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將相在何方? 30位國民黨起義將領的結局

[複製鏈接]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4-28 16: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吳化文:全國解放后,吳化文因病提出申請,要求從部隊轉業。中共中央批准了他的申請。吳化文從部隊下來后.被任命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員、浙江省政府交通廳廳長,後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他所在的三十五軍被改編成浙江省軍區部隊,一0三師兼街州軍分區,一o四師兼紹興軍分區,一O五師兼杭州警備區。1962年4月,吳化文因病逝世,終年58歲。周恩來總理、陳毅元帥及解放軍八個大軍區都送了花圈,終年58歲。

    曾澤生:曾澤生先後擔任過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併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會代表,第三、四屆政協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70年,戎馬一生的曾澤生脫下軍裝,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軍軍長的位置上退下來。1973年2月22日,病逝於北京,享年71歲。
   
    張克俠:建國后歷任華東林業部部長、共和國林業部副部長兼林業科學院院長。文革中受到迫害,1970年被下放到廣西農村勞動。第二年,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回到北京治病。1984年7月7日病逝,享年84歲。
   
    傅作義:建國後任水利部部長,為新中國水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1974年4月19日逝世。享年79歲。
   
    鄧寶珊:建國後任甘肅省政府主席,后改稱省長。文革中受到衝擊,1968年11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歲。
   
    董其武:解放后,綏遠起義部隊改編為解放軍第23兵團,入朝擔負修建空軍基地和防空任務。回國后,部隊改編為69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8年離休,78年任政協副主席。1982年12月23日,83歲高齡的董其武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3月3日逝世,享年90歲。
   
    鄧兆祥:建國后被任命為新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安東海軍學校校長,隨後,又擔任了大連海軍學校的副校長。1955年,鄧兆祥被授予少將軍銜。后從海軍學校調到了青島的海軍某基地工作,先後擔任副參謀長、副司令員、北海艦隊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等職。以7旬之年仍駕艇出海,指揮若定。1985年離休,1998年8月6日逝世,享年95歲。
   
    程潛:建國后,程潛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湖南省軍政委員會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南省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屆、三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屆、三屆、四屆全國政協常委,首屆、二屆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主席,第一屆、二屆、三屆湖南省人大代表等職。1968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7歲。
   
    陳明仁:歷任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二十一兵團司令員,第五十五軍軍長,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代表及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74年5月21日,因患癌症與世長辭,享年71歲。
   
    陶峙岳:1949年12月,起義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任兵團司令員。後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兼新疆建設兵團司令員,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予上將軍銜。是第一屆、二屆、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屆、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屆、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四屆、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五屆、第六屆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四屆湖南省政協副主席。1988年12月26日病逝於長沙,享年97歲。
   
    盧漢:1950年3月4日雲南省軍政委員會成立,任主任。其後調任西南行政委員會任副主任。新中國成立后.盧漢歷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國家體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癌症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馬鴻賓:新中國成立后,馬鴻賓歷任寧夏省副主席、甘肅省第一副省長兼省民委副主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併當選為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60年10月30日,因患胃癌在蘭州逝世.享年76歲。
   
    潘文華:解放后,潘文華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0年,潘文華在成都病逝,享年65歲。
   
    馬占山:1950年11月29日,在北京寓所逝世,享年65歲。
   
    方鼎英:解放后,方鼎英歷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參事室主任、省司法廳廳長、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副主任委員。1976年6月1日,因腦溢血逝世,享年88歲。
   
    田頌堯:新中國成立后歷任西南軍政會參事室參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四川省政協第一、二屆委員。1975年10月25日,在成都病逝,享年87歲。
   
    鄧錫侯:解放后,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64年3月30日,在成都病逝,享年75歲。
   
    吳奇偉:新中國成立后,吳奇偉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委員、廣東省政協委員。1953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2歲。
   
