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日關係應堅持對軍國主義的鬥爭原則

[複製鏈接]

28

主題

64

帖子

7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7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馬架001 發表於 2007-5-1 0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日關係應堅持對軍國主義的鬥爭原則
――也談溫總理訪日後的中日關係


溫總理此次訪日,無疑取得了某些積極成果,尤其是溫總理的親民作風和真誠的友好願望給日本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拉近了兩國人民的距離。緩解了兩國民間的一些對立情緒。
但在日本當局走軍國主義道路之心日益暴露、迫切,其侵吞我東海及釣魚島主權權益依然囂張蠻橫之際,僅僅根據安倍未公開參拜靖國神社這麼一個表面現象的策略性變化,就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廂情願前往「融冰」,則必定出現某些事與願違令人尷尬的結果。以下三件事情足以說明日本的「友好」誠意。

日本政客的「友好誠意」
1.據鳳凰衛視消息,就在溫總理在日本國會演說后,日本眾議院委員會當日就通過了有關修改憲法的「國民投票法案」,並於第二天(4月13日)在國會正式通過。為其修改(廢除)和平憲法徹底掃清了道路。溫總理還沒走,日本就迫不及待要修改和平憲法,這是對抱著友好願望前去日本訪問的溫總理的侮辱和蔑視,也是對中國人民的侮辱和蔑視。這也是在其軍國主義道路上走了扎紮實實的一步,其性質比靖國神社問題嚴重得多。而我們對此卻未置一詞。(大概是怕破壞這次訪日的友好氣氛和「積極成果」。) 而日本將這兩件事安排在同一天及第二天,難道是巧合嗎?日本正是用此卑劣手段封住了我們的嘴,並對日本民眾,尤其是反戰的民眾製造了一個中國不反對其修改「和平憲法」的「和諧」場景。以利於其修憲公投日後能順利通過。也是在同日,東京市長石原慎太郎又再次參拜了靖國神社。
事實證明,在日本對其軍國主義罪惡毫無悔改之意且重走這條道路之心昭然若揭之時,一廂情願去「融冰」,只能事與願違為日本軍國主義加分,從而打擊削弱日本的和平反戰力量。(安倍的支持率因溫總理訪日而上升7個百分點,首次超過50%[注]。這顯然有利於安倍主導的修改和平憲法公投的通過。)

2.與中國政府小心翼翼生怕破壞「中日友好」的謹慎態度形成強烈反差的,卻是日本政府高官對我主權權益的貪婪野心和極度蔑視。據鳳凰衛視消息,我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剛在北京說中日東海共同開發是在有爭議的海域,日政府高官立刻就此事向中國提出抗議。如此霸道蠻橫,連毫無「爭議」之地也要強行「爭議」侵吞,哪有一絲一毫的友好誠意?
溫總理訪日剛剛結束,日本參議院就於4月20日通過了《海洋基本法》和《海洋構築物安全水域設定法》,據報道,《海洋基本法》是為了加強日本海洋政策,《海洋構築物安全水域設定法》則以確保日本在EEZ及大陸架內進行資源開發時的安全為目標,規定國交相有權在挖掘設施周圍半徑500米內設立安全水域,禁止船舶通行。我們的熱臉剛貼上冷屁股就被日本狠狠踹了一腳,看來我們的「融冰」政策確實太一廂情願了點,阻止不了(反而還還加快了)日本的軍國主義步伐和對我東海咄咄逼人的擴張。

3.這次溫總理訪日,中方要求日方在聯合公報上明確表示「反對台灣獨立」,日方拒絕了。這樣明確拒絕對我國家領土主權表示最起碼的尊重,實際上已經等於表明日本支持台灣獨立的真正意圖和決心。最後在聯合公報中說遵守中日建交的三個文件,不過是含混的外交辭令。而安倍口頭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實際上是說他不會在檯面上公開支持台灣獨立,潛台詞就是在檯面下一定要支持台灣獨立。(不然為何不在聯合公報中寫明這一點?)加之日本不斷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同盟,將我台灣海峽納入其干涉範圍,並加快復活軍國主義步伐,擴充軍備;日本對我台灣島的險惡居心已充分暴露,而我卻仍對此心存幻想。

