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媒在笑勸中國?你們長期缺乏海疆意識以後也要這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5-9 23: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中文導報》近日發表文章,很是忍人尋味,中國人看過後也許會有所思。現轉發如下,旨在讓咱中國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近,樂樂中國電視台在日本熱播12集電視系列片《大國崛起》,每周六晚上9點檔都吸引了無數熱心觀眾鎖定電視頻道,一起回顧世界五百年爭霸史。《大國崛起》於去年11月首播后,在國內引起熱烈反響,在海外招緻密切關注。此後,來自中國官方和軍方的一系列強硬言論和密集出招,使得《大國崛起》所代表的「藍色國防觀」儼然成形,漸成主流。

  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大陸型國家,長期缺乏海疆意識。中國雖然有著漫長海岸線,卻因為廣袤內陸完全能夠提供自給自足的需要,而對海洋缺乏真正的興趣。因此,近代世界五百年爭霸史以爭奪海權為標誌,那麼可以說中國的五百年衰敗史恰恰是忽視或者說丟失海權的結果——這是《大國崛起》總結出的歷史教訓,也是《大國崛起》在縱論世界霸主之餘留下的無言的潛台詞。

  無疑,當工業革命引發第一次現代化浪潮,海洋就成為新興崛起國家的重要出路;如今信息革命帶來全球一體化新浪潮,海洋更成為不可棄置的資源儲備、經濟通路、戰略要衝。中國從《大國崛起》中學習歷史經驗,預示出國防觀將從「黃色」向「藍色」轉換,無可厚非。但這種宣示和轉換是否順應天時、符合地理、有利人和,當慎重處之。

  中國要走向海洋,首先必然會遭遇東亞海洋強國日本。中日有關釣魚島領土之爭、中日圍繞東海油氣田開發之爭,都可看作是日本對中國走向海洋之舉做出的自然反應和現實反彈。鄧小平生前把世界大勢歸納為「和平與發展」:和平是東西問題,發展是南北問題,世界大勢就是東西南北。 30年來,日本一直為中國提供經濟援助,視中國為大陸國家。海洋國家日本與大陸國家中國之間構築了某種互不干擾、各取所需的戰略平衡,中日關係的本質更多表現為南北問題。不過隨著經濟高速增長,中國的國家實力逐漸可望日本之項背,特別是近年來不滿足大陸國家型態的聲音日隆,「藍色國防觀」呼之欲出。中國由大陸國家向海洋國家的脫胎轉型日益明顯,必然引起日本驚懼。中日若不能理性而務實地處理好東西問題,儘快摸索達成新的關係平衡,中日就可能由摩擦上升為衝突,萌生影響和平的危機。

  南北問題以經濟為主體,其目標是發展與繁榮;東西問題進入政治層面,其目標是和諧與和平。中日關係近年來在政治上陷入僵持狀態,某種意義上正是中日關係由「南北」向「東西」轉換的表證。設若中日在政治上重蹈「東西」覆轍,那麼各懷鬼胎、互為警戒不僅不可避免,還會成為常態——日本一有風吹草動,中國立刻斥為軍國主義復活;中國稍有崛起動向,日本馬上感受到中國威脅論,其結果就是中日在政治上嚴重缺乏互信。  

  邦交正常化35年來,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中日轉眼已非當年身。站在今天的時點上,要求中日各以30前年的眼光去瞭望或看待對方,已屬不可能。為此,中日需要重新認識和理解對方的現實願望,熟悉和接納對方不斷生成的嶄新身份,比如中國從大陸國家向海洋國家的轉型,日本由戰敗國家向正常國家的復歸。中日兩國只有溝通與合作,才能實現政治關係上的合諧、國家關係上的和平;不是謀求早已被歷史證明為失敗之路的單方面的霸道,而是走向互相信賴、合作發展的全方位的王道。由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國崛起》最精彩的續篇將不再以延續大國爭霸的歷史序列為榮,而應以亞洲攜手發展,引導世界走向和平與繁榮為懷。

303

主題

2563

帖子

77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2
沙發
MH360 發表於 2007-5-10 11:0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從大陸國家向海洋國家的轉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