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央行「三箭齊發」:意味與衝擊

[複製鏈接]

16

主題

124

帖子

35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擴大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浮動——前所未有的「政策組合」說明決策層迫切希望實施緊縮,但真正發揮作用還有待更大範圍的「組合性動作」
                   
    此次貨幣政策組合會發生一定作用,但一次性行動很難獨立發揮重大作用。因而,專家預測,貨幣政策的調控還會繼續,且「更希望看到從國家層面、在不同的部委間作政策組合來實施宏觀調控」
                    
    當我們回望2007年中國宏觀經濟時,5月18日將會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
    此前,市場關於加息的傳言此起彼伏,在當天更是達到頂峰。近來發布的經濟數據,無論是GDP、投資、信貸還是物價,都因其高增長率給緊縮政策提供了支持;巨額貿易順差帶來的「流動性過剩」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由此導致的資產價格(尤其是股市)飆升,已經牽動大多數國人的神經。18日當天是周五,一個經常發布貨幣政策決策的日子,緊縮政策果然如期而至。不過,誰也沒有料到,這次中國人民銀行是「三箭齊發」的組合性動作。

    5月18日下午6時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布公告,決定自2007年5月1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上調0.09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加息。
    此前被中國人民銀行反覆使用的工具存款準備金率也將上調0.5個百分點。自2007年6月5日起,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從11%升至11.5%。這已是央行自去年6月以來,第七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不止於此。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浮動幅度也將自2007年5月21日起,從原來的3‰擴大到5‰。也就是說,每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浮動範圍加大,可在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下5‰幅度內浮動。值得一提的是,此舉正好發生在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前夕。
                     
    單獨觀察各項相關政策也許並不令人稱奇,但多種手段同時推出,在中國現代貨幣政策史上則絕無僅有。即便在世界範圍來看,這種同時涉及匯率、利率、準備金率的「組合性動作」也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但對當下的中國經濟而言,這些措施又意味著什麼呢?
    「央行心情很迫切」
                     
    就在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海出席非洲開發銀行集團年會時表示,為了抑制通貨膨脹,保證經濟平穩增長,不排除使用其他貨幣政策手段的可能性,這些手段包括升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僅僅過了一天,他的講話就兌現了。
    「這說明央行心情很迫切。」花旗集團中國經濟學家沈明高直言。
    他解釋說,雖然這些政策措施分別來看都比較溫和,但加息、提高準備金率、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三者組合到一起,表達了央行抑制通貨膨脹、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的迫切願望。
    200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幅達到11.1%。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7%(其中,3月為3.3%),4月CPI同比上漲也達到3.0%。3月、4月物價上漲均高於或達到政府今年通貨膨脹3%的警戒線。此外,2、3、4月的生產價格指數PPI增長幅度也分別達到了2.6%、2.7%和2.9%。
   「在目前通脹水平下,中國實際存款利率已經連續五個月為負。」 中金公司近期的一份宏觀經濟研究報告稱。
    至於未來物價走勢,中金研究報告稱,在前期貨幣增速較快、未來糧價上漲壓力不減、資源價格改革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CPI在未來有進一步上升的壓力。
    除物價之外,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也呈加速趨勢。2007年1月至4月,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5%,而經季節調整后,固定資產投資環比折年增長率由3月的44.2%上升至47.2%。
    申銀萬國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5.5%的投資增長率明顯高於18%左右的合理水平(三月「兩會」時確定的投資調控目標),仍然偏高;此外,由於利率偏低,企業投資衝動仍然很強,未來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長率很可能進一步加快,未來投資增長率高位加速的可能很大。
    在流動性方面,貿易順差仍然不斷擴大,貨幣及信貸增長不見明顯放緩,流動性過剩問題依舊。加之實際利率為負,巨量居民儲蓄湧入股市,成為股市大漲的一大動力。很多人由此認為,央行應關注資產市場的可能風險,採取措施及早預防。
    當然,對於央行是否應將資產價格納入貨幣政策調控範疇,目前仍存有爭論。但前述中金報告認為,即便只著眼於未來通脹水平,加息也很有必要。
    5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其2007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說,央行貨幣政策下一步,是著力「防止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避免出現大的起落」。很快地,這就在5月18日的組合政策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信號作用大於實際效果」
                     
    「此次宏觀調控對整體經濟和市場影響有限,主要是心理層面的作用。」《財經》雜誌特約經濟學家謝國忠說。許多專家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瑞銀集團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安德森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央行此次的措施是長時間以來其讓流動性和真實利率保持穩定的系列政策的延續,甚至不能被稱為「緊縮政策」,對真實經濟的增長不會有實質性影響,但對中國國內資本市場的情緒會產生負面作用。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也認為,此次調控表明,央行對當前經濟偏熱的形勢更加關注,政策調控意識提高,會對市場化改革產生一定作用。但如果想依靠貨幣政策解決所有的問題,那是不切實際的。
                     