總之,溫總理這次訪日,中日雙方其實都已摸到了對方的底牌。我們的底牌——盡量避免日本軍事干預台海。這一點按《聯合早報》描述:「有關中國對台灣問題的緊張成分,日本看在眼裡。」這無疑將被日本視為我之最大軟肋而以此向我要挾勒索更大利益,其中必定包括侵吞我東海主權權益。日政府高官之所以在溫總理尚未離日時就抗議我外交部發言人關於共同開發是在「有爭議」海域的講話,以及溫總理的訪問剛結束日本參議院就通過了侵吞我東海大陸架權益的《海洋基本法》和《海洋構築物安全水域設定法》,絲毫不顧及「中日友好」和中國政府的面子,正是沖著我之「軟肋」而施加壓力。
而日本的底牌我們也摸到了,日本拒絕將反對台獨寫入聯合公報已充分暴露了其對台灣的野心。加之日本迫不及待修改和平憲法等一系列加快軍國主義再次崛起的步伐,以及溫總理剛回國,安倍就對義大利總理表示反對歐盟解禁對華軍售,並吵吵中國軍事不透明。而日本卻準備花300億美元購買百架F-22「猛禽」戰機,以「改變20年的台海軍力平衡」(見《參考消息》2007年4月23日頭版頭條) 這些都充分說明日本正認真做著在台海對我一戰的準備。而如果我們對此視而不見,誤讀了日本的真意而心存僥倖,那隻能怪我們自己不長眼。
――――――――――――――――――――――――――
註:見《參考消息》2007年4月17日第二版,法新社報道《安倍支持率過半受益於對華外交》。
―――――――――――――――――――――――――-

歷史的教訓--日本不可信
日本在台灣問題上言行不一且信誓旦旦「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態,使人不禁聯想起甲午戰前日本對清廷的公開承諾:決無意干預清軍入朝「平亂」。
當時李鴻章擔心自己腐敗的下屬經不起明治維新后勵精圖治的日軍真槍實彈的考驗,曾向日本探詢其對清軍入朝「平亂」的態度。日本對中國的戰爭圖謀由來已久,正愁無開啟戰端之借口。於是便信誓旦旦向李鴻章保證日本對清軍入朝不會反對,清軍盡可放心入朝「平亂」。而當清軍真的大批入朝時,日本立刻翻臉,譴責清廷武力干涉朝鮮,早已準備好的大批日軍也迅速登陸朝鮮,甲午之戰旋即爆發……
今天,我若再次輕信日本「不支持台灣獨立」之虛諾,把寶押在日本或許不會大規模介入台海之戰而不認真做好必要的戰爭準備,將有重蹈甲午覆轍之危險。尤其是日本的戰略掩飾必勾結我之內奸方能奏效。因此,不僅會有內奸與敵裡應外合實施其戰略欺騙(以造成日本「最多只會在台海衝突中提供後勤支持」的假象),而且可能還會有較高級的內奸替日本作掮客,妄圖以日本台海 「不介入」之虛諾交換我實際利益。
有一種據說來自「內部」的說法叫做(對日關係)「不能挑戰雙方的戰略底線」,這是非常錯誤的。日本的戰略底線就是向我擴張,以最小的代價最大限度地謀取我領土主權及資源等實際利益,日方的戰略底線與我國家利益乃不可調和之歷史性衝突,而幻想必然衝突的東西為互不衝突,只能是將我一部分實際利益不包括在我戰略底線之內。實際上,這是在幻想以我部分實際利益交換日本承認我之戰略底線――台灣。持此幻想者恐怕忘記了日本一貫貪得無厭得寸進尺的豺狼本性,竟將我一些重要的實際利益(不知是否包括釣魚島和東海)幻想為慾壑難填之豺狼的「戰略底線」。(欲割肉斷肢伺狼乎?) 況且以我國家利益之實失交換台灣畫餅之虛得,不亦愚乎?不亦恥乎?這種不敢動員人民力量而幻想依靠窺伺我疆土之日本幫忙解決台灣問題的糊塗思想無異於與虎謀皮!日本特殊的台灣「情結」註定其必傾全力阻我統一,其阻我統一之內在動力和積極性也遠甚於美國。我們若對其是否介入台海再存僥倖之心,報一廂情願之幻想。必墮入其為我預設之陷阱,成為歷史笑柄。
安倍說「這次訪問將載入史冊」,他可能沒說假話,其真意恐怕是要將這次訪問作為笑柄而載入史冊。

