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日機械化步兵班戰力對比

[複製鏈接]

15

主題

113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itianyise 發表於 2007-5-13 00: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日機械化步兵班戰力對比

    步兵是人類最古老最基本的兵種。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步兵的作戰形式和
任務使命也不斷發展,但是歷史、傳統和地緣等因素在各國步兵班的編製和作戰
中的深深烙印卻是無法消除的。中國和日本在冷戰期間根據自己的國情和要求,
對機械化步兵班的編製和作戰裝備做出不同選擇,體現出陸上大兵團機動作戰和
島國防禦態勢的不同特徵。冷戰之後,雙方對軍事改革的不同理解和要求亦在機
械化步兵班的編製和作戰裝備變化中凸顯出來。

    作戰任務的差異二戰以後,日本可說是冷戰時期西方陣營中在遠東與蘇聯對
壘的最前線國家。為了防止蘇聯太平洋艦隊通過北海道與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
南下太平洋,日本陸軍的防禦重點就是堅守北海道,同時保障北海道與本州之間
的交通線,以便支撐北海道的守軍或攻擊蘇聯本土的盟軍部隊。狹小的日本國土
決定了作戰雙方都不可能展開很多部隊,這是典型的島國地面力量的戰略態勢。
因此,戰後至今日本陸上自衛隊人數長期保持在不到20萬人。

    北海道多為山地,缺乏機動縱深,並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集群作戰。日本將
唯一的裝甲機械化第11師團部署在北海道並非打算遂行蘇聯陸軍那樣的大集群作
戰,而是作為機動力量反擊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點登陸的蘇聯軍隊。日本認為在
島嶼防禦作戰中,機械化步兵班比坦克或許更加有效。因此,日本將五十年代美
國援助的M113裝甲車以及六十年代初期自己設計生產的60式裝甲車以及後來的73
式裝甲車主要都配備給了北海道的部隊。直到現在,陸上自衛隊機械化步兵絕大
多數依舊是搭乘裝甲運兵車的機械化步兵班。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咄咄逼人的發展
勢頭相比,由於日本目前並無明確的陸上作戰對象,所以陸上自衛隊對新型的89
式步兵戰車需求不迫切,1990年以來,每年僅僅以2 ~3 輛的速度採購裝備。

    冷戰時期中國的處境與日本大不相同。中蘇關係破裂后,中國不僅面對西方
國家的威脅,而且還有中蘇邊境80個蘇聯機械化師的極大壓力。中國不僅有很大
的作戰縱深,還有遼闊的正面戰線,而不是日本那樣在狹小島嶼上的機動防禦和
進攻。七十年代末期,中國國內《解放軍報》開展「戰爭初期問題大討論」,從
其中眾多文章中可以看出當時中國處於隨時可能打大規模、大集群戰爭的危機中,
整個遼闊的西北和東北國土都可能成為反侵略的宏大戰場,因此中國需要能進行
大兵團作戰的普通步兵班和摩托化步兵班。鋪天蓋地的炮火支援加上潮水般的坦
克和步兵衝鋒是這個時期主要的作戰樣式。只是國情國力所限,當時中國步兵還
是以乘坐卡車的摩托化步兵居多。

    七十年代中後期是中國軍隊裝備改革的年代,大量的裝甲車輛投入現役,中
國的徒步步兵班或乘坐卡車的摩托化步兵班向搭乘裝甲運兵車的機械化步兵班發
展。陸軍大國的地面力量遠遠不是日本這樣的島國所能理解和承受的——當時中
國武裝力量總兵力有近400 萬,坦克數量幾乎是日本陸上自衛隊的15~20倍,裝
甲運兵車是其10倍以上。中國的機械化步兵就是要在這樣的大集群條件和核戰爭
背景下作戰,動輒馳騁千里。冷戰後,中國軍隊進入了調整期,直到今天新軍事
革命和軍隊調整還在繼續,但是以數次國際合作反恐以及東南沿海的大規模軍事
演習來看,中國軍隊的大兵團作戰思想依舊貫穿始終。

