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了「和解」以後

[複製鏈接]

1

主題

21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c2020jc 發表於 2007-5-16 0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諸位:容我引幾節經文:馬可福音6章1-6節---耶穌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他。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里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稀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智慧?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她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他們就厭棄他。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再看這幾節:馬可福音9章38-41節---約翰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奉我名行異能,反倒輕易毀謗我。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凡因你們是屬基督,給你們一杯水喝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他不能不得賞賜。

我想凡是到這裡來探討信仰問題的,絕不是要反誰,而是想把心中的結解開。他們是有追求的。我們天生是罪人,但誰是天生的基督徒?在沒信主前說不定比現在罈子里所說的問題還大。為什麼最後解決了?找到了真道?每個人的信仰之路一定不一樣,多多分享自己信主的經歷,讓大家看看耶穌基督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比無益的argue強百倍。在護教衛道上,耶穌基督教我們怎樣做了,不是嗎?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沙發
aawang 發表於 2007-5-16 03:19 | 只看該作者

前盲,今不摸索——我信主的過程

我生長在一個軍人家庭,父母從軍隊到地方院校教了一輩子「馬列」,我在他們的嚴格管教中長大。從小學到大學,我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好學生。在頭腦里和知識上,完全是無神論的思想體系,崇尚個人奮鬥,盼望出人頭地。

一九九六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念書期間,我第一次接觸到基督徒。一位同作助教的香港同學,常在辦公室向我講他信耶穌的事。我聽不懂他所說的,也沒什麼興趣,只對他的熱情與執著印象深刻。兩位系裡的年輕職員常邀我吃飯,他們似乎在特意學習普通話,好向大陸學生傳福音。一次午飯後,我與其中的一位,一同觀賞美麗的海景。在寧靜的海邊,這位基督徒問我,「你不覺得這美麗的景色有一位設計者嗎?」我至今還記得他那「富有特色」的香港普通話。我當時一心想來美國,就避而不答。還有一次,我與其他幾位國內去的學生學者,受邀看一段耶穌生平的錄像,然後他們發給每人一本聖經,請每人讀一段。輪到我時,我拒絕讀,心想,「你以為我們是幼兒園三歲小孩啊?」我的冷硬引來旁人的側目,帶領的那位基督徒倒沒說什麼。送我回去后臨別時,他正目注視著我說,「你以後會信的。」 我心裡暗自驚訝,卻什麼也沒說。

一九九七年八月我來到美國,就讀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告別了人事關係複雜的國內,離開了空間擁擠的香港,來到這片自由、寬鬆的土地,我躊躇滿志,覺得終於可以大幹一場,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那時,計劃一年通過博士資格考試,三年拿到博士學位,將來成為名教授,受人尊敬。為此,一下飛機,就急著要選實驗室,開始論文課題的研究工作。我本科學生物,在香港主攻環境生物化工,來美國讀環境毒理專業,研究環境生物工程。從此,一上完課就進實驗室,經常干到凌晨二、三點,回宿舍後腦子仍轉不停,無法入睡,飲食也不規律。大半年下來,人非常消瘦。就這樣拚命地作,內心卻常常感到空虛,周末就在實驗室上網。懶得去實驗室時,就躺在沙發上,連續看幾個小時的電視,直到不知不覺睡去。旅遊、運動和音樂,都不能除去內心的孤獨、彷徨、常被對未來的不可知所籠罩。

初到UCR,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的主席幫我安頓下來。他們夫婦請我吃飯,帶我購物,那個周五就帶我去參加他們的聚會,原來他們是基督徒。在那一年裡,每周五晚參加在李教授家基督徒們的聚會是唯一確定愉快的事。我對他們飯前的禱告、飯後的唱詩歌、讀聖經都沒什麼反感,尤其是詩歌的音樂很美,我很喜歡唱,但我覺得信主跟我沒什麼關係。雖然聚會不錯,但有一種催人接受的「壓力」,令一些新生表現出不安。我覺得有義務成為他們的代言人,就開口與基督徒們辯駁。尤其在開學前上山的福音聚會上,幾乎是針鋒相對的辯論。奇怪的是,雖然我一直在反駁,卻一直喜歡去,這個聚會對我有種莫名其妙的吸引。這樣去了將近一年,曾有一位弟兄,拍著我的肩膀說,「你可以受浸了。」 我覺得受了冒犯,幾乎要打掉他的手,於是沒有人再提此事。

後來,繼續在教室、實驗室奔忙,在爬網、看電視中自責,在內心的苦悶中掙扎……經歷了很多人和事,惟有周五的聚會是一周中最平安、最放鬆的時候。不知何時開始,我不再辯駁,反而常在大家分享聖經時呼呼大睡。醒來時聽到幾句,覺得挺有道理,心裡喜歡,要再來聽。但對受浸的事還是沒想過。