    馬瑛:1950年3月,調任雲南省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副主任,1951年3月,因故被捕關押,1961年12月被特赦。1975年12月25日,在昆明病逝,終年82歲。1982年,經最高人民法院複查,「馬瑛確系國民黨起義人員」,將原特赦通知書予以撤銷,恢復馬瑛起義人員名譽。
   
    張軫:解放后,歷任解放軍第五十一軍軍長、湖北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國家體委委員兼全國民族形式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河南省政協副主席。1981年7月26日,在鄭州病逝,享年87歲。
   
    裴昌會: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業廳長、西南紡織工業
   
    管理局局長、重慶市副市長。還是第一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1992年3月23B,在重慶病逝,享年96歲。
   
    高樹勛:建國后歷任河北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長。1972年1月在北京逝世,享年74歲。
   
    陳鐵:解放后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農林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委員。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政協副主席、貴州省林業廳廳長。1982年2月19日,在貴陽逝世,享年84歲。
   
    何基灃:建國后歷任南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水利部副部長、農業部副部長。1980年1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李覺:建國后先後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全國政協任職。文革後任政協常委。1987年逝世,享年87歲。
   
    李振:解放后歷任川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西南軍區高參室副主任、四川省政協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省參事室主任。還是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年1月10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8歲。
   
    朱鼎卿: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等職。1982年5月24日逝世,享年80歲。
   
    陳克非:建國后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軍副軍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參事室參事、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副主任。還是湖北省第一至三屆政協常委,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66年9月逝世,享年63歲。
   
    羅廣文:解放后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林業廳廳長,1956年,因病逝世。享年51歲。
   
    唐生明:解放後任國務院參事。是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六屆常委。文革中,被關進監獄七年半。1987年10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沙發
 樓主|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7-4-28 17:21 | 只看該作者
  萊蕪決戰國民黨軍被全殲幕後:軍長竟是「共黨」


                                    作者: 夏繼誠 

1947年2月20日晚至23日下午5時,經三晝夜激戰,華東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5.5萬餘人,生俘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第七十三軍中將軍長韓浚等將官19人,擊斃第七十七師少將師長田君健、第十五師少將副師長梁化中。

戰後,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這次萊蕪戰役是中國內戰史上的空前創舉,意義非常重大。蔣介石南北會師侵佔整個山東的狂妄計劃變成了一場春夢,我渤海、魯中、膠東、濱海四個軍區完全成了一片,不僅山東我軍的勝利基礎因此穩如磐石,影響所及,即全國獨立民主陣線的鬥士也得到了極大的鼓勵,在改變中國政治局勢及促進反攻時機的迅速到來上,起了相當決定的作用。

「二陳」決戰

1946年12月至1947年1月,華東野戰軍連續取得了宿北大捷和魯南大捷,前者全殲國民黨軍整編六十九師,中將師長戴之奇自殺;後者全殲整編二十六師和整編五十一師,活捉中將師長馬勵武和周毓英。

但是,蔣介石並不甘心失敗。他對鎩羽暴鱗的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極為不滿,撤了薛岳的職,特派心腹大將陳誠到徐州坐鎮。時任參謀總長的陳誠牛氣十足,吹噓「將於一年內消滅中共」,還給部下打氣說:「匪鑒於大勢已去,不得不作困獸之鬥。國軍雖略受損失,但就全局而言,實屬莫大之成功。」

陳誠到徐州后,經過精心謀划,制訂了一個魯南會戰的計劃,其要點是:調集31萬大軍,分成南北兩線,南線集中8個整編師25個整編旅,作為主要突擊集團,以隴海路為依託,分三路北進,直指山東「匪巢」中心臨沂;北線集中3個軍9個師,作為輔助集團,以膠濟路為依託,經萊蕪、新泰、蒙陰一線南下,兩路大軍南北對進,鉗擊臨沂,欲置華東「匪軍」於死地。陳誠得意地誇口說:「這一次我要在臨沂和陳毅決戰了!這次魯南會戰,關係重大,黨國前途,剿匪成敗,全賴於此,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蔣介石不僅批准了陳誠的這個計劃,還親自飛抵徐州作了指示並進行督促。


這時的陳毅在哪裡呢?

