領袖,造成國家分裂。前蘇聯民主化時,民主選舉產生的俄羅斯共和國領袖耶爾辛,便挑戰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耶爾辛還聯合其他共和國領袖,從蘇聯分裂出去,造成蘇聯的瓦解。如人大代表的公開選舉要從基層到全國逐級進行,也需考慮地方主義因素。
  一個解決方案,便是省級與全國的選舉,應同時進行。這樣一來,省與全國的權力機構和官員,都是由選舉產生,省級官員無法挑戰中央官員。

  另一方面,如政黨走議會化道路,從縣級,再到省級和全國,人大代表都是同時由選民選舉產生。最好,各級地方各部門行政長官(除下面提到的中央政府監督地方的欽差之外),都由地方人大(即控制地方人大的政黨)任命。這樣一來,則基層選舉的逐步升級,必要性不大。

  就上述討論的結果看,中國民主化道路比較可取的選擇有:一黨主導下的多黨聯合執政(新人民民主)、黨內民主、執政黨議會化、基層民主選舉逐級上升。最後才是黨內派系合法競爭、在黨外與多黨全國競爭的模式。

  中國民主化,就像中國經濟改革那樣,是對中國制度的一場重大改革,意義深遠。它關係到中國能否建立和諧社會,也關係到中國能否成為世界上持續性的強國。這也註定了中國的民主化道路,會有許多中國特色,會有一個摸索、試驗、總結和深化的過程。

·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本文觀點不代表東亞所。
愛江山,更愛美人

0

主題

120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沙發
伽瑪 發表於 2007-5-24 17:01 | 只看該作者

同一味葯,到這未必管用。

這塊大地---「場」非常特殊。
兩字: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3 14: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