第一學年快結束時,我順利通過資格考試的筆試。一方面我覺得,目標達到了很高興;另一方面則感到心力交瘁,到了自己能力的極限,覺得人之上也許真有神。在一次聚會中,唱 「一棵果樹,一道水河」 那首詩歌時,我特別地投入。「神在基督里作人食糧,基督成為靈供人營養;這無限之靈給我飽嘗,我就將神全享! 」旁邊的弟兄問我,是不是可以受浸了,我馬上就說「好啊!」一轉念,又改口說,等下個月上山時再作。從聚會回來后,又有些反覆、猶豫,但心裡覺得自己遲早還是要信主受浸的。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在山上福音聚會中,弟兄們講「有神」,說到神創造的奇妙,我心裡有強烈的衝擊、感動和響應,決定當天就受浸。受浸時,我只對神說,「我願意來嘗試」 ,內心還沒有完全順服下來。但第二天早上起來,心裡被全新的感受所充滿,和一位弟兄讀《晨興聖言》,覺得每句話都很有味道。受浸后約一個月,聽大家分享羅馬書生命讀經時,我心裡忽然得蒙開啟,有一個意念,「他們所說的這一切都是真的。」就在那一刻,我的心對主完全敞開了。從此,聚會越來越享受,亮光越來越強,對人生的整個看法也轉變了。幾個月後,讀到路加福音十五章浪子回家的故事,我深深感覺一直尋找而不得的,現在終於得到了。神的家就是我一生該在的地方。「要回家!要回家!不願再流蕩!現在我要回到父家,永住父身旁!」心裡的喜樂、滿足和篤定使我知道,我開始有了正常的生活。

我原本的個性反覆無常,與人相處常常關係緊張,幾乎與實驗室里每個人都吵過架。一碰到有利害關係的事,就斤斤計較;最後沒有人願意與我合作。信主后,常被喜樂充滿,就有同事問我,「今天怎麼你這麼高興?」以前與同事相處中不能容讓的,現在自然而然地讓了,以至一位同事驚奇地對我說,「你改變可真大!」

回想受浸前後, 雖然很多道理並不清楚, 自己也沒有讀過聖經, 但弟兄姊妹們的生活很吸引我。 他們每個人都有正常的工作、家庭,卻又活出了一個不同於世人的生活。不知不覺中,我與他們的距離就越來越小。雖然從道理上、從知識上、從邏輯上很難接受聖經中的話,卻有心來嘗試,過這樣的生活。「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這樣一個願意的心就開了信心的門。羅馬書說到我們得救前,「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羅八17)實在是因著周圍弟兄姊妹們活出來的愛給了我信心的鼓勵和扶持,讓我願意來嘗試。

一經嘗試,我的心眼就得開啟,看見自己原是在黑暗中摸索,局限在自己里。感謝主!「但他們的心幾時轉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林后三16) 一個小小的「轉」,遮蔽除去了,我就看見了。 (Albert 王)

「 驚人恩典,何等甘甜,來救無賴如我!
前曾 失落,今被尋見!前盲,今不摸索!」

http://www.thenewman.org/v2i1/d2.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3
木狼 發表於 2007-5-16 0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aawang 的帖子

你說李教授是李克信吧,我在福音真理座談會上聽過他講,還不錯。而且,這裡也有riverside 來的朋友,也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4
aawang 發表於 2007-5-16 10: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木狼 於 2007-5-16 04:22 發表
你說李教授是李克信吧,我在福音真理座談會上聽過他講,還不錯。而且,這裡也有riverside 來的朋友,也不錯。
非常高興知道你也認識李弟兄。請問還有那些從Riverside去的朋友在你周圍?我在Riverside住了九年,現在住在Davis,在Sacramento工作。

awa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1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9
5
 樓主| jc2020jc 發表於 2007-5-16 11:11 | 只看該作者
主能改變膽小怕死的彼得,主能改變惡如罪魁的保羅。主也一定能改變自以為是的你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

主題

1717

帖子

133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4
6
木狼 發表於 2007-5-16 13: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aawang 的帖子

我認識他,但是他不認識我。 有一個去年來San Diego工作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648

帖子

277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7
7
記憶中的橡皮擦 發表於 2007-5-16 13:54 | 只看該作者
氣氛真好,我覺得我們可以發一個「我是如何信主」的帖子,大家把自己信主的經歷寫下來,把見證放在上面,鼓勵我們主內的兄弟姐妹。
蹣跚學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8
aawang 發表於 2007-5-23 07:08 | 只看該作者

人啊…你在哪裡?(轉帖)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那動亂的年代。仍依稀記得,半夜裡母親將我從熟睡中抱起,去參加遊行。一九七六年以後,在「科學救國」 的口號下,全國上下都迎接「科學的春天」 。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潮流里,上大學成了我的夢想。

八十年代初,我終於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生,世人羨慕的佼佼者!想到畢業后將成為身穿白大褂,出入病人中,救死扶傷的醫生,自覺高尚無比。數年寒窗之後,如願被分配到一家大醫院,擔任眼科醫生。二十歲出頭的我,立下一生之願:「這一生不做金錢奴隸,不求政治光環,只要做一個真正能使人重見光明的全國一流的眼科大夫。」

接下來的幾年,自然不輕鬆。我穿梭於門診、病房、科室,找名醫拜師、到好醫院進修,搞課題、做研究、出文章、寫新書。白天忙病人,晚上寫稿子。幾年下來,由一個生疏的實習生,到能獨當一面,甚至可以理直氣壯地收紅包的人。