    不同的裝備思路

    1 、步兵輕武器

    輕武器是步兵最基本的作戰裝備,最能體現各國步兵傳統和陸軍思想。

    由於島國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所以日本一貫有強調射擊準確性的傳統,哪
怕二戰時在太平洋戰場上那麼需要速射武器與美軍對抗,日本還是沒有大規模裝
備衝鋒槍,理由就是「節省彈藥」,以至於瓜島爭奪戰中,日本兵每平均射擊一
發子彈就要遭到600 發子彈狂風暴雨般的還擊。日本即使戰敗也沒有改變注重節
省子彈、強調射擊準確性的觀點。

    二戰後日本最早國產的64式7.62毫米自動步槍為目前陸上自衛隊的制式步槍
之一。它為強調射擊精度而精雕細刻,儘管空槍全重達4.3 千克,幾乎接近輕機
槍,但還是深受士兵的歡迎,為能穩定射擊該槍還配備了類似機槍的兩腳槍架。
然而,瞬息萬變的戰場哪有閑工夫用腳架射擊,情急之下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射擊
依託,手忙腳亂中掃射和概略連發射擊是主要的方式,在連發或點射的情況下是
否精確瞄準根本沒有什麼差別。

    1979年以後,中國步兵班淘汰了56式半自動步槍,大量換裝了56式系列衝鋒
槍。中國步兵崇尚暴風驟雨般的火力,這是大兵團作戰所需要的。中國軍隊的傳
統戰法是:進攻時乘坐步兵戰車或裝甲車在坦克火炮掩護下一浪接一浪的大規模
快速衝擊,不顧一切地突入敵方陣地,爾後步兵班全體下車發揮火力和近戰,使
裝備先進的敵人完全喪失優勢。因此裝備的自動步槍需要的就是火力和廉價,輕
巧耐用的56式(56-1槍重3.1 千克)和81式(81式自動步槍重3.4 千克)槍族就
是這種指導思想下的產物。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和日本都開始著手實現輕武器小口徑化,但中
日兩國步兵班用武器思路不同。日本自動步槍保持傳統的造型布局,其新裝備的
89式步槍重量3.5 千克,是在美國斯通納AR-18 5.56毫米自動步槍基礎上發展的
產品,足見日本在槍械發展上盡量規避風險。由於日本死不放棄的所謂提高射擊
精度的兩腳架,使89式步槍安裝榴彈發射器很不方便,目前很少有89步槍安裝榴
彈發射器的報道。與此同時中國則開始裝備重3.25千克95式無托5.8 毫米小口徑
步槍,能外掛榴彈發射器和增加夜視或瞄準裝置。從使用上看,無托步槍短小更
適合機械化步兵作戰。

    與64式步槍同時代的M62 通用機槍是日本步兵班的支援武器。M62 類似比利
時的FN.MAG機槍,是一種性能優良但重達10.7千克的機槍。而同時期中國軍隊的
56式班用機槍卻只有7.9 千克。在八十年代期間,中國的80式和81式機槍分別只
有7.9 和5.15千克。日本從五十年代以來沒有推行班用槍族,在小口徑化后依舊
沒有班用槍族。而中國不僅有56、81系列7.62毫米班用槍族,而且開始裝備5.8
毫米的小口徑班用槍族。

    採用通用性和互換性很好的槍族是中國這種大陸軍大規模裝備的需求。現在
7.62毫米和5.56、5.8 毫米口徑的步兵武器仍然是中國和日本的部分機械化步兵
班的主要裝備。中國步兵班武器的通用性、互換性和外掛榴彈發射器方面都遠遠
好於日本陸上自衛隊,而日本的槍械追求精度在現代戰爭中的意義尚難以評估,
現實的造價也相對高昂。而中國解決高精度戰術射擊問題主要靠每個步兵排配備
的狙擊步槍。可見,中國步兵班在保持輕武器輕便和火力強大的同時,並沒有完
全放棄射擊精度。

