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海一號料7月出水 八萬件文物價值連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5-7 1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沉沒廣東陽江海底近千年的南宋古船「南海一號」打撈工程6日正式展開。廣東省政府投入過億元人民幣開創世界首例古沉船整體打撈,並在陽江興建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作收藏古船之用,預計船隻七月出水。有專家表示,「南海一號」整船近八萬件文物總值超過千億美元,對了解南宋歷史有重大意義,價值不亞於發現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南海一號」是1987年廣州救撈局和英國潛水打撈公司在廣東上下川島外發現,船身由木構造,長三十米、寬十米,沉沒海底八百多年,是迄今發現最大的宋朝船隻。更驚奇的是,整艘船端坐海底,木質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作響。



  打撈總指揮吳建成說,由於船體歷經海水的沖刷、腐蝕,如果採用傳統水下考古「先取器物、后切割、取船體」的打撈方式,將對沉船文物造成「二次破壞」,因此當局採取整體打撈方案。

  打撈工程共動用13艘船隻,當局首先會先以巨型雙層鋼壁結構沉井罩住沉船,然後從沉井底部兩側穿引36根鋼樑,形成一個封底的鋼箱,將「南海一號」盛載在內。第三步動用亞洲第一弔船「華天龍」,將重達三千多噸的鋼箱轉移到半潛駁船上,接著半潛駁船上浮,由拖輪拉到博物館作保存。為減少摩擦,鋼箱底部設有氣囊充當滑輪。鋼箱穩妥進入位於陽江市海陵島的博物館后,博物館南大門圍堰馬上進入合攏程序。

  「南海一號」上方及其周邊多達25噸的凝結物目前已清理完畢,預計今年7月左右「南海一號」將重見天日。



  從「南海一號」初步打撈出的瓷器、銀錠、銅錢、錫器、鍍金器等共兩百多件珍貴文物,經鑒定來自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的宋代文物,其中一條銅鎏金帶,形狀和紋飾都不是中國制,說明此船可能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

  「南海一號」在發現后的十多年間一直受到保護,直到2000年才組成考古隊開始調查,前兩次下水打撈,共撈出文物四千多件,粗估船體出水后,全船還有六至八萬件文物,依其數量和價值計算,將是全廣東省博物館藏文物的總和。

  考古專家表示,「南海一號」的瓷器更是天價,以相同年代、工藝水平的一個瓷碗,在美國就賣出十萬美元高價,這裡卻是整船、成批的出現,價值難以估計。

  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表示,傳統歷史都認為中國為農耕國家,但南宋時期的中國是一個航海貿易國家,好比近代的荷蘭,是中國最富庶的朝代之一。

  「南海一號」的發現,將可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路」密切相關的一段歷史空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