正當我的事業蒸蒸日上,朝著目標越來越近時,有兩個奇怪的感覺在我裡面越來越強烈。一個就是把自己「出賣了」的感覺。因為,為著搞好關係,對主任總要阿臾奉迎,溜須拍馬;對同事明中左右逢源,暗中爭競忌妒。原本想過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生活,但無可奈何之下,只能承認一個事實,我已經跳進了一個大染缸─不管我情願還是不情願。如果大學剛畢業,我還是一件「白襯衫」的話,幾年以後的我,已經「灰不溜秋」。而且心裡很清楚,越想往上,就越不能顧是白是黑。雖然朋友說我「混」得真不錯,但我只能苦笑,甚至覺得再繼續下去,可能會把自己的人格都給賣光了。

另一個就是「不怎麼樣」的感覺。雖然表面看似春風得意,但心裡卻想,「也不怎麼樣啊! 難道我一輩子就這樣做一個『好醫生』而已嗎?」 一面好象快達到目標,一面又失去了目標…

正值我和丈夫的事業處於黃金階段時,我倆突然想要出國─能自由發展,可能可以闖出一條「金光大道」來。一九九三年,因我先生有機會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作訪問學者,於是我們來到了美國。

來美后第一周,我倆到朋友家聚聚。一上公車,拿了一張二十元美金向司機買票,司機說「No」,原來這是個無人售票車。二十元全丟下去太傻,下車換錢又怕遲到。這時有人主動來換零錢,讓我們覺得美國真不錯。另有一位身穿黑衣的女性,看我們象是剛來的,就主動問候。臨下車又熱情地邀請我們去教會,並且向我們要電話號碼。 平常非常謹慎的丈夫,不知怎麼搞的,還真的拿筆寫下了號碼 。

雖然號碼給出去了,但我倆根本沒有一點當真。要來的周末,兩個人在家裡,真是無聊透頂。這時電話鈴響了,來邀請我們去參加聚會。我先生說,「反正沒事,既然來到美國,就去看看『外國的神』長什麼樣子。」

一進屋子,看到好多中國人,就頗感溫暖。後來聚會講了什麼,我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但是對幾個講話的人面光發亮很有印象。雖然那個聚會氣氛不錯,但當我出門時,一陣子涼風吹來,我晃晃腦袋,開始責備自己:「我到這個地方來幹什麼?我來美國是要干一番事業的,不是跟這一班莫名其妙的人混的」。於是將這件事全都拋到腦後。過幾天有兩個來自教會的人來訪,拚命勸我們信神。我倆想,我們好好的,要神幹什麼,硬是客客氣氣地把人打發走了。

當時我在餐館打工。事後我對餐館老闆說,「昨天晚上有兩個人來我家,硬要我信耶穌,搞到快十一點還不走,真是討厭!」老闆看看我,說,「你說什麼?我就是基督徒!」我聽了一楞,心想這下倒霉了,不想聽「那些」大概都不行了。老闆雖然不會強迫我,但偶爾也會講一點,說神如何聽她禱告啊,讓她總是很喜樂很平安。還勸我遇到事情,也可以試著禱告。表面上我沒說什麼,心裡卻想,你是一個做老闆的有錢人,吃飽飯無聊沒事幹,找一個主耶穌信信,解解悶也不錯。但我是個靠一雙手闖天下的人,哪裡有這麼多閑功夫。所以老闆再講,我也只是隨便聽聽而已。

過了一、兩個月,餐館兩個廚師同時辭工不幹,搞得老闆措手不及,問我有沒有認識的人。我來美國沒多久,認識人不多,萬般無奈下,打電話給了教會的人。說來真巧,來了一位廚師,不僅是基督徒,還是個大陸人。

這一下可熱鬧了。跟老闆我不敢頂嘴,跟他說話我就直截了當了。問他,「你給我『老實交待』,你信主是真是假,如果跟我說是假的,我絕不會笑話你,只要說老實話。」他說,「真的」。我緊迫盯人,問,「那是為著什麼目的,不是物質的,大概也是為著精神的吧?你好歹也是個知識分子,腦子不胡塗。」他拚命跟我解釋,有時差一點吵起來。他說有神,有證據可以證明有神,我就說,「在哪裡?拿出來給我看看啊,否則沒神。」 有一次他急了,對我說,「我說不過你,反正有神!」就不再說話了。我心裡暗暗得意:證據不足,認輸了吧!但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升起來:「你真的那麼有把握,說沒有神?」我誠實地對自己說,確實沒有把握,但心裡又想:就算真正有神,與我何干,沒本事的人才去信神,我不用信。

在餐館我是一個收銀員,空閑下來,就要幫著做事。常常需要切兩箱雞塊,一箱二十磅。有一天我切著切著,回想起以前上班的情景,就放下刀,眼淚止不住地流。我原本應是拿著眼科手術刀啊,如今我的前途在哪裡?美國雖是自由,但這就是我的美國夢嗎?