關於溫總理此次訪日中日雙方得失分析
日本無疑是最大贏家,其得分如下:
1.其軍國主義崛起的一個重要步驟——為修改(廢除)和平憲法徹底掃清道路的程序法案於溫總理日本國會講演后既在國會通過,中方未有任何反對錶示。中、日兩國如此「和諧」,使安倍的支持率因而上升7個百分點,首次超過50%[注]。這顯然有利於安倍主導的修改和平憲法公投的通過。(我們這是在幹什麼?愁日本軍國主義崛起太慢對我構不成威脅?)

2.雙方緊張氣氛的緩和,及經貿關係和人員交往的擴大雖是雙贏,但對日本好處更大。中日關係緊張會嚴重影響其獲得對華經濟利益,而且不利於其繼續滲透,甚至有可能導致我除奸,損害其滲透成果,如導致軍事衝突,對日本風險更大。只有在「友好」的氣氛中,才能通過經貿關係的擴大和人員交流獲得經濟利益,抵消我愛國民眾抵制日貨的影響,並繼續滲透下去,直至將我徹底分裂、顛覆。而如其滲透未到一定火候,其軍事威脅和戰爭恫嚇也難以奏效。

3.台灣問題,日本未承諾不支持台獨。安倍口頭表示不支持台獨可解釋為只是個人觀點,不能代表國家的正式表態。這樣,日本在獲得「中日友好」的巨大經濟利益和鞏固擴大其滲透成果的戰略利益時卻並未承擔「友好」最起碼的義務――尊重對方的領土主權。這對日本無疑也是一個重大得分。

4.東海問題,中方同意在不違背雙方法律的條件下,儘快在爭議海域共同開發。(日本剛剛通過了侵吞我東海權益的法律,不知我何時能有維護海洋主權權益的剛性法律?) 就算日本退一步接受我在其所謂「中間線」以東有爭議地區共同開發,如不考慮主權因素而僅按其它因素界定股權分配收益,則等於默認日本對我半個東海大陸架有與我同等的資源權益,而我釣魚島又是處於東海大陸架的東端,日本的所謂「中間線」也正是以我釣魚島為基點而「劃界」的結果。因此,若默認日本對爭議地區的權益,則等於默認日本對我釣魚島的侵佔。今後我收回釣魚島的希望將更加渺茫。而日本在鞏固了對我釣魚島的侵佔后,就會將半個東海大陸架完全據為己有,徹底排斥與我共同開發。並進而提出新的爭議……