    2 、裝甲車輛

    日本創建國民自衛隊時,最早得到的裝甲運兵車是美國的M2半履帶裝甲車和
M75 履帶裝甲車,不久后得到了M-59裝甲運兵車,六十年代得到了M-113 裝甲車。
M2和M75 裝甲車在六十年代逐漸被淘汰,M-59裝甲車成為日本第一代國產60式裝
甲車母型,而M-113 裝甲車一直使用到八十年代中期,后因過度磨損和老化而遭
淘汰。日本對M-113 雖然有好評,但是認為島嶼作戰無需483 千米的行程,而且
步兵班人數應該縮減,M-113 多達11人的步兵班座艙過於浪費。因此在設計第一
種本國產的60式裝甲車時,更看中M-59裝甲車的特點。與M-59二名車組成員幾名
載員相比,60式專門增加了一名車組乘員操作前方的M1919A4 型7.62毫米機槍,
而車長負責操作車頂的M2HBl2.7毫米機槍並警戒其它方向,使車輛和下車步兵成
為一個作戰整體。雖然很多觀點認為60式裝甲車是美國M-59的仿製品,但實質上
它是日本自行設計的裝甲車輛。

    六十年代後步兵反坦克任務越來越清晰,各國步兵班裡增加反坦克武器射手
成為趨勢。而日本60式裝甲車的6 名步兵定員很難增加整個反坦克武器小組人手,
這導致了73式裝甲車的出現。73式裝甲車設計思想接近M-113 裝甲車,為3 名車
組乘員搭載9 名步兵,這樣就使得整個反坦克小組都能編入步兵班。日本的車輛
製造水平無疑是相當先進的,60式裝甲車服役40年後,還在自衛隊裝甲車輛中占
很大比例,並且能夠正常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子。日本利用先進的製造技術研製的
89式步兵戰車也是相當先進的。

    儘管中國很早就進口過蘇聯的BTM-50履帶式和BTR-152 輪式裝甲車,並自行
設計了63式裝甲運兵車,但是生產速度相當緩慢,到七十年代中期僅少數部隊裝
備。從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國內軍事畫報刊登的裝甲機械化部隊的照片多
數是坦克和載重卡車搭配,或者是徒步步兵班搭乘坦克,很少看見裝甲運兵車。
直至1977年,63式裝甲車圖片報道才逐漸增多。

    由於中國作戰意圖明確,將面對的是規模宏大的坦克裝甲集群作戰,任何一
個作戰單位都必須具有相當的反坦克能力。所以,機械化步兵班和裝甲車輛發展
沒有走日本那麼多彎路,無論是六十年代的63式還是現在的85式,都保持搭載整
個9 人步兵班。中國在步兵班中配備了1 ~2 名火箭筒射手。直到86式步兵戰車
大量裝備部隊后,戰車的炮塔佔據了空間,且73毫米火炮替代了火箭筒射手的作
用,機械化步兵班的人數才減少為8 名,車組乘員增加了單人炮塔炮手和導彈射
手。

    作戰戰術的差異

    1 、步兵班作戰

    由於中日兩國作戰對象和戰略思想的不同,機械化步兵班所處的環境和作戰
樣式差異很大。中國的裝甲車載步兵班人數達9 名,有兩個反坦克火箭發射小組。
按中國傳統的戰術規程,步兵班進攻正面為50~70米,這樣的好處之一是保證能
在火箭筒射程內同時開火時,只要命中,至少有一發打中的是坦克或裝甲目標防
護薄弱的側面裝甲。中國裝備單兵火箭筒后,整個班同時能進行9 發火箭彈齊射。
雖然陸上自衛隊也採用每名士兵攜帶單兵火箭筒的戰術,但是依然存在步兵班人
數少(6 ~7 名),火箭彈反裝甲總體威力不足的問題。