我老闆因為家庭背景特殊―父親頗有身份地位,所以她常和上流社會的人來往:有的是卓越的科學家,有的是成功的生意人,也有一些是有名望的文人,其中有一個居然還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她常常帶我出入於這些看似很有成就的上流人士中間。但多次接觸以後,裡面卻產生了非常強的失落感。我看到,他們的生活真是沒什麼意思:今天請吃飯,明天去喝咖啡,要麼去聽音樂或者去游泳,去健身房,或是以什麼別的花樣來打發時間。我想,在工作上我最多只能達到他們這樣的成就。若真達到了,大概也是過這樣的一個所謂上流社會的生活。但我只覺得虛空無聊透頂。看著他們,就好象看到,十年或二十年以後的我,就是在他們中間的一位,我似乎看到了人生的終局! 這時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害怕:難道人的一生,最好也不過就是這樣嗎?但若不是這樣,我又想怎樣呢?同樣的彷徨,再一次更強烈在我心中興起。

我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面因為環境的變遷,心裡很苦;一面又因無聊而深覺虛空,這種又苦又空的感覺,壓在我裡面。終於有一天,我向老闆辭工。我覺得需要好好考慮人生的前途,要作一個最合理、最智慧的打算。我想重操舊業當醫生,但一筆相當大的投資從哪裡來?若找一個最有前途的專業,再進校門從頭來,那丟掉幹了多年的老本行,不是太可惜了?無論走哪一條路,我知道這一腳踩下去,是沒有回頭路的。正在舉棋不定時,心想不如多問問人,或許會遇到高人指點。未料,問的結果是眾說紛紜,使我難以定奪。

有一天想到,信主的人說不定有什麼好主意,就打電話請教。那個弟兄當然三句話不離本行,又跟我談「無聊」的。我覺得既然是我有求於他,自然要讓他三分。等他講完輪到我時,才將為難我的問題提出來,問他有何高見。他說, 你問一百個人,可能有一百個意見,不如問問神,其實祂早就知道了。我心裡想,這麼大的事,交給一個根本不知道是誰的人去辦,萬一搞砸了怎麼辦?但我不便明說,便搪塞地說,這怎麼問哪?他立刻說,「禱告啊!」 我心想,不必了。但又覺得實在不禮貌,就脫口而出說,「我不會啊!」這位弟兄說,「不會不要緊,我帶你禱告就行了。」 當時左右為難,真想拒絕了事,但已到這地步,也說不出別的話來,就勉強答說「好吧!」他說,「你把眼睛閉起來,我說一句,你跟一句。」他說,「哦,主耶穌 ,」我跟著開始說,「哦,主耶穌。」 當我喊了一聲主耶穌以後,眼淚就一直流、一直流,多久我不知道,後來禱告什麼,也不記得了。我眼睛睜開時,好象許多的愁苦、失落、壓力、不安、都隨著眼淚流走了。一股莫名的平安,篤定在我裡面升起來。我自己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天晚上,我跟我先生說,「神好象是真的」。

第二天,我在簡陋的院子里,抬頭看天,發現天空怎麼這麼美麗蔚藍,立刻覺得一切的擔心都是不必要的,我被一種光明感充滿―是一種說不出來,但滿有盼望與把握的感覺。然後我就打電話要求受浸,並且邀我先生一起受浸。我對他說,「如果你今天跟我一起受浸的話,我比我們倆結婚還高興。」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二日,我倆雙雙進入了神榮耀光明的國度。

我是一個刨根問底的人。有這麼大的變化,自然想知道為什麼。因此開始讀聖經、操練禱告、過召會生活,我終於找到了人生之真諦實意,也找到了人生問題的答案。

人是神造的器皿,專門用來盛裝神的。但魔鬼撒但進來,使人有了原來不該有的罪,使我們做我們不願意的事,拍馬奉承、忌妒爭競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另一面,因為靈里缺少神裝進來,若用知識、學問、名譽、地位來代替,裡面怎麼裝也裝不滿,怎麼搞也不對勁,沒意思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只有當我們借著相信、呼求、禱告神,將祂自己放在我們裡面作生命,我們就覺得什麼都對,滿足了。

回頭看看,非常感謝我主耶穌,把我從千萬人中分別出來。雖然因驕傲、自我,曾藐視、抵擋祂,連到得救前一刻,也沒有誠意要祂,但因祂憐憫的心腸,眷顧我這個罪人的憂傷,把我的腳步引到了平安的路上。

這就是我認識神的經歷。我原是一個在世上打滾的人,從地球東邊轉到西邊,渴望尋求人生夢想,卻屢次換來失望,是一個眼瞎、迷路的苦惱人。但如今,我的人生道路完全改了方向,從地上轉到天上―在地過著如同在天,超越又充實的神人生活。對此,我能說什麼呢?願感謝、讚美、榮耀都歸給祂!(孫金)