日本除以上得分外無任何失分。

我方所得:
緩解了中、日民間一些對立情緒。除此之外再無所得。雙方關係的緩和,經貿關係和人員交流的擴大,日本獲益大於我之獲益。這是因為日本是一法制較健全的國家,又有民意制約,可被滲透的漏洞遠小於我,所以其內部無買辦內奸胳膊肘向外拐,因此擴大經貿關係和人員往來可使其更易對我滲透並勾結我買辦勢力出賣國家重大利益,以我巨額政府採購的中標抵消愛國民眾抵制日貨的影響,這種「友好」不僅不會改變日本對我滲透、顛覆和分裂活動瘋狂發展的趨勢,而且恰恰是其繼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環境條件,因此會更變本加厲促其發展。而我卻無法利用「友好」向日方滲透並獲取日方政府採購利益。況且我現已不需要日方的資金,日方在經濟往來中也一貫不對我提供發展技術能力方面的幫助。因此雙邊關係的緩和及「友好」交往的擴大日方所得遠大於我方。
此外我再無任何收穫,安倍就連自己不再參拜靖國神社這個及其表面的象徵性東西也未承諾。
相反,日本其它得分――安倍支持率和軍國主義進展,台灣,東海,等等日之得分,也既我之失分。
尤其東海問題對我格外危險,只要與日本「共同開發」不能明確我主權應得之權益,就將最終導致失去釣魚島主權和半個東海大陸架的嚴重後果。接著再失掉台灣和大陸兩岸人心,並付出社會安定的代價;然後加上日本不戰而勝受到鼓勵后的得寸進尺;以及台獨勢力因此而越發猖獗,台灣問題的解決也因此會更加困難。……這些都是我絕對無法承受的巨大代價。

總之,日本人四公里的紅地毯真是太物超所值了!其性能價格比無可估量。

對日關係須堅持對軍國主義鬥爭原則―一味「融冰」不可取
毛澤東主席曾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日建交前後說過,如果日本插手台灣問題,就堅決對其予以打擊。毛主席的這個英明決策是總結了中日關係的歷史教訓而得出的結論。體現了對日本軍國主義再次崛起擴張之初就不失時機對其堅決遏制的戰略思想,否則其於台灣得手並坐大后,就將再次對中國大陸構成最嚴重的威脅。因此,我對日關係的兩大原則――歷史原則和台灣原則,其實質就是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再度崛起,維護我國家主權和利益。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正是對日本軍國主義道路進行鬥爭的核心原則的兩個方面。
現在,這個對日關係的核心原則還剩下什麼?
日本用來交換中國實際利益的是什麼,不過是首相不公開參拜靖國神社(而且安倍還沒有承諾不參拜)。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之所以嚴重,是因為它反映了日本要走軍國主義道路。日本或許可以放棄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但它會放棄軍國主義道路嗎?在此問題上日本可有任何真正的進步?沒有!而且還在向軍國主義更快地發展。其在我境內的滲透和分裂活動也在快速發展,已收買了大量漢奸,其圖我謀我之心未曾一日鬆懈。
而我們卻將自己的目標和要求僅僅盯在其軍國主義道路的一個表面現象上,而對真正實質性的軍國主義發展步伐卻不吱一聲。
假如日本真的放棄走軍國主義道路,那也算是一種交換(先不管這種交換合適不合適)。但日本僅僅拿反映其軍國主義道路的一個表面現象來與我交換,以無換有,這種哄三歲孩子的手段就那麼輕易的騙了我們,我們是傻子嗎?

溫總理是深受我民眾愛戴的好總理,一貫致力於改善國計民生,維護民族利益。這次訪日之所以失大於得,並非總理本人的原因,而是那些胳膊肘向外拐的「精英」誤導我高層的結果。正是這些「精英」對日關係「新思維」忽悠我高層以日本軍國主義道路的一個表面現象――靖國神社問題,替換了我最應堅持的對日本軍國主義道路進行鬥爭的整個原則。而喪失了此根本原則的「中日友好」,恰恰正中那些既想擴大對華經貿關係獲取經濟利益,又要重走軍國主義道路而繼續對我滲透,並妄圖染指台灣,永久霸佔我釣魚島及進一步侵吞我東海主權權益的狡猾的日本右翼政客的下懷。