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為便於集中統一指揮,以陳毅為司令員的山東野戰軍和以粟裕為司令員的華中野戰軍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下轄9個縱隊和特種兵縱隊,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委。時為1947年1月下旬至2月初。

陳毅在臨沂附近召開的華東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上,號召全軍以決戰決勝的信心和決心,爭取新的更大的勝利。他還揮毫寫了一首《決勝之歌》,並請人譜了曲,教全軍傳唱。歌詞中寫道:「同志們,戰鬥吧!自衛戰爭決勝的時刻到來了,把華東變成蔣軍的墳墓!讓敵人的進攻,像蒙山的雪,沂河的水,迎風消解,化為塵土。讓我們以空前的殲滅戰,歡慶勝利的新春……」當陳毅得到陳誠要與自己「決戰」的情報后,豪爽地笑道:「好哇!承蒙『陳總長』這麼看得起我陳毅,盛情難卻呀!我只好奉陪了,那就來個『二陳』決戰吧!」

「絕密」的高級軍事會議不保密

陳誠到徐州坐鎮指揮后,即向濟南的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兼山東省政府主席王耀武發電報,下達了國防部作戰命令。

第二綏靖區的任務是:迅速調集3個軍之兵力,南下牽制並吸引「匪軍」,並限於2月8日前佔領新泰。

軍令如山,王耀武豈敢怠慢,於是下令給遠在青島、高密一帶的四十六軍,令其於1月29日沿膠濟線西進至淄川、博山,並命令附近的七十三軍和十二軍整裝待發。

但是,長期的戰爭實踐使王耀武感到陳誠的方案並不完善。因此,他一邊執行命令,一邊通過各種渠道向蔣介石和陳誠提出不同意抽兵南下的意見。王耀武的理由很充分:一是山東兵力單薄,無法抽調大軍;二是南進部隊從新泰、萊蕪南下,進入了峽谷,前後不能策應,孤軍深入,腹背受敵,補給線長,危險大;三是抽調3個軍南下后,濟南空虛,膠濟線及淄川、博山均無法確保。

然而,貪功心切的陳誠,哪裡聽得進不同意見?!接到王耀武的電報后,陳誠十分惱怒,蔣介石也大發雷霆,致電王耀武:「此次魯南會戰,有關國共兩黨之成敗。如魯南失敗,山東亦不能獨存。作為一個將領,應具有決心,顧全大局……」

王耀武儘管心裡有保留,但表面上也不敢說個「不」字。他一面調動3個軍迅速向博山一線集中,一面敦請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披掛上陣,出任南線3個軍的前線總指揮。

1月31日,李仙洲率精幹的指揮機構到達博山。次日,王耀武和李仙洲召集四十六軍軍長韓練成、七十三軍軍長韓浚、十二軍軍長霍守義,開了一個「絕密」的高級軍事會議,部署了向南進軍策應由隴海線南下的大軍圍殲陳毅所部的作戰計劃。

可是,令李仙洲沒想不到的是,當天晚上散會後,韓練成即向潛伏在四十六軍的中共情報員楊斯德和盤托出這次絕密軍事會議的內容。韓說:「魯南正處於決戰關頭,國共兩軍正調集部隊進行會戰。此一會戰是整個形勢的轉折點。在北線,王耀武調集我四十六軍、七十三軍、十二軍共9個師,立即南下,於2月6日前佔領新泰城。七十三軍與貴軍交手,屢遭挫折。霍守義為了保存東北軍十二軍的實力,常常借故對王耀武的命令打折扣。而我四十六軍有3個師共兩萬六千人馬,美械裝備,素有『鋼軍』之稱,所以王耀武和李仙洲都很看重我,令我打頭陣。請你趕快通知魯中王司令(魯中軍區司令員王建安),問他有什麼要求。亦請通知陳軍長(對陳毅的習慣稱呼),請貴軍即可在膠濟線上開始動作,以便我設法將部隊拉回。」