頭上之天何蔚藍,四周之地也青綠;
有一景色更鮮艷,無主之目從未睹:
鳥鳴變為更音樂,花美使我更快活,
自從我心能領略:我是屬祂,祂屬我。

http://www.thenewman.org/NA_special/d2.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9
liebling 發表於 2007-5-23 08:47 | 只看該作者
沒有人否認信仰宗教是一種精神寄託,對於某些人的心情確實有一定益處。很多中國人信主,根本原因是想通過它改變自己當時的低落心情或者不好的生活狀態,而不是它的那套神創論。我看過大量的皈依基督徒的個人文章,絕大多數主人公在改變之前都處於一種比較糟糕的生活狀態,對現實不滿,心情也很差。
處於抑鬱狀態的人,你給他灌輸什麼宗教他都可能接受,這就好比去看免費的心理醫生。因為他急於抓住救命稻草,改變自己的狀況。如果在東方,他可能就變成佛教徒,在中東,可能就變成穆斯林,在西方,可能就變成基督徒了。
當然他們受洗以後,開始強迫自己接受神創論,那是后話。

[ 本帖最後由 liebling 於 2007-5-23 08:5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0
aawang 發表於 2007-5-24 0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liebling 的帖子

我自己和我認識的很多弟兄姊妹都是簡單地信了主,因為聽到聖經中關於宇宙奧秘、人生意義的真理而接受主得救的。比如這位MIT的姊妹。

—awang

以下轉帖自http://www.thenewman.org/v3i1/d3.htm

祂甜美 我嘗到

我是在典型的無神論教育下長大,從小接受唯物主義。父母對我的教育十分開明、自由,讓我去嘗試各樣的東西,所以對任何觀念和想法,我不會在未了解之前就先排斥它們。從小我便喜歡上學,覺得上學是快樂的事。學習成績也很好,由小學到大學基本都是第一名。從小媽媽就總對我說,好好讀書,長大以後出國留學。所以,出國留學就成了我觀念里自然要走的路。

讀初中、高中時我就常想,我為什麼來到這世上?難道追求名利、權勢是人生的目的嗎?我曾想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作些對眾人有益的事,哪怕只是對少數人有貢獻也好。可是這仍然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並不切實。我曾不斷地嘗試,儘力為別人著想,多做好事,但經常會好心辦錯事。怎麼辦?我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進了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后,知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是化學工程學科產生的源頭。因此,本科畢業后就來到 MIT 讀博士學位。回頭想想,真要感謝父母對我的早期教育,讓我實事求事、容易接受客觀事實,使我有機會來美並認識基督。也許因著這樣勇於嘗試的精神及客觀的態度,我在去年聽到福音后很簡單地就接受了主。我要感謝主,因為一切都是祂的主宰。

剛來美國,先到三藩市去看姥姥及五姨,她們都是信主的。離開的前一天,她們 帶我去見一位年長的基督徒。那時心想,順著長輩的願望就去吧。在國內雖沒有 接觸過基督徒,但我也並不會排斥。這位基督徒長者已九十多歲了,看上去卻象 六、七十歲一般,渾身充滿了朝氣與喜樂。他對我十分關心,雖是初次見面,卻 沒有把我當外人。他說話簡潔有力,言之有物,不會讓人覺得啰嗦,反而有如沐春風之感。最後我還記得他帶著我們禱告說,願神的大愛一直伴隨著你。當時我感到他身上所散發的喜樂,對人真誠的關愛及充滿祝福的禱告,與我以前所遇到的人非常不一樣。

來到 MIT 后,第一個學期的課業特別忙,加上需要適應新環境,的確不輕鬆。感恩節的時候,有人邀請中國學生們去吃飯,因著巧合,同住在一棟樓的中國學生見我正要出去找吃的,就邀我同去。一到那裡,聽到歡樂的歌聲,我立刻就覺得很舒暢。因為我很喜歡唱歌,而且感到他們的歌聲帶著朝氣與活力。拿到歌詞,才發現這是在唱天上的事情。有一位基督徒坐在我的對面,唱得紅光滿面,而且帶著真誠的笑容,他讓我回想起那位年長的基督徒。信入基督的人似乎都洋溢喜樂,散發朝氣,透出亮光。可惜,我當時沒有留下來聽福音,吃完飯就和同學一起先離開了。

第一學期末,通過博士的資格考試后,終於有了一個短暫的歇息機會。有天傍晚,我在圖書館的外面遇到一位同學,話匣子一打開,就是三個鐘頭,竟都忘記吃飯,直到腿都站酸了。我們由科學談到信仰,我說,我一直相信宇宙中有個源頭,就是物理上講的,一切物質宇宙的源頭。他說,「那個就是神。」那時我一楞,就說:「也對哦,如果把它稱為神,那就是神好了,也沒什麼不對的。」

談話中知道他參加每周五的學生福音聚會,我很感興趣地問他,去那裡,都在作些什麼?他說,「都是先吃飯,然後再一起討論。」我就想要去看看。正巧元月份當地召會在 MIT 校園舉辦了一些講座,傳講關於神的事。當我聽到:神說,我們要按著我們的形像造人,就感到奇怪:不是說只有一位神嗎?怎麼這裡又說「 我們」?那時我還不明白聖經是神的話、神的呼出。後來弟兄們就解釋給我聽,也告訴我聖經中關於三一神的事。