長期以來,這些「精英」裡應外合以台灣畫餅為餌,誘我對日讓步妥協。忽悠我高層「退一步海闊天空」,將盡一切努力避免戰爭以維護「寶貴的和平發展環境」作為我處理東海問題及對日關係的最高準則。(與「九.一八」時迫使蔣介石、張學良將和平解決爭端作為最高原則的手段如出一轍。)
親日「精英」誤導我高層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忽悠我放棄對日本軍國主義道路的鬥爭,對日「新思維」的蠱惑者們大肆宣傳「日本已走上和平民主道路,不會再走向軍國主義。」「中國國力已今非昔比,沒有必要再擔心日本。」(這種盲目自大與甲午戰前清廷閉眼不見危難將至,為慈禧準備60大壽時自吹天朝盛世何等相似。) 就連全球最大華人電視台――鳳凰衛視也加入了這種宣傳(可能是大量日本廣告收入太誘人了)。
親日「精英」甚至信口雌黃說日本即使復活軍國主義也是意指美國。這種騙三歲孩子的把戲恰恰表現了日本人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挑撥離間的拙劣技倆。(說明「精英」們與日本人關係之深非同一般。)其實中、美這兩個二戰盟友都是日本的敵人,但日本人決不會與這兩大國同時為敵。日本對二戰的「真誠」反省不過兩條:一. 不該對強大的美國開戰。二. 中國太大,日本當時不應急於吞下整個中國,而應分而食之。日本人一向欺軟怕硬,難道其羽翼未豐之時會忘記二戰刻骨銘心的教訓,要先去再惹強大的美國而不敢惹實力遠遜於美國的中國?如日本人有朝一日再次與美國翻臉,那也必定是攫取了分裂后的中國大部分資源,自信抗衡美國之實力條件已具備之後的事情,而在此之前,則是謀划如何利用美國的力量分裂中國。
目前,我們正帶著三歲孩童般天真爛漫的憧憬,不可思議地沿著對日「新思維」並不高明的騙術所指引的綏靖主義方向亦步亦趨,放棄了必須堅持的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鬥爭原則。據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非一次能融,因此今後還要繼續「融冰」。甚至要一面倒地操控輿論封殺反對意見去繼續「融冰」。
這既是在麻痹自己,又嚴重削弱瓦解了日本和平反戰力量,幫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大忙。這种放棄對軍國主義鬥爭原則的一味「融冰」,融掉的不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狂妄野心,而是融化掉我們自己以及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亞洲反軍國主義的和平力量最起碼的警惕性和寶貴的鬥爭意志。最後必自食其果。

我在與美、日建交前後也曾有過破冰融冰之外交傑作,但那是在我有原則,對方也有誠意(因我無隙可乘,所以對手不得不有誠意)的情況下,真正互利互惠的雙行線。雙方都有誠意才是融冰、友好,單方面上著杆子「融冰」那是乞求他人恩賜「友好」。新中國還從未有如今日一廂情願之「融冰」窘況,名曰「戰略互惠」,實則利他不利我。我步步受制於人,日本卻處處遊刃有餘。