軍情緊急,楊斯德立即派與自己一起潛入敵營「卧底」的膠東軍區聯絡科副科長解魁連夜出發。解魁的公開身份是四十六軍的「高級情報員」,持有特殊的通行證。他找到魯中軍區司令部后,直接向軍區副政委李培南作了報告。
韓練成何許人也

韓練成,1908年2月生於甘肅固原縣(今屬寧夏),8歲起讀私塾直至15歲,后在地主家放羊,做店鋪的學徒。1925年考入西北陸軍第七師軍官教導隊。因學歷不夠,借用同學韓圭璋的省立二中畢業文憑,所以他在西北軍中一直用的是「韓圭璋」這個名字,直至1933年才改名為韓練成。

韓練成在西北軍中,先後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

1929年,蔣介石暗中收買馮玉祥部大將韓復榘、石友三、馬鴻逵叛馮投蔣。韓練成也隨上司馬鴻逵成了蔣介石的麾下。

在1930年爆發的中原大戰中,一天夜間,蔣介石正在歸德(今商丘)車站「總司令列車行營」指揮,突然馮玉祥部「五虎上將」之一的鄭大章率領騎兵賓士40餘公里,奇襲歸德飛機場,燒毀10餘架飛機,霎時間機場上火光衝天,槍聲大作。此時蔣介石身邊只有200餘名衛兵,哪裡抵擋得住西北軍勇猛剽悍的大隊騎兵?蔣嚇得面無人色,渾身哆嗦。參謀長楊傑立即搖通了歸德城守備司令韓練成的電話。韓立即率部急奔車站救援。

蔣介石絕處逢生,緊緊握著韓練成的手,連聲說:「你很好!你很好!」又問韓是黃埔幾期生,韓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蔣對這位在緊要關頭忠心「救駕」的青年軍官非常滿意,事後親筆下了一道手諭:

六十四師團長韓圭璋,見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許軍校三期畢業,列入學籍,內部通令知曉……

從此,不是黃埔軍校畢業生的韓圭璋(韓練成),就成了「校長」信得過的「嫡系學生」。

但是,出身貧寒的韓練成,早在1927年春就參加過西北軍總政治部代理部長劉伯堅(中共黨員)主辦的政治訓練班,時間雖然只有短短10天,但身為連長兼連隊士兵委員會主席的韓練成,卻學到了很多進步知識。時任西北軍總政治部組織科長的共產黨人劉志丹,還單獨與他談話,進行考查和教育。共產黨播下的革命種子,悄悄地在韓練成心中不斷生長……

北伐期間,韓練成所率的西北第四軍獨立騎兵團一度劃歸白崇禧指揮。白對韓很器重,將自己的騎兵團和韓的騎兵團合編為騎兵旅,任命韓為旅長。1935年,韓練成到南京入陸軍大學,又與白崇禧的秘書石化龍同窗。後來,白崇禧又親自找韓談話,於是韓遂投入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一直從副師長升到師長、副軍長、軍長、集團軍參謀長、副總司令。

蔣介石對韓練成的「救駕」之恩一直念念不忘,1943年將韓調為自己的侍從參謀。而李、白又囑咐韓,在深入要津后,要暗中注意蔣對桂系玩什麼把戲,及時報告。

但是,身處政治夾縫中的韓練成,對蔣介石消極抗日的行為極為氣憤,也看不慣桂系小集團的腐敗,於是通過密友周士觀(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政務院參事)的暗中聯繫,於1943年夏在重慶秘密會見了周恩來,后又和王若飛、董必武、李克農見過面,受到很大的教育,從此暗中與共產黨建立了聯繫。