接著我就開始參加了福音聚會,由弟兄們開車來接我去。別人不以為然地問我, 「周五晚上?你在這個時間去聚會?你不覺得可以去作些別的事情嗎?」在波士頓有很多消遣的地方,我也曾去過其中幾處,實在是沒意思極了。剛參加聚會時,我一到七點二十分就在屋子裡猶豫是否要去,想著如果我溜出門,他們打電話來就找不著我了。後來,一到七點半,若接我的弟兄還不來,就會著急地想,再不來我就自己跑過去了。反正就是每周五都盼望著去聚會,若不去,就覺得心神不寧。每次聚會回來以後心中十分安穩,充滿著平靜和喜樂。這與看個喜劇、電影,或聽個笑話后的感覺不同,不是笑一下子就過去了,這種喜樂的感覺是淡淡的。雖然淡淡的,卻一直與我在一起,將我浸潤環抱。

在美國想碰見百萬富翁很容易,在 MIT 想碰到個諾貝爾獎得主也不難,這些人在世上非常受到崇敬和羨慕。他們外面看起來很成功,但並不能給我什麼大的影響。金錢無法吸引我,因為我喜歡也習慣簡單的生活,沒有太大的物質欲。名利雖好,但很容易惹麻煩上身 (例如,遭人嫉妒、攻擊)。權勢總是帶來並暴露人性的黑暗面,許多為人不公以及貪官污吏的事情,使我心寒,我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

當我碰到基督徒時,看到他們或富或貧,有高學位或無大學問,卻都從裡面透出一種真切的愛,這使我受吸引。我想成為他們那樣,我要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後來我才明白,他們裡面有神的生命,所以他們充滿了愛,充滿了喜樂,並有真正的滿足。他們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與目標,使我知道我們都是盛裝神的容器,這是人起初被造的原因和意義。我以前在神以外尋求人生意義,自然是沒有結果,因為神是人惟一的滿足和意義。人只有找到神才會滿足,人只要找到神就能滿足。

剛聚會時,經常發問。不久便發覺,只需要接受並且承認神的存在,一切的問題 就都解決了。當時我想,我們所學的數學和物理,都是建立在一些無法被證明的 公理上。若我們那些公理都可以接受,那為什麼不能接受有神呢?在我接受了祂 之後,更認識到祂和其它任何公理都不一樣。我可以接觸祂、感受祂,祂就在我 的裡面,在我的經歷中被證明,這實在是宇宙的真理。雖然人看不見神,但是祂 卻如同食物,可以被品嘗,只有你自己親自嘗過了才知道祂的味道。

記得我在聚會中第一次開口呼求主名后,弟兄姊妹們說,「你這樣就是已經接受主了。」 我當時感到吃驚,「就這樣呼喊主名,便是接受主了嗎?」 那時,我和許多福音朋友一樣,很想感受到主,只要我能親身體驗到主耶穌,我就徹底信了。

有天早上起床后,突然心想,要不我也試試呼求主名,感受一下?然後就不停地喊:「主耶穌,主耶穌。」喊著喊著就感到好象什麼東西通了,就象憋在水裡很久,上來后出了一大口氣,同時又好象有微風迎面吹動著我。接著我心裡和整個人就覺得很暢快,既高興又飽足的感覺,這是我第一次經歷屬靈的呼吸,就象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呼吸。從此我寶愛呼求主名,並信入了主耶穌。

信主后不久,讀到聖經里說,「信而受浸就必得救」。起初我不明白,後來在弟兄姊妹的幫助和鼓勵下,我想:「既然已經決定要成為基督徒,那就受浸吧!」 於是,我就在二○○三年四月二十日受浸了。

我本身是一個意志力和個性都很強的人。但是,在受浸的當時,我裡面只有完全的順服,開口禱告時整個人都柔順,連說話聲音與平日都不一樣了。我意識到,在信主的路上完全沒有表面的東西,完全都是實際,那麼切身、那麼真實。我相信來美國讀書的人很多也與我一樣,在屬世這一面都是能力很強、很能幹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為什麼會信主。他們認為信主應該是一些比較軟弱、生活中受了刺激或打擊以後,需要精神寄託的人才會做的事情。我回答他們說,因為我在基督里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和生命的意義。雖然每個人對外面物質的需要有不同,但內里的需要卻一樣,就是讓主進到我們最深處,成為我們的滿足。主也最了解我們的需要。

當我讀到羅馬書「神要向誰施憐憫,就向誰施憐憫」(九15)時,我感覺到神的憐 憫實在是很奇妙,祂的恩典是要給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無需擔心或者氣餒,因為 萬有都在神的掌握里。以前我對受浸不太清楚,現在回頭看,其實受浸不是很簡 單地那麼下一趟水,受浸是一把刀,把我和這世界一刀撇開,否則我還是會黏黏 糊糊地與世界黏在一起,起伏不定。受浸以後,我很清楚地知道我是屬於基督的 。真是感謝神的憐憫!