對日「新思維」所鼓吹的綏靖主義政策實際上兩年前就已破產,當時日本抓住我台灣問題及不願同時對抗美、日兩大強國的「軟肋」,在我內奸鼓吹「新思維」的配合下,強硬擴張,咄咄逼人,形成敵進我退,我退敵又進之惡性循環怪圈。終激起我廣大民眾2005年4月的抗日示威高潮。果然,「洋人怕百姓」。我民眾聲勢浩大的抗日浪潮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調整其強硬路線,於是,才有安倍2006年的「破冰」之旅。
民眾的愛國熱情為政府撐了腰,遏制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勢頭,但卻被當作「狹隘民族主義」受到打擊。在上海2005年抗日遊行中一些有輕度過激行為的年輕人受到了較重的刑事處罰,各地也有許多參加過自發抗日愛國活動的群眾受到不公正對待,他們為維護國家主權,卻使自己人權受損。2006年安倍訪華時,許多曾參加過保釣及日本大使館外抗議活動的群眾被嚴密監控,限制外出。甚至在2006年兩會及與抗日愛國毫無關係的「中非合作論壇」國際會議期間,對一些保釣積極分子也要一天24小時監控。顯然,在某些政府官員的字典里,民眾保釣愛國、抵制日貨等就是破壞「社會穩定」, 是「不安定」因素,是應被管制的「壞分子」。尤其令人氣憤的是,就在2006年10月27日香港保釣船剛在釣魚島海域遭數艘日本軍艦野蠻圍攻撞擊后,大陸某保釣人士竟在北京無端被警務人員戴手銬傳訊、毆打。
我們如此嚴厲限制民眾的愛國活動和合法權利,對「中日友好」小心翼翼;反觀日本,根本不把我們當回事,這次溫總理訪日期間,日本一些右翼團體開著高音喇叭宣傳車,高呼反華口號上街遊行。日本政府對此又何曾有絲毫限制。
    現在,擺平了我民眾「狹隘民族主義」后的對日關係,又將輪迴到兩年前對日「新思維」所主導的狀況,日本又將恢復咄咄逼人的強硬對華政策。我政府的迴旋餘地也因此將迅速消失,並最終面臨痛苦選擇……

誰忘了那個關於農夫和蛇的古老寓言,相信蛇一樣的惡人,誰就必然被其算計……面對日本鏗鏘有力的軍國主義步伐和有條不紊的戰爭準備,我們還要不顧一切上著杆子繼續「融冰」,其危險後果可想而知!

況中日關係「冰凍三尺」責非在我,要融冰也應是加害者照顧被害者的情感和利益而付出些代價,怎麼本末倒置由被害者不顧一切去「融冰」呢?如此自賤可令對手尊之乎?敬之乎?我們受害者可以不計前仇,寬宏大度,但前提應是加害者確有真心悔過且表裡如一之誠意。而今日本加快軍國主義步伐,和平憲法即將作廢,又磨刀霍霍擴充軍備,染指台灣,侵我釣魚島及東海,此意圖再操舊業之法西斯慣犯,其悔過「真意」何在?
對日本的任何的妥協退讓都是對其軍國主義道路的姑息和縱容,必定會使其野心膨脹得寸進尺,而我之迴旋餘地將會因此而迅速縮小。如果真想與日本友好,也必須堅持原則,以鬥爭求友好,以戰爭準備求和平。而一廂情願的「融冰」「友好」,只能是自欺欺人,適得其反。既害了自己,也害了日本人民。

如今,我對日關係混亂幼稚的指導思想確實需要有新的思維來總結反省,不過不是綏靖主義的 「新思維」,而是應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加強保持頭腦清醒的警惕性和鬥爭原則。
只有將日本勾結美國在我台海東海一切可能的軍事冒險給予足夠的估計,按最壞的情況進行全面的戰爭準備,準備其大打,打核戰爭;
只有在金融經濟領域採取有效措施,嚴肅法紀,堵塞漏洞,全面防範美、日等操控國際資本(配合台海局勢)即將對我施行的惡意金融衝擊等經濟戰陰謀;
只有徹底清除漢奸,挫敗第五縱隊裡應外合的顛覆滲透分裂叛亂企圖;
我才能外抗強權,內固國本,戰必勝,和必贏,進退自如,立於不敗之地。
唯如此,日本才會因無隙可乘而權衡利弊,才有可能迫使其放棄武裝侵犯台海、東海的企圖,與我和平相處,中日關係也才會有光明的前途。而如其利令智昏鋌而走險,則必將在我軍民舉國一致沉重打擊下自取敗亡。
反之,將希望寄託於豺狼之「誠意」,則晚清前車之鑒不遠矣。

                                       
楊芳洲
                                          2007年4月27日

2189

主題

3562

帖子

251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514
沙發
gskhg 發表於 2007-5-2 00:3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民對日本的態度應該是放棄幻想準備鬥爭,不管自己的領導人說什麼和有什麼其它的目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8: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