抗戰勝利后,韓練成任海南島防衛司令官,率四十六軍渡海受降。他暗中請周士觀報告周恩來並請求指示。內戰緊要關頭,蔣介石下令將四十六軍北調山東。1946年冬末,韓練成乘調防之際,特地到上海秘密找周恩來,未遇,遂找到了董必武,與董商妥了今後的行動方針和聯絡辦法。

1946年底,中共華東局收到了黨中央發來的一份絕密電報,指示速派人與國民黨軍四十六軍軍長取得聯繫。華東局先派軍區聯絡部科長陳子谷前往「探路」,再派秘書長魏文伯前往見韓。韓提出要見華東軍政負責人。於是,陳毅派華東局常委、軍區政治部主任兼國民黨軍工作部部長舒同於1947年1月6日秘密潛入四十六軍軍部。舒同與韓練成會談后,雙方正式建立關係。

舒同回到臨沂后,華東局和軍區經過反覆研究,並報陳毅批准,派膠東軍區政治部聯絡科長楊斯德和副科長解魁秘密打入四十六軍。楊化名為「李一明」,身份是韓練成的學生;解化名為「劉質彬」,是「李一明」的同窗好友。

陳毅、粟裕轉兵北上

這時,在南線的陳毅、粟裕手裡掌控著9個野戰縱隊,準備從國民黨軍中選擇孤立突出一部予以殲滅。2月7日,華野發動了白塔埠戰役,殲滅國民黨軍四十二集團軍兩個師,活捉中將司令郝鵬舉。不料敵人坐視不救,陳、粟「討郝打援??,實行所謂「硬核桃夾爛葡萄」的戰術,以主力夾非主力,以嫡系夾雜牌,穩紮穩打,齊頭並進,避免孤立突出。

然而,北線的情況卻與南線大不相同。李仙洲主持開完博山高級軍事會議后,即統率3個軍沿沂蒙山區向南直撲陳、粟。四十六軍於2月8日進佔新泰城,七十三軍緊隨其後,十二軍的一個師亦緊緊跟上。

李仙洲雖然嚴令3個軍大舉南進,但心裡卻顧慮重重。他曾對人說:我們這樣打,擺了一字長蛇陣,首尾不能相顧。加之補給線太長,每天要用120輛汽車送200噸軍用品到前線。「匪軍」一卡,一字長蛇陣也就完了。他對韓練成也很不放心,私下說:「四十六軍老大狡猾,孤軍深入匪區,依我看,不是送狼入虎口,就是縱虎離囚籠。」

陳毅、粟裕深感南線戰機難尋,而北線之敵卻長驅南下。經過反覆研究,決定轉兵北上,求殲李仙洲集團。中央軍委批准了這一作戰方案,並指示應裝出打南線之敵的模樣,以麻痹敵人,使李仙洲集團放手南進,中我圈套。

陳毅、粟裕指示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率兩個縱隊,偽裝成華野大軍,在南線進行正面防禦,對敵人進行頑強阻擊,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

同時,命令魯中軍區兼第八縱隊司令員王建安,派出3個團沿泰(安)新(泰)公路晝夜不停地運動,白天行軍,保持與華野總部的電訊聯繫,使敵人誤以為我主力正在向兗州方向開進,並派出部隊在兗州以西的運河上多架浮橋,造成華野大軍即將西渡黃河的假象;命令膠東軍區派出部隊,對敵第八軍進行猛烈攻擊,拖住該軍,使其不能西進增援李仙洲集團;命令渤海和魯中軍區部隊,暫停對膠濟線的進攻,讓李仙洲消除後顧之憂,放手南進。