我在信主前,心裡面總是急急亂亂的,整天忙來忙去,到頭來還是覺得心裡空空的,彷彿在虛度人生。信主之後覺得心裡十分踏實、非常穩當。每一天的生活中,我有一個新的標準和意義—我和主在一起有多少。

現在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與以前不同,人生的目標也特別清楚。以前我很在意身邊的人對我的看法,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總想討別人喜歡,卻常因遭人誤解而感到困惑與無奈。現在我把注意力轉到主身上,發現只要與主的關係好了,一切的重擔就卸下了,裡面充滿了安息與寧靜,也沒什麼困擾了。主的話也常光照我、幫助我、安慰我。

姥姥及五姨知道我信主了,都非常高興。爸爸說,他相信我所作的選擇是不會錯的,總是對我有十足的信心。父母以前從未接觸過主,我現在正把新舊約聖經及生命讀經用電子郵件發過去讓他們讀。希望他們能夠先有些基本的了解和客觀的認識,進而能有主觀的經歷。我更為他們禱告,希望他們有一天能來美國,讓他們看到、感受到基督的身體─召會,也能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神,並信入主耶穌基督。        (美玉) 

涼爽,你象柔和微風,怎能將你吸夠!
芬芳勝過所有花叢,
如同沒藥在我懷中,
又象天上膏油!又象天上膏油!

滋潤,你象清晨甘露,怎能被你浸夠!
新鮮、清涼、消干、解枯
滋我心情、潤我深處;
願你將我浸透,願你將我浸透。

[ 本帖最後由 aawang 於 2007-5-24 02:4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11
aawang 發表於 2007-6-1 0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liebling 的帖子

還有這位MIT的弟兄。

葡萄樹與葡萄枝

野枝子接到好樹上

我來自大陸一個普通的家庭。爸媽是工人,他們從小就燒香拜佛。我也弄不懂他們信什麼,總之,過年過節時總要去拜,但我對這些實際上並不怎麼信。

我和太太的認識是個奇妙的經歷。當時我在北京讀書,並正申請出國留學,沒有回鄉的打算。但爸媽打電話來說,你出國前應該回來和一個女孩認識一下。我就立刻動身回家,那還是我第一次坐飛機。和她認識一周后就趕回學校去了。對她印象很好,也知道她是個基督徒。

那時我正在申請美國的研究生院,本來以我自己的水平與成績來說,是不會想到能進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許多比我成績好,各方面比我優秀的同學反而沒有申請到。我在出國前一個月結婚,我倆從認識到結婚是很順利的。婚後和太太談起申請學校的這件事,才知她一直為我禱告,求主為我預備一個有召會生活的學校。這真是神奇妙的帶領,包括我後來去參加召會愛筵和聚會。好象我在美國所遇到的這些都是與她的心意相符。每次和她一說,她總是非常高興。她也一直禱告主盼望我能信主得救,主也一步步地這樣帶領。

我於二○○二年八月來美,也和其它的留學生一樣,希望讀個好專業,將來好找工作。但是世界的潮流總是在變,例如:我原來學計算機時,以為會很好找工作,但又覺得過幾年可能會變得不好找,實在無法掌握世界的潮流,然而又不得不隨波逐流。剛來學校所選的課題,自己並不是很喜歡。心裡常想,如果博士要讀五、六年,又要研究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實在很痛苦。當然,自己也不清楚將來想作什麼,但心裡總是不滿足,既空虛又苦悶。那時太太因著簽證原因無法過來,特別感到孤獨,想和她抒發苦悶,但似乎又隔得太遠。有時覺得她不能理解自己的處境,難免會為我們的未來擔憂。應該怎麼辦呢?雖然正值秋高氣爽,但我的心情老在灰暗陰影之中。

那年十一月的感恩節前夕,收到一個電子郵件,是邀請所有新生去參加感恩節火雞大餐,有免費火雞,還說我們要感謝我們當感謝的。當時我想,有免費的火雞吃真好,當然要感謝那個做火雞的人。我覺得這一切都很正常,就去了。沒料到那是個福音聚會,要感謝的也不是做火雞的人,而是要感謝那作生命供應的神。

那次聚會,第一次聽到大家禱告,熱切地阿們,起初覺得他們太衝動了,但慢慢地也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我們唱「奇妙愛」那首歌,居然唱了十遍之多。晚餐后,還有一場關於神的講座。那天,看到弟兄姊妹們是那麼地熱情,充滿著愛,感到很溫暖。但是我當時又想,也許其它宗教的人也一樣,會這樣照顧我。所以,真正讓我感到不一樣的,還不僅是弟兄姊妹的愛,而是他們所講的真理,實在給我帶來震撼。

他們說,「神是靈,人也有靈、魂、體三部分,敬拜祂、接觸祂必須要在靈和真實里。」 還解釋神為何要造人,祂的心意……等等。那時我還不清楚生命的事情,但卻已被這些真理所打動。這些對我不僅新鮮,更是有意義,讓我覺得聖經實在是一本深奧且有意義的書。我第一次聽到人有靈魂體三部分,也聽到神是一位有計劃、有經綸、有目的的神。我記得一個比喻:神造人是按著祂的樣子造的,正如手套是按著手的樣子造的。有一個人就問,手套是為了裝手,那麼人是要裝什麼呢?弟兄就解釋,人是要盛裝神。聚會結束后,他們還歡迎我們留下聯絡電話,以便繼續請我們到家裡去吃飯。我聽到凡願意的都可白白來吃,所以就簽了名。