    就利率而言,謝國忠認為,此番加息之後,名義利率扣除利息所得稅和通貨膨脹率后仍然為負,即實際負利率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而且,即使實際利率為正,也需要達到一定高度,才能真正對資金流向發生作用。
    關於加息的具體方式,申銀萬國報告認為,由於加息具有防止通脹、穩定儲蓄和控制信貸、控制投資的雙重目的,因此,加息的方式是存貸款利率一起加。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龔方雄認為,當前整體經濟運行是比較正常的,所以這次貸款利率增加相對較少,央行希望避免對企業成本造成太大影響。
    至於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於緩解股市的上漲,但從投資收益上分析,加息點數和投資股市收益相比差別太大,如果用小幅加息來調控股市,可能是杯水車薪。「要真正引導股市健康發展,還要有其他配套辦法。」
    申銀萬國報告稱,加息理論上將提高企業的資金成本,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對股市不利。但從各國經驗來看,這種不利影響往往在不斷加息、利率達到很高水平之後才會有所體現。報告還認為,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06%,扣除物價因素之後,實際利率只有0.06%,仍然偏低;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57%,仍然明顯低於大部分行業的投資收益率。
   「這次加息對股市的負面影響仍然會很有限。」報告總結說。
                     
    對於存款準備金率,龔方雄認為「應該提高」。他解釋說,存款準備金提升50個基點,大約可以「抹平」經濟中1700億人民幣的流動性,而每個月外貿盈餘導致的資金流入大約200億美元,因此提高一次存款準備金率,就能解決一個月的外貿順差和經常項項目的順差問題。
    哈繼銘則認為,存款準備金率作為一種常規的調節工具,上調的步伐和幅度與為外匯投資管理公司成立而發行債券的速度有很大關聯。
    對於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龔方雄認為,央行二季度還將再次加息,此外,未來會再提高几次存款準備金率。
    哈繼銘表示,這次的組合拳並不代表今年的政策調控結束。他預測,未來匯率升值速度會有所加快,在2007年剩下的時間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還會再升4.5%。而利率水平也有上升空間,估計會有27至36個基點的上漲,下次加息時間會是在七八月間,「因為預計六七月通貨膨脹率會比較高。」
    不過,哈繼銘也表示,「更希望看到在國家層面通過不同的政府部委作政策組合來實施宏觀調控。」
     匯率波幅擴大的時機選擇
    「在此次的各項政策措施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龔方雄說。
     中美貿易關係中的爭議性議題目前趨於增多。民主黨在去年10月重掌美國國會後,美國國會針對中國匯率問題等採取激烈舉措的壓力持續增強,與此相應,美國政府近來對中國對美出口部分紙製品徵收反補貼稅,並向WTO提交啟動針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的爭端解決機制等,都是引人關注的行動。
    就在5月17日,美國國會議員要求布希政府正式調查中國的匯率機制是否違反全球貿易準則,這令即將於5月22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再度升溫。
    中國副總理吳儀將帶領多位主管經濟的政府部長訪美。雖然此次訪問,與去年底美國財長保爾森帶領十餘位美國政府部長訪華一樣,將創下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訪美的規模與級別的記錄,但一般認為,美方對於人民幣匯率調整以及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等主要訴求,持續數年未獲重大滿足,此次突破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此次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正式生效於5月21日,正好是中美第二次戰略經濟對話之前一天,恐怕更多地是意在創造良好的氣氛。
    龔方雄認為,中國市場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流動性過剩,其原因在於外貿盈餘過大,國際收支不平衡。對此,有兩種根本解決辦法,其一是擴大QDII規模,其二就是加快人民幣升值。匯率波幅的擴大為升值提供了條件。
    沈明高則認為,此次波幅擴大更多地是一種姿態,表示中國政府願意在適當時候加快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就單日波動幅度來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儘管最高的時候能達到0.28%,但一般情況下很少有超過0.15%的。
   「當然,儘管放寬波動幅度對近期人民幣匯率影響不大,但對未來人民幣升值的適當加快打下了基礎。」沈明高說。
     何帆認為,人民幣匯改之後,匯率已經不大可能再一次性調整了,唯一可以增大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就是擴大波動幅度。
    「但是,擴大波動幅度對經濟和匯率穩定影響不大,央行現在有足夠的信心控制。」何帆說。
    來自美國方面的反應,迄今為止並不熱烈。美國財政部發言人敦促中方將此波動幅度付諸實施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主張對中國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的紐約州參議員舒默則稱,「加大波幅是好的,但如果不實施就毫無用處」。
                  來源:《財經》

[ 本帖最後由 霧裡看世界 於 2007-5-20 22:40 編輯 ]

239

主題

728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沙發
redchildren 發表於 2007-5-21 09:24 | 只看該作者
這殘(三)招一點效用都沒有,是給美國人著的,關建在是否有其它招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