部署完畢后,陳毅、粟裕即率指揮機構,統領華野大軍沿沂蒙山的崎嶇山路晝伏夜行,向北進發。
抓到了一個「高級特務」

在四十六軍南進途中,韓練成與楊斯德常在一起。2月8日,韓部佔領新泰城。韓對楊說:這次會戰關係整個大局。如你們打北線,請及時告我,以便我進行有機的配合。打北線,最好先打七十三軍和十二軍,我則將部隊向後拖,儘力想辦法不與七十三軍齊頭並進,讓他們孤立突出,便於你們圍殲。建議陳軍長派一部電台距我二三十里處,這樣如有情況我可及時電告。如你們將七十三軍和十二軍消滅,僅剩我四十六軍時,請陳軍長派一負責幹部前來,具體研究下一步行動。

楊斯德迅速動身前往尋找華野指揮部。他脫掉國民黨軍服,換作商人打扮。前行不久,迎面碰上了華野派出的便衣偵察員。偵察員從楊身上搜出了國民黨軍四十六軍的「諜報證」。

華野司令部偵察科副科長嚴振衡得到報告,抓到了一個國民黨軍的「高級特務」,欲立即審訊。不料此人底氣十足,一進屋就說:「我要知道你的身份!」

嚴振衡大吃一驚,問:「為什麼?」

「高級特務」說:「我是自己人,有重要機密,不能隨便講。」

嚴振衡揮揮手令左右退下。屋內只剩下兩人時,楊斯德說明了自己的身份,並要求面見陳毅司令員。嚴立即向華野指揮部發報,當晚就接到回電:李一明(楊斯德化名)確有其人,暫留你處,很好接待。已派黃參謀騎摩托車前來接你,速返彙報。

嚴振衡到華野指揮部后,向陳毅、粟裕作了彙報。聽完嚴振衡轉述的情報后,粟裕說:王耀武和李仙洲要四十六軍打頭陣,把嫡系七十三軍放中間,以東北系十二軍殿後,我們可以將計就計,乘機對敵軍予以各個擊破。你讓楊斯德回去告訴韓練成,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和把握粉碎蔣軍的南北夾擊。為了不致打錯,四十六軍有什麼行動、李仙洲集團的部署有什麼變化,請韓隨時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切斷該軍與七十三軍的聯繫,先殲滅七十三軍。接著,粟裕還講了如果四十六軍和七十三軍搞到了一起,或四十六軍負隅頑抗,我軍將採取的下一步作戰計劃。

陳毅同意粟裕的意見,並對嚴振衡說:你馬上趕回去,要楊斯德速返四十六軍告訴韓練成,我們將粉碎蔣介石的這次進攻,請他等著我們的勝利捷報。感謝他給我們提供了情報,並告訴他,我們打七十三軍時,將不打四十六軍。但請一定要把部署和行動事先告訴我們,免得打錯。我們在他的正面、側面都有偵察分隊活動,可以隨時聯繫。如果四十六軍和七十三軍搞到了一起,分割不開,那時,就請韓練成放棄指揮,我們保證他的生命安全。

「兵者,詭道也!」

韓練成見楊斯德順利返回,喜出望外。聽完楊傳達的意見后,韓又對楊講了如下內容:

第一,上峰要我四十六軍向蒙陰進攻。是用全軍還是一個師的兵力,何時開始,尚未下達最後命令。

第二,假如要我們全軍進攻,我一定拖到18日到達蒙陰,以使陳軍長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如要我用一個師進攻,我令他們進抵常路(在蒙陰縣城北邊),看情況再決定前進或後退。

第三,請陳軍長告知是否決心保衛蒙陰城,以及你們軍事機關、重要物資所在地,以免發生誤會。

第四,如陳軍長決心保衛蒙陰城,請廣泛散發宣傳品,歡迎你們各個縱隊前來保衛蒙陰城,這樣我好藉此嚇唬李仙洲,說共軍主力雲集蒙陰,四十六軍前進困難,迫使他下令撤退。

第五,我軍未開進前,先打空炮,目的是通知你們。如你們決心阻止我軍開進,則請在高地上放火,以使我下令停止前進或遲緩前進。

楊斯德派解魁速去華野指揮部,將韓練成所述向陳毅報告。

陳毅於2月16日進駐蒙陰城。在此前一天,即2月15日,華東解放區首府臨沂已陷於國民黨軍之手。

「兵者,詭道也!」陳毅深諳兵法,他在臨沂周圍用兩個縱隊打出華野各縱隊番號,與國民黨軍周旋了五天五夜。當北上我軍抓住李仙洲集團以後,陳毅即下令主動撤出臨沂。驕傲自負的陳誠,哪裡會想到中了陳毅的計策呢!