當晚我很興奮地打電話給太太,告訴她參加聚會的情形,還把學到的歌唱給她聽,她很高興。一周之後,就有弟兄邀請我和另一位同學去他家吃飯,我們有個愉快的晚餐及談話。他送給我們每人一本聖經,並翻到約翰福音一章一節:「太初有話,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他簡單地解釋了一下,還鼓勵我們讀聖經。

回到家后就打電話給太太,說今晚去吃飯的情形。然後問她,拿到的聖經上面為什麼有「恢複本」三個字?我太太知道后非常高興,她說,恢複本是目前最好、最準確的譯本,經文註解也滿了真理和啟示。神真是很愛我們,讓你有這樣一本聖經。

我住的地方離會所不遠,從此後每周五就自己騎車去聚會。那段時間遇到一些事情並不順利,但每周五去聚會對我來說是件愉快的事。因為他們熱情地招呼我,使我想起太太對我說,你若是想我,就看看弟兄姊妹,看到他們就象看到我一樣,結果我真的感到,在那裡有一種家的感覺,特別平安與溫暖。這是我內心所渴望得到的。

還記得第一次去聚會,外面下著雨,路不好認。我以為,聚會的地方應該是那些尖頂的建築物,裡面有管風琴聲音的地方,結果去那裡都找不到認識的人,幾乎想回家了。這時我就向主禱告說,主啊,如果你真的想讓我去召會的聚會,今晚就要讓我找到。這時想到弟兄曾說,主耶穌是出生在馬廄,而會所原是警察局的馬槽房,所以我就去警察局問,然後很快便找到了。

進去聚會時,看到他們都很開心。他們唱的第一首詩歌是「永活的主」,至今我還非常喜歡唱。那天他們正在講羅馬書,其中有個野橄欖樹接枝的比喻。當時聽他們分享時,我就以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若是以橄欖枝接在橄欖樹上,就象你們這些基督徒,應該沒有問題;那我可能是蘋果或梨子樹枝,如何能接在橄欖樹上呢?因此我說,你們不能憑自己怎麼說就怎麼好,來解釋聖經。有個弟兄回答,我們人都象是野橄欖枝,都可以接在好橄欖樹上,因為人是按著神的形像,照著神的樣式造的,是屬於神類。那時,忽然手套的比喻出現在腦子裡,我覺得是非常奇妙的事情:若是神是橄欖樹,我們就是橄欖枝;若神是葡萄樹,我們就是葡萄枝。自從我接受這個想法后,就知道,若神是橄欖樹,那我們即是野橄欖枝,凡願意相信祂的,都可以與祂接上,並不存在蘋果或梨子樹枝的問題。

接下來有六次福音聚會,我每次都去,疑惑也越來越少。雖然從客觀上我已相信有神的存在了,但我並未馬上受浸,只是去參加聚會。直到三月份時,在研究上我遇到了更多的難題,有許多的困擾。我打電話給太太,她雖不能完全明白我的處境,但是我們經常一起禱告,然後我就有莫明的平安在裡面。但第二天起來,我又回到煩雜的世界,依然故我。這樣經過幾次,就問太太說,受浸后能使我解脫這種景況嗎?她說可以,所以我就願意受浸。

在受浸前心中還有些猶豫。因為當福音朋友挺好的,弟兄姊妹關心我,又請我去吃愛筵,不斷幫助我。受浸后,他們是否就會不理我了?現在,我實在能見證,受浸歸入神的國之後,所享受的是以前根本沒法比得上的。因為我是在神聖的生命里,在神兒子的名分里,享受神家裡一切的豐富。

受浸只是個新生命的開始。得救不是靠感覺而是憑神信實的話,生命的長進也借著神的話。所以受浸之後,就有弟兄和我一起讀屬靈的書籍。後來參加的聚會也越來越多,外面看起來是沒有時間,但主總是把我聚會的時間分別出來,使我能有正常的召會生活。

我太太來美后,我們就一起過召會生活,夫妻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好。以前和太太遇到事情如果說不攏,就說不下去,沒什麼辦法了。但現在,我們可以轉向主。也因著我們在校園中一起服事,現在生活特別平安甜美,不再感到虛空,因為認識我們是為著神的經綸而活著。我們的家庭生活非常蒙祝福。

我們的家是打開的家,周二在家有禱告聚會,也常請同學、朋友來家中愛筵,向他們傳福音,這一切都是靠主而來。祂使我們不再過那種傳統夫妻忍讓的生活,而是另一種新的生活,中心是主耶穌。願主更多得著我們,在我們身上作工變化我們,使我們能彰顯神,活出神。

感謝主,在家鄉的父母最近已不再燒香拜佛,因為爸媽覺得,他們所拜的並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平安,也感謝我太太向我父母傳福音。現在我爸爸退休了,除了鍛煉身體,其餘時間就是在讀聖經。我們深信,主必成就祂的說話,「當信靠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Peng)

http://www.thenewman.org/v3i1/d1.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6: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