    2 、裝甲作戰

    日本雖然從太平洋戰爭中就獲得了裝甲作戰的經驗,但實際上並沒有成功的
經驗。日本的裝甲部隊作戰思想遊離於美國的小集群非線性作戰和傳統的大集群
作戰之間。在歷次演習中,日本陸上自衛隊連大規模展開的演習場地都很難找到。
裝甲機械化步兵班打靶多,大規模合成演練少。儘管日本堅持平時少量裝備新型
作戰車輛,戰時迅速大規模生產擴充。但問題是熟練掌握作戰車輛、武器系統並
且熟悉作戰的有經驗兵員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而且,日本這種資源匱乏的國家,
戰時缺乏龐大的鋼鐵資源迅速製造大量裝甲車輛。

    日本89式步兵戰車採用單聯裝35毫米機炮雙人炮塔,裡面安裝了先進的激光
測距、火炮穩定、成像和光學瞄準系統,其火炮初速大能夠滿足日方注重防範直
升機的要求,在遠距離發現地面目標概率比中國86式步兵戰車大,發現時間也會
更早。相比之下,中國的步兵戰車並不過分追求單車的綜合能力。由於中國的坦
克裝甲車輛數量龐大,一般編成為坦克和步兵戰車分隊行動,在搜索目標過程中,
由擔負目標指示的下車步兵班彌補86式步兵戰車系統性能的不足。在中國陸軍的
條令里就有要求步兵為分隊的坦克和裝甲車輛指示目標的戰術條款。由於中國陸
軍在本土作戰,防空問題由自行高炮、便攜或機動地空導彈、彈炮台一系統和空
軍解決。

    日本89式步兵戰車炮塔左右共裝備兩具「馬特」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並能
攜帶5 枚導彈,而中國的86式只有一具發射裝置和4 枚「紅箭」-73 反坦克導彈。
中國的考慮是以戰場實際出發的,因為反坦克導彈作戰中,導彈並不能連續發射。
按照蘇聯和中國的經驗,反坦克導彈飛行時間長,在大規模作戰中,步兵戰車頂
多只有一枚的發射機會,一旦沒有命中則必須馬上轉移而不是原地再行發射,否
則其他方向的導彈或火炮將先行命中自己,因此步兵戰車無需多聯裝和快速裝填。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86式步兵戰車機械化步兵班的確存在反應時間落後等系
列問題。86式步兵戰車觀察器材簡陋,而且73毫米火炮初速低,沒有穩定裝置,
裝彈時需要將火炮回復到3.3 度仰角。而且紅箭-73 反坦克導彈採用手動制導命
中率偏低,改為紅箭-73B半主動制導后又出現裝置複雜的弊端。還有一些中國機
械化步兵裝備的是頂置25毫米機炮的W505步兵戰車,這種戰車雖然改進了火炮,
但問題依舊是導彈和觀察器材簡陋,需要依託下車步兵分隊或友鄰步兵班支援。
因此,中國需要提高步兵戰車的偵察和武器系統,步兵班整體作戰能力才能達到、
甚至超過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並能同時很好地適應大集群作戰和非線性小集群
作戰。據外刊報道,中國正在試驗一種新型步兵戰車。這種步兵戰車的偵察探測
及武器系統完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趨勢與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進行陸軍的轉型和改革,中國和日本也都身處其中。日本
過於關心海上力量的發展而對地面作戰部隊較為放鬆,至今日本對於陸上自衛隊
的裝備更新很慢,且沒有很完善的新地面作戰思想。而中國的軍事改革無論從裝
備技術還是戰術都有自己全套的新思想,並且還在不斷完善之中。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沙發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7-5-13 09:0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31

帖子

11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3
hjm00600 發表於 2007-5-13 0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4
關愛 發表於 2007-5-13 1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561

帖子

32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2
5
windkingdom 發表於 2007-5-13 11:30 | 只看該作者
有見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6
搗鼓 發表於 2007-5-13 1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840

帖子

17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4
7
朝暉 發表於 2007-5-13 14: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