但是,王耀武卻獲得了情報,得知北上大軍確系陳毅主力,意圖是吃掉他手下的3個軍。王大驚失色,未經請示即下令李仙洲全線後撤。韓練成遂接到命令,將四十六軍軍部撤出新泰,退至萊蕪以南的顏庄待命。

在徐州坐鎮指揮的陳誠,對王耀武的舉措大發雷霆,發電斥責王:「為何不得命令擅自撤退?」陳誠仍堅持認為:「陳毅所部軍心渙散,糧彈缺乏,已無力與我主力作戰,放棄臨沂向北逃竄。」他嚴令王耀武:「著該司令官派一個軍進駐萊蕪,一個軍進駐新泰,誘敵來攻」,並警告王必須「依令而行,勿得玩忽」。

在南京的蔣介石也給王耀武發來電報,令其南進。

王耀武見電報后,只得令四十六軍南進,再佔新泰城。

這樣來回折騰,使華野大軍贏得了幾天時間。

解魁於2月16日離開韓練成,很快找到了嚴振衡的偵察分隊。嚴親自將他送到陳毅處。

聽完解魁的彙報后,陳毅作了五條指示:一、韓軍長誠意告訴我們不少情況,表示感謝,希望他永遠為中國的和平民主事業和我們團結合作,攜手前進。二、黨中央和我對他毫不懷疑,請他放心。我野戰軍決不打他。三、我們有足夠的力量守蒙陰城。如果蒙陰不保,會直接影響南面的會戰。南北兩線,我們都有足夠的力量取得勝利。告訴韓軍長,他的部隊最遠到常路。否則,任何部隊都要打。四、希望今後不斷取得聯繫,以免發生誤會。五、我們的物資,新泰、蒙陰山區都有,主力在常路一帶,地方兵團在兩側,以上情況,請韓軍長注意掌握。

解魁急匆匆趕回國民黨軍四十六軍駐地,將陳毅的指示傳達給楊斯德,楊於當晚向韓練成轉達。

韓練成聽完陳毅的意見后,連聲說:「很好!很好!感謝陳軍長的關心。」接著,又向楊斯德透露了最新情況。韓說:李仙洲已決心不打蒙陰了,這樣,你們可以將力量用於其他方向,南線可以放手大打,北線可以放手打七十三軍和十二軍了。

軍長哪裡去了

萊蕪戰役於1947年2月20日晚10時30分打響。

這天,陳毅、粟裕又在百忙中接見了趕來送情報的解魁。聽完彙報后,陳毅又作了如下指示:

第一,我們對萊蕪戰役的決心和部署是:把李仙洲總部和七十三軍、四十六軍、十二軍的新三十六師全部吃掉(十二軍的另兩個師已北撤),不讓其一個漏網。我們的胃口大得很!先打其他部隊,最後把四十六軍包圍起來,迫其起義或放下武器。

第二,今晚,戰役的炮聲響了以後,估計李仙洲會急令四十六軍向北增援七十三軍。我們對韓練成的要求是:務必不要增援。向他說明:只要四十六軍不增援,絕不打它。如果北開萊蕪增援,和七十三軍搞到了一起,那就難免玉石俱焚了。

第三,你現在馬上返回顏庄四十六軍軍部。在路上拖延一下時間,儘可能晚點進去。晚上10時30分炮聲響了以後,再把我們的決心和部署大體告訴韓練成。不是我不相信他,這次戰役實在太重要了,萬一泄漏了秘密,就會對戰役增加很大困難。

第四,為了求得這個戰役徹底勝利,你們兩位必須始終堅持在敵人內部,決不撤出。你們要積極活動,首先做好韓練成的工作,堅定他的信心。要機動靈活,沉著應戰,冷靜而恰當地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你們打入敵人內部后,任務完成得很好。黨對你們是非常信任的,也是非常關心和愛護的。現在為了奪取戰役的勝利,黨需要你們繼續堅持下去,即使犧牲了生命,也是光榮的。

最後,陳毅叮囑解魁:你回去后,不要對韓練成說見到了我,就說見到了魯中軍區王建安司令員。北線的戰役是王司令指揮的。打起仗來,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發生。特別是我們與韓練成的關係,只有幾個高級領導人知道。我們對部隊動員就是要殲滅四十六軍。部隊打紅了眼,打到他韓練成頭上,我就可以出來打圓場了……這一次,我們先後變更了七次作戰計劃,好不容易才把李仙洲抓住,可不能再讓他跑了。

這天晚上,韓練成幾次派人來請楊斯德和解魁,他倆一再借故拖延。晚10時后,楊斯德估計打萊蕪的炮聲快打響了,才將陳毅所述大體告訴了韓練成。

從20日晚戰至21日,華野一縱、四縱、八縱、九縱等主力在萊蕪城東北全殲敵七十三軍七十七師,擊斃少將師長田君健,掃清了萊蕪城外圍,使李仙洲總部和七十三軍另兩個師成了瓮中之鱉。

韓練成率四十六軍於21日下午4時許進抵萊蕪城下。一路上,楊斯德和解魁一直緊隨在韓的左右,力勸韓千萬不要進城和七十三軍搞到一起。韓予以採納,傍晚只率軍直和特務營、炮兵營等進了城成員開會,提出於第二天(22日)一大早突圍。這時,李仙洲手裡尚有四十六軍3個師、七十三軍2個師及直屬部隊。李估計有足夠的力量可以突圍成功。

但韓練成極力主張推遲一天突圍,理由是四十六軍大部隊都在城外,有大河阻隔,再加上彈藥、物資等尚需一天時間準備。會議爭論很激烈,但鑒於四十六軍是突圍主力,李仙洲無奈,只得遷就韓練成,勉強同意推遲到23日一大早突圍。

22日這一天,對於華野來說是多麼重要。粟裕嚴令六縱務必儘快攻佔吐絲口,卡死李仙洲集團北撤的咽喉要道。血戰竟日,終於關上了5萬敵軍北逃的大門,造成了我軍「關門打狗」的態勢。

23日一大早,李仙洲所率各部均按命令集合完畢,準備向北突圍。可是,一直等了一個多鐘頭,仍不見韓練成的身影。李仙洲下令派人四處尋找,韓練成仍下落不明。韓浚見已到8時多,著急地催促李仙洲說:「再不走就完啦!」李只得下令突圍。

原來,韓練成對楊斯德早就說過,四十六軍是桂系的基本部隊,各師師長都是李宗仁、白崇禧的親信,他指揮不動。因此,要率全軍戰場起義是不可能的。於是商定,在楊斯德、解魁安排下,韓練成率親信衛士一個排,悄悄脫離指揮位置,隱蔽到萊蕪城內的兩個地堡內。

蛇無頭而不行。軍長跑了,四十六軍失去了指揮,全軍就亂了套。李仙洲率領的5萬人馬慌慌張張,你擠我擁,不成隊形,在中午闖進了華野大軍布下的「口袋陣」。戰至傍晚,全軍覆沒,李仙洲、韓浚均被活捉。

1955年,韓練成被授予中將軍銜。1984年2月27日,韓練成在北京逝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92

帖子

2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1
3
lisan111 發表於 2007-4-29 07:46 | 只看該作者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6: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